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93——开窗通风与传染风险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3-12-24
我记得在更新到30余期的时候就开始不断有读者询问关于开窗风险的事情毕竟再往前没人看),这可能是仅次于消毒液方面的问题了。考虑到后续更新的连续性和回复各位读者留言的事情,所以决定先概括性地出一期关于开窗和新冠感染风险的分享,之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再就相关内容继续展开(科学开窗的影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气候、季节、风向、地理位置、人口密度、工业分布等)

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官方一直在建议大家定期开窗通风,以降低感染风险,通常情况下这个建议是非常正确的。

一、为何要开窗
自然通风开窗是住宅最常用、最基本的通风换气方式,经常开窗通风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特别是在有穿堂风的情况下,有利于保持空气及物体表面的干燥,减少病毒存活时间,也有利于稀释带病毒气溶胶的浓度,降低感染的几率。根据相关研究,在空气质量和通风条件良好的情况下通风30分钟可以降低室内病毒含量的70%左右。多数情况下开窗自然通风是一种比较高效的通风换气方式。

二、何时要开窗

一般开窗通风的最佳时间是上午8~11点,下午1~4点。其中上午10点和下午3点是开窗通风的最佳时机。如果过早开窗的话,室外污染物的浓度较高,再加上气压高,室外污染物会被大气压压在地面,等到温度升高之后,室外的污染物才会逐渐消散,所以说对于早上来说,一般适合的开窗通风时间是上午9点~10点钟。当然,前提都是当天室外空气质量相对良好。

三、何时不开窗

空气质量较差的时候不适合开窗通风。这个道理我想大家应该都懂。但实际生活中,我经常能遇到在窗外PM2.5数值高达300的情况仍要开窗换气的家人或朋友,这会将室外的空气污染物快速且大量地传播到室内造成内部空气污染。所以建议在开窗通风前,留意一下所在地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特别是北方空气质量较差地区的朋友。


四、开窗要多久
以80㎡的房子为例,有研究表明在无风或微风的情况下开窗,11分钟能将室内空气置换一遍,20分钟能使室内微生物减少60%,所以建议窗通风时间20~30分钟为宜。如果只是开条小缝,开窗时长以30-60分钟为宜。另外对流通风的效率是最高的,打开两扇对着的窗户时,大约可以将换气的速度提高一倍。
五、开窗的风险
(一)握手楼开窗
关于开窗是否会造成感染风险,2021年8月发布的China CDC Weekly当中有一份典型的研究。在2021年5月广东省广州市发生的疫情中,感染病例和一名密切接触者(后确诊为感染者)乘坐国际航班抵达,在确诊前同时位于医院的两栋不同建筑内。由于两栋建筑之间的外部天花板,建筑物彼此靠近,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这种布局中的建筑物有时被非正式地称为“握手”,在这项研究中的“握手楼”之间的距离约为50厘米。

左侧大楼二楼为发热门诊楼,五楼为常规门诊楼。两栋楼外墙之间的距离为51厘米走廊窗户距离对面中医门诊的窗户有77厘米。二层的隔离区和对面的中医门诊通过两栋楼之间的外墙吊顶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

在建筑物的内部房间布局中,标记为1~6的点是进行现场实验的地方。三角形 (a、b、c) 是气流分布的影响因素:(a) 空调;(b) 一扇门;(c) 一扇窗。
研究人员在密接者所在病房内,模拟感染者1~1.5小时的呼吸、咳嗽或打喷嚏,通过排出的用于模拟气溶胶和飞沫的荧光球,每10分钟在6个监测点进行监测并采集沉降样品。结果表明,荧光球可以持续存在于空气中,粒径主要在0.3~0.5 μm之间。在一定的风向条件下,20~40分钟可扩散到相邻的握手楼。且通风越好,传播越快。一些荧光球在凝固后会沉淀到桌子、窗台和其他物体的表面。隔离病房——走廊——中医门诊可以得到完整的气溶胶传播链,说明在特殊条件下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打开的窗户实现楼宇间传播,并可能造成感染。其中当空调和门窗都打开时,荧光球很快扩散到诊室;只要空调打开,即使门窗关闭,隔离病房内的气流也会循环,走廊和诊室内的颗粒浓度也会缓慢上升。一旦打开门,走廊中的颗粒可能在5分钟内上升到最高浓度,一旦窗户打开,即使门关闭,诊室中的颗粒浓度也会迅速显著变化。(下列曲线为不同实验条件下颗粒物浓度变化)

(二)高载量开窗
同时还有发生在2022年4月云南省河口县上报的一例疑似因开窗而感染的病例。

考虑到2022年3月越南放松了对新冠病毒的管控,2022年4月正好是越南的疫情高峰,所以这段时间中越铁路上行驶的越方火车内部很可能载毒量比较高,车厢内部的气溶胶在特定的风向条件下被吹到了感染者所在的小区。根据通报内容中的核酸检测时间基本可以排除其他感染因素,但由于缺乏决定性的证据,所以只是疑似因开窗而感染。

结合这两个案例来看,开窗确实存在一定的新冠病毒感染风险,但这需要比较特殊的建筑结构布局和特定的风向条件,所以整体的感染风险还是相对较低的。
六、应对办法

为了降低开窗带来的风险,这里列举一些可能的解决办法:

  • 在纱窗上覆盖过滤棉,可以通过过滤降低感染风险,但会影响通风效果。

  • 错峰开窗,不要和周围的邻居一同开窗。

  • 不开部分窗,有风险的窗户(比如握手楼或紧挨邻居的窗户)索性不开启。

  • 完全不开窗,虽然室内空气质量会很糟糕,但也并不需要考虑因氧气不足“憋死”的危险,因为住宅的门窗做不到完全密封,即便不开窗也会有大约0.3次/小时的换气效率。也可以选择安装新风系统来替代开窗。

七、其他一些问题

(1)不戴口罩站在室外的窗边有感染没有风险?
存在感染风险,如果距离够近,飞沫都能很轻易地进行传播。
(2)家里有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要不要开窗?
需要开窗,减少环境气溶胶可以降低病毒重复吸入加重病情的风险,但需要注意在开窗后维持室内温度。

总的来说开窗的风险是相对较低的,在现阶段主要是避免握手楼式的开窗,多数时间都是比较安全的。但如果部分读者情况特殊,确实不适合开窗,则建议使用新风系统来实现换气。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全部内容,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或者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期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