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活动|讲座纪要 姜婷婷 关键事件日记法:视觉刺激物特征如何影响信息偶遇行为?

图书情报知识 图书情报知识 2022-06-09


供稿|司湘云


如何捕捉信息偶遇行为?刺激物特征如何影响信息偶遇行为?“面向图情档研究问题的研究方法系列讲座(第一期)”第七讲特邀姜婷婷教授进行题为“关键事件日记法:视觉刺激物特征如何影响信息偶遇行为?”的报告。姜婷婷教授以团队最新两项研究成果为例,详解阐述了研究中使用的四种研究方法,并介绍了具体的研究过程。


1 研究方法的介绍



1.1  Research approach、Research methodology 和 Research method






研究方式(Research approach)展现了研究全过程的某一特点,是研究计划和程序的一部分,可以分为定量、定性和混合方法(Creswell,2014)。定量研究通过考察变量之间的关系来检验客观理论,定性研究通常探索并理解人们对人类或社会问题赋予的意义,而混合方法研究方式将两者结合从而克服各自的不足。每种研究方式均包含相应的研究方法论(Research methodology),例如:定量研究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等,定性研究包括案例研究、扎根理论研究等,按照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发生的顺序可以将混合方法分为融合平行式、解释性连续型、探索性连续型3类。


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是研究方法论的组成部分,二者并无一一对应关系。研究方法论包括研究方法及方法背后的逻辑,例如根据研究问题为什么选用某种方法而不是其它方法,研究需要采集什么样的数据以及应如何进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等。按照研究活动的不同阶段,可将研究方法分为数据采集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







信息行为研究通常包含三个要素:研究背景(Research contexts)、研究问题(Research problems)和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就创新的重要性而言,研究背景的创新小于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的创新;就创新的难度而言,研究问题的创新通常是创新的目标,研究方法创新的难度远远高于研究背景创新,且具有多种创新层次,例如应用与改进研究方法或者构建新的研究方法。




1.2  四种研究方法

(1)日记法(Diaries)

日记法是一种数据采集方法,要求参与者(Participants)在事情发生时(Event sampling)或在特定时间点(Time sampling)进行记录,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历史学、社会学、人机交互等领域。







日记法具有提高数据准确性、捕捉动态的现象、适合多样化的环境背景、可采集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等优点;由于日记法采集用户的自我报告数据,因此对于参与者的洞察力和自觉性要求较高,常采用滚雪球方式招募参与者。







日记可分为反馈日记(Feedback diaries)和引导日记(Elicitation diaries)两类。反馈日记要求参与者遵循一定的规则和要求记录数据,获得的数据较真实、客观,可直接用于分析预设的研究问题;引导日记是数据采集过程的中间环节,目的是获取参与者的关注点/兴趣点,以辅助后续的数据采集过程。


(2)关键事件技术(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CIT)

关键事件技术指通过一系列的行为(Behavior)观察程序,采集和分析对于目标行动(Act)产生重要影响的活动(Activity)数据,以解决实际问题或者探究与发展理论。该方法常用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







关键事件技术属于研究方法论,包括研究目标、研究计划、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和结果阐释等程序(Flanagan,1954)。







(3)二手数据(Secondary data)

二手数据是对已存在数据的再利用,例如统计年鉴、政府报告、企业年报、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公开数据和非公开数据。与原始数据相比,二手数据获取成本低且数据规模较大,但也存在数据可能不适用、数据质量无法控制等问题。二手数据的获取过程包括数据定位、数据获取和数据评价。本讲座的第一项研究(信息偶遇经历通用描述框架)即采用文献中信息偶遇事件描述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







(4)主题分析(Thematic  analysis)

主题分析是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指识别、分析和揭示文本中蕴藏的规律性意义(meaning)。与内容分析法相比,主题分析法的对象是词语表达的意义及其模式,而内容分析法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词语及其模式,分析深度较浅;与扎根理论相比,主题分析法可采用归纳性或演绎性编码方式来揭示主题,而扎根理论属于方法论,包括一系列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旨在通过严谨的归纳性编码程式以构建理论。







主题分析的过程包括理解数据、编码、形成主题、审查主题、定义与命名主题、结果阐释等。主题分析的过程较灵活,因此主题分析的结论可能是对现象的描述、对现象的深度阐释、发掘意料之外的洞察等。







2 信息偶遇经历的描述框架


2.1  研究背景

学者Sanda Erdelez于1995年首次提出并定义了信息偶遇(Information encountering)的概念,从而开创了信息行为领域下信息偶遇研究。信息偶遇行为的低预期性(Low expectation)和低参与性(Low involvement),使得信息偶遇行为数据采集与获取面临很大的挑战,而研究方法方面的挑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领域的发展。







现有信息偶遇研究多采用访谈法采集数据,然而受访谈者个人因素等影响,可能出现回忆偏差、表达不清等问题,由此研究数据质量可能存在问题、数据规模有限等;少部分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日记法。因此亟需提出新方法以解决信息偶遇数据难以获取的问题。




2.2  相关研究

团队立足于研究方法,分别梳理了采用访谈法和日记法的信息偶遇研究。发现:


访谈法常与关键事件技术方法结合使用,访谈法是关键事件技术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2010年左右关键事件技术被引入信息偶遇领域。该类研究一般邀请10-30位访谈对象,参与者可能来自于学者/学生、音乐家、建筑师、老年人等群体;采集日常生活或者工作条件下自然发生的偶遇事件,数量是20-50个左右;研究主题包括理解信息偶遇现象、构建信息偶遇过程模型、探究信息偶遇影响因素等。







少量信息偶遇研究采用了日记法,如下图,研究主题包括音乐随机播放、科研活动、网络搜索活动等情境下的偶遇现象,用户与偶遇信息的交互,用户如何基于偶遇信息创造价值等。其中多数研究使用引导日记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采集数据。Rahman和Wilson(2015)的研究采用了观察和反馈日记相结合的方式,该研究表明了独立的反馈日记用于信息偶遇数据采集的可行性。因此本团队认为若向参与者提供明确的日记记录的指引,即可得到准确、客观的日记数据用于研究预设的研究问题。那么如何向参与者提供恰当的日记记录指引,以促使参与者清晰且全面地描述信息偶遇故事?









2.3  研究方法

本研究期望基于已有研究中的信息偶遇描述,提炼与总结偶遇事件描述方式与框架。因此使用7个关键词在Web of Science和Google Scholar数据库中检索信息偶遇相关文献,筛选后获得18篇文献,包含340条偶遇事件的描述。该340条描述为本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采用主题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从原始描述中识别有意义的单元(Meaning unit)、提取关键词或词组、抽象形成初步编码(Initial code)、合并形成正式编码(Formal code)、形成子主题(Sub-themes)和主要主题(Main themes),最终得到31个子主题和9个主要主题。








2.4  研究结论

经过归纳式编码,得到偶遇事件描述的9类元素,例如前景活动、注意到的刺激物、对刺激物的反应、查看的内容、偶遇经历的价值、偶遇后的情感状态等。基于已有的信息偶遇过程模型,确定9类元素的描述顺序,构建信息偶遇经历通用描述框架。该框架包括偶遇前、偶遇微过程和偶遇后三个阶段,同时本研究发现了信息偶遇模型的新要素,即偶遇前后的情感状态。


为了验证该描述框架的适用性,本研究根据描述框架设计日记记录指引,面向95后与00后群体发放日记记录问卷,通过日记法采集在线信息偶遇行为数据。实验表明该日记记录指引有效地采集到信息偶遇行为的细节,能够充分回答预设的研究问题,也证明了独立的反馈日记研究可以应用于信息偶遇行为研究。







本研究的研究贡献是:充分利用并挖掘二手数据,即研究文献中积累的偶遇事件描述数据,进行研究;揭示了日记法应用于信息偶遇研究的巨大潜力;构建了信息偶遇经历通用描述框架,可用于日记研究或结构化访谈过程等。







3 信息偶遇描述框架的应用

与人们在物理世界与环境中的刺激物进行交互类似,信息偶遇过程中刺激物的特征会影响人们对其趋近或者规避以及趋避程度的差异。然而目前学者们对于该类问题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旨在应用信息偶遇描述框架设计关键事件日记记录指引,选择微博作为信息偶遇发生环境,采集用户信息偶遇行为数据,探究视觉刺激物特征对于信息偶遇行为的影响。







团队梳理了微博环境下的用户行为研究、信息偶遇过程模型、刺激物特征与注意力等方面的文献。在刺激物驱动的注意力选择过程中,刺激物特征会决定注意力分配的优先级。因此基于已有文献和微博平台特征,本研究选择了视觉刺激物是否包含文字、视觉刺激物属于动态或静态形式2个外部特征和视觉刺激物的易理解性、新颖性、幽默性3个内部特征进行研究。







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如下图:







本研究共获得132位参与者提供的189个有效的信息偶遇事件。







基于该数据集,团队对偶遇微博特征、触发信息偶遇的视觉刺激物特征、用户与偶遇微博的交互行为、视觉刺激物特征与用户交互行为强度的关系等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结论如下图:







参与直播活动的近3000名观众积极提问,问题主要包括研究范式(Research paradigm)与研究方法的关系、关键事件技术与关键事件日记法的区别、主题分析和元分析(Meta analysis)的区别、二手数据的质量评价原则和方法、爬虫数据是否属于二手数据、刺激物对于用户决策的影响等。


[论文出处]

[1] Jiang, T., Fu, S., & Song, E. (2020). Toward a description framework of information encountering experiences.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76(4), 807-827.

[2] Jiang, T., Guo, Q., Xu, Y., & Fu, S. (2019). A diary study of information encountering triggered by visual stimuli on micro-blogging service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56(1), 29-42.



讲座回放入口:



讲座版权归主办方所有,仅供个人学习,严禁任何形式的录制、传播。一经发现将依法保留追究权。

制版编辑 姚志臻

END





学术活动 | 第七十期 步一 描述性推断之相关与回归:科学合作有哪些影响因素?

学术活动 | 第六十九期 刘晓钟 数据/图挖掘:如何避免身处信息孤岛中?

学术活动 | 第六十八期 面向图情档研究问题的研究方法系列讲座(第二期)

学术活动|第六十七期 讲座纪要 梁兴堃 理论构建方法之扎根理论:人文学者如何参与数字人文?

学术活动|第六十六期 讲座纪要 王洋 因果推断之断点回归:早期失败对科研人员学术生涯有什么影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