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文收藏】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路(笔会)


编者按


(会议详情点击图片查看)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百年梦想。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再次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时代命题,并且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了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前进方向,揭示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丰富内涵,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确立了新的起点和坐标。为此,苏州大学于4月30日举办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路”学术研讨会,特邀九位著名学者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交流研讨。“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公众号推出专家会议发言,整组笔会全文将于《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刊登,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路提供参考。



内容提要


“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之间存在内在的有机联系,两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走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关键要扎根中国大地,实现一系列高等教育观念和建设模式的革命性变革。新时代的“中国大地”是世界一流大学“中国特色”的源泉,汇聚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丰富资源。扎根中国大地办学要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特色”体现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和造就一批“大先生”,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中,要紧紧围绕创新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并为创新活动提供制度保障;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重视制度建设与执行,建设健康的高校学术文化。此外,还需从“理论社科”“应用社科”“大众社科”“开放社科”“数字社科”五个方面着手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从国际视角来看,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要在国际舞台上为人类文明进步可持续发展发挥中国大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章一览

点击“阅读全文”可查看文章

“双一流”建设:

在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之间


刘海峰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观点提要:“双一流”建设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是为了追求卓越、世界一流。但是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在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需要权衡轻重。


阅读全文


会议报告


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必须走进世界


别敦荣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中心教授、教育研究院院长


观点提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国内发展是基础,全球开拓是方向,要在国际和全球舞台上,为人类文明进步可持续发展发挥中国大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阅读全文


会议报告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路


张应强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求是特聘教授


观点提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具有方法论意义。新时代的“中国大地”是世界一流大学“中国特色”的源泉,汇聚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丰富资源。


阅读全文


会议报告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如何体现

“中国特色”?


陆根书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主任


观点提要: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特色”体现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和造就一批“大先生”,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


阅读全文


会议报告


紧紧围绕创新,走出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路



胡 娟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学院教授


观点提要:一所大学是不是一流、是不是有分量,归根到底不是看排行榜上的数据,而是要看对国家、对社会做出了什么贡献,对人类文明做出了什么贡献。“双一流”大学要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最关键的还是扎根当下、直面问题,在两个方面实现创新:一是科研创新,二是培养创新人才。


阅读全文


会议报告


扎根中国大地办学涉及的方向、

方法与方式问题


陈廷柱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

研究院院长、教授


观点提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学,是富有情怀与艺术的话语表达,其实也是高等教育基本理论涉及的常识性问题。从方法的角度讲,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的纠偏与压实固然重要,也要看到发挥市场调节的重要作用,且最终要看能否激发基层院系与一线教师扎根中国大地的内生动力。


阅读全文


会议报告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的关键要素


蒋 凯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观点提要: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政治原则的基础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关键在于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重视制度建设与执行,建设健康的高校学术文化,抓住这些要素比保障高校资源投入更加重要和紧迫。


阅读全文


会议报告


一流大学建设

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张新科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

常务副主席


观点提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擦亮哲学社会科学这个最大“特色”。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可以从“理论社科”“应用社科”“大众社科”“开放社科”“数字社科”五个方面着手。


阅读全文


会议报告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新路“新”在何处?


任 平

江苏社科名家

苏州大学特聘教授


观点提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选择是立足全球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对新旧全球化时代大转换、从“世界走向中国”向“中国走向世界”时代大转折呼唤中国高等教育观念变革的集中表达,是解答“世界一流大学之问”的伟大尝试,是开创富有世界历史性意义的大学文明新形态的积极行动。


阅读全文


会议报告


本笔会刊于《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2期,第1~24页,共9篇,计3.2万余字。如有媒体或其他机构转载,请注明出处。

引用格式:刘海峰,别敦荣,张应强,等.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路(笔会)[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1-24.



自2014年至2021年,《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合作,以每年的学术年会为依托,聚焦高等教育重大、热点问题,连续推出了7组笔会。往年笔会整理如下,以飨读者。(点击蓝字可阅读)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目标与路径

作者:阎光才 黄福涛 赵婷婷 卢晓中 马凤歧 顾建民 陈廷柱 王建华 赵俊芳 别敦荣

刊期:2014年第3期

5篇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


法治中国与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

作者:龚放  胡建华 洪成文 施晓光 顾建民 马陆亭易连云 陆根书 王洪才 陈廷柱

刊期:2015年第4期


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学科及其学术特色

作者:蒋凯  杨锐  牛新春  项贤明  康翠萍  俞可  喻恺  王晋  窦心浩  吴薇  王莲涔  范庭卫

刊期:2017年第1期

12篇全部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


面向2035年的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陈廷柱  王建华  阎光才  卢晓中  顾建民  杨颉  李立国  周海涛  胡钦晓  雷  庆

刊期:2018年第1期

10篇全部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并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学术专栏介绍。


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的重建

作者:胡建华 王洪才  马陆亭  刘振天  陆根书  郑若玲  余小波  余秀兰  董云川  黄启兵

刊期:2018年第4期


中国高等教育70年十人谈

作者:张应强  邬大光  眭依凡  卢晓中  别敦荣  龚 放  陈洪捷  陈廷柱  王建华  史静寰

刊期:2019年第3期


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创新

作者:陈廷柱  蒋 凯  胡钦晓  王建华  吴立保  曹永国  沈文钦  文 雯  张东海  曹 妍    

刊期:2021年第2期

10篇全部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罗雯瑶

图文编辑:张秋婷

   审核人:杨雅婕


苏州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矩阵 

苏州大学学报

哲社版

苏州大学学报

教科版

苏州大学学报

法学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