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乐椅流调01——居家与外出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3-12-24
很遗憾这几天又收到到了几位读者或者读者家人感染新冠病毒的留言,同样也是日常防护比较到位的情况下感染的,也是想让我这边帮忙复盘一下可能的原因。感觉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复盘的内容和结论,这样才能提醒大家查漏补缺,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由于我个人无法前往现场协助读者进行复盘,只能采用类似乐椅侦探(Armchair Detectives)的方式来进行分析。所以决定将原本《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中的“暴露感染与复盘”相关的内容提取出来,单独构成一个新系列——“安乐椅流调”。

在征得当事读者同意的情况下,我将本次复盘的相关内容整理成了本期的分享,感谢这位读者的授权和详尽的细节说明。
一、案例展示

(一)时间线整理

按照读者提供的时间流程,我稍微进行了汇总了。从外出再到出现症状及核酸检测呈阳性,大约是四天的时间。

6月10日
当天18:30左右,一名成人和两名儿童外出,在院内无人处活动,19:00返家。期间成人有摘除口罩,但儿童一直佩戴口罩。
6月11日
居家,未出门,无异样。
6月12日
居家,未出门,无异样。
6月13日
居家,未出门,下午17:00左右一名儿童出现厌食、烦躁等现象,夜间出现发热情况,进行了多次抗原检测,最终呈阳性。

(二)基础信息

投稿的读者家中共四口人,是一对夫妇和两名,儿童目前正处于上小学的年龄,其中一名儿童在6月13日抗原检测呈阳性并伴有发热症状,基本确认为感染新冠病毒。家中其他人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持续进行抗原检测,并未呈现阳性结果,排除了感染的可能。

(三)居住信息与日常防护

成年夫妇居家办公,两名儿童暂时请假在家。居住地院内建筑稀疏,院内人员较少,具体楼宇上下层均无人居住,房间南北通透通风条件良好,且家中有足以覆盖全屋的空气净化器。外出时选择无人的楼梯,且佩戴N95口罩,主要在院内远离人群的地方进行户外活动。活动回家后会进行入户消杀,且进行漱口、洗鼻个人卫生清洁,外出穿过的衣服会用紫外线进行照射。

但居住地院外有一个地铁出入口,距离小区门口大约50米,距离投稿读者居住的楼宇约100米,距离户外活动的地区约1000米。

、案例分析
整体看下来,这位读者和的防护意识是比较到位的,但其中一名儿童还是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但索性后续处置及隔离措施到位,并没有感染其他家人。从6月13日儿童出现症状和抗原检测呈阳性的时间,以及连续几天的经历来看,应该可以判断这名儿童是在6月10日外出的30分钟时间里接触到的新冠病毒。由于未发生家庭内的集体感染,所以基本确认在居家期间没有管道气溶胶和不恰当的开窗行为。
所以重点应该就是6月10日外出的30分钟,由于四下无人所以带队外出的成人有摘到口罩进行活动,但两名儿童则始终佩戴口罩。另外经查询,6月10日当地的天气情况是阵雨,且伴随有三级北风。外出活动的三人之所以在仅在30分钟后就返家,据说投稿读者说主要是为了躲雨。从结果来看外出的三人有少量淋雨,且回家后未对头发进行有效消杀,另外感染的儿童在回家后连续三天夜间持续开启空调进行直吹。
第一种可能是:有感染者或有感染者曾经到访过小区内,并在三人的活动区域内留下了污染物,比如痰液或鼻涕。当天由于湿度较高导致增发缓慢,高湿度环境下气溶胶重量较大,会漂浮在较低的高度上,儿童由于更接近地面活动接触或吸入了少量病毒,在入户后因为消杀失误而感染。但该区域内人流非常稀少,所以可能性比较小。
第二种可能是:由于当时正处在18:30~19:00的晚高峰时间,周围地铁口或附近的地铁通风口带来了高浓度的气溶胶,随着北风在很短的时间内吹到了读者所在的小区内。同时当天有雨湿度比较大,气溶胶在飞行过程中并没有很快消散或蒸发掉,并且由于和雨水结合而变重,从而落在了较低的地方,一部分漂浮的气溶胶在降水初期也可能在同雨水混合后滴落在了身上。儿童由于身高较低,所以沾染的病毒量可能相对高一些。之后由于手卫生有遗漏或未能及时洗头,都导致少量的病毒被带回了家中。另一方面因为淋浴和持续空调直吹,使得本就不够成熟的儿童免疫系统被进一步削弱,最终导致了病毒突破屏障造成了感染。
结合我们在《后流101-气溶胶与传染风险》当中的介绍,虽然没有特别直接证据,但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二种情况
三、感染后的情况
感染呈阳性的儿童在发热一天后已经退烧,并且没有其他相关症状,整体症状较轻,且同住的另一名儿童和两名成人在之后一周的时间内均未感染。这应该与采用有效地降低病毒载量的处置方式有关,包括但不限于洗鼻、漱口、开窗通风,合理使用空气净化器等。(可以参考《后流总集篇01-暴露应急处置》
四、经验总结

(一)需要注意和改进的方面

  • 阴雨天外出最好在原有的防护基础上携带雨具,比如雨伞、雨衣或帽子。
  • 虽然雨天由于湿度的影响会加速空气中的气溶胶沉降,降低整体感染风险,但在下雨之初会因为雨水和气溶胶的混合短暂增加淋雨后的感染风险。

  • 阴雨天儿童因为身高问题,更容易接触到在低处漂浮的气溶胶从而增加感染风险。

  • 如果存在沾染风险,外出归家有必要对头发进行消毒。
  • 上下班高峰期的地铁口是风险较高的位置。
  • 外出留意天气,特别是风向的情况。
  • 如果已经发生了影响免疫系统表达的事情(比如淋雨或女性生理期等),请尽量注意休息避免因为其他事情的影响进一步削弱免疫力,给病毒可乘之机。


(二)有效和可延续的经验

  • 在出现相关症状后,多次进行抗原检测可以提高降低错过检测窗口期的风险,以便正确判断病情。

  • 暴露后做好各种应急措施可以降低同住人的感染概率。
  • 合理开窗和布置空气净化设备可以降低同住人的感染概率。

  • 感染后采取相关措施可以降低病毒载量。

总的来说,雨天的感染风险是相对较低的,但当一些特殊要素集齐时还是有可能造成感染,雨天的问题应该引起一定的重视。入户消杀的步骤虽然繁琐,但却是进入清洁区前保障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需要比较强的执行力和毅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优化调整,比如通过佩戴帽子而免去对头发的消杀工作。但最重要的还是入户消杀要全面,避免疏漏。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全部内容,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各位夏洛克·福尔摩斯、赫尔克里·波洛、简·马普尔和艾琳·艾德勒也可以对本期的复盘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们一起完善防护方案。
PS:《后流95-暴露感染与复盘02》涉及到的读者如果方便请给我留言,因为超过时限了我无法回复您。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或者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期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