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一张反对票

戳蓝字关注👉 黑暗史 2022-04-16

新朋友请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给大家推荐几个一直都在看的内容优质又有趣的公众号☟☟☟






第一张反对票


作者:丁东
原载《文史博览》2013年第3期

1988年3月28日,人大代表黄顺兴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公开发表反对意见,反对89岁的周谷城担任主任委员。这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历史上首次出现的不同声音


在那个时代,人大代表是一种荣誉,几乎所有代表从来想不到可以投反对票。这种局面的改变,是因为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大会议上一个名叫黄顺兴的人大代表。

黄顺兴的政治生涯,是在海峡对岸开始的。他是台湾彰化县人,生于1923年,是一位农业专家。1950年代投入台湾民主运动,在国民党戒严期间,他通过竞选,三任台东县议会议员、两任台湾“立法委员”,因敢于直言得名“黄大炮”。1964年以无党派身份当选台东县县长,因亲近农民,又有“平民县长”之美誉。第三次竞选“立法委员”失败后,去了日本。

1985年黄顺兴来到大陆,受到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据胡治安在香港出版的《统战秘辛》一书介绍,胡耀邦在1986年10月9日与他会见,希望他在人大或政协正式发表意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此前,统战部曾派员登门拜访,提议让黄顺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黄顺兴表示,农科院顾问的事,会拼命去做,政协暂不参加。

原来,他对给从台湾回来的人安上个政协委员头衔,发些钱,养起来的做法有看法,他不愿意当敲边鼓的“食客”。统战部了解黄顺兴的态度以后,重新考虑,经中央书记处书记批准,决定提名黄顺兴为全国人大代表,由湖北省选举。统战部副部长武连元向黄顺兴说明了这一打算。

黄顺兴说,这样不行,我不是湖北人,又没有在湖北工作过,怎么去当湖北省的人民代表?局外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种“安排”。我当人大代表,应由台湾同胞选举。当“安排”的人大代表,会影响我在台湾同胞中的形象。中央接受了黄顺兴的意见。后来由台湾代表团选他为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当选人大常委会委员。

1988年3月28日,七届人大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在通过七个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时,黄顺兴走到话筒前大声说:“我反对!”他讲了反对的理由:主任委员周谷城先生学问很高,我非常钦佩,但他89岁了,这么大岁数的人,不应该再辛劳他了。难道就没有年轻人为国家做事?

发言完毕,全场响起热烈掌声。虽然周谷城还是当选了,但这是自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第一次出现了公开反对票,黄顺兴开启了历史的新一页。

黄顺兴还提议设立代表秘密投票处。因为投票的代表座位挨得很近,投票的结果邻座都能看到,侵犯了代表的权利。他的建议立即被采纳。

全国人大原来没有大会发言这一项,黄顺兴提出不管小组讨论怎么样,大会是全体代表沟通的最后一个机会,这个权利不可剥夺。这一条也写进了人大议事规则。

在人大常委会,黄顺兴还提议,允许记者进入大会会场采访。他说:“人大号称最高权力机关,类似现代国家的国会,国会怎么可以不许记者进会采访?国会讨论的情况怎么可以不马上传播出去与大众见面?外面的意见怎么可以不迅速返回来?如果这些都没有,怎么能具代表性?要建立这样一个循环,媒体记者是少不了的。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包括独裁的蒋介石政府都有,为什么人民民主的共和国反而没有?”当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接受了他的意见,开放了记者室。

有一个记者问黄顺兴,可不可以谈一谈。黄问,是不是采访,能不能报道?记者说,不能,发稿还是大会统一。黄说,如果这样,我没有必要和你谈,咱们只做朋友好不好。记者说,我和你谈的,虽然不能公开发表,但我可以写“内参”。黄问,“内参”是什么?记者说,那可重要了,头头们看的,别人想看都看不到。黄说:“我是人民,人民是最高的,为人民服务,重要的是外参,而不是内参。对不起,我不接受这种采访。”

1992年的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黄顺兴又要求公开发言,表达对三峡工程的不同意见,没有获准,因而退席。他还是感到对大陆的政治生活不适应,于1993年辞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2002年,黄顺兴因心脏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推荐阅读  

几篇神文 ‖ 他们才是真的英雄

重磅!此战决定人类未来命运

以史为鉴——苏联腐败简史

养老与养猪…揭示真相的特级禁片

人到晚年:兄弟姐妹家走一圈才明白

美军阵亡27人,敌军却伤亡10万

高严,迄今为止外逃级别最高的官员

笑话两则  ‖  全世界都疯了

为什么中国人开始怀念八十年代

耳鸣不要慌,这个穴位每天按2分钟

一床被子百万螨虫,教你一招根除螨虫

吃这5种黑色食物,赶走白发、告别失眠

戳下方「阅读原文」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