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检兄弟,你交错了辞职报告?

雨牧遥 中央路知事 2022-04-17

1


先看,近日网传江苏某银行的一则人事公告:赵红(化名)主动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风险管理委员等职务,赵红原为某中级法院庭长,系工龄满30年提前退休的。

 


再看,2021年9月,某法院四位员额法官在递交离职报告七个月后,如愿如以偿地拿到了被批准满30年工龄退休的通知,可没几天他们就后悔了,直呼离职一年将少拿二三十万的薪酬。

 

这到底出了什么变故?让报酬颇高的赵红怎么就突然主动要求请辞?让还没高兴几天的五位员额法官怎又捶手顿足、懊恼不迭?

 

去年9月30日,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司法部终于下了狠手,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法院、检察院离任人员从事律师职业的意见》,文中明确规定,法检退休人员从事律师的“不再保留机关的各种待遇”。

 

相信还有更多的在职法检人赶紧收回了申请离职的报告,以及不少潜在的法检人也悄悄打消了要求离职的念头。

 

戛然而止、望而却步!体制内外,人们看到了这样一番奇特的景象。 

 

2


这些年来,法检离职人数之多,可以用“辞职潮”来形容。

 

辞职或离职,应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决定是否离职时尤其需要纯粹地去决定,如果你只是因为收入相对不高或因未得领导赏识与提拔就萌生去意,那做出抉择的错误概率便会大。

 

律师职业的特点,是走市场的,所以需要以市场化的方法把自己推销出去,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同样不是每一位离职人在短时期内都能做到的。

 

做律师,如果没有一定的认知和格局,只图短期利益得失,路子会越走越窄,而体制内有些可能很重要的专业素养,走出来后其实没什么大的用处,所以要对自己可能的市场价值有充分的风险评估。

 

决定是否辞职干律师,务必根据自身性格与特点,不应盲目从众,体制内外可是两个大不相同的宇宙。

 

体制内,你只要专业能力尚可,配上为人乖巧圆滑,很容易得到认可,凡过来人对此应有体验,这里不宜多说。

 

但体制外律师的认知能力,却是极度重要的素质,律师获客就靠说服他人认可的艺术,没有认可即便再亲近的关系都不会长久成为你的客户。

 

如果仅仅为人厚道诚实,肚里有才,而不会能言善辩,不擅长交朋结友和营销自己,这做律师是玩不转的,而在法检岗位上,也许能成为优秀的人,但做律师不太适合。

 

基于以上,考虑到国家会对法检人员的重视,体制内待遇越来越好,辞职或离职或将成为一件相对冒险且性价比越来越低的选择。

 

3

 

法检人选择离职无非两种,有些为了寻找最真实的自我,有些为了赚更多的钱。

 

相信,那些离开了法检,在做了几年的律师后,应该都体会到了其中各种苦辣酸甜的煎熬。首先是案源的焦虑,其次是过劳的焦虑,再次就是对结果的焦虑,也就是案件并不受自己控制,无法左右结果。

 

法检人不要轻易想着离不离职,尤其是在如今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从社会资源占有与社会地位高低的平均值而言,律师是远不如同地区的法检人员的,也不如相应级别的官员的。

 

先说收入,据今日头条消息,法检工资待遇2018年后有了较大的增幅,一般来说,检法工资待遇相对比较高,相同级别工资待遇,法检是公务员的1.2倍左右,这里说的是进入员额的法官、检察官,如果不是员额的话,当然也会高于其他类别公务员近2000多元,此外还有年终的一次性绩效奖金,政府部门的年终目标责任考核奖金法检干警一样享有。

 

再说晋升,现在速度明显加快了,法检分为按期晋升和择优晋升两种。

 

省级法检的,按期晋升三级高级法检的,相当正处级;地级市法检,按期晋升为四级高级法检的,相当于副处级;县级法检按期晋升为一级法检的,相当于正科。

 

那么,择优晋升主要看比例分配,省级法检的,还有一定比例二高和一高,一般庭长到二高是时间问题;地级市法检有一定比例二高、三高(一把手可以晋升为一高),庭长退休前到二高问题也不大;县级法检有一定比例的三高和四高,副职领导到四高很容易,退休前到三高也正常。而四高到一高对应副处到正厅的工资。

 

离职,一旦离开体制、脱离组织,一切与之相关的级别待遇、生活保障、职业保护、单位福利、公共资源等等,都将全部离你而去。

 

也许,原法检的你,出行或许不再有公家接待,不再有同事、下属迎送;你得学会自我强大,得学会与同事、同行“抱团取暖”,得学会应酬求人,获取客户。

 

4

 

人是群居生物,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每一个人总不能将自己放在集体之外,对于“辞职潮”中的“弄潮儿”,身边的人是么看待你的呢?当然会出现待见不待见的尴尬问题。

 可以说,法检人离职,首先在体制内应是不受待见的,进入法检,从法科生的小白培养到独当一面的法官、检察官,没有个十年八年,是成不了的。

 

离职潮,曾让许多人替法检感到悲哀,更对未来司法隐隐感到担忧。如果离职成风,那么我们所在的单位、氛围、职业归属感等就存有问题了,作为领导,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属下,动不动就撂挑子走人,所以你或多或少会给人有“白眼狼”的感觉。

 

再说了,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法检人员离职做律师,在律所也会不受待见,你既然拿着退休金,何必还争着再到律师队伍里分一杯羹,干嘛。

 

其实,离职的法检人,在律师那里,不管是不到退休年龄辞职、离职的,还是到龄退休的,都是不受待见的,尽管对于律所掌门人来说,有时甚至公开高薪招募法检人士,但这并不代表其他多数律师都欢迎,因为你来就是抢他们锅里饭的。

 

而今随着教育整顿不断深入,律师行业也正重点一 一过滤法检的离职人员,虽然都怀揣梦想走向律师职业,但大环境对离职人越来越不友好,被误伤是目前来看必然的宿命。


5


动了离职心思的法检人,不可听信某些离任法检人高调宣传自己业绩的忽悠,前不久还常听到某离职的说,出来没半年,就赚了十年体制内的工资,公开炫耀自己发财了,鼓噪体制内的日子太苦,也常看到有的离职者在朋友圈晒图,自己三天两头各地跑,忙的脚不沾地,最近又换了什么豪车、什么豪宅。

 

千万不要轻信他们如何富裕、洒脱之类的这些传言,从大数据统计看,目前全国律师有52.2万,平均创收也不过20万左右,可供支配的也就十几万,律师行业的“二八定律”特别明显,甚至可以说是“一九定律”,也就是说,10%的律师赚了90%的律师费,这一点在北上广深,以及江浙沪城市更加明显。

 

这种情况使得律师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大家都想成为那10%,当你从法检变为律师,就是从头重新去创业,所有的压力从天而降,这个行业不存在所谓的风口,猪是飞不起来的,都是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律师行业竞争激烈地让人窒息,无论什么样的人都是不进则退,不努力就完蛋,也像法官职业一般,朋友圈经常看到正值盛年的律师病逝、猝死的新闻,似乎已见怪不怪的麻木了。

 

律师,开个玩笑说,是不是这世上最需要“打肿脸皮充胖子”的职业?“大律师”,不过打肿了脸还要拿放大镜给人看自己脸大的家伙;“名律师”,不过是打肿了脸还要到处拿放大镜给人看自己脸大的家伙。


律师不光收费高,背后的付出更是令人心酸,似光鲜实则鸡肋,既无法让你一步登天,又无法享受岁月静好!

 

6

 

从法科生到法官,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信仰和坚守,法检人很多都是来自法科生,大多是通过了司法考试或法考,普遍有着强烈的法律情结和法官、检察官梦,有着的固执与清高的特质。

 

选择做了法官,对自己的选择有一种职业尊荣感,既能从这个职业中感受到尊严与愉悦,又能够充满尊严、坚守底线地做这自己的事业,也选择在法律上直道而行,而这滋润心理的美,是独有的,业外人体验不到的。

 

但一旦离职做了律师,地位、境遇、待遇、心理等,都立马大相径庭,落差巨大,这与自己当初的信仰与职业愿景背道而驰,心中的失落会伴随许久。

 

还有,体制内惯了,很难俯下身自我归零,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带有此前体制生活的烙印,僵化的思维方式无法短时间调整过来,将是律师执业的大忌。

 

在体制内,你可常喊苦叫累,也许有人听、有人买单,可做了律师,你只能喊给自己听,不仅没人买你账,还会有人认为你无能没本事。

 

有个朋友,在长达一年的纠结、失眠后,辞职了,办完辞职手续走出法院坐在车上默默地流泪了,那会心里是真的不舍,但已无退路。

 

常对于前来商量是否应该出来做律师的法官朋友,我原则上反对,这就好比朋友离婚时的所谓“劝和不劝离”吧。

 

评判人生的尺度应当是幸福感,而不是金钱,人生没有完美,幸福感也不是一张离职报告就能换来,唯有在顺势而为的基础上付出自己的努力,才能收获!!


(全文完,如果觉得不错的话,敬请关注中央路知事)


法律人、新闻匠有话说:做该做的事,爱该爱的人,欢迎您的加入,我们会时不时地提供涉法的时事资讯!
中央路知事主理出版新书   


  往期选编

法院里的“第三种势力”!

十年换九任?南京!南京?

“现在找不到工作才去考法院”!当真?

惊曝法院现状:一边是案件年年上升,一边是法官时时倒下

王立科从哪来?起点北镇,终点南京!(王氏家族探访)

有的坚守,有的离开了,进退维谷的法院80后

倒查20年,80岁贪官被挖出,传递什么信号?

张敬华落马,南京很受伤,两任书记两任市长被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