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瑞幸“浴火重生”

海豚君 海豚投研 2024-01-21


北京时间3月2日晚美股盘前,瑞幸(LKNCY.OO)公布其2022年四季度业绩,财报来得猝不及防,作为新覆盖的消费票,海豚君就通过观察极致经营环境下瑞幸的业绩,来看一下公司的质地。


1. 比肩旺季,直营加盟均不逊色:收入不仅保持50%+高增速同比增长,更重要的是几乎和三季度旺季相当,着实不易。


直营和加盟都表现的比较稳定,没有短板。其中,自营同店在极端经营环境下仍有9%的同比正增长,瑞幸的数字化是有效的,确实选出了那些资源禀赋更强的门店。


2. 持续拓店、疫情无阻:展店驱动估值阶段,开店是头等大事。疫情之下门店还在高速扩张,且自营扩张更好,加盟因疫情影响放开晚(12月份开放新一轮加盟商招募),占比和三季度相比有轻微下降(仅下降0.3个百分点)。


3.毛利率过得去:主要是由于淡旺季切换影响。环比下滑接近7个百分点,材料成本率上升影响四个多百分点、店铺租金等影响了不到三个百分点,看似较为明显,但需要考虑疫情之下,一线城市瘫痪对平均单价的拖累,以及销量减少对固定成本的影响,问题并不大。


4. 费用克制:相对成本上升比较大,这个季度瑞幸的费用相当克制了,除销售和管理费用因为销量环比下滑影响了费用率的改善趋势,运输费用等还在优化,整体表现非常已是非常不错。


5. 经营利润:超3亿,疫情之下还做到利润为正,利润率超8%,表现比二季度更好;净利看似不多,主要税的问题,无需过多关注。



海豚君整体观点:


瑞幸去年三季度之前是处于快速爬坡的状态,所以要同比及环比结合来看会比较科学。而现在公司已经渐渐形成较大的基本盘,所以增速从70%降到50%是比较正常的状态。


咖啡的消费旺季是在夏天,去年三季度已经是非常好的收入实现情况,反观四季度因为12月份管控放开的影响,感染率急剧上升,不少消费者都宅在家中“丧失味觉”,对咖啡的需求也暂时大大缩减。所以,瑞幸能够借助门店继续扩张,进而维稳收入增速已经实属不易。


因此,四季度环比三季度的单店营收下降(同比仍然上升),以及毛利率变化并不是经营向坏的表现,而是企业成熟以后自然的淡旺季切换(快速爬坡阶段由于基数小这种切换会不明显,比如21年三四季度环比)。


整体上看,瑞幸的上半场已经结束,可以说是完全走出了阴霾。海豚君比较在意的是瑞幸的下半场,加盟下沉。


此刻,下沉市场战斗的号角已经吹起,有品牌大力投入黑科技,比如加大数字化建设的投入,也有品牌用魔法,比如不假思索贴着友商开店。不管用什么方法,均是虎视眈眈地盯着低线城市。


对面竞争日益激烈现磨咖啡市场,瑞幸却非常有信心在今年开到第一万家店,意味着新增两千家门店,持续保持较高增速,年底新店占比做到20%。


瑞幸要如何维护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大家可以关注海豚君即将发布的瑞幸的深度报告下。


长桥海豚投研专注为用户跨市场解读全球核心资产,把握企业深度价值与投资机会。感兴趣的用户可添加微信号“dolphinR123”加入海豚投研社群,一起切磋全球资产投资观点!



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妥妥的赛道红利:同店营业额极致环境下竟仍有9%正增长


海豚君在之前得深度中提过,目前现引咖啡在赛道红利期。这里先用瑞幸最新得经营数据来验证一下。


瑞幸四季度自营门店业务收入28.5亿,同比增长了44%,疫情+淡季双击,它的收入确实少了,但环比也就只少了一亿多,同比趋势上放缓十个百分点,也并不明显,一句话成长性十足。



这里海豚君做了一个粗略的自营收入驱动来源拆分,可以大致看到四季度44%的自营收入增长中,10%是靠老店(按照公司统计可以进入同店的数量口径)数量的增长实现;9%是靠老店单店销售额同比增长来实现,而接近20%是靠新店贡献的新增营业额来实现的。



显然,这个增长驱动模型的关键同店销售额的增速,有且只有同店销售额保持正增长,才能让门店不断扩张,同店增长快,说明市场还不饱和。



在门店急速扩张情况下(1-2年次新门店占瑞幸门店总量的30%),自营同店量在极端环境下还在保持正增长,瑞幸的扩张模型已经成立了至少一半以上(另外一半看收入质量——门店盈利的考察),这种情况下,第一要务应该是跑马圈地。


而从互联网经济角度分析,也同样验证了瑞幸当前的关键仍旧是持续扩张——从买瑞幸咖啡的人数、单人的下单次数和单月消费的金额可以大致看出:


瑞幸增长的关键基本全部都是来自于用户数的增长,月下单频次和购买金额有变化,但是变化非常小,而瑞幸无论是线上买还是到店买,都是基本门店的3-5公里生意,用户数狂飙基本就等于门店数在高速扩张期。



二、跑马圈地:疫情拖累加盟,自营加速奋进


跑马圈地期,操作套路就是放开加盟。而历史上,从开放加盟起,瑞幸的加盟店数量占比就一直在提升,而这正是单店模型成立的印证。


但是去年四季度的提升趋势没有持续,主要是疫情拖累了加盟的拓店行为稍稍有一些影响。而自营门店由于需要提前筹备,拓展仍然风风火火,整体门店净增可观。



2022年底,公司重启了覆盖9个省包含41个城市的第一轮招募。今年1月底,公司将招募范围扩大到15个省的80个城市。这是公司有信心在今年将门店突破一万家的基础。


注意,由于今年新开的门店到明年就会进入成熟期,只要同店营业额还在快速增长,就能为明年的增长打下基础。


比如说,到2022年底,一年以内的新增门店占比大概做到了28%,等于明年的同店增量上带来的就是类似水平的同店数量上的增长。


而长期看跑马圈地的空间,海豚君认为主要还是在于下沉市场的拓展。一方面,成熟门店的日销基本上在400-500杯左右,超过这个数量,通常的方式是新开门店,不然就会被竞争对手抓住机会分流。


另一方面,目前的单价大约在16元左右(组合价,非组合可以达到18元),基本上处于价格带的天花板,继续提价很难和星巴克等空间提供者拉开差距。更重要的是,此时提升价格非常不利于下沉。


蜜雪冰城旗下的幸运咖目前也处于扩张期,单价低于10元。而瑞幸的原创始团队库迪咖啡,基本上原汁原味的照搬瑞幸早起的发家套路,并且用更低的价格。


前有狼后有虎,瑞幸很难找到躺赢的空间,只能在目前品牌价值还比较高的时候(体现在非常饱满的日销量)多多努力开店。


二、单店模型:成长质量如何?


而此前,可能大家对于三四季度的差异还没体会到这么明显,毕竟,过去瑞幸的单店收入一直是保持逐季提升的趋势。


从海豚君的估算数据中可以看到,虽然瑞幸新开店铺占比不断提升,新店不断加入后并未拖累整体门店的平均销售量,而且基本体现不出季节性,一直在节节攀升的状态。


但今年四季度是个例外,11、12月份的疫情变化导致它的单店日销量出现了下滑,一家店一天卖大概370杯,而三季度暴热天气接近420杯。



再看自营门店的单店收入:由于单店销售额杯数受影响,四季度单店销售额是52万,低于三季度旺季的58万。除了淡旺季的影响,关键还是这次疫情影响,比如上海和北京作为瑞幸门店的主要经营地区,受到疫情的影响更为严重,如果剔除疫情的影响,瑞幸的同店增长其实是可以保持在双位数的水平。一季度开始,门店经营确实也在快速的恢复。


不过,目前单店季度收入已经超过50万元,日均销售接近400杯的情况下,未来单店收入要进一步增加,关键还要看新店爬坡出来的效果如何。


单店的营业利润做到了11万,利润率下滑到了24%,主要是因为租金成本、销售和管理不会因为影响就少支出,短期拖累的利润率。



三、收入还挺稳


四季度瑞幸整体收入37亿,同比增长52%,除了自营的29亿,加盟贡献了接近8.5亿。其中,加盟的收入在低基数之上还是在高增长的状态,达到了88%,但加盟新店占比较多,且四季度新店开店较少,导致它环比小幅下滑。



四、成本略微上升,费用可控


成本和费用的变化趋势是观察瑞幸收入成长质量的关键所在。但是在目前全年销售9亿杯的摊薄下,已经不再是什么难题,季度的小幅波动已经不会再令人心惊胆战。


1)毛利&成本:


四季度瑞幸毛利14亿,毛利率38%;而从成本的两个维度——最大可变成本材料成本,和相对固定成本——店铺租金等来看的话,毛利率提升的关键只有一条——用同店销售额的增长+数字化工具等稀释租金、减少人力投入。


四季度由于单店销量环比下滑,对应对相对固定成本的稀释能力也有所减弱,导致租金与店铺其他成本率上行了两个百分点。未来毛利率的上行,只能靠销量的规模效应,尤其是同店销售额的增长来实现。



按照行业交流的理解,瑞幸以加盟作为主要形势进入下沉市场,未来自营与加盟的占比大概率是对半分的状态。而加盟是采用收益提成的形势,所以计入收入的部分会小于自营。门店占比50%,对应收入占比大约在38%左右。自营的毛利率目前已经相对稳定(70%左右),加盟的毛利率未来即使提升,可能对整体毛利率影响也较为有限(6-8pcts以内)。


2)费用方面:


瑞幸成本端的弹性来源于店铺租金和其他运营成本,而费用端的规模弹性则主要来源于摊销折旧、销售以及管理费用。


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摊销折旧的优化空间已经很小,销售费用在走过买送的疯狂营销期之后,从目前的优化空间来看,可以持续优化的主要是管理费用(费用率10%上下)。


尤其是管理费用多属后勤支持型和集团属性费用,加盟门店的推进有助于管理费用的稀释,可以依靠销量的释放来完成。


而且从四季度的极致环境下的经营很清晰地体现出来:单店销量环比减少之后,对应费用率环比上升的,除了租金等门店费用,主要就是管理和销售费用率上升了。


最终在关键的经营利润上,四季度瑞幸做到了3亿,极端环境下仍然为正,利润率8%,比三季度下滑了7个百分点。



四季度净利润看似较少,只有0.55亿,净利润率区区1.5%,但这主要是受纳税影响,单季税的变化无需过多关注,关键还是看经营利润——挺住了疫情+淡季的双重考验。

总体来说,大换血后的瑞幸早已翻篇,接下来要迎接的是重塑筋骨之后狂奔的瑞幸。


<此处结束>



相关阅读
2023年2月14日深度报告《瑞幸(上):咖啡下乡,火爆县城能否持续?




- END -



// 转载开白

本文为海豚投研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dolphinR123 获得开白授权。


/免责声明及一般披露提示

本報告僅作一般綜合數據之用,旨在長橋證券(香港)有限公司("長橋香港")及其關聯機構之客戶作一般閱覽及數據參考,並未考慮接獲本報告之任何人士之特定投資目標、投資產品偏好、風險承受能力、財務狀況及特別需求。投資者若基於此報告做出投資前,必須諮詢獨立專業顧問的意見。任何因使用或參考本報告提及內容或信息做出投資決策的人士,需自行承擔風險。長橋證券毋須承擔因使用本報告所載數據而可能直接或間接引致之任何責任或損失。本報告所載信息及數據基於已公開的資料,僅作參考用途,長橋證券力求但不保證相關信息及數據的可靠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過往表現並不可視作未來表現之指標或保證,亦概不會對未來表現作出任何明示或暗示之聲明或保證。

本報告由長橋香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 分發,長橋香港為根據香港法例第 571 章證券及期貨條例在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證監會”) 註冊為持牌法團,中央編號為 BPX066。

本報告中所提及之信息或所表達之觀點,在任何司法管轄權下的地方均不可被作為或被視作證券出售邀約或證券買賣之邀請,也不構成對有關證券或相關金融工具的建議、詢價及推薦等。本報告所載資訊、工具及資料並非用作或擬作分派予在分派、刊發、提供或使用有關資訊、工具及資料抵觸適用法例或規例之司法權區或導致長橋證券及/或其附屬公司或聯屬公司須遵守該司法權區之任何註冊或申領牌照規定的有關司法權區的公民或居民。

本報告僅反映相關研究人員的觀點、見解及分析方法,並不代表長橋香港及/或其關聯機構的立場。

報告所載觀點、推薦或建議,僅反映研究人員於發出本報告當日之判斷,也可在無提前通知的情況下隨時更改。

長橋香港無責任提供任何更新之提示。長橋香港可發出其他與本報告所載信息不一致或有不同結論的報告。

長橋香港的銷售人員、交易員及其他專業人士可能會向我們的客戶及我們的自營交易部提供與本研究報告中觀點不一致或截然相反的口頭或書面市場評論或交易策略。

長橋香港的自營交易可能會作出與本報告的建議或表達的意見不一致的投資決策。

本報告由長橋香港製作,版權僅為長橋香港所有。任何機構或個人未經長橋證券事先書面同意的情況下,均不得 (i) 以任何方式製作、拷貝、複製、翻版、轉發等任何形式的複印件或複製品,及/或 (ii) 直接或間接再次分發或轉交予其他非授權人士,長橋證券將保留一切相關權力。

有關不同產品風險的詳細信息,請訪問 https://support.longbridge.hk/topics/misc/1df76a6?locale=zh-CN 上的風險披露聲明。

編寫研究報告的分析員(們)特此證明,本研究報告中所表達的意見準確地反映了分析員(們)對此公司及其證券的個人意見。分析員(們)亦證明分析員(們)過往、現在或將來沒有,也不會因本報告所表達的具體建議或意見而得到直接或間接的報酬。分析員確認分析員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在研究報告發出前 30 日內及在研究報告發出後 3 個營業日內交易報告內所述的上市公司及其相關證券。

截至本報告之發佈日,若長橋香港擁有研究/分析報告內涵蓋的上市公司的財務權益,其合計總額未有相等於或高於研究/分析報告內涵蓋的上市公司市場資本值的 1%。

分析師或其聯繫人沒有擔任研究/分析報告內涵蓋的上市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

分析師或其聯繫人與研究/分析報告內涵蓋的上市公司沒有任何經濟利益。

長橋香港不是研究/分析報告內涵蓋的上市公司之造市商。

長橋香港沒有員工受僱於或長橋香港與有關聯的個人沒有擔任上市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



/文末福利

欢迎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入海豚投研群,与投资老鸟畅谈投资机会。



研报不易,点个“分享”,给我充点儿电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瑞幸“浴火重生”

海豚君 海豚投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