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33——还是甲流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3-12-24
虽然在3月2日就分享过了关于这轮甲流的内容,但可能是由于国内甲流的热度持续走高、感染人数居高不下、再加上上周末疾控中心更新了最新数据,所以还是不断有身边的人问我甲流的事情。考虑到可能不是孤例,所以本期会分析一下这轮甲流大爆发和过往甲流大流行的一些区别。如果想了解甲流的基础信息,可以回看《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27——“甲流”》,里面有详细说明。


一、本轮甲流走势

上周六,也就是3月1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新了最新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周报,里面像往常一样涉及到了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新冠和流感病毒阳性率变化趋势:

2023年第9周(2月27日-3月5日)新冠病毒阳性率为3.8%,低于第8周(2月20日-26日)的5.1%。2022年第49周以来,流感病毒阳性率则逐步降低,12月下旬至2023年2月初处于极低水平(低于1.0%);近4周流感病毒阳性率呈上升趋势,2023年第9周为41.6%。 

https://www.chinacdc.cn/jkzt/crb/zl/szkb_11803/jszl_13141/202303/t20230311_264174.html
甲流阳性检测率在一周的时间从25.1%升高到了41.6%,引起了一定范围内的恐慌,从身边统计学来看,发烧和咳嗽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二、这轮甲流是否严重
可以肯定的是本轮甲流确实特别严重,并不是被炒作或者宣传出来的(要说有没有新冠混在当中,那肯定是有)。下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两次甲流(H1N1)全球性的爆发历史:
  • 2009年4月15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在加州10岁患儿送检样本中,发现一种新型甲型流感病毒,研究发现新H1N1病毒的基因组,是由北美猪系的H1N1和欧亚猪系H1N1流感病毒的基因组重组而成。因此称为“猪源性甲型流感病毒”。

  • 2009年4月17日,同样在加州,一名8岁患儿的送检样本中再次发现同一病毒株。两个患儿相距130英里,CDC立即与加州当地的动物和人类健康官员合作,立即开始对这一敏感情况进行调查。

  • 2009年4月18日,根据《国际卫生条例》 ,美国国际卫生条例规划署向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报告了2009年 H1N1流感病例。

  • 2009年,H1N1流感在美国大面积爆发,并蔓延到214个国家和地区,导致近20万人死亡。

  • 2012年美国多州爆发H1N1流感病毒,最终再次席卷全球,2012年是病毒的高发期。


本轮甲流之前的大爆发时间节点是2009年的首次流行和2012年的再次流行(2012年的流行本质上是2009年的余波),考虑到目前疾控中心的数据只更新到第9周,所以这里根据疾控中心的流感周报的数据(https://ivdc.chinacdc.cn/cnic/zyzx/lgzb/),罗列对比一下2012年~2023年每年第9周的同期数据。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2012年甲流第二次全球范围大流行的时候哨点医院的阳性检测率达到了44.7%,并且每隔2~3年就会再次流行在第9周的时候达到30%左右的检测阳性率,其余年份维持在10%~20%的阳性检测率,这基本符合流感病毒每隔几年就会在全球范围内较大流行一次的规律;当中2020年和2021年因为采取了较为严格的管控措施同时又经历了2019年较大规模的流行,所以阳性检测率均在1%以下;2022年是新冠病毒大流行以来佩戴口罩和严格管控共同的年份,但第9周依然有高达23.5%的阳性检测率,可能是由于这一年本身就是流感大年。另外23.5%的阳性检测率也说明人群有较充分的接触到了流感病毒,那么2023年的这波流感大流行明显不符合所谓的“免疫债”理论。
那么是不是说2023年的这波流感的情况还比不上2012年的大流行呢?让我们加上第9周前后的数据对比来看:
可以看到2012年的甲流大流行在经过缓慢的爬坡后在第8周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顶峰,之后是持续不断的下降,到第13周的时候就已经降到了27.8%,这也很符合流感在春冬季大规模爆发的规律。但是2023年的这波甲流就很不一样了,前五周的阳性检测率均低于1%,之后仅仅四周就迅速攀升到了41.6%,几乎呈指数型上升,而且目前看来暂时还没有达峰,仍会持续在高位流行一段时间。(当然如果读者认为第10周的数据会开始下降,那简直太好了,我希望第10周能清零是最棒的。)
三、为何本轮会这么严重

虽然在之前的分享中已经简单概括了本轮甲流如此严重的原因:

  1. 符合流感的爆发规律
  2. 疫苗接种率较低
  3. 人群免疫力下降

但考虑到仍有朋友不断地询问,所以本期稍微进行一点展开。

在关注传染病流行趋势变化时,哨点医院监测数据是一方面,但官方数据有时可能并不能特别全面地反映出居民在面对传染病时的感受。所以在这里也参考一下从2012年到2023年昨天为止的搜索指数,来作为身边统计学的一个佐证。

从具体的曲线波动我们可以看出,搜索热度基本符合甲流在冬春季流行的特点,但具体观察也会发现当中有几次例外。

第一次是2017年的8月有一次较高的曲线,这可能是由于同年我国的邻国印度发生了较大规模的甲流疫情所致。

第二次是2022年6月的搜索高峰;第三次就是2023年2月开始一直到现在的搜索高峰。

这两次看似不相关的搜索高峰其实也存在一个不起眼的相同点,那就往前两到三个月,都发生了大规模的新冠感染。2022年6月向前推2~3个月正是上半年上海疫情集中爆发,并蔓延至华东和华南大部分地区的时间,观察2022年年中的搜索用户IP分布,也基本符合疫情爆发的区域。2023年3月往前推则是去年年底放开管控后的全国性大范围感染。

所以这是偶然吗?肯定不是,因为早在2020年就有相关研究发现了感染新冠后对免疫系统,特别是T细胞的影响。

武汉军医大的这份研究对武汉522例新冠患者(原始毒株)和40名健康人对照的回顾性研究发现,年龄依赖性和临床严重性依赖性的T细胞数量减少与血清TNF、IL-6和IL-10水平成反比。在14例新冠患者和3例健康人的外周血细胞中,检测了T细胞衰竭标志物(PD1和TIM3)的表达。重症ICU患者的CD8+ T细胞与非ICU和健康对照者相比,PD1表达增加。这表明随着新冠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提高,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可能会导致T细胞的耗竭和衰竭。

所以由于感染新冠后,免疫系统受到重创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恢复到正常水平,人群的免疫力整体性下降才是这轮甲流如此严重的原因。即便不是因为新冠,哪怕仅仅是因为甲流,也呼吁大家尽量佩戴好口罩并做好相关的手卫生,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的健康,至少请为了孩子们。

本期的分享就先到这里,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份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