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骏专栏】之七:如何寻求心理技术改善抑郁状况?|| 渡过

王骏 渡过 2022-06-06


许多抑郁患者做心理咨询后,会产生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某个心理机构(咨询师)有很多成功案例,轮到我却搞不定?

 

原因之一:诊断。

 

目前精神障碍的诊断方式处于较为初级状态,以判断症状为主,并不是依据生物病理病变。相同的症状,有的是重大事件引发,有的是躯体疾病引发,有的是大脑病变的结果,还有的是上述几方面结合的产物,但反映出来都是抑郁状态,这就导致心理治疗有一定碰运气的成分。

 

这个碰运气的过程,与汽车维修的工作方式类似。

 

例如,一辆汽车出故障,不能发动了,车主完全是外行,任由维修厂拖去修理。这种状况,有的只是火花塞或电瓶故障,导致不能点火发动。负责接车的学徒工一看,哦,这车不能发动,虽然我刚入门,不懂业务,但花上10分钟,先把这两个最容易更换的零件换了,看看行不行。这么一更换,汽车居然能正常发动,跑起来了。这位初学者获得了成功案例。

 

有的汽车则是防盗系统、燃油系统,甚至发动机故障,换掉火花塞和电瓶没什么改善,这就需要资深工程师来接手了。使用各种仪器,进行长时间诊断大修,修好后,同样车子能跑起来,这也是成功案例。

 

抑郁症这个名词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有的患者看着挺严重,自杀想法都出来了,但经过几次简单的情绪疏导,改善认知,再教一点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就能缓解过来。同样,许多人仅靠跑步和跳广场舞也达到了痊愈。

 

通过简单的心理手段能解决的,本人甚至认为不算是病,因为不存在病菌病毒、器质病变。有的患者则有较重的生理疾病,需要药物治疗。下图是对抑郁与生物疾病共病的统计,许多生物疾病可以引发抑郁状态。


本图出自《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还有一些新发现的生理疾病的共病未列入其中。

 

原因之二:心理技术流派分野。

 

即使是心理因素明显、生物病变微弱的抑郁症,解决效果仍然差异很大。

 

这里引入心理技术的工具箱概念。目前的心理技术是以流派来划分的,相当于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扳手、起子、气泵、千斤顶等等。每个工具都可以独立起很多作用,比如扳手可以修汽车、修水管、换水龙头,也可以当锤子用。但众多工具的使用是一个整合理念:一辆故障汽车,可能不仅仅是坏了电瓶,轮胎也磨损了,这就要千斤顶和气泵的配合。如果底盘有故障,还得用吊机把车体升起来。越复杂的问题,需要的技术手段越多。

 

引发抑郁的外界原因来自多方面,学业职场、家庭婚姻、应激创伤、人格个性、文化观念等等,这些因素往往会相互关联牵扯。不同的流派擅长解决的方向不一,用一个流派技术去对付所有患者,相当于只换掉所有汽车的几个相同的零件,若是汽车仍然跑不起来,就没办法了。

 

每个心理流派都有各自的优势,也有缺陷。打破派系间隔,将它们的优势整合起来,系统化使用是上策。

 

目前而言,整合得最好的是认知行为CBT技术,该技术从上世纪50年代的条件反射技术开始,经历长期发展,先用行为激活的理念,以正面积极的状态替换掉抑郁的消极状态,让患者获得积极可掌控感;继而实施认知改善,思维监控,情绪与条件反射,并把它们做为家庭作业;最后解决导致抑郁的心理创伤,人格问题。这是一个系统化,数据实验化的集群技术。

 

抑郁表现越不严重,解决可能越困难。因为症状对生活的影响小,难受程度低,患者的合作依从性也低、比轻度抑郁还轻的恶劣心境、残留症状,可能得花费很长时间来解决。多次自杀未遂,甚至木僵的严重患者,可能几次电疗后即恢复,或改善非常大。当然电休克结束后,心理辅导要跟上。

 

本人送过几个多次自杀未遂、一心寻死的学生患者紧急去医院,经过几次电休克治疗,自杀想法消失,思维恢复,除了记忆受点影响,其他没什么,一身轻松上学去了。他们说,之前和家长有严重的冲突,现在感觉很坦然,貌似之前长期积压的愤怒情绪都消失了。是大脑得到“重新启动”?感到不可思议。其中的机制如何起作用的,不知道。

 

分门别类寻求心理治疗

 

从这个角度看,单相抑郁群体大概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患者不良生物因素非常低,免疫力强,对他们去除现实压力,内心纠结,即可缓解得比较彻底;

 

第二部分患者生物因素较重,心理技术最多缓解半数症状,必须依靠药物和身体锻炼;

 

第三部分以生物因素为主,和压力刺激无任何关系。许多人是开开心心的罹患抑郁症,只能靠长期药物和锻炼,心理技术几乎不起作用。

 

双相的生物病理性较重,从痊愈角度看,属于第二、三部分。病理在大脑中的位置区域和单相抑郁不一样,一部分双相会暂时以单相的症状方式出现,导致单相药物对症状无效果。但如果改用双相药物,见效了,这基本肯定是双相。

 

双相的自愈率很低,但目前双相的诊断有一定的泛滥,其中一部分可能不是双相。

 

一部分抑郁群体同时共人格障碍,虽然没什么生物因素,但由于人格障碍导致的不合作状态,最终失败率高。

 

有人想:如何知道自己属于哪部分?回答:有难度。由于生物检测手段处于原始时期,查明具体原因不容易,治疗过程经常是在试错中进行。现实中,许多患者发病,往往是生物成分、心理压力、社会功能问题都存在,多方面关联纠结在一起。

 

顺带提下精神分裂。该群体绝大多数都有很深的生物遗传因素,属于脑科疾病,可以在没有任何压力刺激的状态下发展,发病时期可以从童年,青年,甚至中老年才开始。压力可诱发提前发作。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技术只能起到辅助陪护的作用。

 

少数有精神分裂症状者,并非真正的分裂,而是在短期的高压刺激作用下,加上其他不良条件的累积,个体出现暂时的分裂症状。由于这部分个体的脑神经病变几乎不存在,恢复起来很快,

 

例如,旅途精神病,此病与早期的火车运输条件差有关,会出现自伤自杀,伤人的事件。旅客受到精神应激、躯体过度疲劳、慢性缺氧、睡眠缺乏、营养过分缺乏等综合作用,导致精神、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调节失常,最终出现了精神崩溃、反应失度的急性精神障碍。

 

例如,校园暴力导致的类似分裂。有个女生遭遇校园欺凌后,坐晚班校车回家,在校车上昏昏沉沉一阵子后,抬头看看车厢内的同学们,居然所有的人脸,变成施暴的同学形象,类似张国荣的电影《异度空间》的片尾场景。吓得她以为自己疯了,但逻辑思维不乱,知道要求助。

 

如果是因为暴力刺激引发遗传潜伏的精神分裂,她只会认为:施暴的同学真实存在校车上,不会反思自己有问题。


这种状态,到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补充营养,洗个热水澡,保证睡眠,做相应的心理创伤疏导即可恢复。如果形成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个要用一定的药物。 

 

作者为一线执业心理咨询师,大学心理咨询老师



苹果手机用户赞赏二维码: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本公号图片除注明外皆由张进所摄。文字、图片版权均为作者和公号所有,未经同意禁止商业应用。本公号投稿信箱:zhangjinduguo@163.com 

◀扫描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