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龄化社会之殇:“伪失独”父母

觉醒联盟 他的声音 2024-01-02


他们活着就像死了



 01 

钱越来越难赚,刘强所在的公司已经历了数次“减负”。


在新年假期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很少开会的老板破天荒召集了所有人,召开了一个“年终总结会”。


说是总结,其实只是诉苦式的PUA


近半年以来,刘强和同事们每个月的工资,从没有按时发过。原本月初发薪,现在频繁无故延迟到月末,甚至连续拖欠两个月才一次发清。


“今年很难,明年将会更难,公司会砍掉不挣钱的业务,你们在座的所有人,明年的工作也会有所调整和变化。”老板的话委婉含蓄,少数跟刘强一样的中年员工都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


那些虚伪又无效的鸡血,充其量仅是冠冕堂皇的废话,其存在的意义,是为了掩盖公司和老板是两泡臭大粪的事实。


牛皮吹得再响,鸡血打得再勤,连工资都不能按时按量发放的公司,那就是臭大粪,扯什么都没用。


要“减负”、要进行考核……会议上,老板大刀阔斧地进行新制度的颁布和改革,并假意号召大家发言,充分显示民主集中制在这个仅10人的小微企业里的作用——在员工层面民主,在老板面前集中。毫不意外,哪怕老板反复询问也无人搭腔。他强行提问某几位员工,得到的答复均是无意义的附和,于是只得尴尬地干笑几声,宣布散会。


此时,这群与刘强一样唯唯诺诺的打工人,依旧一分钱没见着。


当一个公司开始长期迟发、拖欠工资,管理层非但不解决问题,反倒开始制定各类严苛、奇怪的考勤考核制度,那这个公司距离倒灶也就不远了。


刘强走得慢了些,会议室里,老板边收拾东西,边在电话里跟那头的狐朋狗友组局。那间酒楼搓一顿的平均消费,抵得上他大半个月的工资。


办公室里,同事们都在哀叹。


小A还有年幼的儿子要养,车贷房贷简直要了他的命;小B并不是本地人,除去房租,就那点儿微薄的薪金仅仅够她温饱……这几个月,他们大多向父母求援,彻底变成了“付费上班”一族。


刘强不同。


他孑然一身,一没成家,二没儿女,三不用还贷款,四也不做舔狗,是彻底躺平的那一类,钱攒了不少,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中年人最大的炫富,就是父母双全。


刘强本地长大,又是独生子,在这个城市,父母双体制内退休,是很多独生子女求而不得的优越。


每当刘强迟发工资的时候,他的父母会给予他最有力的帮衬。


“借”给他救急周转的一笔笔钱,他都在自身经济条件回暖后还清。但有些“馈赠”,他可还不清,比如父母“卖”给他的、奋斗一辈子得来的那几套房。


只需要一个电话,随时到账,有钱再还——这种无息借款,世上绝没有第二家。


他的纨绔、潇洒、月光和不羁,用糙一点儿的话来说,是那俩老登给的。



 02 

刘强没什么恶习,不赌也不吸,偶尔嫖。


距2024年还有两天,他又来快活。


然而,今天出了点状况,无论面前的女人怎么套弄,怎么手口并用,那玩意儿就是硬不起来。


“帅哥,要不我们先一起洗个澡。”女人有点歉意。


其实她很好看,无论是胸前的奶子,还是那双小巧秀气的脚。


在烟灰缸里按灭了手里的烟,刘强答应了。


出浴后,看着女人换好情趣内衣,盯着她下面儿已经有点湿的郁郁葱葱,刘强总算有了反应。


微信电话响了,刘强又软了。


“妈”这个字,配着一张老年人钟爱的莲花头像,在他的手机屏幕上亮起。


迟疑了一下,他还是接了。


“阿强,今晚回来吃饭,明天休息吗?休息就别走了,有你最爱吃的麻辣虾。”


“我加班呢,一会儿回去。”刘强有点儿不耐烦。


“行,行,你回来吃饭就行,我们等你,路上小心点儿。”电话那头,刘强母亲好像听不出儿子的不耐烦,语气里满是欢喜。


挂了电话,刘强扫给女人钱,打发她走。


他站在镜子前,突然觉得镜子里这个赤裸的男人恶心至极,手机屏幕还停留在他跟母亲的微信聊天框。


他此刻的防和心,跟他下面儿一样软。



 03 

刘强还是决定回父母家吃饭。


饭桌上,他大口吃着从小到大最爱吃的麻辣虾,旁边的母亲眼里满是疼爱。


收拾完碗筷,和父母在电视前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他觉得很愧疚。


这两个年过半百、头发花白的人,给了他生命,此刻却老得不像样子,依然把他这个一无是处的废物当成是宝贝来宠。


而他们眼里的“宝贝”,有时却连跟他们“一起吃顿饭”的请求都不能满足。


“公司都还好吧?”母亲关心地问。


“都好,特别好,我现在是部门主管了,事业上升期。”刘强尽力编织着让父母高兴的谎言。


晚上打车回自己住处的时候,刘强想起送他出来时父母的样子,眼睛湿了。



 04 

“儿子,我的手机不好用了,今天在家门口的华为专卖店买了新华为手机,你回来帮我看看,把之前的数据帮我传到新手机里。”


刘强看着母亲发来的微信消息,回了两个字,“好的。”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他似乎已经失去了跟父母沟通的能力,或者可以这么说,失去了和父母聊天的欲望。


随后母亲发来的一张手机包装的照片,刘强看完就坐不住了。



心急火燎地赶到父母家,父母都在家里等他。


刘强劈头盖脸就是一句“怎么那么蠢?!被人家骗了知不知道?!”


“怎么就被骗了?我是在华为专卖店买的。”刘强的母亲小声说,“那个小伙子反复说这就是华为手机,还说没有华为商标是因为华为‘被告了’,不方便展示商标,所以才叫这个。”


刘强虽然并不精通手机,但于这种骗术,他还是清楚的。


大街上野蛮生长的所谓“华为专卖店”,九成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小合作厅,好一点儿的,真假掺半,差一点儿的,直接把山寨机当华为卖,“官寨机”这词儿,是独属于华为的自造名词。


这些所谓的“官寨机”里,以“鼎桥”等品牌为主,而他母亲被无良店员欺骗买到的Hi Nova 11,也是一个叫中邮的公司出品的电子垃圾。


爱国厂牌收割的对象,是对手机毫无了解的中老年人和小粉红,在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方面,它确实遥遥领先。


花了半天科普相关的知识后,刘强的父母才恍然大悟。随后刘强就带着母亲去那家黑店退货,店员非常痛快地退还了他母亲2690元购机款,想来已不是第一次干这种勾当。


根据母亲的需求,刘强为她母亲在网上买了一部某品牌新发售的手机,看着自己母亲脸上浮现出孩子似的笑容,他也很开心。


回到父母家,刘强看到父亲的手机,鼻子发酸。


一辈子省吃俭用的父亲,手中的这部手机已经用了五年,他父亲甚至不知道,现在手上每天握着的,是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



鼓包的电池已经将手机后盖顶成拱形,而充电头和数据线,也已经老化发黑,断裂处随时可能短路起火。


“爸,你这手机我先拿回去,把电池取了,过几天给你换一部新的。”刘强说话的时候,嗓子发紧,手里牢牢攥着他父亲电池鼓包的手机,以及那一条像垃圾一样的充电线。



“你们不懂手机,想买手机的时候,起码问问我,我说了手机是24小时开机,你们随时打,怎么就不跟我说呢?”刘强问。


就是觉得你忙,不想烦你。”刘强的母亲有些不好意思,就像做错事的小孩。“我还打电话问了你表嫂和表哥,他们告诉我去某条街看看,我也没听他们的,觉得他们不想帮我。”


刘强的表嫂十年前在移动公司做事,也帮着他们买过几次手机,可如今早就不在那里工作了,母亲还去问他们,自然得到的只是礼貌的敷衍。


刘强的脸上发烧,他的母亲连这种事儿都没想到问他,站在他表哥表嫂的角度来看,一定是嘲笑他母亲的:“她没儿子?连她儿子都靠不住”……想来,这样的背后议论少不了。


刘强送给爸妈的新年礼物,是两部新手机。


当然,这两部手机都不是华为。


他还亲自制作了这两部新手机的说明书,手把手地教父母了解手机的常识和使用方法。



 05 

穿制服和没穿制服的,庙堂上和基层下的,一夜之间,满大街地逼着老年人装反诈app,其实远不如教教他们怎么用手机。


2023年出生率暴跌背后,是老龄化社会、独生子女养老重担逐渐浮现的残酷现实。


关注独居的“空巢中青年”,不如多多关注“伪失独”的老年父母。


他们只有一个子女,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与子女渐行渐远,本着“不给子女添乱”的爱意,变成各种骗子宵小之辈的“摇钱树”,在外人眼里,这些父母的独生子女已经死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多陪陪父母,别让他们成为“伪失独”的那一对。END


请关注他的声音 点赞 评论 转发,让更多人看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