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汉语身体词词义范畴化的认知研究

简牍学 语言学 2024-02-19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的蓝色字体“语言学”,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天天免费收到精彩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汉语身体词词义范畴化的认知研究》


孙影    著

ISBN  9787030763099

科学出版社





文章节选

人们对身体词的认识是与对身体的哲学认识分不开的。身体在哲学史上通常是与心智结合在一起的,身体和心智的关系问题几乎同哲学本身一样古老。基于语言哲学、认知语言学、词汇语义学、文化学的理论框架,遵循“词义—认知—思维—文化哲学”的研究思路,勾勒出“词义范畴纵聚合引申”和“词义范畴横组合衍生”两个层面考察整个身体词词义范畴化的过程,提出汉语言是一种“象语言”,词义取象是词义范畴化的脉络,隐喻取象是词义范畴化的机制,文化取象则预先规定了词义范畴化的方向和结果,解析身体和身体经验如何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观察、体验、表达,从而实现了从现实之身到概念之身的转换和引申。

人是通过身体与世界相连并与其相互作用的,身体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起点,身体是人给世界万物命名的出发点和参照系的坐标,身体词概念是人类认知世界 的概念之首。实际上,人在认知世界时,几乎将身体的各个部位以各种方式投射于客观物质世界,即人类是以认识自身身体的方式去认识客观物质世界、对世界进行概念化的(黄碧蓉,2009:2)。这体现着以人为本、以身体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如“山头”“山脚”“山腰”就是以身体部位为参照的语言表达形式。所以 “身体词”是词义考察的理想对象,是“用来理解其他概念的概念”(Lakoff & Johnson,1980:14)。对身体词词义范畴化的认知考察,旨在从中观察出人类是如何以身体和身体经验为参照对世界进行概念化、范畴化的,还可以提炼出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词义范畴化规律来,而且在身体词词义范畴化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中也可以反观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精髓在语言中留下的印记。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身体词,共选取54个汉语身体词,其中包括外部身体词46个(包括9个同名词),分别为“体-身、头-首、口-嘴、背、顶、面-脸、足脚、牙-齿、骨、手、指、眼-目、皮、掌、耳、股、腰、腹-肚、肤、项、眉、肩、 额、舌、脑、颈、臂、腿、胸、腕、肘、咽-喉、唇、脖、膝、鼻、趾”,以及内部身体词8 个,分别为“心、胆、肠、肝、脾、肾、胃、肺”。

       人们对身体词的认识是与对身体的哲学认识分不开的。历史上关于身体的探讨通常是和心智结合在一起的,身心问题在西方哲学史上几乎同哲学本身一样古老。西方哲学史上的身体是受争议最多的对象之一,经常被看作是被动的、机械的、物质的皮囊,成为理解绝对理念的障碍,从而被哲学所排斥。如柏拉图曾宣布身体是灵魂的坟墓,笛卡儿的“身心二元论”也致使身体在哲学上长时间的缺 席,这一身心对立的二元框架一直到尼采才有所瓦解。尼采的“一切从身体出发” “以身体为准绳”的“身心一元论”开辟了哲学的新时代。梅洛-庞蒂的“身体现 象学”则将身体提升到哲学本体的位置,为哲学始源的进一步回归提供了一个可以通达的路径。因为在世的身体不仅是我们与世界互动的媒介物,也是人理解自我和世界的起点。兴起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认知语言学认为世界是对身体及身体经验的隐喻,人的认知是建立在身体基础上的,心智和推理也是建立在身体经验基础上的,具有体验性。

       中国的身体研究在西方影响下也有所升温。张再林(2007:52)的研究与西方传统的意识哲学不同,他认为中国哲学乃是一种身体哲学,中国哲学的根本宗旨,不是主张思在同一的“我思故我在”,而是坚持身在同一的“我躬故我在”, 事实上,“身体”与我们平时所说的“肉体”和“躯体”绝不是完全等同的,“身体”是一个包含着物质结构、心灵结构和文化结构的整体有机范畴。可以说,中 国哲学视域中的“身体”是消解了身体与心智、肉体与灵魂等二元对立的身心一 体。体现在语言层面,如“心灵手巧”“目光远大”“眉飞色舞”“满腹经纶” 等语词都在借助对身体及身体器官的描述,表达着与精神世界相关的情感、情绪、 价值、文化等。

       本书选取的54个身体词大都起源较早,经过历时的范畴化投射大多都产生了大量引申义或转义。这些身体词也大都属于基本词汇范畴,具有非常强的构词能力,所以本书的身体词的词义范畴化不仅包括单个身体词纵聚合引申的词义范畴化,也包括以身体词为词素标志的横组合衍生的词义范畴化。无论是身体词的聚合词义范畴引申,还是身体词组合的词义范畴衍生,词义范畴化的过程都不是任意的,通过词义取象和隐喻取象表现出很强的系统性。此外,词义范畴化过程中也凝聚着深刻的汉民族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整个身体词的词义范畴化与汉民族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象思维”息息相关,而且“天人合一”“主客一体” 的汉民族文化取象预先规定了身体词词义范畴化的方向和结果。

       截至目前,还没有哪部著作扎根于汉语言特有的身体哲学、象思维,利用认知语言学的词义范畴理论对身体词进行详尽的、系统的、有层次的研究和阐述,因此本书的身体词研究是有其现实性和研究意义的。

       本书以54个身体词的词典释义和语料库真实使用的语料为考察对象,借鉴认知语言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探讨身体词的词义范畴化过程及规律,拟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1)揭示身体词词义范畴化的认知顺序及认知规律。身体词的词义范畴化认知顺序及认知规律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考察:一是描述身体词词义范畴引申的轨迹,从中梳理出身体词的词义范畴化顺序来,这是词义范畴化的具体过程,是关于词义运动的本体研究;二是讨论身体词词义范畴化顺序背后的认知规律,是词义引申运动本体的规律,是关于词义范畴化的一般性规律。具体地说,通过词典释义法统计了54个身体词的572个词义,并将这572个词义归类为10个词义范畴,再量化分析这10 个词义范畴的具体引申顺序及背后的认知规律。

       (2)探索身体词词义范畴化纵聚合和词义范畴化横组合的关系。本书身体词的词义范畴化既包括身体词单个符号意义的聚合引申,也包括身体词符号的组合衍生,并且通过“词义范畴”的衡量坐标将纵聚合引申和横组合衍生结合了起来,也是将词义意义潜势和词义真实使用结合了起来,这样所考察的身体词的词义范畴化规律才更全面,也更权威。从身体词的纵聚合来看,本书考察的54个身体词词义有572个,绝对数目并不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但几乎每个身体词都形成了大量的组合词,具有非常强的构词能力,形成了如“身体词+身体词”“身 体词+非身体词”“非身体词+身体词”的组合形式。那么身体词纵聚合划分出的10 个词义范畴和数量庞大的身体词横组合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联呢?希望本书身体词横组合层面研究的开展可以拓展词义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也可以帮助身体词的词义范畴研究走向深入和细致,解决词义范畴聚合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从而可以得出更具有代表性、更具有普遍意义的词义范畴化规律来。

      (3)阐述身体词词义范畴化的认知机制。身体词词义范畴化的研究范围既包括单个身体词及其转义的纵聚合系统,也包括由身体词词素组合构成的合成词及其转义的横组合系统,在语言单位中分别对应着单音词和合成词。无论是纵聚合的词义引申,还是横组合的词义衍生,词义范畴化的认知机制都是范畴化、隐喻化、语法化,三者互相交织,但作用还是存在着不同。那么范畴化、隐喻化、语 法化这三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本书对三者的作用和关系进行了界定和厘清。此外,本书在原来隐喻认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汉语言汉藏语系的语言特质, 提出汉语言是一个多层级的语言符号系统,隐喻象似性是多层级符号系统之间词义范畴化的认知动力和认知机制,并存在象似度的差异。

      (4)追溯身体词词义范畴化的文化哲学渊源。刘重德(1998:2-3)认为语言 研究应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语言表层结构,第二个层次是语言表达方法, 第三个层次是语言哲学。目前国内的语言学研究主要重视词义研究的精细化、描述的充分化,宏观语言哲学角度发掘词义的人文认知功能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 重视语言学作为认知科学的本质属性。本书认为身体词的词义范畴化既源于人类具有相似认知的普遍性,也源于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差异性。具体来说,东方的道和西方的逻各斯(Logos)可以从文化哲学的深层解释词义范畴化的差异。如天人合一是东方孕育的核心哲学观,这一哲学观又孕育了中华民族的“象思维”, 主客二分是西方逻各斯孕育的哲学观,由此也孕育了西方民族的“概念思维”, 这两种思维方式又进一步塑造了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可以说各民族的文化哲学取象和不同的思维方式预先规定了不同语言词义范畴化的方向和结果。



内容简介


人们对身体词的认识是与对身体的哲学认识分不开的。身体在哲学史上通常是与心智结合在一起的,身体和心智的关系问题几乎同哲学本身一样古老。基于语言哲学、认知语言学、词汇语义学、文化学的理论框架,遵循“词义—认知—思维—文化哲学”的研究思路,勾勒出“词义范畴纵聚合引申”和“词义范畴横组合衍生”两个层面考察整个身体词词义范畴化的过程,提出汉语言是一种“象语言”,词义取象是词义范畴化的脉络,隐喻取象是词义范畴化的机制,文化取象则预先规定了词义范畴化的方向和结果,解析身体和身体经验如何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观察、体验、表达,从而实现了从现实之身到概念之身的转换和引申。





01文史优质公众号推荐

语言学”专门发布最新的语言研究资讯、社会热点话题的语言学解析等内容;


简牍学”专门发表简牍学及出土文献相关研究成果、学术信息;


讲座与学术”发布人文社科讲座信息和学术热点话题。


敬请新老朋友关注“语言学”“简牍学”“讲座与学术”公众号,以便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02推荐阅读

刊讯|CSSCI《方言》2023年第4期目录


刊讯 | CSSCI《南开语言学刊》2023年第2期目录


刘大雄丨说五一简 “芛” 为 “笔” 的异体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立项名单公示


“我躺平摆烂了”用古诗词这么说,真的很绝!

03温馨提示

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语言学)


转载仅供思考,不代表【语言学】立场。


今日文章就到这~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简牍学”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字“语言学”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END

编辑:徐舒琦

审核:燕黎宁

来源:“语言科学”公众号


扫码关注!





点击在看,转发周知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汉语身体词词义范畴化的认知研究

简牍学 语言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