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速递 | 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荣获“年度十大口述历史项目”奖

董方杰 当代中国研究院 2021-06-24


11月8日晚,“口述历史之夜——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2019特别发布会暨第五届‘口述历史在中国’国际研讨会开幕式”在北京举行。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项目组荣获“年度十大口述历史项目”奖,并受邀在“口述历史之夜”进行了主题分享。


“口述历史之夜”现场


本次活动由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主办,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个口述史团队参与其中。在“口述历史之夜”,年度优秀口述历史项目短片展映与年度十大口述历史项目分享环节,分享者们讲述了新中国工业建设者、中国演播艺术家、“浙电”工作者、滇缅公路筑路民夫、抗战老兵、抗美援朝老兵、漳州布袋木偶戏传承人、东北二人转民间老艺人等群体在大时代下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


陆远博士主题分享现场


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项目组在当晚的主题分享由陆远博士进行,陆远博士说道:


“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为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欢欣鼓舞,不过客观回溯历史我们会发现,从1949年到1978年的,虽然国家发展历经波折乃至倒退,但这三十年也是新中国国民经济和基础建设,特别是重工业建设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


陆远博士分享现场


“更重要的是,‘前三十年’的国家工业建设布局,对外与当时国际关系、区域格局和地缘政治密不可分,对内又与1949年后中国经历的前所未有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变迁息息相关。经历了'前三十年'的工业建设,一个国家的面貌和国际地位发生的根本变化,几代人的命运也因此历经悲欢,被彻底改变。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解读新中国工业建设的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就能在多大程度上全面理解和评估新中国发展至今的道路选择。


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参会人员合影


“由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周晓虹教授领衔的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自2018年底启动了为期五年的‘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项目。2019年1月和7月,项目组先后奔赴河南洛阳和贵州贵阳、安顺、都匀、六盘水、凯里、遵义等七市,先后对五十年代苏联援建中国的‘156项工程’中的代表企业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和洛阳矿山机器厂;以及六十年代贵州‘三线建设’三大企业集团011基地、061基地、083基地进行了抢救性的口述史访谈,累计访谈309位亲历者,采访时长达42150分钟,收集各类历史照片及实物5500余件,整理口述史稿件800余万字,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新中国工业建设的曲折经历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轨迹。


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项目组于洛阳洛矿进行口述史调查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项目组已举行了四次口述史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工作坊。未来,我们一方面对其他有代表性的新中国工业遗产继续进行口述历史访谈与记录,另一方面将探索将口述史材料用于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实践。”


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项目组于洛阳一拖进行口述史调查


听取了年度十大口述历史项目分享后,哥伦比亚大学的口述历史硕士项目主任,美国口述历史协会副主席Amy Starecheski对分享项目做点评时指出,口述历史非常有力量,影响也非常广泛,她看到平凡的工人和战士经由口述历史在人们面前活生生地呈现出来、让隐藏在历史背后的人们得以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她感受到“口述历史能够在不同社群和个体之间建立一种联结感”,“通过当下的讲述,记录过去的故事,能够影响和引领着我们的未来”。


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项目组于贵州多地进行口述史调查


校对:王安迪、章抒文、王以宁

编辑:于皓

主编:贺光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