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我们永远无法了解世界的运行逻辑 | 读书笔记

蜂蜜糖果子弹 狭间观世 2022-05-28

1

规格一代

The Spec Generation

灵感买家俱乐部的主理人 bob 催我写书评,他想在社群 newsletter 里推荐一篇文章。


我满口答应,在谷歌上搜了一会儿文章作者,发现豆瓣“考试垂头丧气小组”里有个帖子:


“我们正在成为——或许就是韩国的规格世代。”


规格一代(the spec generation)是个陌生名词,不过在韩国据说 2005 年就有了。


延世大学文化人类学者赵韩惠贞对这事儿很感兴趣,为此写了一篇《不能说“不”的“规格一代”:当代韩国教育过度、半失业的年轻人》。


放在国内,大概就和牛津大学人类学家项飙谈“内卷”和“做题家”差不多。新梗新词总是在诞生,但大多在小圈子里打转,能引发大面积共鸣的“出圈”者并不多。


“规格一代”的恐怖之处在于,它能够完美描述中国年轻人当下遭遇的困境——只能积累实习经验、学历、竞赛成绩、排名这类“规格”,把自己当成货架商品一样经营,至死参与竞争,受制于上一辈失去社会地位的焦虑,追求安全、稳定的职业和生活。


△ 在韩国有一种特色的“生产力 vlog”。

图为我经常观看的 YouTuber binbin,她是一名延世大学的医学生,经常每天连续学习 15 个小时,还要去医院实习。binbin 在顶级大学读的是最有前途的专业、拥有好家世、好身材、好衣品,还很努力。像她这样的 vlogger 不在少数。


经济上,正式的、稳定的职位变得越来越少。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灵活就业劳动者在 2021 年达到了 2 亿人,可能大部分都是快递员、外卖骑手。


至少对于在教育上投入得越来越多的一般家庭来说,他们很难接受灵活劳动,也很难接受较低的薪水。


家长们在教育上花钱很豪爽,深度设计和规划孩子们的人生。大多数人一开始就怀着“上好大学——去大公司——买房买车——结婚生子”的教育理想,一旦孩子们稍有偏离,就会极为动摇。


我的看法是,很多家长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视野是局限的,他们的那套在未饱和市场里可能有效,但也是十年二十年前的事了。当单位不再能分配住处的时候,家长们就应该醒悟:一切都回不去了。


今年,中国足足有一千万应届毕业生,而名牌公司校招最多吸纳几万人;中国 90% 的经济是靠民营小微企业支撑的。


新自由主义的思潮深刻影响了所有人。当你不够好,你会倾向认为这是你自己废物、不够努力,和社会环境无关——而这恰恰是新自由主义思想烙印的体现。一切责任被推到个人身上,由个人承担,家庭要承受公共成本,而应该负责的那群人和机构就神隐了,好像他们本来就什么都不用做。


△ 《鱿鱼游戏》的大逃杀背景。日本名作电影《大逃杀》诞生的年代,是不是也是一个高压、高竞争的年代?


我把文章发给朋友,回馈都是“卧槽,真的有”,命中率 100%。当然,并不是所有中国年轻人都是规格一代。我和朋友的观点是一半一半。


赵韩惠贞也指出,韩国的 90 后们就和“规格一代”完全不同——他们积极参与文化生产,反抗现有的体系,找很酷的事做,比如做独立音乐,看没有播放许可证的影视作品,甚至是辍学。他们藐视权威,不用敬语,对师长不言听计从,绝不考公进国企,理由是“不酷”“无聊”。


乘着这样的东风,赵韩惠贞在政府和一些机构的支持下于 1999 年创办了 Haja Center,她称之为是“年轻人暂时的自治区”,运行至今。我不懂韩文,但幸运地是扒到了一篇 2021 年的中文翻译,是 Haja Center 的一名前学生口述。我简单概括了一下:


  • 在 Haja Center,你可以决定自己的名字,并要求别人这么称呼你。这和韩国社会的阶级权威正好相反。

  • 没有年级制,没有尊长概念,人人平等。

  • 自由意味着要承担责任。每天课程是 10 点上到 19 点,你需要自己决定学什么,并为此负责。

  • 学习全球文化,比如非洲舞蹈,还会讨论可持续核电等社会议题。


Haja Center 有四个分支学校,其中一个叫 Odyssey School。它主要向主流教育下的初中生提供一年 gap year 的机会,在升学到高中前,让他们尝试木工、社会人际等“另类”的教育。


在做题的体系里,天花板的顶端是“状元”。很多人以为顶端是做学术,其实完全不是。搞自己的研究需要多维度的能力——微博@JaneMere 热心于宣传读博需要什么特质,有兴趣你可以找来看看。你需要人脉(学术圈也非常死板,地位可以家族传承),需要受过良好的职业培训,需要阅读大量材料,为自己做主,而“规格一代”们显然不具备这种能力。


桑德尔在《精英的傲慢》里也提到,很多考生上了好大学,自以为自己是“成功人士”,其实不过是幸运儿罢了,分数高低从来不是最终标准。


△ 图片来自 Instagram@ourhaja。在中国现在也有很多类似的创新教育中心。比如实务学堂、一土学校、三明治文化中心等。


昨天读完了《音乐神童加工厂》这本书,是波兰人类学家伊莎贝拉·瓦格纳的田野调查。我梦寐以求了好久,终于搞到了这本书……她以“如何培养一名小提琴独奏家”为主题,剖析了整个古典音乐教育和业界的运行脉络。


音乐和体育都是很好的例子,投入早、投入大,容错率低,有强力的师生关系,只围绕一种技能,非常精粹。想象一下谷爱凌和苏翊鸣。


相比之下,成为上班族还真要容易多了,音乐是很吃童工的行当(没错,童工),但商业社会的行业工种都很多,很多技能也不需要天天勤学苦练。


如果说赵韩惠贞的《规格一代》能解决很多人“我是谁”的问题,那《音乐神童加工厂》或许能解决“我要到哪里去”这个问题。它是一种现代职业世界的切片。



在第六章“优秀的职业”里,瓦格纳总结了“优秀独奏者”的品质和特征:


适应公开演出变化莫测的状况

这考验演奏者的自控力和随机应变能力,临危不乱的人会被评价为具有资质。老师也试图训练学生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舞台行为

了解作为表演者的舞台礼仪,尊重观众和评论家。


社交和自我推荐能力

这其实是一项通用技能,不仅在小提琴界是这样的。有的人很容易能让别人喜欢和信任自己,也知道该和出席宴会的人聊什么。通过人际关系,不断得到机会。在音乐界,一般多语言、多文化背景的人可能会对和陌生人交朋友这件事更得心应手。


良好的外表

在“造星”的大趋势下获得更多曝光,让外行也喜欢你。古典音乐搞笑 YouTuber 双琴侠是澳大利亚的华裔小提琴手,他们的偶像希拉里·哈恩是美国小提琴界的“天之骄女”,美貌而富有才华——没错,美貌不是最重要的,但对于公演来说也挺重要。这里给你推荐我喜欢的钢琴家,日德混血的 Alice Sara Ott,她弹琴非常具有观赏性。


随叫随到的学习态度

老师希望学生能配合自己的教学。另一方面,老师会喜欢在自己认为有潜能的学生上花更多力气,比如延长上课时间,思维敏捷、动作灵光的孩子会更受喜爱。


迅速适应环境的能力及身体耐力

独奏者得在世界各地游走,参加比赛,有的人年少时就要举家驱车几个小时去别的城市上名师辅导课,勤学苦练五到八小时的小提琴。如果身体不够好、适应力不够强,他们根本无法承受这种生活。


心理承受力

独奏的舞台表演需要心理抗压能力。不过音乐世界普遍存在一个悖论——如果你的内心太强大,就会丧失音乐敏感性,过于自控,只能演奏出“冷酷的音乐”。这是理性和感性的悖论。


顺从与“艺术家个性”

音乐会组织者欣赏在台上用艺术张扬个性、台下则安然服从商业安排的音乐家。瓦格纳表示,这点亚洲学生做得特别不好——他们早期都是老师偏爱的乖学生,但是进入早期职业生涯,往往无法让自己被观众记住,因为标准不再是谁更顺从。


语言学习能力

更方便地和老师沟通、建立关系。因为小提琴界有不同的学派和国籍,懂得越多,能交流的人和事当然也越多。


△ YouTuber 双琴侠(TwoSet Violin)虚构了一个叫 Ling Ling 的天才小提琴手,一天练琴 40 小时。Ling Ling 很快被用来代指那些年少成名、具有天赋的小提琴手。

顺便一提,TwoSet Violin 的 Brett 和 Eddy 都曾在交响乐团拉琴,这也是小提琴手更普遍的出路。


在我看来,这些“优秀独奏者”的品质,实际上很普适——现代职场里也希望领袖或者明星员工是这样的。你可以对应着看看自己有没有。


另外,《音乐神童加工厂》也把老师前辈们的心态描述得惟妙惟肖。不光是音乐,很多领域都是这样的。


独奏者的资质当然也是一种规格,但更重要的是,“规格一代”往往不了解社会运行的逻辑。大家把“拼爹”“摆烂”挂在嘴边,但实际上这两件事都会消耗个人信誉,涉及很多“面包和面子”的抉择。当你的信誉破产,很多机会就不会自己来敲门了。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是某电影节出圈海报的插画师。他不是美术专业,一工科生,开始画画前做过公务员,后来当个体户。他肯定不能进入核心业界了,但他小有名气——他的做法是,不断参与比赛,不断投稿,积攒作品集和成绩,最终和那些“艺术家”们在同一个展厅展出。


说那个插画师,是想说学历成绩可能不重要。即使是规格的世界也有好掌握的“生存法则”。比如我们俗称的“开后门”。赵韩惠贞的 Haja Center 毕业生不是主流教育出身,但也能通过关系网找到工作。


△ 电影《亲爱的房客》


有人问我是不是更支持 90 后自由一代。我确实更欣赏那一类人。


然而,他们和“规格一代”看似对立,实际上也没有推翻体系、逃出框架。不经意间,他们掌握了文化消费、创造这些核心就业技能,仍然是有“规格”的,只是用玩乐、更轻松的心态去对待这些事。


这恰恰是“规格一代”无法做到的。他们的自我人格可能都尚未成形。当我和在知名做题中学待过的朋友聊天,她说只有在国外的学生才会问她“你喜欢不喜欢这件事”,而她之前毫无这种概念。


“规格一代”不关心政治,害怕参与政治——政治是捍卫自我利益的操练,去政治化是绝无可能的。我也想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找一些新的解读。朋友和我聊到教育社会学如何定义学生的“反抗”,有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分别是“是否批判社会压迫”和“是否以社会公义为动力”两端。


这里有四种反抗形式:

1. 自卫:知道系统不公平,但无力解决问题,焦虑、易受影响,不断重蹈覆辙。

2. 反馈:班级里的“刺头”问题学生,心血来潮引发暴力问题,但不完全理解为什么系统不公平。

3. 转变:掀牌桌的人,很有知识,也有煽动性的组织力,质疑一切,对社会公义有一套自己的理论。革命者、领导者的火种。

4. 利己:随大流,只要不被事态侵犯核心利益,就会为了维护阶级地位而留在游戏里,但也可能一败涂地。



△ *Adapted from “Examining Transformational Resistance Through a Critical Race and LatCrit Theory Framework: Chicana and Chicano Students in an Urban Context,” by D. Solórzano and D.Delgado Bernal, Urban Education, 36(3), p. 318. Copyright © 2001 by CorwinPress, Inc. 


△ 大多数人可能在 1 和 4——利己和自卫之中徘徊。


新自由主义只存在了 40 年。现在很难谈论非常遥远的事,但《音乐神童加工厂》提供了一些生存策略。我们中很多人的确是一路狂奔的“规格一代”。


朋友 A 看完文章,告诉我,她知道了,但是,然后呢?她该怎么做?


我没有办法回答她。


最近听了 GQ 出的新播客,记者聊苏翊鸣,说他是自己见过的最松弛快乐自由的人,记者本人和他的亲友待了一段时间,在三亚小院子里吃饭喝酒过日子吹海风。这种生活当然是真的,但就可能超越了很多人想象力的边界吧。


2

从现在开始寻找自我

https://www.mynextmove.org/explore/ip



O*NET 是一个和美国劳动部有合作的职业兴趣网站,是我老师推荐的。


本质上就是固定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但是他们有很强的数据库。


我的结果是企业型+社会型。


△ 向下滑动查看完整图片


△ 向下滑动查看完整图片


做完测试,你会得到一个量表,接着跳到 Job Zone 1-5 五个结果。1 是难度最低的,5 是难度最高的——点击职业名称,你可以看到职业趋势,比如需要什么能力、核心技能、知识、性格、学什么软件、平均薪水,会不会被 AI 搞。


你可以点击页面的 print,会自动生成一个可以保存的 PDF,也就是上面这两张长条。



3

记有趣的一件小事

Become a monopoly

有可以一起讨论规律和玩法的朋友很幸福。


上周六和大家一起玩了大富翁。我其实开局不利,蹲了 5 次大牢,但后来用话术凑齐了市中心三块宝地(piccadilly、Leicester Square和Coventry Garden)建了宾馆开始坐收渔翁之利。


我们出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玩家。除了我是“富人区业主”,A 是“炒房客”,B 是“城中村房姐”,C 是“火车站和水电服务商”。


和好朋友讨论了一阵,这个游戏的赢法在于:

1)阻止任何人成为垄断商。虽然最后必然会出现大赢家,但弱小的玩家可以联合起来反制,善用说服或者话术。

2)运气是成功的一部分。其实拿piccadilly我并没有想那么远,只是想要凑齐建房许可。

3)价值越高的地皮roll到的概率越低。遭遇频率最高的红色和黄色部分,基本上集齐就稳了。

4)现金流比不动产更重要。只要有现金流和现金牛(cash cow),无论是薄利多销还是高级定制,都可以存续。


当然真实世界的逻辑要复杂很多,也有更尖锐的阶级矛盾。火车站的主人发展了 TOD 商业。富人区建起了森严壁垒。真好玩!有一起玩的朋友们就更开心了!



暂无留言功能

点击 阅读原文 匿名提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