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68——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3-12-24
这期RSV的分享其实是临时起意的决定,因为本身我一直觉得RSV这种比较羸弱的病毒就和诺如、甲流、乙流这些一样不值得专门的一期更新,但正好赶上有亲友询问我“荷包蛋病毒”的事情。

正好在同一天又看到了关于RSV疫苗上市的新闻,所以干脆蹭一下热度出一期分享。

本期分享会分为两部分:
  •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与新冠


    说一点题外的,在查阅英文的与RSV相关的文献和内容时有一个很特别的点,2020年之前的信息中高频出现的是“children”和“elderly”,在2020年之后“young”的出现频率突然开始增多。



一、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一)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以下简称RSV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的肺病毒属,通常会引起轻微的类似感冒的症状,大多数人会在一两周内康复。RSV是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根据新冠大流行之前的研究,全球5岁以下儿童大约每年有320万住院病例和6万例在院死亡病例。此外,RSV在近年来也被认为是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RSV的传播
和大多数呼吸道一样,RSV的传播主要是飞沫、气溶胶和接触传播,例如:
  • 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

  • 咳嗽或打喷嚏时,眼睛、鼻子或嘴巴会接触到病毒飞沫。

  • 与病毒有直接接触(例如亲吻患有RSV的儿童的脸)。

  • 触摸带有病毒的物体表面(例如桌子、门把手等),之后触摸自己的眼、口和鼻等区域。

通常情况下感染RSV的人会在病程的3~8天时具有传染性,并可能在开始出现症状前1~2天具有传染性。然而一些婴儿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即使在症状消退后仍能继续传播病毒,最长时间可长达4周。儿童经常在家庭以外的地方接触和感染RSV,例如在学校或幼儿园。然后他们会将病毒传播给家庭的其他成员。和新冠病毒类似,RSV可以在坚硬的表面(例如桌子和婴儿床栏杆)上存活数小时,但在相对柔软的表面(例如纸巾和手)上存活的时间较短。
正常情况下几乎所有的儿童都会在2岁之前感染RSV病毒并产生抗体,但因为个体差异和免疫系统的变化,RSV病毒可以被任何年龄段的人在一生中反复感染。不过与患有某些免疫系统疾病的婴儿和老年人相比,健康儿童和成人的感染通常没有那么严重或者说不易感。

以中国大陆地区的季风性气候为例,RSV季节通常在秋季开始,在冬季达到高峰。和流感类似,RSV流行的时间和严重程度每年都不同。
(三)RSV的预防
通常情况下只需要做好手卫生和物体表面消毒,再加上正确的佩戴口罩就可以避免RSV的传播了。即便没有足够的防护措施,大多数人在理论上都不属于RSV的易感人群。
另外,现在已经有了针对RSV的疫苗

(四)RSV的症状
感染RSV的人通常会在感染后4~6出现症状,感染的症状通常包括:
  • 流鼻涕。

  • 食欲下降。

  • 咳嗽。

  • 打喷嚏。

  • 发烧。

  • 喘息。

这些通常不会同时出现,而是会分阶段出现。而对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的6个月以下儿童在感染RSV后,可能症状则会是烦躁、活动减少和呼吸困难。

(五)RSV的治疗
和普通感冒类似,大多数RSV感染会在一两周内自行消失。不过也可以采取一些针对措施来缓解感染时的症状:
  • 使用非处方退烧药和止痛药(例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控制发烧和疼痛。(切勿给儿童服用阿司匹林。)
  • 补充足够的水。对于RSV感染者来说,补充足够的液体以防止脱水(体液流失)是非常重要的。

(六)RSV的高危人群
大多数感染RSV的人病情会比较轻,可以在一两周内自愈。然而有些人更容易发生严重的RSV感染,可能需要住院治疗,严重感染的例子包括细支气管炎和肺炎。RSV还会加重一些慢性疾病的程度,比如说患有哮喘的人可能会因RSV感染而出现哮喘发作,而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人可能会出现由RSV引发的更严重的症状。总的来说RSV的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类:
1.儿童
中国是全球因RSV感染导致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根据估算的数据,我国每天约有高达2500名儿童因RSV感染而住院治疗。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 早产儿。

  • 婴儿,尤其是 6 个月及以下的婴儿。

  • 患有慢性肺病或先天性(出生时就有)心脏病的 2 岁以下儿童。

  • 免疫系统较弱的儿童。

  • 患有神经肌肉疾病的儿童。


2.老年人
据估计每年全球65岁或以上成人中亦有5.5%感染RSV,原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因老化而逐渐退化。根据估算,2020年全球65岁或以上成人严重RSV感染发病人数达490万人,中国为120万人。
  • 老年人,尤其是 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3.部分成年人
多数成年人在感染RSV时通常会出现轻微的感冒样症状,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肺部感染或肺炎,但这并不常见。
  • 患有慢性心脏病或肺病的成年人

  • 免疫系统较弱的成年人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与新冠

RSV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因为正常情况下只有儿童和老年人才是RSV的易感人群。但2022年12月管控放开后,随着大量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并转阴之后,RSV开始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中来,越来越多的原本非RSV易感人群也开始感染,甚至发生了RSV、甲流和新冠合并感染的案例。初步可以判断,是新冠使得人群的免疫系统遭到了破坏,从而变得易感。2023年1月Eurosurveillance《欧洲监测》上一份关于2022年8月~12月的丹麦RSV流行情况研究正有助于我们了解新冠之后RSV的感染情况。(https://www.eurosurveillance.org/content/10.2807/1560-7917.ES.2023.28.1.2200937)

在丹麦,2020年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RSV通常在每年的冬季月份传播,在初冬第46周和第52周之间波动发作。

当2020年出现新冠病毒大流行时,由于针对新冠病毒大流行实施了多项社会限制和预防措施,使得RSV的传播显著减少,在随后的2020/21冬季几乎完全没有RSV传播。在此之后随着相关措施的解除,丹麦经历了两次非典型的反季节RSV大流行:2021年的夏季流行和2022年的秋季流行。在这两次流行中,RSV的病例数和入院人数均高于典型的冬季高峰期。

有人可能会试图将丹麦RSV的反季节流行归罪于所谓的“免疫债”理论,但这无法解释RSV连续两年的非典型性流行,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后随着人群的免疫水平降低,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易感。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原本“陌生”的RSV会在近期走进我们的视野当中,类似的还有流感今年的大规模流行。

总的来说,RSV本身并不是非常可怕的病毒,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很快自愈,而且很好防护。但如果因为反复感染新冠而造成免疫系统的持续性崩坏,那很可能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从类似普通感冒症状最终发展为肺部感染或肺炎。因此对于已经感染过新冠的人群,建议还是做好防护尽量避免多次感染,并通过合理的营养和运动来尽量恢复受损的免疫系统。
当然,也可以在之后考虑接种RSV疫苗。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全部内容,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或者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期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