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流Q&A-03——“五一”闲谈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3-12-24
其实之前本来说了五一假期休息,随缘更新(其实就是不更新)但这几天突然多了好多新关注的读者,搞得我一下子有点不知所措(大家都是怎么找到我的?)。这就好比你的饭店还没开门,但是突然来了好多客人,虽然不能马上开火做菜,但起码得准备一些茶水和小食吧,总不能让大家干等着。所以整理了一下最近的后台留言,也就有了本期的Q&A(顺便把前两期Q&A也再发一下,新读者有兴趣也可以看看《后流Q&A01-消毒溶液》后流Q&A02-次氯酸专场》)。

下面我们正式进入本期的Q&A,五一假期的一些闲谈。

1.Q:五一户外开放空间,但人也很密集,比如公园啊,露天烧烤啊,这个会有感染可能性吗?

A:开放空间的话主要需要注意飞沫和接触传染的风险,因为气溶胶浓度很难上来,需要注意手卫生并保持社交疏离(1.5m)

其实最近火出圈的淄博烧烤本身是个不错的选择:首先烧烤场地是露天的,气溶胶可以很快飘散;其次露天烧烤通常并不会非常拥挤,符合社交疏离的要求;最后食物是需要高温烤制后食用的,可以避免食源性风险。所以说吃烧烤这件事本身是非常低风险的,不过随着关注度的陡增,已经需要排队才能尝试的烧烤感染风险也已经成倍提高了。想户外烧烤的话,最好选择自家小院或者人少的郊区。


正常情况下的公园其实感染风险也很低,但还是由于五一假期的集中出游,导致稍微有点名气的公园都人满为患,显然并不符合防疫的要求。尤其是还会有一些涉嫌违法行为的不道德游客也混迹其中,使得外出旅游的风险进一步增加。

聊一点别的,像淄博烧烤这种碳水(小饼)+蛋白质+脂肪+调味(葱)的组合,只要材料用心很难不好吃。烧烤这种不需要正襟危坐,可以和好友敞开心扉的饮食方式其实也非常符合当下大多数人的饮食需求。诚意、休闲、放松、简约可能就是淄博烧烤这次爆火的原因吧?真诚地希望可以安心地吃烧烤、跟亲朋好友把酒言欢的那天能早些到来。


2.Q:您认为第二波会跟第一波相当吗?

A:做预测容易翻车,我又不喜欢模棱两可的故弄玄虚,但如果一定要刻舟求剑的话,还是可以参考2022年香港的疫情发展情况。

第二波可能会有一个不太高的波峰,依旧按照感染后有3-6个月的保护期考虑,体弱的隔3个月再次感染(第二波起始),平均水平的隔6个月再次感染(第二波峰值)。虽然波峰不会太高,但持续时间会很长。


3.Q:请问如果使用内部鼻梁处带有海绵条的KN95口罩,无颗粒过滤能力的海绵条是否会有吸入气溶胶的风险?各种不同口罩标准的气密性要求是否会考虑海绵条的影响?

A:海绵条的存在本身确实有泄漏或吸入风险,但如果是合格产品自带的海绵条正常情况下并不需要特别担心。因为按照口罩的各个主要标准来说,本身就是允许有一定泄漏存在的,自带海绵条的的口罩在送检时是将这部分泄漏率纳入到检查范围内的。因此如果自己手动给口罩安装海绵条,很可能会影响口罩原本的气密性。


4.Q: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补哪个更好?

A:从有效性上来说,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在维持25OHD(25羟维生素D,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水平上并没有明显区别。两者的主要表现在维生素D2是麦角钙化醇,是由麦角固醇和酵母经紫外线照射后发生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存在于植物中。可以通过植物性食物摄入,如坚果如花生、豆类等;维生素D3是胆钙化醇,由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转化而来,也可以从动物性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表皮中获得。

从安全性上来说,根据动物药理学和毒理学的研究,维生素D2的安全性要高于维生素D3。根据中国老年学学会《维生素D与成年人骨骼健康应用指南(2014年标准版)》中的内容,有证据表明维生素D2过量比维生素D3过量更容易耐受;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出版的《慢性肾病骨代谢及其疾病的临床实践指南》中也表示维生素D2可能比维生素D3更安全。
但其实并不太需要担心这个维生素D毒性的问题,因为在普遍缺乏维生素D情况下,大多数人都很难达到中毒的剂量。根据相关研究,由于存在个体差异维生素D中毒的剂量一般需要每天20000~50000IU,连续数周至数月才会发生。关于维生素D与新冠病毒的更多内容可以参考《后流50-药物与病毒载量(中)》

5.Q:脖挂式负离子发生器是否有用?

A:这个问题其实得分成两部分看,分别是负离子和脖挂式负离子。从结论上来说,负离子有效;脖挂式负离子看具体场景。其实我大约10天前刚刚分享过相关内容,《后流62-脖挂式空气净化器的种种》,可以参考。


6.Q:为什么不介绍一下新毒株呢?

A:其实我一直有在跟踪了解新冠病毒的变异情况,也就是各种变异株的特点,也可以专门出分享来介绍。但是我一直觉得还有好多基础防护相关的内容和场景没有提到,基础内容我都没做完,直接关注新毒株可能有些不合适,随着之后的不断更新可能也会加入相关内容。与其说我这里是个防疫公众号,倒不如说是个“生活”公众号。当然如果新冠病毒的变异出现了某些重大变化,我肯定也会专门来个大家分享。


7.Q:可以投稿吗?

A:可以投稿,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后台留言联系或者发邮件到dzdyzj@126.com。(表面上我是很镇静的,但实际上我内心很震惊,我这个小公众号已经到了可以接受读者投稿的程度了吗?)


以上就是第三期Q&A的全部内容,之后会根据后台大家留言的情况不定期更新。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或者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期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