查看原文
其他

CityWalk?土不土啊

底壳编辑部 底壳宇宙 2023-08-09

文|咖啡哈哥

热度飙升的「Citywalk」

你知道吗?

相信大家都发现,Citywalk这个词最近可是太火了。

不论是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平台,都充斥着标题为《北上广的新中产都去卷Citywalk了》《Citywalk:在漫步中感受城市的脉搏》或者 《打开一座城的正确方式!Citywalk成年轻人新宠》的文章。在上海、成都、北京和西安等城市,也都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不少 Citywalk 相关的组织和业态。
今天,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探讨这个有趣的、小资的并且“洋气” 的新现象。

01

Citywalk真的起源于伦敦?

如果你也跟我一样,被推送了太多次关于Citywalk 的文章,一定会发现,它们都说 “Citywalk 起源于伦敦”,但真的是这样吗?不论换了多少个关键词进行反复考证,甚至查阅了跟 "walking/ city/ tour" 相关的学术文章,仍旧根本无法确认“Citywalk 源自伦敦” 这种说法。

虽然在伦敦 Transport for London 官网有一个 Walk London 的网页,给游客提供了自助的旅行地图,但这种步行探索城市的旅游模式,并非伦敦首创,而是很多城市都有的一种活动,比如,阿姆斯特丹有 Amsterdam on foot,柏林有 Berlin walking tours,不胜枚举,但这些例子里从未出现任何关于 “Citywalk” 这种说法。

“Citywalk” 的唯一出处,是环球影城在美国发起的一种商业旅游产业。环球影城甚至将 “CityWalk” (双大写,无空格)申请成了商标。
基本可以确定的是,Citywalk 大概率一种误传,这种误传将 “一种以步行作为主要动线的,以发掘城市街区历史和文化为主要目的常见旅游形式” 包装成为了具有悠久历史的、可溯源的独特旅游形式。毕竟,City 并不独特,Walk 也绝非奇观,如果你多做思考,就会发现 “溯源论” 的可笑之处。

02

我姥爷遛弯儿

算不算Citywalk?

对 Citywalk 的爆红,普通人的反应是怎么样的?

如果你点开各种贩售 Citywalk 概念的文章,你应该会发现,评论区中只有极少数人对这种新业态表现出期待和支持,大部分人都在表达反感和质疑:

“这不就是gai溜子么”
“我姥爷每天晚上遛弯算不算Citywalk” 

“你是不是想骗我买 Citywalk 风格的衣服和鞋子”



我们看到的,其实是不愿意再被 “中产话语” PUA的普通人,在对这个皇帝的新衣般的新词开启的戏谑和嘲讽。

当然了,这些普通人的开的朴素玩笑,或许只会得到 "小资" 的白眼,认为这些村炮早已脱离时代,无法接受洋气的新鲜事物。

没错,小资,就是Citywalk 的核心受众。

小资产阶级,又名小布尔乔亚,在媒体和市场咨询公司的口中,他们又叫 “新中产”,但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他们并不掌握资产阶级的生产工具,却在无时无刻模仿着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

小资产阶级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身份焦虑,在文化消费上,小资们对于“品位”有着近乎狂热的追求,他们时刻都在警觉地发现新的、酷的以及可以起到自我标榜作用的产品、服务和生活方式。

对这种行为,社会学家Michael Scott 在一篇文章中做了很到位的概括:手工珠宝、小众烘焙坊、独立时尚设计师、Instagram 网红、精酿啤酒、黑胶唱片店、精品咖啡还有可循环材质的环保衣服。对于小资们来说,他们更看重的,是这些文化产品的文化资本和符号价值,而并不是产品本身。

姑且将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盲目性和俗气放在一边,他们真的就一无是处么? 

当然不是,首先,小资产阶级是现代化、市场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个群体,他们在现代职业分工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其次,小资产阶级在文化生产中不仅仅是消费者,也是活跃的创造者,著名的社会学家Pierre Bourdieu 认为,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亦可被称为 “文化中介”,他们为当代都市生活的文化生产提供了一些新的可能性,并在后工业时代衍生出了不少就业机会和产业形态。

小资也恰恰是独具创意的一个群体,被称为 “创意阶级”, 他们有比一般人更多的空闲时间和精力,去挖掘一些 “闲人” 才有功夫挖掘的事情,创造一些 “慢价值”。即使是在国内的语境下,近些年精品咖啡、茶饮和啤酒新消费的兴起,也确实了催生了新的业态和消费场景,甚至产生了一些独特的文化输出。

03

大众为何看不上Citywalk?

那么,当人们看不起国内这波citywalk潮时,看不起的究竟是什么?

人们看不起的未必是小资本身,而是为什么这都2023年了,中国小资们还在把洋气作为追求的目标?为什么一定要用一个英文名词,来让一个早就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显得更有吸引力?


如果我们对一个典型上海小资的生活进行考古,会发现,他们似乎已经被洋概念和洋牌子塞得满满当当:
在一个普通的 weekday,Amber (身份证名:李春霞) 决定给自己一个 gap day, 用一杯手冲耶加雪啡SOE开启一天的 routine, 背上刚买的 Freitag,穿上刚刚海淘到的 NOKA ONE ONE,约BBF去Pêcher Brunch & Bistro 拔草黑松露鹅肝和牛小排饭。下午去安福路参加早已 reserve 的 citywalk, 顺便和一群老外在闪着红灯的人行道上silent dance。夜幕降临,晚上约着 crush 去 Beer Ayi喝最近超爱的百香果酸啤。
上文中,每一个略显突兀但又看似恰如其分的英文词里,都透着掩盖不住的 “洋气”。似乎脱离了 “洋气”,中国小资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我们理性分析,Citywalk这种业态的产生,的确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新一代消费者对于新型文旅模式的需求和期许,换言之,如果某家媒体称,有人正在设计一种新型都市深度旅行,可以让游客更好地发现城市和街区的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我相信不会有人提出质疑。可为什么一定要画蛇添足地用一个洋词去包装呢?大概是因为,如果不这么包装的话,就吸引不来Amber、Betty、Christy们(李春霞们)了吧。


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媚外的思想钢印。这种钢印不仅体现了小资对外来词汇和商品的盲目追捧,更体现在一种对自身文化和社会的强烈自卑,以及 “反思怪”式的扭曲自恨。


这种莫名自恨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这段来自知乎关于“西瓜营养价值”的奇葩问答,令人忍俊不禁。


回到上文,在这种媚外的思想钢印下,原本属于小资产阶级的创意,是被严重禁锢的。因为在这种思想钢印的驱使下,这些创意阶级只会向外看,将活跃的灵感和思维用在如何跟风之上,而却遗憾地忽视了中国的悠久历史、物质文化以及社会中可以挖掘出来的,真正酷、美和高级的文化产品。等到什么时候不需要用洋词来包装了,中国的 “小资们” 才能更有生命力,创造出符合中国新青年的生活方式甚至新的产业形态,让中国年轻人真正的酷起来。

最后,我们想用小资能听得懂的说话风格做个结尾:喂,这都2023年了,你难道不知道在我们中产圈子里,“洋气”早就是小资鄙视链的底端了,你这么洋气,会被人看不起的呀!

往期文章精选

十问“吉林私搭浮桥被判刑”背后的真相!

法国又双叒叕骚乱了,但这次没那么简单

你们比昨天的俄罗斯人还丢人

撰文:咖啡哈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