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阅览




目 录

特 稿

跨学科探索社会经济复杂性

——2021 年诺贝尔奖深层意蕴的启示与思考

王国成·1·



空间经济学

特约主持人:安虎森

区域经济学的一些理论问题 

安虎森·11·

城市群土地价格“核心—边缘”式关联研究 

颜银根,崔启涵·20·



宏观经济学

中国智能经济的全球创新网络及其演化机制 

刘 刚,靳中辉·33·

国际不平等交换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吴阳芬,曾繁华·46·

经济周期、国家形象与贸易摩擦

——基于国际贸易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贾玉成,张志超·55·



区域与城市经济 

特约主持人:肖金成

我国省域经济绿色发展评价

——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武义青,张 旭·67·

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的关联性及溢出效应研究 

 李 蔚,石 涛·82·



经济史

晚清山西商人与河北棉花贸易研究

——以商业文书为中心

晏雪莲,周超宇·90·

抗战时期云南粮食危机与政府应对研究 

李浩然,马万利·102·




摘 要



特稿



跨学科探索社会经济复杂性

——2021 年诺贝尔奖深层意蕴的启示与思考

王国成

摘要:将2021年度诺贝尔奖的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经济学奖等联系起来思考,探究它们的共同关注点、深层意蕴、学科交结枢纽及融合发展的必然性,聚焦和深入探讨各类复杂系统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从底层逻辑和层级架构视角比较物理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联与异同,拓展、凸显和加快人类的主观意识、智慧创造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度结合与有效应用,促进跨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这对人类的思维认知观念提升、科技文明进步的方向和进程、理论知识体系建构、学科专业设置等都有启发价值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复杂系统科学;社会经济复杂性;跨学科交叉融合;经济学创新发展;学科重构

作者简介:

王国成(1956-),男,河南许昌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8BreDBWAzUfG_8q67xy_aw

引用本文:

王国成.跨学科探索社会经济复杂性——2021 年诺贝尔奖深层意蕴的启示与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2(1):1-10.





空间经济学


特约主持人:安虎森


区域经济学的一些理论问题 

安虎森

摘要:区域经济学作为空间经济学分支学科之一,主要关注商品和生产要素区际转移以及区际发展差距的问题,但仍忽略了土地要素。在把握好厂商和消费者的区位偏好基础上,分析交易和交通运输活动的影响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如果运输成本下降,那么首先出现核心边缘模型中的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现象,然后再出现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散现象,也就是说随着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际发展差距会先扩大,后逐渐缩小。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要素转移;区际差距;运输成本;土地成本

作者简介:

安虎森(1952-),男,朝鲜族,吉林安图人,东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A_0o-WY30YTbEe3DxJtopg

引用本文:

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的一些理论问题[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2(1):11-19.


城市群土地价格“核心—边缘”式关联研究 

颜银根,崔启涵

摘要:构建空间一般均衡模型,并采用“核心一边缘”式空间关联探究城市群发展引起的土地价格影响,研究发现:土地价格并非全域或局域空间关联,而是“核心一边缘”式关联;城市群发展的交通一体化和产业一体化提高了土地价格的空间关联,后者甚于前者;城市群空间结构以及次中心城市发展水平越高,城市群交通一体化越有可能促进土地价格空间关联,但对城市群产业一体化影响甚微。土地“核心一边缘”式关联可以促进边缘城市的经济发展,这不仅需要加强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而且需要推动城市群内产业的相互融合,以及促进城市群结构的高级化发展。
关键词:城市群发展;土地价格;空间关联;“核心一边缘”式关联

作者简介:

颜银根(1981-),男,江苏大丰人,南京审计大学教授;

崔启涵(1997-),女,江苏东台人,南京审计大学助理研究员。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QxL6vghSJxh633o_HdPz0Q

引用本文:

颜银根,崔启涵.城市群土地价格“核心—边缘”式关联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2(1):20-32+89.





宏观经济学



中国智能经济的全球创新网络及其演化机制 

刘 刚,靳中辉

摘要:在智能经济的发展上,中国不仅是全球创新网络和创新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扮演着引领者角色。人工智能的通用技术属性和数据驱动特征决定了智能经济全球创新网络和创新循环形成和演化机制的独特性。人工智能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规模应用(生产)全球创新链上下游环节的跨国交流、合作和应用的创新循环,不仅需要互补性创新和专用性知识积累,而且依赖数据流动和反馈。创新、专用性知识积累和数据资产的互补性和正反馈效应,在保证全球创新循环正常运转的同时,带动全球创新网络发生结构性变革。其中,依托在产品生产和规模应用(生产)中获得的数据、互补性创新和专用性知识积累优势,中国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领域的创新本地化是构建创新内循环的基础,同时又是推动全球创新网络结构高级化和创新循环发展的积极力量,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非市场因素的介入不仅无法改变智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反而可能导致实施技术封锁策略的国家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领域的停滞。
关键词:全球创新网络;创新循环;互补性创新;人工智能;智能经济

作者简介:

刘刚(1965-),男,山东济宁人,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靳中辉(1989-),男,河南周ロ人,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ud5L2HlRra2Kf1C0sqgj3g

引用本文:

刘刚,靳中辉.中国智能经济的全球创新网络及其演化机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2(1):33-45.


国际不平等交换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吴阳芬,曾繁华

摘要:流通领城国际不平等交换与剥削在国际生产领域形成,而国际不平等交换对生产国际分工又具有反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生产领域“不平等”的形成归根结底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决定,“不平等”受依托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建立的资本积累体系及以此为载体的技术垄断和产业竟争力的影响,形成不断强化乃至固化的非均衡发展作用机制。由此可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既是我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新发展阶段需要解决的重大历史任务。
关键词:国际不平等交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剥削;新发展格局

作者简介:

吴阳芬(1992-),女,湖北咸宁人,武汉轻エ大学讲师,博士;

曾繁华(1962-),男,湖北京山人,武汉城市学院教授,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GdjBBa9f9XbxRHgYDtMxw

引用本文:

吴阳芬,曾繁华.国际不平等交换的形成与发展机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2(1):46-54.


经济周期、国家形象与贸易摩擦

——基于国际贸易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贾玉成,张志超

摘要:使用2006—2014年41个国家对华贸易摩擦数据,研究经济周期与国家形象对贸易摩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贸易摩擦具有“逆周期”特征,经济下行趋势加剧贸易摩擦;积极(或消极)国家形象对贸易摩擦具有负向(或正向)作用,相对国家形象也有相似结论;经济周期与积极(或消极)国家形象的乘积项对贸易摩擦有负向(或正向)影响,即经济周期会扩大积极(或消极)国家形象对贸易摩擦产生的负向(或正向)作用;贸易摩擦与体现经济周期“非对称性”的经济增长动力差异以及意识形态差异均呈正相关关系。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出口产品竟争优勢、扩大内需以及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是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不二选择。
关键词:贸易摩擦;经济周期;国家形象;国家体制;文化观念

作者简介:

贾玉成(1988-),男,天津人,天津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博士;

张志超(1951-),男,天津人,南开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4SpXmesALoELvnnUK7Yz7g

引用本文:

贾玉成,张志超.经济周期、国家形象与贸易摩擦——基于国际贸易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2(1):55-66.





区域与城市经济


特约主持人:肖金成


我国省域经济绿色发展评价

——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武义青,张 旭

摘要:以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为导向的绿色发展是化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引入势效系数改进扩展C-D生产函数进而建立GTFP模型,测算2008—2019年我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GTFP,并对我国省域绿色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GTFP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3. 37%,整体绿色发展水平逐年提高;我国区域GTFP不平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较大但呈缩小趋势,而区域内差异贡献率较小但呈扩大趋势;我国省域GTFP总体呈现“东高西低”“南快北慢”态势。“十四五”时期,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GTFP引导地方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努力实现“绿富同兴”;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区域间和区域内协调绿色发展;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助力区域经济绿色转型。

关键词:绿色发展;GTFP;势效系数;Dagum基尼系数;区域差距

作者简介:

武义青(1962-),男,河北阳原人,河北经贸大学研究员,博士。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1y-aG5cynPohfYlXBlojfg

引用本文:

武义青,张旭.我国省域经济绿色发展评价——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2(1):67-81.


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的关联性及溢出效应研究 

 李 蔚,石 涛

摘要:基于2017—2020年12家沪深上市城市商业银行863个交易日的面板数据,利用广义方差分解法,分析上市城市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关联性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表明:城市商业银行间的风险溢出显著双向关联且存在风险溢出性,外部冲击对城市商业银行间的冲击具有异质性,但是银行间的风险外溢及风险净溢出效应具有一定差异。城市商业银行间的风险具有动态溢出效应,金融风险具有周期波动性且极端事件的外部冲击较为明显。城市商业银行金融风险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网络效应,部分银行的网络溢出效应较为突出。为此,需要强化地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监管、增强造血能力、建立风险联席处置机制,以不断降低其金融风险及风险传染性。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关联性;溢出效应;广义方差分解

作者简介:

李蔚(1984-),女,河北石家庄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博士后;

石涛(1986-),男,湖北黄梅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svn48EFKDMNqqQd8hSzXcA

引用本文:

李蔚,石涛.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的关联性及溢出效应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2(1):82-89.





经济史



晚清山西商人与河北棉花贸易研究

——以商业文书为中心

晏雪莲,周超宇

摘要:清朝晚期,河北棉产区形成产地市场与中转集散市场两级市场体系,通过与外省棉花消费市场相连接,河北棉花得以大量外运。外运路线分东西南北四条,囊括华北大部以及西北、华中部分地区。山西花商在棉产地与消费市场广设花店,并凭托由制度化的书信经营形成的信息网络和以资金融通、清算为内容的金融体系,构建了完整的棉花贸易体系,实现购销一体化。山西花商也因此成为晚清河北棉花贸易发展的重要内生性因素。河北棉花西运山西,成本由花价、脚费、包装费用、厘金、官税、店用与打用钱(银)等部分构成。在棉花贸易过程中,因各地棉平与货币不同,棉花运往目的地后需对货币和重量进行换算;与其他商品不同,棉花价格以重量表示,花商利润主要来源于棉花在买进卖出时计费重量之差。

关键词:晚清;晋商史料集成;河北棉花市场;山西商人;贸易体系

作者简介:

晏雪莲(1985-),女,,湖北钟祥人,山西大学讲师,博士。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qVlAMLmwyxjy28rRYUU4mw

引用本文:

晏雪莲,周超宇.晚清山西商人与河北棉花贸易研究——以商业文书为中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2(1):90-101.


抗战时期云南粮食危机与政府应对研究 

李浩然,马万利

摘要民国前期,云南粮食基本上处于供求平衡状态。随着抗战爆发,由于农业劳动力锐减、农业生产资料匮乏、粮食需求增多和分配机制低效等原因,导致云南农村破败、粮食产出锐减、供求失衡、粮价指数和零售品价格指数上涨,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粮食危机。为了应对粮食危机,云南省政府试图通过农业技术改革、扩大种植面积、统制流通环节和抑制消费等措施减缓粮价恶性上涨的压力。但由于云南省政府更多关注流通领域的统制,导致粮政无法根本解决抗战时期的云南粮食危机,由此推动了战后昆明民主运动的开展和云南的和平解放。

关键词:抗战时期;云南;粮食危机;政府应对

作者简介:

李浩然(1992-),女,河南驻马店人,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

马万利(1968-),男,安徽池州人,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1HWoFUD0OIDSPP_Z1xLHzg

引用本文:

李浩然,马万利.抗战时期云南粮食危机与政府应对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2(1):102-109.


扫码关注我们

展望未来,重新出发,用心前行,腾飞202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