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38——CDC第10周数据研究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3-12-24

之所以要分析疾控中心的周报,是因为这是我们判断国内疫情发展趋势的主要手段,可以指导并帮助我们安排后面的工作和学习生活。
3月18日的时候疾控中心发布了2023年第10周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在上期的时候也进行了转载。考虑到该周报是国内判断疫情唯一较为准确的风向标识,本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分析,但码字毕竟是个人业余爱好,且我也不想破坏《后流36-中小学及幼儿园的防疫》《后流37-高校及寄宿制学校的防疫》两篇的连贯性(都隔了周末哪有连贯性,你就是偷懒。),所以就只好拖到了今天,还望大家理解。

一、流感病毒历史新高

根据疾控中心的数据来看,2023年第10周的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阳性率达到了53.2%,已经超过了2009年甲流大流行以来单周检测阳性率的最高值,创下了历史新高。虽然从哨点医院的数据看甲流阳性率依然呈现上升趋势,但综合2022年最后一周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60%达峰的数据,甲流大概率应该也会在近期达峰。一方面是在外界可能没有足够的健康人群支持甲流继续爬坡,另一方面是随着近期倒春寒天气的结束,气温逐渐回升也不利于流感的继续传播。笔者近日在路过医院时也特意在发热门诊外进行了短时观察,体感上就诊人数虽然依旧维持在高位但已经比之前有所缓和。根据身边统计学显示,随着前几周感染流感的人逐渐康复,总感染人数也在减少。

希望流感阳性率能够在最近半个月内完成达峰,进而宣告本轮的流感大流行结束。

二、阳性检测人数新低

从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来看,新冠病毒核酸和抗原阳性检测人数持续呈下降趋势,并创造了从去年12月开始统计以来的最低值。综合各种社交媒体的上的信息,二次感染(二阳)的现象在全国已经零星散发,也有少量首次感染。这基本符合最早我们根据香港地区的新冠疫情数据分析的大陆第二大规模感染可能出现在三月底或四月初的判断,至少在三月份应该不会出现指数级的感染上升,新冠阳性检测率在未来两周可能仍会维持在低位。

还有一个观测到的现象,那就是随着流感疫情的持续爆发和部分媒体的渲染,有相当一部分的居民在近期将甲流视作更大的威胁,甚至认为甲流就是新冠病毒,进而导致新冠核酸和抗原检测意愿进一步降低;部分医院的部分医生为了加快诊断速度,也倾向于不做相关血液或抗原检测而统一按照流感或普通感冒的方式去治疗发热患者,这也影响了新冠检测数据的真实性。

三、变异毒株上报稳定

和第9周相比,第10周的变异毒株增加变动较小,仅从104变为107,其中BA.5系毒株依旧占据优势位置。但值得关注的是XBB系毒株上报数量持续增加,达到了66例,且涵盖了四川、海南、青海、江苏和黑龙江等多个省份。其中在黑龙江省分别检出了XBB.1、XBB.1.5、XBB.1.9.1、XBB.1.9.2、XBB.1.9.3等多个XBB系变异毒株,这很可能预示着去年12月全国大范围感染后由BF.7和BA.5两系毒株构成的免疫屏障已经开始松动,甚至可能已经出现了社区传播。

但暂时也不用特别担心,因为根据美国的数据情况,XBB系变异毒株从2022年10月在纽约开始流行,用了近8周的时间才开始逐步占据优势并在12月的时候从美国东海岸蔓延至北美各地。大约12周的时间上升到50%,20周后才达到90%的绝对优势水平。

不过根据曹云龙团队的研究成果,感染BA.5.2和BF.7后产生的体液免疫对CH.1.1和XBB.1.5的再感染保护作用可能达到4个月,所以XBB系毒株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大范围流行相较于北美地区可能还会延后4周左右的时间。

四、甲流新冠的共感染

在本轮的甲流大流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流感和新冠共感染的案例。武汉大学徐可教授、蓝柯教授课题组研究显示:甲流与新冠共感染时,人体ACE2水平可升至28倍,而ACE2的上升将极大促进新冠感染速度和严重度,肺组织病变程度也更高。这意味着甲流会大大增强新冠感染概率,二者在体内可发生共感染,犹如“火上浇油”,使新冠病毒感染性增强,导致更严重病情。

柳叶刀上另一份关于新冠和其他疾病共感染的研究也表明与单纯感染新冠相比,患者同时感染新冠和流感的插管率和死亡率均有显著增加。
(SARS-CoV-2 co-infection with influenza viruses,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or adenoviruses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2)00383-X/fulltext)

一个好消息是由于大部分人群还处于新冠病毒免疫期,所以本轮甲流和新冠共感染的概率相对较低,且甲流的流行趋势也在不断放缓;一个坏消息是在感染甲流之后自身的免疫系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恢复,较低的免疫水平在面对下一轮新冠病毒时会变得更易感,症状也会有所加剧。

五、不同毒株的共感染

3月17日的CDC周报还报告了一例重庆地区的肿瘤患者同时感染了两种奥密克戎亚型BA.5.2.48和BF.7.14的现象,引起了一定范围内的恐慌,但实际上是由于国内开放较晚才导致了这种“没见过世面”的恐慌感。因为根据现有的临床经验看,重复感染并产生新的重组毒株的主要途径就是新冠病毒感染免疫缺陷人群导致的,而这位肿瘤患者由于长期接受化疗、放疗和各种其他治疗明显属于免疫缺陷人群。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没有什么意外的话,这类不同毒株的共感染之后会很常见。

以上就是我这里对疾控中心2023年第10周《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的一些看法和分析。



分析周报主要是为了能更准确的判断全国疫情的大致走向,以便指导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和生活,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这里仅代表个人擅自总结了一些内容作为参考。

  1. 如果本轮尚未感染甲流或新冠,请不要大意继续保持,最好一直不被感染。

  2. 如果本轮感染过甲流或正在感染中,请通过药物等手段尽快康复,并在康复后好好休息,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在短时间内尽可能恢复自身的免疫水平。《后流06-转阴后的健康管理》

  3. 检查家中防疫用品的储备情况,尽量避免需要临时购买的情况。《后流19-消毒溶液(上)》《后流20-消毒溶液(中)》《后流21-消毒溶液(下)》

  4. 可以适当增加家中生活用品和常用药物的储备,以减少下一轮感染高峰时外出的次数。《后流04-药物储备》《后流34-甲流详谈》

  5. 再次检查家中或居住地的防疫漏洞,尽量保障清洁区域的安全。《后流31-家庭气溶胶防护(下)》

  6. 住校生可抓紧时间完善自己寝室或床铺的安全改造。《后流37-高校及寄宿制学校的防疫》

  7. 在第一轮较早开始过峰的地区(比如河北省)和与国外人员交流密切的一线城市请稍早一些提高防护等级,第二轮可能会从这些地区最先开始。


本期的分享就先到这里,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份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