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坛回顾 | 口述历史、集体记忆与社会认同

彭圣钦、王余意 当代中国研究院 2021-06-24




“当代中国研究:

口述历史、集体记忆与社会认同”

论坛综述

撰稿 | 彭圣钦、王余意
图片、编辑 | 陆远
校对 | 章抒文、王以宁、续璞
主编 | 贺光烨
 

2019年7月13日-14日,201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当代中国研究:口述历史、集体记忆与社会认同”论坛于云南大学东陆校区文渊楼513室举行。本次论坛共有来自南京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浙江大学等60多名学者投稿,最终有28篇优质论文在论坛上宣读。


论坛现场

7月13日上,本次论坛坛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周晓虹教授宣布本次论坛正式开幕。

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特意邀请到周晓虹教授温州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所长杨祥银教授带来两场主旨演讲。杨祥银教授梳理了西方口述史学的发展历程,指出早期在“档案实践”取向主导下的口述史学,主要着眼于通过口述历史访谈来收集和保存记忆,而不是试图研究记忆本身。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口述史学则出现了明显的“记忆转向”,即研究记忆本身,“记忆的不可靠性”正是口述历史的优势和资源所在。

杨祥银教授

周晓虹教授梳理了认同理论的两条学术来源——导源于符号互动论的认同理论和由欧洲社会心理学的“反叛”形成的社会认同理论,并指出两种认同理论在理论维度上涉及到相同的研究主题,在经验维度上同样面临诸多需要科际合作的领域。通过对两种认同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论来源和相关经验研究的比较分析可知,二者存在着整合的基础和可能性。

周晓虹教授

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分为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理论与方法”由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邓燕华教授主持。在本单元中,浙江大学的赵舒城以公众性与公共性的双重限定要素,结合其在时空范畴内的在时性与可见性,勾勒出公共记忆的关键特征,并通过伦理反思,为防止记忆研究的关键概念和范式落入权力再生产的陷阱提供必要的思考。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任一梳理了美国口述史研究的三次理论转向:“民主化转向”、“从文献到文本的转向”和“数字化转向”,并号召在口述史研究中历史学者的研究主体回归、历史研究主题回归,以及历史训练方法的回归。长春工业大学的杨海龙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切入点三个方面探讨了口述史在社会科学中的适用性问题。复旦大学的张宁通过口述调查,还原了可教子女王效梅之死的真相。河南师范大学的邓雪蒙指出红旗渠精神集体记忆代际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是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代际断层、思想多元化、红旗渠精神物化载体功能减弱等挑战。为此,提出了红旗渠精神集体记忆代际传承的优化路径。江苏省档案馆馆员蓝晓霞通过对“春到上塘”具体口述案例的分析,提出构建有价值的事件性口述历史档案的方法,并针对口述历史档案的制作与保存提出具体的实践要求,力求建立真实、可信的口述历史档案,为历史研究提供可靠材料。

第二单元“变迁与记忆”由浙江大学社会学系钱力成副教授主持。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张勇着眼于三线建设移民的文化适应与身份认同问题,指出三线建设移民经历初期的不适之后,在语言、饮食、风俗习惯、文化娱乐、社会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文化适应,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线移民文化和三线厂矿文化。华东师范大学的邱慧思以福建省某“小三线”工厂为个案,梳理了职工移民史和身份变迁,提出社会变迁影响工人们的身份认同,并呈现代际差异。这种差异使得居住在生活区的“小三线”职工最终成为“三线遗民”。上海大学的李泰指出上海小三线工人的集体记忆兼具苦难与光荣的双重面向,而在时代冲击、仪式淡化与实践有限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上海小三线工人的集体记忆处于淡然消逝的境地。华东理工大学的唐晓琦以“黄菊干部”从单位制解体中被动释放、政策引导下进入社区和职业化专业化要求下无奈离场为主要行文线索,揭开个人命运同国家发展的内在联系,窥视从单位体制到社区体制的制度变迁及个体命运沉浮景象河北师范大学的马婉祯描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岗头村民的三次住宅革命和社会心态的变化。广州大学的任亚萍首先批评了目前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方法单一性,然后提倡对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展开口述史研究,这不仅有助于挖掘鲜活的一手资料,而且能弥补原有“自上而下”研究视角的不足,多途径地推进研究不断走向全面、深入。

第三单元“历史与记忆”由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周海燕教授主持。中国传媒大学的李玥从口述历史和集体记忆融合的视角出发,通过梳理“慰安妇”问题口述史料中记忆内容的挖掘和记忆载体的改变情况,探究口述历史方法该如何介入到“慰安妇”问题研究,以及其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南开大学的刘明明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选取类型学意义上的兵团知青,依历史社会学的结构史研究进路,从社会融入与身份认同两个问题侧面出发建构后知青时代的集体记忆。山西大学的张瑜分别从村庄档案和田野访谈展现一个乡村小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和人生际遇,发现两种研究方法所呈现的“真实”大相径庭,启示研究者在对待档案时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重视和实践“走向田野与社会”。山东大学的孙艺璇通过研究一个西部矿区移民矿工的集体记忆及其变迁,论述集体记忆得以维持的条件,以及在社交媒体时代,集体记忆维续和演进的可能性。

第四单元“媒介与记忆”由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助理陆远主持。澳门科技大学的杨晴帆以1950-1970年的英雄模范日记为中心,呈现了日记逐渐从私语言说异化为政治仪式行为,及其被作为宣传英模、教化民众的重要机制以谱系式面貌呈现的过程。中国传媒大学的高玉炜以初创时期的故宫博物院为对象,将其历史记忆与宏观的政治现代化观念勾连起来,试图揭示记忆叙事的生产与再生产,以及建筑空间和媒介空间中的记忆实践。南京大学的张约翰通过研究世界遗产地区的民族文化传承,思考族群记忆、地方记忆是如何通过现代媒介被影响和改变,逐渐成为一种“他者化”记忆参与到全球传播和竞争中,以期探索关于记忆、媒介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的李慧以2008年5 · 12地震后“鬼附身/叫哭”系列口述故事为例,分析灵异故事的流言、谣言、传说的嬗变机制,并指出其存在着历时层面的继承性与共时层面的当代性、社会性。

第五单元“传统与记忆”继续由陆远博士主持,南京大学的杨渝东以侵华日军在衢州实施的细菌战的幸存受害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了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之间的关系问题。内蒙古科技大学的王雅宁依据清代包头地区的祠庙碑刻,考察包头地区民间信仰的流变、成因及社会功能。陕西师范大学的刘菲基于集体记忆理论,分析了秦腔在葬礼仪式上的多重功能及其转变。喀什大学的赵金科以一位麦盖提县民间班社舞蹈传承人为个案,通过口述访谈的方法探讨刀郎木卡姆乐舞民间艺人在情感诉求、价值取向、文化认同等方面的艺术诉求。

邱泽奇教授
作为特邀点评嘉宾,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邱泽奇教授对本论坛进行了精彩的总结。邱泽奇教授首先总结了口述史中的事实争论。他指出,参会者的论文呈现出“求真”和“求同”两种取向。在他看来,影响“现在”的是留存的记忆,不一定是真的事实,因此对于社会而言,是否为真并不是那么重要,共同的属性才是形成社会认知的前提和改变个体生活的力量。邱教授进而评价了口述史的科学价值,他认为个体抑或群体对历史的记忆,都是形塑行动者当下认知的基础,但仅把口述史料作为决定性因素运用而不加约束和限制,则会在科学上存在一定风险。辨析不同群体的叙述逻辑差异,正是口述史研究的价值所在。最后,邱教授归纳了口述史研究的理论探索,周晓虹教授领衔的“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团队的工作为认同理论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素材,研究者们关于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讨论推动了建构理论的发展。

在论坛的最后,周晓虹教授作为本论坛坛主,向参加论坛的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并指出当代中国研究方兴未艾,期待各位学者产生更多更具影响力的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