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方传统”——乌克兰军队从北约训练中获得了什么?

Moskit 科尔松试车场 2023-09-10

在一场装备、兵员都处下风的战争中想要获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乌克兰各地的战斗都非常艰苦,即使是对于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兵来说也是如此。更不用提刚从平民生活中解脱出来、缺乏经验的部队,从战斗中学习经验往往伴随着死亡。

身为前律师的伊霍尔,回忆起8月初的一次战斗,他所在连的任务是守卫遭受俄军猛攻的新谢利夫卡(哈尔科夫州)。俄军的进攻准备很充分,用大量的无人机侦察乌军阵地后,使用迫击炮进行火力打击。伊霍尔很幸运,迫击炮弹落在了他所在房屋的隔壁房间,但雨点般的炮弹还是切断了伤员后送和后续增援的唯一道路。前线部队撑到黑夜才把伤员撤下,重伤的伊霍尔得以幸存,但其他人的命运则不得而知:

“我在那里失去了许多战友,从那以后我再没有回去过,我也不想回去。我在那里经历的只是一片混乱。”

伊霍尔所在连隶属于乌克兰第32独立机械化旅,这是年初才刚刚组建的新旅,绝大多数兵员都是从未摸过枪的平民。这些平民接受了三个星期的北约训练,仅仅在哈尔科夫休整了两个月,现在就需要应付来自俄军主攻部队潮水般的进攻。虽然该旅在哈尔科夫州尽职尽责地保卫俄罗斯的推进,但由于缺乏经验,加上训练和装备的限制,该旅在战场上的头两个月可谓苦不堪言。

接受采访的伊霍尔(左)和他的战友

守卫东北前线的不同作战旅的士兵都提到,这一地区的俄军士兵经验丰富、装备精良,储备了大量炮弹和火箭弹。第32旅的士兵坦言,他们经常感到力不从心。步兵们说,他们在这条进攻轴线上看到的俄罗斯部队能力出众,似乎无所畏惧,但他们却比不上。参加过激烈战斗的该旅步兵中士沃洛迪米尔说:

“一切都不像你在每日简报和新闻中看到的那样。”

和执行防御任务的大部分部队一样,32旅缺少重装备和火炮,那些精良装备都被部署到了扎波罗热前线的反攻中。此外,从低级军官到指挥官都缺乏战场经验。他们只能在战斗中学习,而这往往伴随着代价。这不是个例,整场战争中乌克兰有经验的战斗员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32旅士兵在5月份的行军演习

32旅的士兵都在德国接受了为期三周的北约训练,很多人为此感到高兴,认为训练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战斗力。他们对体能训练大加赞赏,更是强调了医疗训练的重要性,这种训练在西方国家广泛开展,但在苏式军队中几乎无人知晓。但是士兵们在接受采访时仍然毫不掩饰他们对于“不适用于乌克兰”的北约式训练的蔑视,北约军官并不了解当地的情况:

“北约步兵可以放心地推进,因为他们有后援。北约的战争方式还要求大规模的空中准备、炮击和排雷,但我们通常得不到这些。”

由于乌克兰空军力量薄弱、坦克装备落后(比如T-64)以及炮弹的短缺,在俄军压倒性炮火和大量无人机的支援下,步兵往往只能坚守阵地,抵御俄军的试探性攻击和偶尔的突袭。值得注意的是乌军步兵反馈说很难运用北约的分队战术,因为缺乏足够的掩护(步战车和足量的便携式重武器)。虽然德国教官非常重视城市战教学,但他们对如何“从仅有的装备和兵员中”编组突击小组,突破俄式阵地布局和如何协调无人机与炮兵部队缺乏见解。乌克兰旷野上的战斗融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和21世纪的升级元素,北约部队,至少在训练教程上缺乏相应的研究。训练中双方还饱受翻译问题的困扰,因为指派的翻译大多缺少相关从业背景,因此两方急需更深层次的交流。虽然一直有声音要求北约教官前往乌克兰战场进行考察,但政治阻碍远远大于实际因素。

同样为5月份的行军演习

发现采访者时,32旅步兵中士沃洛迪米尔脸上露出苦涩的笑容,就像一个被迫承受太多太快的人一样:

“没有人愿意交流,只是尽可能不去想它。英雄壮举——从战壕里跳出来,漫无目的地朝着敌人的大致方位射击,又有什么意义?”

阵地本身是一片废墟,根本没有什么可以藏身的地方,从掩体里伸出四肢都是非常危险的举动,更别提离开战壕去上厕所了。这一带的俄军相比而言更为专业,除了来自监狱或普通民众的动员兵外,还有常年服役的合同兵,甚至是特种部队。他们之间的共性除了人数众多以外,还有不怕死。和去年的俄军相比,今年他们配备了更多的无人机,许多还能携带可投掷弹药——这是他们在一年的战争中从对手那里学到的。

32旅机械化作战的主力仍然是薄弱的M113,只有少量的M2布雷德利步战车算是新锐装备,但数量远远不足

32旅的坦克兵则没有那么激动,在谈到如何学会团队合作时,他们表现出一种友好的谦虚,在讲到一辆T-64坦克的车组如何在一次训练中打中了全部三个目标,从而获得了“狙击手”的绰号时,气氛缓和了许多。但是,他们也有需要担心的“意外”,一位名叫弗拉迪斯拉夫的坦克排长回忆说,他们第一次使用车载无线电时,立刻被俄军定位,车组和坦克一起消失在了炮击中。从此他们学会了,永远不要使用比手持设备更大功率的通讯设备。俄军的阵位也很有优势,任何错误的代价都是牺牲。

该旅坦克主力仍然是老旧的T-64BV

冲突、纠纷、斗争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责任的归属则显得复杂许多,步兵批评北约式的训练缺乏对这场战争的了解,但大多数人承认,训练在某些方面还是有帮助的。士兵们还将责任归咎于指挥官,毕竟一些阵地的位置很糟,一旦遭到攻击几乎不可能逃离。由于没有经验丰富的老兵作为核心,这些旅的指挥人员和其他人一样都是在战斗中学习。

“步兵总是最先倒霉的。”伊霍尔笑着说。

讲完了情绪化的部分,我们来客观地聊一聊乌克兰防御部队面临的问题。32机械化旅、92机械化旅(在哈尔科夫有9个月的战斗经验)...这些部队在准备不足、人力/装备都不足的情况下抵挡住了俄军的进攻,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由于战斗经验以及其他问题,32旅在最初的部署中遭受了严重的损失,迫使前线指挥部重新考虑其下一阶段的任务。在了解了这一前提之后,我们也许可以稍稍理解32旅,尤其是步兵对于北约训练、对于俄军、对于指挥相应的感受。人员伤亡通常会放大部队的悲观情绪,在缺少经验丰富、纽带关系强烈的士官/军官队伍的部队中尤其如此。但这并非指前述的文章只是“诉苦水”,只是前线士兵的又一篇伤亡怨文,北约提供的训练是否真的切合乌克兰土壤,我们还有别的材料。

32旅的士兵在操作米兰反坦克导弹

32旅的士兵对北约教官的评价大概是这样的:

“教官们的观念仿佛存在于真空,我们接受的是步兵战术训练,而这场战争是炮兵和无人机的战争。”

总的来说,训练包括基本步兵、侦察和突击战术。最有用的是侦察训练,学习如何接近敌人并布置安全的观察哨,在之前的苏式训练中鲜有提及。同时,必要的还有如何测距、定向以及指引己方炮火。但很重要的的一点是,即使是步兵训练中,北约教官也没有教授任何有关无人机的内容。我不认为北约作为一支现代化的军队还没有开始进行无人机作战相关的研究,但时至今日还没有写进训练教程中确实是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西方提供的训练在某种程度上也显得“过于乐观”——32旅接受的都是突击相关的训练,但该旅此刻的任务是防御库皮扬斯克防线。是的,一系列的进攻战术训练确实会提供部队在攻势作战中的效率,但32旅接受的战场生存训练太少,没有教授隐蔽/伪装训练或是任何的防御作战训练。最重要的是,没有与爆炸物相关的训练。在满是各种爆炸物的乌克兰战场上,学会处理爆炸物是可以挽救生命的重要举措,但西方的课程中没有任何相应的内容。

与M113合影的32旅士兵

与32旅一同部署的还有具备一定战斗经验的92旅,他们发现这些“去过德国的”新兵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嫩许多:

“他们仿佛是在另一个星球上接受的训练,对我们来说显而易见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却是第一次听说。我们当时正行驶在距离前线15公里的地方,我注意到一辆军用乌拉尔(卡车),车上整整一个排的人都聚集在当地一家小杂货店附近。他们好像不知道这里是战区。我们不得不停下来告诉他们,这附近有俄罗斯无人机(会引导火力打击),但他们的排长却完全没听说过这些。

北约训练的另一个严重错误是强调基层军官的就近指挥,带来的结果是连长被提倡和连队留在同一个战壕里。虽然这听上去很英勇,但时代已经完全变了。由于大量无人机导致的战场信息升级,连长一级、甚至是更低的班排一级,都需要指挥员拥有自己的无人机流式传输,以便实时掌握战场态势以便做出新的决策。“在战壕里一边听着炮弹的啸叫一边对着无线电大吼”的时代已经过去,掌握全局而不是某个方向的做法更加适合现在的战场,对于32旅的指挥员来说,这一切的背后是价格不菲的学费——“它的代价往往是人命”。

另一项欠缺的前线技能可能会让人意想不到:驾驶技能,尤其是夜间驾驶技能。对有些人来说,这可能听起来很荒谬,但熟悉战场的人都知道,即使是简单地驶向或驶离前线,也伴随着巨大的危险。夜间驾驶操作培训对于避免人员伤亡和宝贵装备的损失至关重要,因为白天车辆行军过于危险。

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但目前看来缺乏无人机、防御、爆炸物处理、综合指挥以及驾驶技能的训练最容易导致不必要的伤亡。32旅可以说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踏入了战场,如果他们能学会上述的技能,那么一定可以在前线表现得更好,很多人的结局就不会如此。为避免今后出现类似情况,乌克兰需要将北约训练视为基本步兵训练,而不是旅/营级准备的完整周期。需要追加更多的综合训练,以便更好地适应乌克兰的战场。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苛责哪个方面,即使是北约训练部队,也存在教程编写滞后和各种各样的政治因素,但指出错误是必要的,这一行为是区别于敌人的抹黑与己方鸡血式宣传之外,旁观者的特权。每一个错误的背后都是人命,请大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能够耐心看到这里的都是最忠实的读者朋友了,我谢谢大家的耐心阅读。但可以预见的是,这篇文字发完之后随之而来的批判与攻击的声浪绝对如潮水一般。按我对有关战争言论的观察,即使是在乌克兰的支持方,大家的情绪与关注点也已经从“人”的身上离开了,而是去往了什么更大的“象征”、“代表”一类的事物上去。仅仅是我这愚昧无知的政治思维,也明白追逐象征往往代表着漠视人命,更何况这还是在战争时期。我想说的是,既然大家在这场侵略战争中已经寻找到了支持的方向,认为正义必将战胜邪恶,那么不妨再努力一点,做一个能够感受到他人痛苦,能够共情的人。毕竟没有底线的正义也称不上正义,不是吗?如果说战争不会带来任何好东西,那么请心怀希望,并且时刻牢记,牺牲他人所带来的希望是结不出果实的。这场战争应当以正义的胜利为终结,并且应当以最低的代价去终结,这就是我时刻不敢忘的,也是我这篇文字所要表达的。

为此,我再一次感谢愿意支持正义与人性的读者,你们的行为比你们自己所想象的有意义的多,谢谢你们并且祝福你们。


还是在最后把备用账号发出来,我一般不启用更新(免得和这里一同XX),不过这里发不出来就去备用账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