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理论干货】为何当今男性在互联网舆论上一直处于下风?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他的声音 他的声音 2023-06-25

不论是我们身边还是网络上,大家都会发现,女性之间的寝室关系和社会关系都会更加复杂,从“一个寝室六个人七个群”,到“表面闺蜜”,再到抢闺蜜男朋友等等。复杂的关系让大多数人感到不可思议。

与男性解决冲突的对事不对人和快准狠不同的是,女性更擅长利用舆论和道德制高点来对对手形成伤害,而且伤害的方式大多数也脱离了事情本身,更加喜欢向着对人的方式进发。

而这一切都要归结于校园教育和某些不成熟的观念。

从幼儿园开始,“礼让女性”都成了所有老师的教育道德重点之一,很多时候,即使是对方先行发难,但是多半会因为“她是女孩子,你为什么不让着她一点”宣告终结。这也为女性天然的在利用道德武器上提供了平台。

一些女性就会发现“既然老师天然的偏向我,我又何必抱着可能被当做互殴处理的物理解决冲突而不使用道德来谴责与我交恶的同学呢?”

因此,与男性发生冲突多半选择自主解决不同的是,女性在使用暴力上,更加偏向于使用“道德”武器。

这也是为什么统计数据中明明统计数据中女性的校园暴力比例更高,但是印象中大家只想到了男同学之间打架的情况。

因为使用道德武器更加的隐蔽且方便,甚至在陌生人眼中,受害者反而是不合群的,是团体中的害群之马。

而这一套作风,也被用在了当今互联网上,我们会发现,大多数爆火的目标指向男性的文章,都会将自己包装成完美受害者。利用道德制高点,强行把不属于性别问题的私货也夹杂其中。

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利用自身在道德层面更高的话语权来污名化对手。

比如朱军案中,明明已经二次胜诉,却被扭曲成“因为证据不全而胜诉”,唐山黑社会打人事件,则扭曲成“唐山男性对女性的集体暴力事件”。

而大多数男性在道德制高点的监视下,根本无法做出一点反驳,因为任何客观的反驳都会被当做是“反道德的”。

这样,即使对手夹带私货,在盲目的路人眼里,客观说话的人反而成了替罪犯拿刀的帮凶。

而如果一直在这样的问题上胡搅蛮缠,在吃瓜群众眼中,反而是客观者落了下成,遭人厌恶。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明明是为了反女拳才发声,却被打入了男权的派系。

事实上,这也是女拳们最爱做的事情,只要把对手打入男权,那么不论他们做什么辩论,那都是为了男性利益,就不是客观公正的,这也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反抗者的胁迫和打压。

因此,要真正打败这样的战术,只有告诉世界,我们才是受害者,我们才是被污名化,被不正当道德绑架的性别。这样才能彻底粉碎女拳对我们的道德谴责和吃瓜群众的盲目跟风。END

欢迎加入我们的qq群:95532625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