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基建狂魔的代价

倪刃 黑噪音
2024-08-25
大约在2016年到2018年左右,网上开始兴起一股追捧“基建狂魔”称号的风潮。也正是这个称号,让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走向爆棚。在我的印象中,也正是那几年开始有了“西方正在衰落,中国即将超过美国”的思潮。

从那以后,但凡提到西方,就只有嘲笑和挖苦。相对应的,就是咱们这一边的无往不胜、一片光明。

就好像,西方人已经在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而“东方人”,则已经跑步进入了发达国家。

我爱这个国家并希望它越来越好,但我厌恶极端民族主义——当自信变质成为狂妄,对自己一些成就的肯定就要等同于对别人的蔑视,于是开始咄咄逼人,开始耀武扬威,最后发现其实自己的现实并没有那么美好,在漂亮的面子之下,里子却是一地鸡毛。

极端民族主义并不是真正的爱国者,他们只是一群头脑狂热、思维简单的人群。他们并不能促进这个国家的进步,也对人民的富裕和幸福没有改善的实际力量,反而会给人民的未来带来反噬。

祖训“谦虚使人进步”是有道理的,但正是这些假装自己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忘掉了祖训,在还没有真正强大的时候就开始狂妄。

真正爱国的是什么人?是那些加班加点的电子厂工人,是工地上那些终年辛劳还得担忧工资能否按时到账的工人,是真正在做研发而不是混圈子的科学家,是那些做真正有审美水平的文化产品而不是靠民族主义鸡血圈钱的创作者。是他们用行动让国家变得更好。

抱歉说远了,说回基建狂魔。 

基建,其实并不是一个值得被如此炫耀的经济现象。

做大基建其实只需要两个主要条件:1、政府的主导力量很强;2、敢大举负债。

第一点就不用说了,“集中力量办大事”本来就是中国体制最鲜明的特色。第二点才是被很多人忽视的问题所在。

其实负债搞基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尤其是后发国家最爱干这事儿。因为后发国家的基础设施需要尽快匹配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负债就能保证基建的资金支持。

那怎么还债呢?如果在基建完善之后,还能继续保持经济在高水平线上长期稳定,就能慢慢还债了——时间会融化债务。

比较典型的就是日本和西班牙,这两个国家都曾经在经济发展最快的阶段大规模举债进行基建,所以日本拥有了新干线和非常细密的铁路网,而西班牙拥有了欧洲最领先的高铁系统,地铁在欧洲国家也比较现代化。

不过,这两个国家也已经体现出了“基建狂魔”的代价。

西班牙现在是欧洲国家里面政府外债比较多的,原因之一就是当年大搞基建留下的贷款。

日本就不用说了,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债务窟窿里面基建负债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但是这两个国家也很幸运,在基建退潮之后,它们都已经完全位居发达国家之列,经济发展也已经形成了比较坚实的基础,这样一来,还债能力也还是持续有的,所以经济并没有因此而出现明显的倒退,只是陷于停滞罢了。但基建带来的债务还是压力山大——毕竟日本用了30年来化债。

基建为什么不值得特别夸耀?因为基建的本质是花钱,而不是赚钱。会花钱,在短时间内看起来很漂亮;但如何把钱持续地赚回来,考验的才是一个国家真正的发展水平。

中国的“基建狂潮”大致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开始。当时出口不振,进口增加,经济下滑。于是政府开始扩大财政支出,靠发行国债开始大规模投资基建,高速公路遍地开花。

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基建热潮愈演愈烈,一直持续。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四万亿”救经济措施,大量资金继续涌入基建,成就了后来引以为傲的高铁网络。

后来“基建狂魔”这一称号主要是来自于高铁修进了贵州深山之类的印象,那看起来是很厉害,但问题其实就隐藏在其中。

中国的基建负债主要来自于地方融资平台,这一点比较特殊,说白了就是地方政府可以靠卖地赚钱。地方融资平台在大兴基建中起到了灵活融资的作用,每个地方政府都有非常大的积极性去推动这件事。

从正面来看,良好的基建设施是外国资本乐意往中国投资的重要原因,基建本身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驱动力,因为它带来了大量的上下游产业发展和提供了就业。

然而,基建狂魔的代价也是非常大的。

地方政府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土地,这就意味着当土地带来的流动性随着房地产降温而走向枯竭,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也就随之枯竭。

大家所熟知的“去产能”喊了这么多年,就是因为基建过热了。但去杠杆和去产能其实一直进展得不好,因为地方政府只有这一个财政来源,就还在竭泽而渔,这也是近些年来形成巨额债务的根本原因。

这样一来,就开始酝酿今年频频被提到的“城投债”危机之类。

把高铁修到了大山里的贵州,以前是基建狂魔最具代表性的形象,现在则开始凸现其负债阴影:贵州地方债问题最严重。 

基建也产生了大量浪费钱的面子工程,上图就是过度基建的典型:贵州独山县的面子工程。

另外一个问题是,基建并不是放在那儿就能自动运转的,它需要不断地维护,它其实是一个“吞金兽”。

如果基建能带来更多的投资和收入,就能维持经济平衡。但是现在中国出口不振、经济下行,基建的负担问题就更加明显。大量的资金用于维护基础设施,势必导致财政压力更大。

许多人一直嘲笑西方的基建老旧、落后,就有这个原因。西方社会福利很高,公共支出用于基础设施维护的资金本来就不多,所以造成那些运行了一百多年的铁路、地铁老化。但试想一下如果中国的地铁和高铁再运转一百年呢?如果经济没有继续跑步进入发达国家,维护的钱从哪来?

纽约地铁显得很老旧,但要考虑到1904年纽约地铁通车的时候清朝都还存在。

最后我想说的一个基建狂魔带来的问题是许多人没有提及过的。

为什么土地财政枯竭,地方政府就无以为继了?难道中国的地方财政只能靠卖地吗?

因为前些年的基建狂潮,高负债、赚快钱、GDP飙升,这个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导致地方政府没有心思去培育更好的产业模式。

就像在我的老家甘肃,许许多多农业产业化企业都想要好好做,不乏真正想做事的人,但就是得不到地方政府真正的大力支持。

找政府拿地搞房地产,这很容易,但批地、减税、提供支持搞现代农业和特色加工业、服务业,就很难。

但这些产业,其实才是中国经济应有的未来。

发达国家最重要的一个根基,就是小地方的特色产业极其发达。

在欧洲,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私人农场,却培育出了获得欧洲大奖的奶牛,这种现象很常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却能制造附加值很高的特色工业品,这也是普遍现象。还有小地方的度假、旅游等产业,都是争奇斗艳、各具特色。比如在西班牙农村,光狩猎就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让小地方赚了很多钱。

因此,欧美的发达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产业的丰富和多元化,这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的努力扶植有很大的关系。

也正因为如此,欧美有一种现象是:脏乱差的大城市病也很普遍,但越是到乡村越富裕、越漂亮、人文素质越高。 

欧洲农村的普遍景象。

因为小地方政府的税源是很丰富的,当地强劲的多样化产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然后再通过细致的发展转化成可见的富裕乡下风光。

因此,欧洲的贫富差距小、社会发展均衡。

反观中国的地方政府,目前为止除了土地财政之外还基本看不到什么多元化收入。

当年吹基建狂魔的那群人,不晓得基建狂魔花的钱其实是他们纳的税,这钱最终还是得靠民众自己还。如果不是他们一味吹捧,也许会早几年就开始经济的转型,现在中国就已经开始步入新型经济模式了。

中国没有在以前的信用扩张时期开始经济转型,现在叠加全球需求下降和内部债务危机,想要转型的最好时机其实已经错过了。

只能一声哀叹:极端民族主义者误国!

原创不易,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请点赞在看转发到朋友圈支持一下吧

往期推荐 点击下方蓝字即可阅读

今年已出台106条振兴举措,为什么经济还是低迷?

学生跳完老师跳,这个时代无人幸免

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他们的尽头是瑞幸

60后黄金一代的老去,才是今年经济萧条的重要原因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黑噪音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