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81——再次感染的传染性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3-12-24
随着第二波疫情的持续爬坡,社会面上二次感染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多身处“羊群”的读者自身的精神压力非常大,时常会出现“幻阳”的情况,所以这期我们就来说一说二次感染的新冠感染者的传染性,以便大家可以更好的安排防护方案。我个人不太喜欢“二阳”或者“二次感染”,所以决定使用“再次感染”这个较为全面的表达来作为标题。(其实意思也差不多

考虑到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和具体的环境有关,所以本期会选取公共场景和家庭场景来分别进行说明。
一、公共场所的再次感染风险
关于公共场景,这里选取一份基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35所州立监狱,针对在押服刑人员和监狱工作人员的数据研究进行分享。该项研究共计纳入了111687人,其中97%为男性,3%为女性,平均年龄不到40,在5个月(2021年12月15日至2022年5月23日,主要毒株为Omicron BA.1和BA.2)的时间里共有22334例确诊病例和31例重症病例。且该监狱中有81%的服刑犯人和73%的监狱工作人员完成了疫苗的基础免疫,有59%的服刑犯人和41%的监狱工作人员完成了加强免疫

之所以选取加州监狱的研究报告,除了监狱统计数据相对完善外,更主要是因为加州的监狱环境具有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疫苗接种率高这三个特点,比较具有参考价值

(一)实验样本筛选
为了保障实验的准确性,研究人员筛选出了符合连续在押服刑的1226例既往感染者(主要族裔为欧裔美国人、拉丁裔美国人和非洲裔美国人),其中273人未接种过疫苗,953人接种过疫苗。并且设置了具体的密接方式和检测标准。

(二)再次感染风险
根据研究人员估算原发性感染(病例的15%)导致了20%的继发性病例传播;突破性感染(病例的49%)导致52%的继发病例传播;再次感染(病例的7%)导致7%的继发病例传播;先前感染的人员中的突破性感染(病例的29%)导致了21%的继发病例传播。

结合疫苗接种情况来看,未接种疫苗的感染者传染传染给密接人员的风险为36%,接种疫苗的感染者传染给密接人员的风险为28%,首次感染者密接人员的风险为33%,再次感染者传染给密接人员的风险为23%。再次感染后的整体传染风险为30%
(三)疫苗的影响
研究人员评估了接种疫苗/自然感染的时间与新冠病毒传染性之间的联系,发现随着上一次接种或感染时间的流逝,大约每五周会增加6%的突破感染概率和传染性。根据自加利福尼亚州监狱系统内新冠病毒监测的详细流行病学数据,发现在Omicron毒株占主导地位(BA.1和BA.2)期间,接种疫苗和先前感染降低了新冠病毒感染的传染性。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新冠病毒的额外疫苗接种剂量(比如加强针)和时间相对较近的疫苗接种将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降低传染性。疫苗的接种和先前感染对于传播风险降低具有累加性,这表明即使在感染后,疫苗接种也可以降低病例的传染性。关于加强针的实际效果,从结果上看新冠病毒造成再次感染的概率和接种疫苗的剂数呈现相关,每接种一剂疫苗大约会降低11%的传染性

但不论接种疫苗还是先前的自然感染,新冠病毒的突破性感染和再感染仍然具有高度传染性。
(四)可能的问题
该项研究由于调查人群的选取问题,导致无法代表女性亚裔人群的实际情况。其中女性的ACE2受体表达要略弱于男性,而亚裔人群的ACE2受体表达整体要略强于欧裔美国人、拉丁裔美国人和非洲裔美国人。同时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现阶段的我国的实际情况可能比该项报告中“再次感染后的整体传染风险为30%。”的结果略高一些,或许不低于30%

、家庭场所的再次感染风险
国内目前缺乏相关内容的研究,所以这里找到了一份2021年12月期间在丹麦进行的关于家庭内再次感染的调查作为参考。由于当时丹麦存在Delta和Omicron两种毒株,所以仅选取Omicron相关数据。

根据丹麦地区的研究人员的调查结果,在26675户居民当中,一周内总共发生了14140例继发性感染,其中感染Omicron(BA.1)毒株的家庭发生再次感染的概率平均为29%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尽管监狱和家庭影响病毒传染性的因素各不相同,但最终结果都显示再次感染的概率平均为30%左右。造成两者结果相仿的原因可能是加州监狱选择在平均2.2天时对确诊病例进行了隔离,而丹麦的家庭环境中并没有采取一些特殊的隔离措施。

研究人员发现还发现,在于家庭最初感染者核酸检查呈阳性第7天后,密接人员检测呈阳性的概率从第一天的5%增加到了29%。也就意味着在家庭中出现感染者后的一周内,感染风险是逐步提升的,且从第三天起感染风险就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另一个数据上的发现则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人的易感性增加,传染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儿童的传染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三、一些概括性的结论

结合加州监狱和丹麦人家的数据,关于再次感染Omicron毒株的传染性有以下一些内容:
  • 再次感染的新冠感染者或许至少有30%的传染风险。

  • 首次感染的新冠感染者传染风险高于再次感染者。

  • 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后的传染性。

  • 加强免疫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后的传染性。

  • 距离接种/感染时间越短,感染后的传染性越低。

  • 疫苗并不能有效防止Omicron变异株的免疫突破。

  • 及时隔离(3天以内)可以有效降低再次感染者的传染风险。

  • 再次感染的老年新冠患者传染性要略高。


总的来说,本轮的感染风险是要略低于2022年12月的,在病毒变异不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随着再次感染者的增多,一方面其传染性会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康复者也会在短期内形成免疫屏障,从而降低整体的防疫压力。所以各位读者可以在此期间保持谨慎乐观的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以免造成额外的防疫漏洞。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全部内容,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或者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期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