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业绩爆炸,“卷王”拼多多才是最大赢家

长桥海豚君 海豚投研 2023-03-31


北京时间8月29日晚美股盘前,PDD(PDD.US)公布了2022年二季度财报。总的来看,营收和利润表现都只能用好到“爆炸”形容,甚至让人惊叹公司是如何做到如此业绩,要点如下:

1. 用户见顶?拼多多营收仍爆炸增长

a.在互联网整体用户见顶的大背景下,随着阿里停止披露用户数据,京东二季度总用户也仅环比增长30万,已有8.8亿年活买家的拼多多也同样选择不再披露用户数据。

b.虽然用户增长可能停滞,但拼多多本季的营收增长可谓暴力。核心的电商广告业务本季实现收入252亿元,同比增长39%,逆势增速环比提升10pct。而即便买方乐观预期的增也不到20%。

c.佣金收入(包括支付手续费,多多买菜和电商佣金收入)本季营收为62亿元,同比增速也高达107%,同样在加速增长。可见随着阿里、美团和一众二三线玩家收缩社区团购业务,竞争减轻下,多多买菜也超预期增长了。

d.结合调研机构先前预测拼多多在6.18期间的GMV增长在25%左右(但未必准确)。如此高的营收增速,意味着本季电商广告的变现率显著提高,商家在拼多多平台上投放的偏好有所增长。

e.由于本季用户增长大概率没有增长,如此强劲的营收增长,除了对商家的整体变现提高,更为关键的人均消费金额是否也有突破性增长值得关注。

2. 毛利暴增,费用略增,多多盈利能力让人惊叹

a.在营收暴增的同时,拼多多本季的毛利率也由稳态的70%大幅拉升到74.7%,接近去年四季度服务器费用返还利好下76%的水平。虽然管理层再度声称有一次性利好,毛利率不可持续。但考虑到拼多多本季应该提升了变现率,且疫情下反而利于提价减补贴(京东的毛利也显著提升),即便没有管理层声称的影响,公司本季的毛利率应当也会有不小的改善。

b.除了毛利率大幅改善外,在公司营收暴增的规模效应下,费用占营收比重也同样下滑。虽然不同于京东和阿里在费用投入上的克制,“更能折腾”的拼多多本季度,营销、管理和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长了9%,90%和12%,是极少数逆势增长加费用投入的公司(体现了公司逆势抢份额的策略),但在规模效应大增之下,整体经营费用占营收比重仍环比由60.9%,下降到47%。

c.因此,公司本季实现了实现了87亿的经营利润,利润率达27.7%,远超卖方预期的30亿元。而在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调整后的经营利润甚至达105亿元,单季利润超百亿,着实让人惊叹。


长桥海豚君观点:

首先本季度的业绩可谓无可挑剔,营收和利润都爆炸式增长。而从逻辑上,在宏观经济承压,消费疲软的背景下,拼多多的优势在于:1)性价比定位能受益于“消费降级”,2)平台上的主要品类为食品和日用品等必须品,需求更为坚韧,3)买菜业务借助于集团在农产品货源和渠道的优势,相较同行也能更快地减亏并实现UE经济转正。

从更大竞争格局角度:把时间拨回2021上半年,当时各大互联网巨头尚在激进扩张的势头下,而其中,拼多多核心的基本盘:下沉市场(京东的京喜,阿里的淘特),和社区团购等卖菜类业务,由于最具增长潜力也是各家竞争最激烈的板块。

但如今,各大寒零售互联网公司都在“寒意”下,主动收缩,不再通过砸钱换增长(对应营销费用同比减少),激进地相互渗透对方业务。转而专注于核心业务,注重效率而非边缘业务的规模增长,因此,各玩家的利润在二季度都明显改善。而随着行业停止内卷,拼多多在上述两大板块的面临的竞争也会显著缓解,竞争格局改善。

因此,虽然从拼多多最近股价的走势来看,早有短线资金入场押注业绩超预期,在业绩后可能会获利了结。但连续两个季度营收加速增长,盈利也大幅提升,再结合竞争格局的改善,拼多多可能会重获长线资金的青睐,成为一个在中期内的投资标的。

长桥海豚君随后会通过长桥App与海豚的用户群分享电话会纪要,感兴趣的用户欢迎添加微信号“dolphinR123”加入长桥海豚投研群,第一时间获取电话会纪要。


本季度财报详细解读


一、趋近天花板,组团停止披露用户数据

自2021年以来,国内互联网用户总数本就已趋近天花板,而二季度疫情冲击和消费持续性走弱的背景下,阿里、京东都选择了战略收缩,不再执着于用户增长,转而专注于提升现有用户的“钱包份额”。在这种战略下,阿里直接停止披露用户数据,而京东由于京喜业务大幅缩水,本季度总买家数也仅仅环比增加30万人。

而作为拥有8.8亿年活用户和7.5亿月活用户的全国第二大电商平台(截至上季度末),拼多多想必也同样摸到了用户天花板,因此也选择不再披露用户数据。

二、营收增长爆炸,成长神话归来

虽然拼多多看似同样遇到了用户见顶的问题,但不同于阿里和京东本季度凄惨的营收增长,拼多多本季的增长可谓爆炸。核心的电商广告业务本季实现收入252亿元,同比增长39%。在疫情的冲击下,增速反而环比提升10pct,实际表现也远远超过卖方预期的186亿元。虽然卖方预期更新不及时,根据调研机构统计6.18期间拼多多的GMV增速已恢复到25%左右。但即便考虑到6月后的复苏,据海豚君了解,买方乐观预计的电商广告增速也不过10%-20%间,因此39%的增速是实实在在超出了资金的预期。

长桥海豚君认为,营收大超预期的可能原因有:1)食品和日用品等必须品是拼多多平台上的主要品类,即便在疫情间也需求强劲,2)拼多多在低线城市和县城占比较高,因此本次疫情间受冲击较小,3)性价比商品在“消费降级”趋势下相对受益。

除此之外,由于统计机构预期的GMV增速也不过25%左右(未必十分精准),远超于此的营收增速也表明,公司广告业务收入占GMV比重应当有不小的提价。

此外,公司的佣金收入(包括支付手续费收入,多多买菜收入和电商佣金收入)本季营收为62亿元,同比增速达107%,同样较上季度加速增长。虽然幅度不如广告业务如此夸张,也远远超出了卖方预期的52.3亿。

海豚君认为,超预期的来源应该是多多买菜的强劲表现。结合其他公司的财报来看,无论是阿里、美团还是其他二三线玩家,在二季度普遍都收缩了社区团购业务的规模和投入力度,在竞争缓解的背景下,以销售农产品起家的拼多多在团购业务上超预期增长。

由于核心3P业务都大超预期,本季拼多多的总收入为314.4亿,即便在1P业务基本归零的拖累下(减少了约19亿),总营收仍同比增长36%。与卖方预期的236.2亿已不是由同一个数字开头,可见超预期幅度之大。

此外,由于本季用户增长应当已停滞,如此大超预期的营收表现,除了对商家的整体变现提高外,更为关键的人均消费金额是否也有突破性增长也值得期待。

三、费用并未膨胀,盈利同样爆炸

更让人欣喜的是,在营收暴力增长的同时,拼多多的利润释放不仅没有下滑,反而暴力提升。首先从毛利角度,公司本季实现毛利润234亿元,远超卖方预期的164亿。本季毛利率也大幅提升到74.7%,明显超出前几个季度稳态下70%左右的水平。接近去年四季度时,由于腾讯返还服务器成本的一次性利好下,实现的76%的毛利率。

虽然管理层表示,本季度一些费用的延后确认推高了本季的利润,但考虑到拼多多本季应当提升了变现率,且京东在二季度的毛利也显著提升,即便没有管理层声称的影响,公司本季的毛利率应当也会有不小的改善。

除了毛利率大幅改善外,在公司营收暴增的规模效应下,费用占营收比重也同样下滑。

1)首先,不同于阿里和京东在二季度营销费用都同比减少了10%以上,“最能折腾”的拼多多,在逆风下仍选择加大投入抢占份额,本季度的营销费用仍同比增加了9%。但由于费用增速远低于营收36%的增长,营销费用占营收比重反而由上季度的47%显著缩窄到36%。

2)研发费用投入则相对稳定,同比增长了12%,但在营收增长的规模效应下,费用占比同样下滑

3)不过,管理费用本季则明显扩张,同比增长了90%。其中主要是股权激励费用由去年同期的2.2亿大幅增加到本季的6.6亿,可见在公司业绩爆炸,盈利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公司应当给予了管理层和员工相当丰厚的股权奖励。

总的来看,经营三费总支出147亿元,还是略高于卖方预期的137.8亿,但在营收如此超预期的情况下,费用略有增长对整体业绩已基本无影响。

因此,在营收和毛利率双双大超预期,而经营费用仅略微增长的背景下,公司本季的经营利润率达27.6%,甚至超出了去年四季度的25.4%。而据海豚君了解,买方乐观的预期也不过是追平或略低于四季度的水平。最终,本季公司实现经营利润87亿元,远超卖方30亿利润的预期,甚至超过了2021年全年拼多多实现的69亿营业利润。


而在剔除了股权激励费用后,公司调整后的单季经营利润甚至超过了百亿,达到105亿元。如此“恐怖”的利润释放能力,着实让人惊叹。

<正文完>

长桥海豚拼多多过往研究报告:

财报季

2022年5月27日财报点评《砍一刀魔力再现,拼多多 “杀” 回来了

2022年3月21日财报点评《一半天堂一半地狱,拼多多又 “精分”

2021年11月26日财报点评《增长神话破灭,多多被淘特打倒了?

深度

2022年4月27日《阿里 vs 拼多多:血拼之后,只剩共存?

2021年9月22日《杀疯了的阿里、美团和拼多多,电商流量混战后有真壁垒吗?



- END -


// 转载开白

本文为长桥海豚投研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dolphinR123 获得开白授权。


/免责声明及一般披露提示

本報告僅作一般綜合數據之用,旨在長橋證券(香港)有限公司("長橋香港")及其關聯機構之客戶作一般閱覽及數據參考,並未考慮接獲本報告之任何人士之特定投資目標、投資產品偏好、風險承受能力、財務狀況及特別需求。投資者若基於此報告做出投資前,必須諮詢獨立專業顧問的意見。任何因使用或參考本報告提及內容或信息做出投資決策的人士,需自行承擔風險。長橋證券毋須承擔因使用本報告所載數據而可能直接或間接引致之任何責任或損失。本報告所載信息及數據基於已公開的資料,僅作參考用途,長橋證券力求但不保證相關信息及數據的可靠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過往表現並不可視作未來表現之指標或保證,亦概不會對未來表現作出任何明示或暗示之聲明或保證。

本報告由長橋香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 分發,長橋香港為根據香港法例第 571 章證券及期貨條例在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證監會”) 註冊為持牌法團,中央編號為 BPX066。

本報告中所提及之信息或所表達之觀點,在任何司法管轄權下的地方均不可被作為或被視作證券出售邀約或證券買賣之邀請,也不構成對有關證券或相關金融工具的建議、詢價及推薦等。本報告所載資訊、工具及資料並非用作或擬作分派予在分派、刊發、提供或使用有關資訊、工具及資料抵觸適用法例或規例之司法權區或導致長橋證券及/或其附屬公司或聯屬公司須遵守該司法權區之任何註冊或申領牌照規定的有關司法權區的公民或居民。

本報告僅反映相關研究人員的觀點、見解及分析方法,並不代表長橋香港及/或其關聯機構的立場。

報告所載觀點、推薦或建議,僅反映研究人員於發出本報告當日之判斷,也可在無提前通知的情況下隨時更改。

長橋香港無責任提供任何更新之提示。長橋香港可發出其他與本報告所載信息不一致或有不同結論的報告。

長橋香港的銷售人員、交易員及其他專業人士可能會向我們的客戶及我們的自營交易部提供與本研究報告中觀點不一致或截然相反的口頭或書面市場評論或交易策略。

長橋香港的自營交易可能會作出與本報告的建議或表達的意見不一致的投資決策。

本報告由長橋香港製作,版權僅為長橋香港所有。任何機構或個人未經長橋證券事先書面同意的情況下,均不得 (i) 以任何方式製作、拷貝、複製、翻版、轉發等任何形式的複印件或複製品,及/或 (ii) 直接或間接再次分發或轉交予其他非授權人士,長橋證券將保留一切相關權力。

有關不同產品風險的詳細信息,請訪問 https://support.longbridge.hk/topics/misc/1df76a6?locale=zh-CN 上的風險披露聲明。

編寫研究報告的分析員(們)特此證明,本研究報告中所表達的意見準確地反映了分析員(們)對此公司及其證券的個人意見。分析員(們)亦證明分析員(們)過往、現在或將來沒有,也不會因本報告所表達的具體建議或意見而得到直接或間接的報酬。分析員確認分析員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在研究報告發出前 30 日內及在研究報告發出後 3 個營業日內交易報告內所述的上市公司及其相關證券。

截至本報告之發佈日,若長橋香港擁有研究/分析報告內涵蓋的上市公司的財務權益,其合計總額未有相等於或高於研究/分析報告內涵蓋的上市公司市場資本值的 1%。

分析師或其聯繫人沒有擔任研究/分析報告內涵蓋的上市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

分析師或其聯繫人與研究/分析報告內涵蓋的上市公司沒有任何經濟利益。

長橋香港不是研究/分析報告內涵蓋的上市公司之造市商。

長橋香港沒有員工受僱於或長橋香港與有關聯的個人沒有擔任上市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



/文末福利

欢迎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入海豚投研群,与投资老鸟畅谈投资机会。



研报不易,点个“分享”,给我充点儿电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