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PAKA SPACE | DAO 的渡劫与展望

PAKA Labs PAKA 2022-11-16

DAO 领域从去年下半年,继 DeFi、元宇宙热潮之后逐渐发力,到今年上半年达到一个临时的关注高点,到现在也是非常被看重的赛道。但此时此刻,正是行业对 DAO 概念的质疑期、反思期。

DAO 作为一种新组织形态,被认为具有革命性的力量。然而,在实践中,却面临权威领导、参与率低、金钱政治、治理攻击等瓶颈。
 
未来,DAO 会成功渡劫,迈向新台阶;还是会被证伪,丢进故纸堆?
 
8 月中旬,PAKA 邀请 Dora Factory co-founder Steve,OpenSquare founder Mr.Li(老李), 特邀嘉宾定慧,以及 PAKA 研究员志杰(Middle.X) 一起就 DAO 展开了自由交流。交流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四个话题:
 
  • DAO 目前面临哪些问题?

  • DAO 有这么多缺点,我们为什么还要用它?

  • Cult DAO的启发:什么是好的 Venture DAO 框架?

  • 理性冷漠!搭便车!治理参与率低,怎么破?


 
 

Dora Factory 项目详情请见官方链接:https://dorafactory.org/
OpenSquare 项目详情请见官方链接:https://www.open-sq.com/
定慧(《国人 DAO 大败局》作者)公众号:定慧的小灵儿
 
PAKA SPACE 录音收听链接:
https://twitter.com/pakafund/status/1555469263116603392?s=20&t=wIb8t58oaOnkK6g8kArfGg
 




DAO 目前面临哪些问题?




Steve


我们始终关注和研究的方向是 DAO 基础设施,这个领域近年已经有长足的发展。总体来说,我觉得 DAO 的发展和 DAO 的基础设施的发展是并驾齐驱的。

Gnosis 里锁定了几千万美金的资金,大家越来越有意向用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来治理自己的社区或组织。基于 Gnosis 也有非常多的 DAO 衍生工具和一些薪酬管理工具,比如 Coinshift、Parcel,在 DAO 中已经有很多的实践和应用,整体发展势头还是不错的。

就我们而言,我们开发了基于多链生态的二次方资助(Quadratic Funding)、最小化抗共谋基础设施 MACI,我们还在波卡上实现了 Moloch V1 和 Moloch V2,我们还计划在波卡上发布多签钱包基础设施。总之现在已经不是很久以前,大家只有 Aragon 可以用的时代。

当然我们也看到,有些 DAO 因无法产生持续现金流而难有后续,有些 DAO 则存在中心化持币和垄断话语权的情况,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但我们看到 DAO 的发展是整体向好的。

我们认为,好的工具不光 DAO 可以用,其他类型组织,包括中心化组织也可以用。从这个角度看,DAO 领域的工具开发,是有外溢价值的。



志杰


我非常同意 Steve 的一个观点:基础设施的发展和 DAO 的发展是并驾齐驱的,目前业界有观点认为目前 DAO 工具过多,而真正跑起来的 DAO 却很少,我觉得这样的观点有些片面。DAO 工具和传统公司的 SaaS 服务平台完全是两个概念。DAO 工具最终会形成一张巨大的网络去服务整个 DAO 行业,而 SaaS 则是相对独立的为某个个体服务,无法聚合形成网络。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区块链具有无可比拟的可组合性。

分析 DAO 的核心问题,我觉得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追溯至在 2014 年、2015 年,DAO 主要面临技术问题,如 The DAO 遭受的黑客攻击,发展至今 DAO 的代码模板已相对完善成熟,问题主要集中在治理层。

Messari 的去年底的研究报告称 2022 是 DAO 之年,2021 年是 DeFi 之年。然而,目前行业对 DAO 的观感,已经从最初的兴奋阶段,到现今的质疑和反思阶段,这并不是坏事。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定慧的文章《国人 DAO 大败局》,我看了下,标题虽然讲「败局」,内容却很有建设性。

随着实践的深入,DAO 面临的治理层问题越来越多,大家开始讨论一个问题:DAO 可不可以不要治理层,回归到纯粹的 Code is Law 的状态,就像比特币那样简洁优美。但坦率讲,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纯粹的 Code is Law 可能是一个努力的方向,但很难达到,即便要达到也非一蹴而就,也许永远无法达到,只能无限逼近。

大多数的 DAO,在大多数发展阶段,是没有办法剥离治理层的。所以我很想探讨这些治理层的问题,DAO 面对这些问题,将怎么完善自身?

个人现在更关注 DAO 面临的金钱政治、腐败与不公、治理攻击等事件。我们来关注几个事:

第一件事是,今年 3 月份,孙宇晨从 Compound 借入大量 $COMP,试图发起提案,在 Compound 上添加 TUSD 作为抵押资产。尽管该提案最终被社区广泛参与的投票否决,但该事件引起了业内对 DAO 治理的一个讨论,是不是巨鲸可以利用自己的「钞能力」随意的向 DeFi 协议中添加任何准入资产?倘若 DeFi 当中被添加进去一个高控盘的资产,控盘方岂不就可以通过印钞,随意收割他人,让 DeFi 协议成为自己的提款机?

第二件事是,Uniswap 前段时间资助了 100 万美金的 $UNI 给一个 DeFi 教育基金,但大家无法查阅到这个教育基金究竟是干什么的,而社区就这样悄无声息的顺利通过了提案,且主要的票源来自于 a16z。如此,自然有人质疑是否是 a16z 在利用其投票权借此 DeFi 教育基金为自己牟利。
 
第三件事是,最近引起轩然大波的一个事件—— Solana 接管巨鲸资产。Solana 在熊市大跌之际,为规避自己的风险,通过一个提案直接接管了某巨鲸资产,引发了社区的广泛反对和质疑。大家认为:那本不是你的钱,你凭什么去拿走它?这难道不是侵犯私有财产吗?难道可以通过治理做任何事吗?包括剥夺别人的合法资产吗?当然,此提案通过之后,由于反对的人太多,又通过一个新提案以否决此提案。
 
这是今年截止目前发生的几起较为大家关注的治理案例,这些案例让我们不禁思考,在 DAO 治理中,应该有怎么样一个界限和公约,让 DAO 更公平。
 
 


定慧


协议 DAO 往往掌握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一个投票就可以决定很大规模资产的流动和一个项目的未来,志杰所提到的问题,大多是协议 DAO 遇到的问题,也是真实的问题。但我相对关注到的是,现实中的很多 DAO ,日常决策中往往都是一些非常鸡毛蒜皮的事情,比如,一个创业者读书会想要成为 DAO 来做些事,这让我很犯迷糊,难到在国内开读书会还要在内部发 Token 吗?抑或是有什么事是一定要通过投票去完成的吗?这些都是疑问点。
 
包括前段时间某公司欲成立子公司,计划用 Token 替代股权,当然这在国内会受到政策压力,但他们想要尝试用 Token 来赋予股权以作为 DAO 方向上的一点改革,是非常具体的事情。
 
实际上,绝大多数的 DAO,无论媒体 DAO、孵化器 DAO、还是兴趣小组 DAO,更多是在 Web3 内创造影响力——把人聚集在一起参加一些组织活动。但,这是一种圈内人的自嗨和内卷,如何让 DAO 获得更普适性的价值走向世界,比如如何把 Web2 或更大市场的钱,通过 DAO 的方式引流到 Web3 来;或者一个 DAO 应该如何跑通创造现金流的逻辑,获得正外部性,去改善一个组织或项目的生产力或生产关系,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等等。这些都是 DAO 会面临的问题。不过现阶段 DAO 还处在发展期,它如何去和一个社会组织的具体业务结合在一起,还需要一定的磨合。
 
 


志杰


定慧关注到的,更多是 Community DAO, 这类 DAO 其实探讨的是如何去更好的协作。这不仅仅是治理层面的问题,更多是如何能用 DAO 更好地组织一件事,且比公司更有效率。

我认为,如果 DAO 仅是让流程更加民主,而效率无法与其它组织形式媲美的话,是远远不够的,最终肯定要把事儿做成、做好才行。关于DAO当中,民主和效率的矛盾,Steve是如何认为的呢?
 


Steve


我认为民主效率这一组矛盾,要看具体 DAO 处于哪个时期来权衡一开始就选择完全去中心化会不利于体系的发展和创新。以太坊上的很多 DAO 其实是在渐进式的实现去中心化。像志杰刚提到的 a16z 在 Uniswap 投票中给 DeFi 教育基金提案投票,实际上它的第二大投票人是以太坊基金会,投了 7.5million 的 USDT。所以,你会发现,这些 DAO,可能它们效率非常高,但去中心化程度非常堪忧。

实现去中心化不能一簇而就,需要遵循渐变路径。此外,不同的 DAO 在去中心化程度上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就像 DAO 之外的其他组织,其实也都有各自的民主光谱,有相对民主的公司,也有相对集中的公司,有相对民主的政府,也有相对集中的政府。

总之,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事采用不同的方式。 

此外,我认为,随着工具的完善和机制的探索,在 Web3 当中,民主协调过程会更加高效,不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样子。例如波卡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从 Governance 1.0 到 2.0,一直力求在不牺牲去中心化程度和公平性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治理效率。
 


 


DAO 有这么多缺点


为什么还需要它?




志杰


在上述的讨论中,我们看到了 DAO 存在的若干问题,而且不少问题短期内没有特别好的解决方案。我想我们需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用 DAO 呢?

如果我想做一件事情,采用 DAO 的组织形式,会比其他组织形式更好吗?好在哪里?DAO 有什么魅力?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便利?



定慧


我最近在思考有哪些场景可以用 DAO,如果它生来就是和 Web2 组织完全不同的范式,那么什么地方是它的归属。

Web2 公司,通常通过垄断雇员的工作时间,去获得非常优质的工作效果保证力。每个员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成为优质的螺丝钉,在自己的领域成为一个专业的工作者、生产者。整个系统生产效率非常高,但公司与公司之外的人有非常清晰的边界。在 Web3,项目空投 Token 给任意形式的参与者,实质是模糊了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的边界。

DAO 就像一场游戏,一场大型的权力卷入互动,将更多的人卷入到这个共创的游戏当中,并赋予他们治理权,且人们通过这个卷入的过程还可获得收益。
 
现实生活中的消费品牌,是经过对一群用户的洞察,找到一个新消费的突破口,然后开发出新产品,找到供应链,写好叙事,再通过市场宣传抵达用户心智,达到实质消费的转化。
 
而 DAO 可以没有任何实际产品,仅仅是把大家共同拥有的一个核心价值理念,甚至仅仅是一个构思,创造为一种“产品”拿到市场售卖。“产品”逐渐成形的过程就是 DAO 形成和演变的过程,每一个卷入进来的人都愿意为这个产品助力去实现它的增长。
 
这是一个非常不一样的流量获取逻辑。Web2 是砸钱获流量,Web3 的 DAO 是通过缔结了多少用户的关系,卷入了多少人一起共创,分享了多少利益给参与者,他们能为我们这个组织带来多少价值,这一系列设计来获取流量。
 
简单来说,DAO 将生产关系的边界打破,让更多的人卷入到共同创造的过程之中。但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是有限的,而 DAO 非常重参与,所以未来优质的 DAO 会比较稀缺。可能会在各个细分赛道形成若干个优质的垂类 DAO。
 


志杰


刚才定慧的表述或许可以回答刚才我们聊到的问题:DAO 如何不仅比公司更民主,而且在效率上去超越公司。

我们发现,DAO 比公司有更强的人力资源禀赋,你能调用的不仅是自己那点内部员工,还可以调用更多、更广的社会资源,让更多的、各种形式的参与者卷入进来。所以如果运营得当,获得的效益和影响力能超越传统公司。因为组织的成本不仅仅是财务账上看到的那些成本,还有决策成本、试错成本(或者说创新成本)和沟通成本等财务账面上看不到的成本,而 DAO 或许可以帮我们节约甚至消弭这些成本。
 


老李


在讨论开始的时候,志杰提到比特币的 DAO,这个说法从何而来呢?如果说比特币是 DAO,那么它是怎么治理的呢?没有投票过程,开发者发布新的分叉,矿工选择采纳或是不采纳,算是治理吗?

我所看到的治理,大多围绕两个议题,一是财库的管理,二是协议的升级。以我关注较多的波卡治理为例,治理主要围绕两个点展开:

  • 一个是如何分配财库资金。波卡本身是通胀,通胀会归到财库里,所以它的资金会一直增长,这是一个资金来源,所以波卡 DAO 治理的部分目的是要管理这个钱怎么花。
 
  • 另一个是波卡的无分叉升级。任何 Token Holder 都可发起一个民主提案,来执行链上的一个 call ,当社区投票通过后该 call 就会被执行。波卡的无分叉升级执行的是一个叫做 set_code 的 call。

所以我认为,DAO 是项目发展中为解决特定治理问题而产生的,它可能就是一套治理规则的总和。

 


志杰


按照老李的描述,我们可以把 DAO 分为两种类型
 
  1. 先有产品后有 DAO

    比如说,Protocol DAO 是先有 Protocol,再有围绕 Protocol 治理的一系列规则,这些规则的总和就是 Protocol DAO,公链的治理也是如此。


  2. 先有 DAO 后有产品

    比如说,我有一个想法,发个大愿,然后收集点资金想干点事儿 ——  Constitution  DAO 、Free DAO 就非常具有代表性,这些项目不可思议的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两种不同的 DAO 类型,都缘起于一些待解决的问题,而且用去中心化的组织形式,能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 DAO 是有实质意义的。

至于比特币是不是 DAO 这个问题,我认为是的,因为它符合去中心化和自治的特征。它虽然没有投票机制,但开发团队升级一个新版本时,若没有大多数矿工的支持是无法升级的,矿工是用算力“投票”支持的。如若大部分矿工不认可这个升级,他们可以继续运行旧的代码。
 
伴随 PoS 的出现,诞生了通过治理通证来达到治理生态的模式。在我看来,比特币那种原始的治理方式,更简单,也更高级。只是现在的很多协议,或者说 DAO, 没有办法这么做。

 


 

 Cult DAO 的启示


什么是好的 Venture DAO 框架?




志杰


目前跑的比较成熟的 DAO 基本上就是 Protocol DAO 和 Venture DAO,除此之外,其他类型的 DAO,尤其 Community DAO 还面临诸多要探索的问题。Venture DAO之所以发展较好,是因为它的财务模型相对比较简单。
 
似乎只有Cult DAO 做了一个比较复杂,也比较奇怪的 Venture DAO ——

  • 其一,在决策是否投资某个项目的时候,由散户做决定,而非由专业人士做决定。

  • 其二,它的资金来源是持续不断的,代币在不断交易的过程中产生的手续费会进入金库,金库达到一定规模后即自动投资提案池中得票最多的项目,项目的收益有一部分会用来回购 DAO 原本的治理通证。
 
大家怎么看待这样设计的合理性呢?

 


Steve


提到 Venture DAO,个人认为需要思考两个点:
 
第一,该 DAO 系统是否合规,虽然合规是一个无聊的话题,但现在我们看到 The LAO —— 现在最成熟、规模最大的 Venture DAO 是一个合规 DAO,The LAO 有 100 个投资人名额,入场券门槛起初是 100 ETH,现在应该是 300 ETH 了。

在 Cult DAO 当中,投资收益用于回购治理通证实际上属于一种分红行为。现在 Cult DAO 还说不上成功,假设它做的很成功,资金体量也变的很大,SEC 会不会关注它呢?

从合规的角度讲,The LAO 和 Cult DAO 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二,谁做决策。这里面有三种框架:

 

  • 完全中心化。虽然所有的好处都让利于散户,但在做投资决策上,是完全是中心化的,因为“我”的投资能力默认比散户强,所以你相信我,就相当于你相信一个中心化的基金。这类 Venture DAO 本质上是一帮散户委托其他聪明人来帮助管理资产以及实现增值,这与传统基金中,信息封闭,门槛高筑,散户几乎没有机会参与的情况完全不同。所以我觉得做到这一步就已经是把 Venture 给 DAO 化了,有不错的回报,但决策还是中心化的。这引申出另一个问题 —— 为什么要相信这个人,万一他们作恶或者投资能力很烂,怎么办?就有了第二个框架——

 

  • 半去中心化。很多精英一起做投资决策。比如有 10 个不同的机构一起做决策,它们各自发挥各自在比如 Marketing、交易所背景、调研能力、观点输出、Deal Sourcing 等各方面的优势。相比中心化团队,它更人性化,同时也能获得不同理念、不同资源的支持。但是半去中心化的模式,在决策上流程会更慢。第三种是——
 
  • 完全去中心化。完全依靠散户做决策。但这种形式也需要考察:(1)散户是不是真散户?他背后是否其实有一个掌控了 99% Token 的团队,他们在大山深处,或是某个海岛上做着投资决策?投票的结果是真正散户控制的,还是一个很中心化的组织完成的?我们只能要拭目以待,很难查证;(2)散户是否有能力投出比基金机构更好的项目?散户的项目是从哪来的,投资决策是怎么做的?都有待考究。我们没办法完全肯定的说,机构的投资决策一定做的比散户好,所以我也很期待 Cult DAO 未来的发展。
 


志杰


是的,所以 Cult DAO 作为一个社会性实验,将来结果会怎样,非常值得期待,各种不同框架下的 Venture DAO 会如何去演化,是需要等待和观察的。
 
我看到,财务透明是 DAO 最基本的好处之一,在传统商业里未曾见过。它解决了监督问题。对于 Venture DAO 而言,即便投资决策是由少数人做出的,其他参与者也可以很方便的进行监督,因为你在链上可以清晰的看到财库里有多少钱,投了什么项目、收益如何,这相比财务不透明或者有限透明的传统组织而言,大大降低了腐败和作恶的风险。所以我个人有一个观点:财务透明是 DAO 的基本特征,甚至我们可以将 DAO 定义为财务透明型组织。

 



理性冷漠!搭便车!


治理参与率低,怎么破?




志杰


接下来,想聊聊 DAO 治理当中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 治理参与率,尤其是对于规模相对较大的 DAO,它涉及的人数较多,散户会觉得我就这么点票,投了也没意义,“说了不算,算了不说”嘛,而大户可能借助自己的投票权趁机腐败或为自己牟利。

在治理参与率低的情况,一个提案可能只需要 5% 甚至更少的治理通证就可以决定金库当中全部资产的去向。比如 Solend 接管巨鲸资产的事件,其投票参与的总价值仅约 20 万美金,而决策牵涉的资金有上亿美金。杠杆率过高,这对 DAO 治理而言非常危险。

更有甚者,一些利益相关的治理主体,可能通过从散户或是 DeFi 协议手中借票,还有贿选、MetaGovernance 套娃治理等形式,进一步增加治理的杠杆。当然,这些手段都是可以通过一些机制进行防御的,但如果不提高治理参与率,风险就依旧存在。

想了解几位嘉宾如何看待提高 DAO 的治理参与率。另外我想特别Q一下老李,在我们之前的讨论中,我发现老李对波卡的治理了解的非常细节,我想问下,波卡的治理结构当中有一个技术委员会的机构,可以发起紧急提案,紧急提案相比普通提案,只需要极短的时间就可以结束投票,这会不会有中心化的风险呢?
 
 


老李


提高参与率我认为有两个点或许能够起作用:
 
  1. 代理投票
    比如波卡里的代理投票,用户可以把票代理/委托给任何人。比如,我对社区的治理活动不感兴趣,那么就把我的票委托给一个我信任的人,而这个人的治理参与活跃度是比较高的。

  2. 信念投票(Convinction)
    它可以让你在投票时,表达你对一个提案的支持程度。Conviction 有七个等级,用户投票的时候,可以选择相应的等级,等级越高其所投的 Token 被锁定的时间也就越长,同时投票的权重也越大。这样的好处是,对于 Token 数量相对少的用户,他可以通过增大 Conviction 来提高自己的投票影响力。这间接地提升了其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我在波卡生态还看到一些如下的其它方法:
 
  • 其一,我看到波卡生态的部分项目方给予投票人奖励(NFT之类)。这和平时在居委会里选举人大代表很相似,让你去投票,投票后送你一些毛巾、肥皂之类生活用品。似乎好像没多大意思,但事实证明,效果明显,投票率确实显著提高了。
 
  • 其二,我看到波卡 Parity 团队设置的,参与民主公投即有一定概率获得奖金(Token),让治理行为附加上买彩票的性质。
 
通过这两点我们能看到,即使微小的 Rewards 也确实可以一定程度地提高参与率。
 
关于波卡的治理结构,我回答下志杰提出的问题,这里会谈及波卡的技术委员会,以及波卡的 Govenance 1.0  和 Governance 2.0 。
 
Govenance 1.0 ,简单来说即代理制,是民主公投选出一批“精英”,这批精英形成议会,或称技术委员会。这批精英会可以决定某些事情但不决定所有事情。核心的事务依然会通过民主公投决定,但议会在其中的投票参数比重会相对更高。
 
议会的主要职责是管理财库,议会有权利审批较小金额的财务申请,但是较大金额的申请,比如一些项目做流动性需要几百万美金的资金量,这种情况依然通过民主公投决定,需要全社区参与。
 
技术委员会主要解决较为紧急的提案,如系统技术 bug 之类的,因此技术委员会的民主公投周期短于常规民主公投周期。
 
Governance 2.0 相当于去掉议会这个看守机构,所有提案均通过民主公投决定。当然,由于不同的提案涉及的问题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不一样,涉及的 Track 就会不一样,每个 Track 由不同的参数定制,会有不同的决策周期,如链上 Runtime 升级属重要事件,其Track 会更快。越紧急的提案,需要的条件越高,需要的投票通过率等等也越高。
 
Governance 2.0  相比 Governance 1.0  更去中心化。但我有些许担心去掉代议制之后,会出现其他问题。1.0 虽然存在一些中心化的问题,但效率确实高,我个人也比较相信这些被选出来的精英。所以,其实代理和不代理,左右都是问题,你用代议制,会有委托代理问题,你不用代议制,你又会有民粹主义和勒庞《乌合之众》里提到的群体无意识倾向,得想办法找到平衡,或者说通过各种措施去规避它的一些缺陷。



定慧‍‍


做点简单的补充,如果一个用户不了解提案的具体前因后果,他仅仅通过“感觉这个提案似乎还不错”来投票,那么这种投票其实是不负责任的;又或者说,大家在投票时,可能更加乐意投“同意”,然后看看社区会发生什么,对于“否决”票反而更不容易投出。所以,个人认为投票应该是,建立在一群真的在乎这个事情的人的基础上,并且与他们的利益相关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此才有参与投票的必要性、有效性。
 
举例来讲,假设存在某个提案,实现后社区所有人都能够获得更好的资产收益,但该提案绑定了一项支出预算,该预算资金将从国库拨出,而国库的资金是社区所有人共创所得。那么我们就说,这个支出预算即是一个利益绑定点,是与大家的利益息息相关的。这同时,在社区内,需要有非常清晰的信息澄清告知大家,这个提案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可能付出有怎样的代价,可能会带来怎样的收益。这个信息澄清的工作非常重要。

委托机制可以很好的提高投票率,于是提案发起人可以有的放矢的去说服「协议政治家」们,取得他们支持。这样可能会有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基于代理制/委托制的提高投票参与率具有两面性基于这种情况,如果协议政治家能过够告知社区,整个 DAO 正在发生什么,某提案对社区成员会有怎样的影响,抑或鼓励大家去参与提案的编写,可能更能激发社区成员的参与积极性。
 
 


志杰


对于一个不了解的提案或许不投票反而是更负责任的,或者把票委托给其他人反而是更负责任的。
 
但对于提高治理参与率来说,我们也发现,很多 DAO 都有代理机制/委托机制,但治理参与率仍然很低。因为很多人不委托、不知道委托给谁,不知道谁是长期在关注社区的人;又或者,被委托人的治理参与活跃度也相当低。基于此,政党的模式可能是一个解决方案。政党是一个组织化运作的团体,有比较固定的投票流程,有良好的运作连续性保障。
 
但,这里同时也涉及到,如何激励治理政党负责任地投票。这个治理激励既要激励个人去投票、去委托,又要激励治理政党能够负责任地投票,而不是榨取每一个投票权背后的价值。
 
接下来想请 Steve继续 探讨下,如何提高治理参与率的问题。
 


Steve


首先,与参与率相关的民主和杠杆安全性问题,可以通过取巧的方式解决。虽然可能没有实质性的大幅提高参与率,但通过这些方法确实规避掉因参与率低带来的部分问题。

并不是所有提案都需要所有人的参与。好比一些 DAO,在没有大量的人投票的情况下,会采用一种叫做相对多数的方式。简单来说,无论参与率的多少,在投票期限内,支持者多于不支持者,则提案通过。
 
Cosmos 生态现在便是如此。这种方式的逻辑是不强求治理参与率,更看重关心这件事情的人的想法。比如在 Venture DAO 中,社区会默认,如果你非常关心自己的资金是否被投到某个优秀的项目里,你就会来参与治理;如果你不参与治理,这个提案的通过与否、资金投给了哪个项目都则与你无关。
 
另外,一个好的 DAO Operator/Admin,可以帮助提案流程变得非常丝滑。波卡里有一个 Operator 叫 Raul,他会把所有提案都整理清楚展示给社区,然后让大家来投票。这个体验非常丝滑、友好。
 
其次,参与率相关的民主和杠杆安全性问题,也与投票的紧迫程度以及投票人自身资源有关。提案相对每个社区成员的重要程度,决定了这些成员的参与度。如果某个提案与我的利益高度正相关性,抑或该提案将使我的基本利益受到侵害,那么,我一定会通过某种激励方式,或通过调动自身关系资源的方式,来进行支持或反对。
 
虽然,类似奖励 NFT 的方式能很好的促进大家参加治理,但作为行业的建设者,我们有义务去把整个的治理流程搭建得更加完善,更加丝滑,把产品做得更加安全。安全是红线要在安全的基础上去做更好的体验
 
 


志杰


总结一下,我们不能让投票门槛太高,得让用户容易参与,让投票过程变得方便、便宜,降低阻力,同时也可通过一些激励措施让用户有动力参与投票。

对关于提高治理参与率大家提供的观点都独树一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视角,我觉得非常好,能够把问题看得非常全面。

我再补充一个角度,那就是如何降低提案数量。如果一个 DAO 事无巨细都要投票,那肯定大家会忙不过来,忙不过来就会导致大家选择不投票或者委托给别人来投票。如此这般,如何决定哪些事情是需要大家投票的,哪些事情是几个人说了算就可以的呢?这可能需要一个机制。我看到的比较有意思的机制是 DAO 的多层结构,例如有一个项目叫 Orca Protocol,Orca Protocol 创造了一个词汇叫 Pod,Pod 的性质其实就是一个 Mini DAO,DAO 可以通过投票把一些日常事务和部分权力,包括资金授权,给 Mini DAO。如此,一些细节决策在 Mini DAO 里决策便可。Mini DAO 可能有个多签委员会,这些人可能在某些方面有专长,可以做出更好的决策。此外,Mini DAO 的资金量有限,如果 Mini DAO 做了错误的决定,影响面也是有限的、可控的。因此,通过把一个 DAO 通过层层授权,拆分成一个由 Mini DAO 组成的多层结构,可以让 DAO 的决策更加集中在关键事务上,并将一些细节事情交由专业人士做决定。
 
关于 DAO,我们的探讨似乎意犹未尽,但时间有限,只能先浅尝辄止,希望以后有机会能与各位就 DAO 的一些细分话题进一步展开探讨,感谢各位嘉宾的参与。
 
 
 

END





About PAKA

PAKA 是一个由众多波卡平行链发起人联合创建的 DAO Venture,旨在发掘和帮助波卡以及web3生态的创新团队。我们希望能够将每一代创业者的创业经验和技术沉淀,通过 DAO 的方式帮助到下一代创业者,推动 Web3.0 的愿景实现。





往期推荐




《Skybreach:由RMRK打造的元宇宙[详解/攻略]》
《读懂最强NFT协议RMRK
全景式解读跨链技术及其应用形态
《将孤岛连成大陆:BTC 锚定资产与以太坊跨层快速通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