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商业的“年终总结”,请查收——

中国商报 中国商报 2024-04-16
中国商业联合会与中国商报社共同评选2023年中国商业十大新闻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稳经济”“强信心”“促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这一年,中国商业在压力中前行,在探索中突破,在坚守中创新,虽经历重重挑战却充满韧性。线下经济全面复苏,既有人间烟火里的炽热向往,更有AI革新下的商业之变。候鸟划过天际,岁月添了年轮,站在2023与2024的交汇处,我们再一次将目光回首定格在十个瞬间,它们或折射行业发展变化,或具有深远意义,也共同且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商贸流通业的年度轨迹。它们是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与中国商报社共同评选出的“2023年中国商业十大新闻”——这是2023年的商业印记,让我们共同回顾,并以此展望2024年中国商业的新面貌、新机遇


01

商务部将2023年定为“消费提振年”


背景:消费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商务部也围绕提振消费及早谋划,将2023年定位为“消费提振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新闻事件:2023年以来,商务部积极组织开展“2023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持续推进各项促消费政策措施落地落细,消费市场呈现加快回升态势。


迎春消费季、全国消费促进月、绿色消费季、暑期消费季、金秋购物节、国际消费季、年货购物节……在“消费提振年”,各大主题促消费活动精彩纷呈。40多个特色消费场景形成波浪式的消费热潮,确保季季有主题,月月有展会,周周有场景,多措并举恢复和扩大消费。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前11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7945亿元,同比增长7.2%。消费对于提振经济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


点评: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认为,下一步,将加力稳固消费回升势头,不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既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各国企业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02

国家统计局首次增加发布服务零售额数据


背景:近年来,随着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与服务供给的不断丰富,餐饮、旅游、文体娱乐等领域消费活力持续释放,已成为经济复苏的一大亮点。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消费结构不断转型升级,消费形态逐渐由商品消费为主向商品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



新闻事件:为更全面地反映消费市场的发展情况,2023年8月15日,国家统计局首次增加发布服务零售额数据,自此将按月发布服务零售额的累计增速。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从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数据来看,服务消费占比已经超过了40%。2023年以来,服务消费加快恢复,为消费扩大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11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5%,比1至10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服务消费市场呈供需两旺趋势。


点评:2023年以来,服务消费加速复苏,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显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体验买单,催生出日益旺盛的服务消费需求;与此同时,各地区各部门密集出台一系列支持措施,加快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也为进一步扩大服务消费提供了优质土壤。

03

线下展会复苏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背景:展会展览是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已成为助推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

新闻事件:2023年,随着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线下展会行业迅速复苏,成为助力经济回暖的重要引擎。2023年11月,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128个国家和地区的3486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了442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按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达784.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相比上届增长6.7%。
展会的大力发展离不开有形之手的大力推进。政策方面,2023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提到优化重点展会供采对接,推动国内线下展会全面恢复,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重点展会。此外,为支持展会经济发展,各地还不断出台了相关补贴与促销政策。
从成效来看,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境内专业场馆共举办各类展会3248场,同比增长1.8倍。其中大型展会1908场,同比增长2.3倍;展览总面积76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倍。
点评:2023年线下展会的复苏,不仅促进了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加速了产业链的完善和升级,还刺激了广大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提升了市场活力,带动了经济回暖。此外,展会活动还在不断提升我国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04

2023年餐饮行业有望突破5万亿元


背景:寻常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餐饮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行业。新冠疫情期间,餐饮从业者面临客流量减少、房租压力大、现金流困难等多重压力。2023年,餐饮业终于“扬眉吐气”,为中国经济的复苏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新闻事件:国家统计局2023年12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1月,全国餐饮收入5580亿元,同比增长25.8%。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152亿元,同比增长24.6%。2023年1—11月,全国餐饮收入47485亿元,同比上升19.4%,已经超过了2022年全年收入。
餐饮行业2023年整体复苏明显。其中现制饮品赛道在2023年大放异彩,瑞幸咖啡成为我国首个突破万店的咖啡品牌,星巴克、库迪咖啡、NOWWA挪瓦咖啡等品牌亦加速拓店。在竞争白热化的新茶饮赛道,喜茶、奈雪的茶、茶百道等各茶饮品牌从拼产品、拼营销、拼价格到拼供应链。2023年国庆期间,随着消费人群大规模流动,现制饮品迎来销量暴增,其中喜茶销量环比节前增长500%,奈雪的茶假期售出超过1000万杯茶饮,古茗假期销量接近4000万杯。
点评:随着各项促消费政策措施落地显效,“政策+活动+场景”三轮驱动,消费潜力持续释放,经营主体动力不断增强,餐饮市场活力尽显。下阶段,餐饮行业将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推动餐饮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为实现2023年餐饮收入5万亿元的目标而努力。05

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200亿件


背景:近年来,快递业坚持改革创新,持续畅通互联,保持稳健增长势头,业务量实现了从“年均百亿”到“月均百亿”的巨大跨越,国际化水平快速提升,快递服务网络通达全球,行业已经成为现代物流领域覆盖面最广、综合运输方式应用最好、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最高、生产效率提升最快的代表性行业。

新闻事件:12月4日18时26分,一件从云南昆明寄往四川成都的快递包裹,成为2023年第1200亿件快件。自2021年以来,我国快递年业务量连续三年突破1000亿件,直至此次创纪录地突破1200亿件大关。1200亿件,相当于2022年全球快递包裹业务量的63%,约等于美国2022年全年包裹量的5.5倍、日本的13.3倍、英国的23.5倍,我国已成为引领全球快递业务增长的主引擎。
点评:快递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反映经济活力的“晴雨表”。1200亿件快递,映射出我国消费规模在持续扩大,内需潜力正加快释放。另外,快递行业本身的实力提升也在促消费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从次日达、次晨达到半日达,从进村、入厂到出海,从上车、乘飞机到搭高铁,寄递速度不断刷新、服务触角持续延展、快递运力加快壮大,这为消费市场营造出更多新体验、打造出更多新场景、创造出更多新需求。06

传统商超抢滩折扣店加速下沉


背景:折扣店,成为2023年传统商超突围的一大热门业态。相较于过去总是强调线上折扣,2023年超市们放出了更多的线下独有折扣,强调为线下引流。零售市场迎来多元化变局。

新闻事件:2023年10月,永辉超市宣布将在全国范围的门店中增设“正品折扣店”,并同步在线上App/小程序增设折扣专区,提供食品、用品惊喜折扣价。
无独有偶,盒马也在10月宣布全面启动供应链调优项目,开始推行全新的采购模式,启动“折扣化”变革。盒马鲜生线下门店的5000多款商品价格下调,并在门店设置“线下专享价”专区。
12月,中百仓储超市公司在武汉首义路店成功开设了首个会员折扣专区,专区经营面积超过160㎡,SKU近350个,采用“花车+实物堆+割箱”的独立陈列,以“均一价”的售卖方式,主推食百类别直采、自有品牌等优质商品。
点评:传统超市龙头企业的入局,让折扣店赛道变得更加火热。虽然开设折扣店,但传统商超们普遍认为“折扣化”不是卖便宜货,而是通过垂直供应链建设,把好货卖便宜,最终实现“商品品质向上走、商品价格向下走”。折扣虽然重要,但商品品质和服务不能打折,若服务质量能跟上,或能给线下商超带来新的转机。07

“双11”降温、淘宝取消“双12”


背景:2023年是“双11”大促的第15个年头,“双11”诞生至今,从只有一天的购物节拓展到横跨两个月的购物季,再加上电商促销的日常化,消费者逐渐对“双11”失去激情;随着电商行业的发展,大平台不再是消费者网购的唯一选择,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各种渠道也在吸引着年轻消费者;消费者更理性务实,精打细算的消费者更加注重自身的需求和商品的品质与服务。

新闻事件:与往年相比,2023年的“双11”氛围有些降温。百度指数显示,“双11”峰值搜索量较2022年同期下降60%。在微博热搜榜上,“双11”相关话题的平均在榜时长也从2019年的接近8小时锐减至2023年的不足3小时。电商创造的另一个节日“双12”,情况也不容乐观。2023年11月底,淘宝悄悄取消了“双12”促销活动,改为“年终好价节”,其他平台的热度与积极性也不高,市场上的表现较为冷淡。
点评:电商造节热度下降的背后是电商发展之变,更是消费之变。15年来,“双11”释放出居民的消费热情与潜力,彰显着我国消费的韧性与活力,也折射出消费供需之变。如今,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电商造节必须做出调整。未来电商所造的节日不会单纯依靠价格促销来打动消费者,会更加贴近细分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会更加多元化、社群化、主题化,消费者在各种主题消费节中的体验也会更加完善。08

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京东


背景:在消费者对价格日益敏感的背景下,什么样的战略会让公司更容易“处于最佳位置”?这一次拼多多抓住了时代机遇。

新闻事件:2023年 11月29日晚,拼多多市值飙至1924亿美元,超越阿里巴巴,而京东的市值已不足拼多多的1/4。作为一家成立只有8年、上市只有5年的公司,拼多多算得上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奇迹。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拼多多营收同比增长94%,利润同比增长60%,相比之下,阿里营收同比增长8.5%,京东仅为1.7%。
拼多多之所以实现业绩高速增长,被投资者送上电商新龙头的宝座,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在国内电商红利见顶的背景下,拼多多成功开辟出了新的增长空间。拼多多瞄准下沉市场,进行了一场“农村包围城市”的突袭。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同时,拼多多的低价策略还延续至了海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拼多多的市值实现了对阿里巴巴的历史性超越。
点评:在变化莫测的电商世界中很难预测赢家,而拼多多用8年时间在资本市场完成了外界眼中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可以说中国电商竞赛这一局的赛点将至,上一场的赢家难言有十足的守擂把握,而“少年”手中也已握紧了一把锋利的剑。09

“出海四小龙”崭露头角


背景:中国企业出海前两个阶段分别是:“中国制造”被海外大型零售商卖到海外本土市场,以及中国卖家亲自下场把中国产品销往海外。2023年,中企出海的第三次迭代来了。

新闻事件:AliExpress(阿里速卖通)、SHEIN、Tiktok Shop与Temu 或许可以被称为“出海四小龙”。尼尔森发布的《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出海白皮书》显示,当前AliExpress、SHEIN、Tiktok Shop与Temu的月均访问量分别为5.3亿次、1.9亿次、0.7亿次和1亿次。
2023年,“出海四小龙”在海外开启“狂飙”模式。最早入局跨境电商的阿里速卖通,总体用户规模最大。2022年9月正式上线的TEMU则像母公司拼多多一样成为最大的黑马,自上线以来连续多月登上App Store和Google Play当月免费下载榜首。Tiktok Shop也在海外市场一路拼杀,其2024年的商品交易总额目标是500亿美元,在2023年这一目标为200亿美元。SHEIN则通过学习ZARA的活法“小单快反”,成为仅次于字节跳动、SpaceX和蚂蚁集团的独角兽企业,据悉估值水平已达到900亿美元,该公司创始人许仰天在胡润富豪榜上的身家也达到了500亿元。
点评:在跨境电商领域,“出海四小龙”崭露头角,在海外获得市场认可。但迎来机遇的同时,也应看到,无论是供应链、商品、物流,还是平台建设,都是一件极花时间和资金的苦活累活。要想做好跨境电商这门生意,依然任重道远。10

东方甄选“小作文”风波


背景:《东方甄选》是新东方推出的直播带货新平台,堪称新晋直播带货“顶流”平台。然而,一起“小作文”风波却让东方甄选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


新闻事件:2023年12月6日,东方甄选的小编在评论区表示,明星主播董宇辉关于“吉林之行”的小作文是由团队撰写的。对此,董宇辉的粉丝却不买账,认为这是“背刺”董宇辉之举。随后,时任东方甄选CEO的孙东旭亲自下场,但他在直播中神态、动作“咄咄逼人”,使得争论再度被激化。不到一周时间,东方甄选掉粉超200万。而东方甄选的股价,在事件发酵期间的5个交易日内也下跌了近22%。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董宇辉的个人抖音号5天内增长近500万粉丝。
12月16日上午,东方甄选发布公告称,免去孙东旭东方甄选执行董事、CEO职务,由董事长俞敏洪兼任。12月18日下午,俞敏洪在个人抖音账户中公布:经集团董事会研究决定,任命董宇辉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文化助理,兼任新东方文旅集团副总裁。至此,“小作文风波”告一段落。
点评:在这场风波中,东方甄选市值大幅缩水、粉丝大规模流失,无疑是发展的一次考验。东方甄选此次事件对整个直播电商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看到,直播电商作为一种新兴业态,仍然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如何平衡好公司、主播和粉丝的利益,构建更加健康稳定的直播电商生态,值得业界反思和思考。这场风波的收场或许并不是一个终结,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期待看到直播电商行业更加成熟和健康地发展。



责任编辑丨李沫楠

往期精选

房地产将迎来新年第一个好消息!

五粮液与泸州老窖:直面量价博弈
东方甄选突然宣布与新东方“划清界限”!董宇辉能一直做“摇钱树”吗?
“春季躁动”可期!A股大行情要来?
打完“价格战”后,新能源汽车下个战场在哪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