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8月1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韩非子笔下的官僚是如何卖国的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拾光纪事 Author 拾光小贝

文丨拾光小贝


读中国历史,我们有些人总喜欢一厢情愿的认为帝王和官僚是一条心的,官僚会绝对执行帝王的决策,并绝对忠诚于帝王和人民。


当我们认真的翻开历史画卷的时候,我们发现世事并非如此简单。


公侯伯子男,每一个爵位的能人都在处心积虑的往上爬,希望能够掌握更大更高的权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成功了,就是国家的掌舵者,比如韩赵魏三家分晋,比如田代齐姜。失败了,无非黄粱一梦。


成功带来的利远远高于弊,导致许多官僚和王侯不断的向着权力的高峰进击。


在这条充满荆棘的权力斗争道路上,有许多官僚丧失了最基本的底线,以卖国和勾结外邦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所谓,读史知兴替。韩非子笔下记载了许多官僚是如何通过这类阴谋手段来实现掌握国家权柄的案例,我们一起来看看。


【原文】权势不可以借人,上失其一,臣以为百。故臣得借则力多,力多则内外为用,内外为用则人主壅。


【释义】君主不能失去赏罚两个权柄和君王的势位,只要失去其中一个,臣下就会想法设法来获取权势。所以,臣下僭越了原本属于君王的权势,就可以依靠权势来壮大自己的力量。力量一旦壮大就可以控制朝廷内外的体系,朝廷内外的体系一旦被控制,君王就会被蒙蔽。


【经论】法家的核心思想是法、术、势三者一体。法是道,国家没有公道,人民就无法与上同心同德。术是权谋,选拔、任命和考核官员的各种机制。主席说的治国就是治吏,就是术的层面。势是势位,尧舜再贤明,如若没有势位就无法发动人民。桀纣虽然残暴,因为有了势位,故而可以鱼肉百姓。


君主之所以要始终掌控赏罚两个权柄,是因为无赏无以劝民,无罚无以禁令。只要君王掌握了这两个权柄,臣民就会令行禁止,与上同意,始终团结在君王身边。


君主一旦失去了赏罚权柄,赏罚权柄旁落到权臣手里,其他臣民就不再听命于君王,而是听命于权臣。


赵高之所以能够指鹿为马,并不是其他官僚犯糊涂,而是慑于赵高手中的赏罚权柄。


由此可见,君王失去赏罚权柄和势位,就会有失位亡国的风险。


【原文】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是以奸臣者,召敌兵以内除,举外事以眩主,苟成其私利,不顾国患。


【释义】君臣的利益不同,臣下就难以忠于君王,所以群臣就会以权谋私而枉顾君主所代表的公道。权臣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会通过勾结外敌的手段来除掉国内的政敌,通过外交手段来迷惑君主。只要能达到自己的私利,就会不顾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经论】君主的利益是跟百姓一道实现国富民强,这是自古以来的圣王之道,从三皇五帝到尧舜禹汤莫不如是。圣王就跟天道一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有了万民才能成全圣王的名声,有了万物才能成全天道生生不息的精神。


权臣无法辅佐君王完成这个宏伟的目标,或者朋比为奸,或者党同伐异,也就失去了润泽华夏的本心。


权臣一旦有了私心,就会不断向权力中心发起进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会不择手段。勾结外敌来除掉朝堂上的异己,或者是养寇自重,通过见不得人的手段壮大边境的敌国军队,再怂恿敌国军队时不时的侵扰本国边境,以此变相要挟或者改变国家的重要决策。


【原文】公叔相韩而有攻齐,公仲甚重于王,公叔恐王之相公仲也,使齐、韩约而攻魏。公叔因内齐军于郑以劫其君,以固其位而信两国之约。


【释义】公叔伯婴担任韩国的丞相,私底下又跟齐国交好。公仲朋非常得韩王器重,公叔伯婴担心韩国的丞相之位被公仲朋夺走。于是让齐国和韩国盟约共同去攻打魏国,公叔伯婴趁机把齐军引进韩国国度,以此来威胁他的君王,巩固自己的丞相之位。


【经论】我们在看琅琊榜的时候,赤焰军的冤案已经昭雪。就在故事的结尾梁国的边境突然狼烟四起,这就是梁帝不满于权力斗争失败,企图通过自己多年的培养策动敌国对梁国的军事政变。


这时候靖王一旦亲自带兵御敌,梁帝就很有可能趁虚而入,重新掌握权柄,再次推翻赤焰军的案情。


【原文】翟璜,魏王之臣也,而善于韩。乃召韩兵令之攻魏,因请为魏王构之以自重也。


【释义】翟璜魏王的忠臣,私底下又跟韩国交好。为了巩固自己的权位,秘密勾结韩国的军队,让韩国发兵攻打魏国。翟璜依靠自己跟韩国的关系前去讲和,以此提高自己在魏国的爵位和功绩。


【原文】大成牛从赵谓申不害于韩曰:“以韩重我于赵,请以赵重子于韩,是子有两韩,我有两赵。”


【释义】大成牛从赵国对在韩国的申不富说:“您用韩国的力量使我得到赵国的重用,我再用赵国的力量使您得到韩国的重用,这样一来,就像您有两个韩国,我有两个赵国一样了”。 


【原文】司马喜,中山君之臣也,而善于赵,尝以中山之谋微告赵王。


【释义】司马喜是中山国君的臣子,但和赵国交好,曾经把中山国的谋略密告给赵王。


【原文】吕仓,魏王之臣也,而善于秦、荆。微讽秦、荆令之攻魏,因请行和以自重也。


【释义】吕仓是魏王的臣子,但和秦、楚两国交好。他暗示秦、楚,让两国攻魏,以便借机请求前去讲和来提高自己的地位。 


【原文】白圭相魏,暴谴相韩。白圭谓暴谴曰:“子以韩辅我于魏,我以魏待子于韩,臣长用魏,子长用韩。”


【释义】白圭担任魏相,暴谴担任韩相。白圭对暴谴说:“您用韩国的力量帮助我在魏国任职,我用魏国的力量扶助您在韩国任职,我长期在魏国掌权、您长期在韩国掌权。” 


【经论】从翟璜、大成牛、司马喜、吕仓、白圭的案例可以知道,权臣是如何通过勾结外敌来蒙蔽君主的。


有的是通过外国的军队来稳固自己的权势;有的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泄露国家机密;有的是利用外国军队的入侵,通过自己去讲和来抬高自己的地位;还有互相通过自己在本国的权力来帮助对方获得在其国家的权位,达到两国的朝堂和外交均掌握在自己人手里。


权臣卖国是不会考虑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申侯为了太子之位,勾结犬戎导致西周灭亡,他考虑过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了吗?


秦桧这种千古汉奸更不用说了,金国安插在宋朝的内奸。每一次宋金发生战争后,都是秦桧谈判代表。秦桧不是去谈判的,而是带着金国的意志回金国签署宋朝的屈辱条约。


可见,权臣为了夺取君王手里的权势,只能通过旁门左道来获取。既是旁门左道,就会落下把柄。落下把柄,就不得不跟群臣朋党为奸。群臣朋党为奸就会干出危害国家和百姓利益的事,为了不让君王发现群臣朋党为奸,就会编造出各种谎言来蒙蔽君王,这样一来国家的权力中枢就出现了问题,国家的危机也就开始出现。


侵吞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来换取自己的权力,这就是卖国行为,也是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玩弄于股掌之间,这种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危害是难以斗量。


我们不能天真的把官僚一股脑的认为是国家行为,我们必须擦亮眼睛,他们的所作所为的出发点是为了私利还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只有以此来作为评判的标准,才能够在风云诡谲的时局里,认清谁才是我们的朋友,谁才是我们的敌人。



感谢支持



美军在中国造的孽
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是美帝的噩梦
美国表扬咱了,是好事还是坏事?
林治波 | 毛主席——千古不朽的人民领袖
五千言长诗:呼唤毛泽东
老胡不会被社死,倒是担心老李被射伤
归来吧,中国精神!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