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03——症状与观察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3-12-24
虽然我一直认为应该尽量不阳或者尽量晚阳,但在感染高峰期每个人依旧存在较高感染风险,所以在介绍如何防护前,有必要对感染后的相关症状有一定的了解,并清楚如何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还是那句话,只有了解了才不会恐惧。(本文内容仅为信息交流与分享,不能视为正式的医疗建议,若涉及到具体问题建议询问专业医护人员。

一、感染后的症状

根据相关研究和WHO等机构所整理的成果,在出现新冠感染后症状的人群中,最常见的症状有如下几类
一般症状:
  • 易疲劳、乏力且会影响日常生活(在进行体力或者脑力劳动后加重)
  • 发烧
呼吸系统和心脏症状:
  • 呼吸困难或者气短
  • 咳嗽
  • 胸痛
  • 心动过速或者心跳过快(也被称作心悸)
神经系统症状:
  • 思考困难或者难以集中注意力(有时会被称为“脑内云雾状”有人叫脑雾)
  • 头痛
  • 睡眠问题
  • 头晕
  • 针扎或电击样感觉
  • 嗅觉或者味觉的改变
  • 焦虑或者抑郁
消化系统症状:
  • 腹泻
  • 胃部疼痛
其他症状:
  • 关节或肌肉痛
  • 皮疹
  • 月经周期改变

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的感染症状,但由于新冠会对全身的各个器官和神经进行整体性攻击,所以在实际感染后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不适症状,同时由于个体的免疫差异还存在有“后遗症”或“长期新冠”的状况存在。“后遗症”或者说“长期新冠”是一个较为庞杂的话题,我们之后会再进行讨论。

对于大多数感染者来说,首次感染或者说前几次感染的时候症状都不会很重,通常在一周到两周之后状况就会好转,但仍需要重视自身后续的健康状况变化。在感染高峰期由于医疗资源相对紧张,很多时候即便前往医院就医,医生也仅会提供一些基础药物让轻症感染者回家休息,辅助免疫系统进行恢复。基于这种情况,如果不幸感染同时又确实需要医疗救助,建议充分利用自己居住地周边的社区医院或乡镇卫生医院等资源。

二、自我健康监测

首先需要确认自己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在感染高峰期由于身边感染的人不断增加,有些人会经常性的认为自己已经感染了病毒,也就是俗称的“幻阳”,所以我们需要用科学的方式来确认自己的健康状况。常规的监测方式主要有核酸试剂检测和新冠抗原检测两种方式,在采用“乙类乙管”政策之前我们主要采取核酸试剂检测的方式,但在这之后随着各地核酸点的撤出,我们只能去医院或者仅存的少量核酸点进行检测。同时考虑到在感染高峰期的时候进行核酸检测也是一个相对困难的事情,除非有特殊需求,这里也并不推荐经常性的核酸检测。

具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抗原试剂盒进行检测,这里主要是五种情况
  • 有前文所述的常见症状

  • 接触过确诊者患者

  • 周围密切接触的人有新冠症状

  • 从疫情高发区归来

  • 其他各种你不确定安全的情况

所以建议大家都储备一些“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考虑到检测试剂盒在准确度上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大家可以按照20~30份/人的数量进行储备以应对每次感染高峰。在国内本次去年12月的感染高峰时抗原试剂盒的价格一度被炒到很高,但现在正处在感染的平静期,试剂盒的价格也回落到了正常水平,大约在1~3元/支的价格。大家可以进行一些日常储备,在主流电商平台均有销售。关于抗原试剂盒的具体使用方法,可以参考试剂盒的使用说明书,这里就不再展开。之后我也会对各种所需物品进行清单整理。
在确认感染后就需要监控自己产生的症状。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发热,所以在感染后需要对体温进行持续观测,通常发热会在三天以内缓解,但如果持续时间超过三天或发热在40°C以上,建议及时就医。考虑到水银温度计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所以这里推荐一下“镓铟锡体温计”。

时由于新冠病毒会对肺部和整个呼吸道产生影响,所以也应将“血氧饱和度”纳入到感染后的监测当中。一般情况下血氧的正常值是95%或者以上,但由于测量经常存在误差,所以对非高危人群可以一般以自测长时间持续低于92%为基准,为就医警示。另外除了血氧饱和度之外,如果出现包括但不限于呼吸困难、气短、语言行动障碍、神志不清、胸痛等较为严重的症状也请及时就医。
关于血氧监测工具,这里推荐购买家用手指血氧仪。在疫情平静期家用手指血氧仪的价格在100元上下,选择有很多,只要符合国家标准的都可以购买。另外由于普遍存在较大误差,所以并不推荐使用智能手表的血氧功能。

三、重点人群关注

(一)高危人群、老年人、免疫低下者(指长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HIV感染等),有可能在感染后并不会出现发烧或咳嗽等相关症状,仅仅是乏力、精神差和食欲减退,甚至什么显著的临床症状都没有,但很可能在感染者体内已经开始了病毒的大量繁殖,进而引起一些血液性炎症和肺炎,并逐步转向重症。在国内第一波感染高峰期,已经有很多相关案例的情况报告,被统一定为“沉默型缺氧”。所以在这里建议,即便老年人或免疫低下者尚未确诊、尚未发生临床症状,但当家庭内已经发现第一例阳性,或者他们有较为明确的暴露风险,就应该开始每天使用血氧仪来进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如果持续低于92%,应该立即就医寻求帮助。如果条件允许也建议为高危人群、老年人和免疫低下者购置一台家中制氧机,通过吸氧来缓解相关症状。

(二)儿童。由于儿童经常无法正常表述自己的症状与感受,所以如果同时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手脚冰凉、面色晦暗、反应差等症状,均需要进行警惕及时就医。另外考虑到在大流行之后出现了一种叫做“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的崭新的新冠并发疾病,通常是出现在儿童感染后的2~6周。由于目前学术界对这一病症的了解还不甚清楚,但由于该病可以导致严重的入院和死亡风险,也会留下终身后遗症,所以建议特别关注儿童感染后2~6周的情况变化。

已知的症状有:

  • 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

  • 呕吐、腹泻、腹痛 

  • 皮疹、黏膜口唇舌头发红、红眼、淋巴结肿大、手脚发红或肿胀 

  • 头痛、头晕或头重脚轻

  • 异常疲惫

这里也专门分享了关于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的一份研究
本期相关内容就到这里,涉及到的物资/物品包括体温计血氧仪制氧机抗原检测试剂盒。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