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虐猫学生考研受阻,血肉横飞的道德之鞭!

梳子姐2024 梳子姐 2024-04-09

作者 | 梳子姐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南大虐猫学生考研问题可能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前几天,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招生时,有位专业课成绩排名第一的男生被无情淘汰,学校特别备注“复试不合格”。

原因是这个学生受到多名网友发帖举报,指其曾在宿舍内摄录虐待并杀戮猫的视频,还加入过以虐猫为乐的网络团伙。

鉴于以上原因,所以尽管专业课成绩第一,南大仍不予录取。

对此,网络上一片叫好之声,认为对于失德者就应该严惩厉戒,让其付出代价。

可是紧接着问题又来了,南大没有录取并非问题的终点,这个学生又进入兰州大学复试调剂名单,皮球踢到了大西北。

兰州大学评论区彻底沦陷,事件热度冲上热搜第一,千万句声音汇成一句话:这个学生不能录取

不少网友规劝兰州大学,思想品德良好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德智体,德在第一,品德低下,性格扭曲,是招生大忌,希望学校慎重。

目前,兰州大学的录取结果还没出来,尚不知道学校会如何权衡,最安全的办法当然是继续把这个学生拒之门外,那样就不会招骂。

假设一切按照舆论情绪去评判,这个有过虐猫劣迹的学生不仅没法进兰州大学读书,其他任何一所大学也都不可能,没法读书就只能工作,可是找工作的时候要不要看前科呢?

若用人单位以虐猫为由拒不聘用也天经地义,由此推理,那么这个学生此生该何去何往呢?

虐猫确实行为不当,但并非万死不赦之罪,若因为这一件事情把当事人逼的无路可走,注定会引发更严重的对抗和撕裂。

当公共舆论不遗余力地对这个学生进行谴责和围追堵截时,都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公安部门已经作出回应,就虐猫问题对该同学及家人进行约谈,本人认识到错误,并写下悔过书,承诺不再有类似情况发生。

或许有人会说,这种悔过书是假的,承认错误是屋檐下强低头,对品行有问题的人不能相信。

若按照这个逻辑推理,监狱的大门只进不出,谁敢保证他们都完全改过自新,谁能确定出来后不会重新犯事?

现实生活需要道德的约束,但道德之鞭并非无限万能,更不能一抽到底直到鞭尸为快。

因为,谁都不能保证自己绝对完美无暇。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圣人,越是被吹嘘的完美之至,背后的东西越不堪入目。

那些指责虐猫的人,只不过是自己没有虐猫这一种失德行为罢了,在更宽阔的道德范畴内,或多或少,或大或小,肯定有不完美的地方,呈现到网络聚光灯下,没有一副皮囊经得起审视。

法律和社会管理在于罚当其过,在于诛行不诛心,惩罚大概率没法改变认知和心智。

道德之鞭是个大杀器,握在手中需要慎之又慎,否则很容易遭到反噬。

今天恶狠狠批这个斗那个,明天很可能自己就会五花大绑成为砧板上的鱼肉,这种事例现实生活中还少吗?

除了道德之鞭,还有意识之鞭,抡开之后就是万劫不复。

前段时间新都语文考试阅读理解出现的问题,很明显就是一篇没写好的小说,然后被考试机器误打误撞选中而已,背后根本没那么多阴谋,若不是网络放大,悄悄地也就过去了。

若非要找什么问题,不如去调查初中学生有多少月考、季考、年考,每次考试试题还不能重复,成天光出题就把老师给整麻木了。

当网络情绪聚焦后,往往极端的、非理性的、暴戾的容易占到上风,这多少反映出社会文明的底色。

圣经里有个故事,一个女人因为行淫被抓到上帝面前,人们希望用石头砸死她。上帝说,如果你们中有人没有犯过错就用石头砸她。结果没有一个人砸这个女人。

得饶人处且饶人,没有人从来不犯错误。

古人打仗时讲究围师必阙、围三阙一,即便敌人也给留条生路,断不至于逼迫到无路可走的地步。

只要不是犯了死罪,就不能把人往死里整。

文明社会需要道德之鞭,这鞭子并非对着别人发狠,而是时常检省自己的内心,是否有资格去鞭笞、去施刑。

凡事有度,过则为灾。

暴戾过头,谁都没有好果子吃。

- 完 - 
   只为苍生说人话!


@关注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为防失联,请添加作者微信:
Liurushi2022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