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陶凌医生调研意义重大 奥密克戎杀伤力巨大

地球村公民 庐山面目 2023-01-07
声明:根据官方数据,昨日(1月5)日全国新增新冠感染者9543人,新增新冠死亡为:0。
若果本文表述不严谨,与官方数据不一致,则以官方数据为准!


奥密克戎疫情海啸的能量超出了几乎所有人的想象。

奥密克戎的基本传染数R0约为10,低于麻疹的15(12~18),其R0在危害人类的病毒中屈居第二。但麻疹的潜伏期平均为12天(10~14天),而奥密克戎平均潜伏期为3天(1~7天),12天内奥密克戎可以在无任何免疫屏障的人群中传播4代,由1个感染者快速扩散至11,111(1+10¹+10²+10³+10⁴)个感染者,而麻疹则是12天后可以在无任何免疫屏障的人群中传播1代,由1个感染者扩散至16个(1+15¹)个感染者。

以此类推,24天内奥密克戎可以在无任何免疫屏障的人群中传播8代至111,111,111,27天则可传播至11.11亿人。

当然,那是理想的情况。现实世界要考虑人群的免疫情况。见下文  

麻疹病毒危害人类上千年,儿童感染后的病死率为0.2%(发达国家)~10%以上(极端贫穷落后地区)。1980年前后,每年约有260万人死于麻疹。

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在2018年,全世界麻疹病例激增至大约一千万,死亡人数约为14万。


但麻疹病毒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号。得过麻疹的人,就有了免疫力,另外还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获得持久的免疫力。随着疫苗技术的提高,麻疹疫苗在全世界的普及,人类有望像消灭天花病毒一样消灭麻疹病毒。

天花病毒危害人类起码数千年,最终被疫苗消灭。天花病毒特殊性在于:无变异、疫苗终身有效,不感染动物。198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人类成功消灭天花。麻疹病毒也无变异、不感染动物,如果疫苗长久有效,最终麻疹病毒也会被人类消灭。

谈到天花,我就多说一点,天花的天然毒性很强,但由于欧洲殖民者世代经历过天花感染,所以毒性对他们很弱。欧洲殖民者把天花病毒带到美洲,美洲原住民对天花病毒没有免疫能力,感染天花后出现大面积死亡。理解这一点后,就可以理解我上次文章的主要论点:奥密克戎的天然毒性与原始毒株不相上下。


在真实世界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怎样呢?

影响因素:

(一)疫苗接种。巴西是接种灭活疫苗最多的拉美国家。根据巴西2022年上半年的研究数据(此时离巴西接种第三针疫苗普遍在半年左右。)

完成接种3剂科兴疫苗60天后,预防奥密克戎感染的有效率分别是:
①<60岁,-10.4%,
②60~74岁,8.8%,
③>75岁,16.9% 。
由于<60岁的人占人口的绝对多数,保护率为负数,所以平均下来,接种三针科兴疫苗60天后,对预防奥密克戎感染基本上不具备保护力。

而接种两剂科兴疫苗满180天后,预防奥密克戎感染的有效率分别是:
①<60岁,3.7%,
②60~74岁,21.8%,
③>75岁,27.2%.
由于对<60岁的人群的预防感染的保护率才3.7%,平均下来,对防止感染的保护率极低,不足10%,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从巴西的数据可以清楚看出,接种两针(180天后)或三针(60天后)灭活疫苗后,对预防奥密克戎的保护率几乎忽略不计。

用心的读者,还可以从表中看出前面两针为科兴疫苗,第三针接种辉瑞BNT162b2疫苗后,无论是预防奥密克戎感染还是防止重症和死亡的有效率都立即大幅度提高。

我们看到,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不久前强调:第四针一定要变换疫苗,不能再用灭活疫苗了。

(二)既往感染。
如果人群最近已经感染了10%,那么这10%的人群则具有免疫力,那么奥密克戎的实时感染数Rt=10×(1-10%)=9
如果人群最近已经感染了20%,那么Rt=10×(1-20%)=8,
····
如果人群最近已经感染了50%,那么Rt=10×(1-50%)=5,
····
如果人群最近已经感染了90%,那么Rt=10×(1-90%)=1,
当Rt<1时,病毒越传越少,这一波疫情将要结束。

(三)根据粗略模型(注意是模型,同实际会有出入),14亿人口的国家可以在24天内由1个感染者传至1.08亿个感染者,27天后可以传至7.9亿人,28天即超过10亿。

(四)实际感染进展情况。实际感染速度还与防疫措施、群体行为、人员流动、地理空间等要素相关。比如大规模感染后,大家都生病在家,街上空无一人,这样实时感染数Rt就会大幅度下降。
但疫情扩散以后,一个月内基本上可以传遍全国城乡,让大部分人感染。这个基本事实,我相信绝大多数读者感同身受。

高峰时,一天感染人数达到5000万以上,甚至有可能超过1亿。
感染最高峰在12月21日这一天。
网上流传的内部数据显示:12月20日当天估计新增感染数为3699.64万,截止当天累计感染数为2.48亿。

12月21日百度的疫情搜索指数也达到顶峰,为2.976亿,健康问诊指数则为3538万。

根据微信小程序"城市数据库"的数据,全国大部分地区感染率已经超过60%,有些城市达到70%~80%以上。而网上调查数据普遍显示感染率超过80%。

(五)之前疫情就失控。其实在“新10条”于2022年12月7日发布前的11月份,北京、河北、河南和天津等地奥密克戎早就在攻城略地呈快速扩散之势,封城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国内专家们对奥密克戎的杀伤力大多都严重低估。
以吴尊友为例:
 
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2022年12月17日表示:今冬疫情感染率约10%-30%,病死率约0.09%-0.16%。
可见吴尊友显然严重低估了奥密克戎的威力。

本人2022年12月5日在《 科学抗疫必须揭露各路骗子  》一文中则对奥密克戎的威力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在12月19《 奥密克戎的威力超乎想象! 》一文中则进一步作出准确的量化判断。


幸好有陶凌医生为医卫工作者挽回了尊严

近日,网上流传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陶凌主任的一条朋友圈内容,关于新冠调查问卷的数据汇总。陶凌团队在2022年12月28日中午12点~12月29日晚上9点的问卷调查数据汇总:
①随访团队核实了所有住院、ICU和死亡信息,数据质量极高。
②参与调查的28,228人中,阳性21694人,感染率76.85%(原文有小误差),其中住院127人,23人进过ICU。
③参与调查的28,228人共填写直系亲属(注:直系亲属一般是指,配偶、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等)77,264人,亲属阳性28,654人,感染率37.09%;阳性亲属住院381人,其中80人进了ICU,另外死亡88人。
④总调研人数28,228+77,264=105,492人,死亡88人,每10万人死亡83.42人(原文为88.43,应是小错误?),
因此陶教授得出"宽死亡率"为0.08843%。(陶教授如此计算存在幸存者偏差,严重低估了死亡率,不可取,见下文

西京医院是西安乃至陕西最好的医院。而陶凌主任在业界早就功成名就了。但她凭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顶着巨大的压力做出这个实质性的调查。让国内医疗同行有可靠的参考数据,对新冠治疗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之前,我就见到很多一线医生呼吁国家提供相关数据,好让医生心里有准星。

也许应该有更高级别的机构在全国牵头做这项工作。另外国内的大量医学研究机构也都应该抓紧时间做相关研究。

怎样称赞这个调研的意义都不过分,这个巨大的社会责任由陶教授承担,实在令人敬佩和赞叹。

我昨日一天,打了大量电话联系陶主任,试图亲口对她表示感谢,并探讨进一步的数据挖掘工作。

可以想象陶教授现在面临的巨大压力,调查链接的的二维码已经失效,调查工作无法按照原计划圆满完成。陶教授已经不敢接熟人以外的电话,尽管我已经联系上了她工作上最亲近的人。

正如陶教授感言的那样“中国民众在此次新冠爆发期间的医疗素养之高令人叹为观止”。我想这个素养正是民众在互助互救中锻炼出来的。

陶凌简介
心血管内科主任,教授,博导,长江学者,杰青基金获得者,中青年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陕西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美国糖尿病学会最佳助理教授奖获得者。任CircuIation编委,美国心脏学会委员(FAHA),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心血管内科学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常委,陕西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主委。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军医疗成果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第五届树兰医学青年奖,获国家专利共19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科金重点项目、杰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973、863、国科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十余项。牵头多中心临床研究14项,发表SCI论文109篇,总IF=665.08,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5篇,单篇最高IF=29.98。

国内的一些医学专家,热衷在学术杂志上发表一些令国外同行瞠目结舌的论文。但陶教授的这个调查远胜过千百篇这类论文,研究成果可以说“同国际接轨”了,证明了国人不是特殊材料做成的,而是同样要遵循人类普遍的医学科学规律,在新冠疫情上毫不例外。详见下文:

如果国内的医生或医学研究人员都拿出这种求真务实精神,我就不相信三年来大众会被一个个专家忽悠得团团转。

我不知道,这个调研会给陶教授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在此,我向全社会呼吁:为了科学事业的发展,为了正义和真理,为了新冠的防治,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一定要珍惜和保护好良心医生陶凌教授!


 五

陶教授这个调研揭示了一个重要的数据。

清零派大V明德先生和其它网络大V都纷纷引用陶教授的"宽死亡率"这个数据,说是与吴尊友预计的0.9‰~1.6‰的死亡率基本吻合。

错、错,大错特错!
老读者知道,本村民是数据控!

一看到有价值的数据我就来劲,因为会透过数据看穿事物的本质,而一切科学研究都是建立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的。

清零派大V明德先生和其它网络大V在分析陶凌医生的数据时,犯了什么错误?
陶教授朋友圈里讲的"宽死亡率"反映的是被调查对象的总死亡率,其实已经属于幸存者偏差,严重低估了死亡率。但被明德先生和其它大V更加严重曲解,误以为是吴尊友所说的病死率。

病死率,即感染死亡率。但吴尊友把美国和港台的确诊死亡率误以为是感染死亡率。我在奥密克戎的威力超乎想象! 》一文中就提到美国在2021.12.30-2022.06.29期间奥密克戎的确诊死亡率为0.55%,而实际感染死亡率为0.18%。美国的感染死亡率低是建立在高效疫苗接种和高比例的既往感染还有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推广使用的基础之上的。

那么陶教授团队的这个调查揭示了感染死亡率为多少?

首先要排除幸存者偏差,所有接受调查问卷28,228人都是感染奥密克戎后还活着的人,即幸存者,幸存者感染死亡率为多少?显然是零!所以计算感染死亡率首先应该把幸存者排除掉。

所以只能计算亲属的感染死亡率:

亲属阳性28,654人,住院381人,其中80人进了ICU,另外死亡88人。

"临时感染死亡率"(即已经发生的死亡占比)为:88/28,654=0.31%,

应该考虑到,还有381人住院(80人ICU),另外还有相当一批阳性家属症状加重会住院甚至转成重症(大量住院者、重症者是感染一周后才病情恶化的),假如正在住院和将要住院的亲属还要死亡的人数为已经死亡的一半{死亡高峰一般发生在感染高峰(前文:2022年12月21日)后的三周前后,即1月10日前后},那么总计死亡为88+44=132人,即这28,654人最终感染死亡率估计为:132/28,654=0.46%

我在《奥密克戎的威力超乎想象! 》一文中已经分析出奥密克戎的天然毒性(量化指标为:对没有免疫力的人群的感染死亡率,以美国人口结构为基准,美国老年人比例同中国相近)为0.6%(2021.12.30-2022.06.29)。

也就是说假设陶教授最终的调查感染死亡率为0.46%的话,则相当于天然毒性的77%。减少的23%部分可以归为:①我国老年人口比例略低于美国,②疫苗有些许功劳。由于国人大多接种了灭活疫苗,基本上是在2021年完成的接种,间隔普遍超过一年,疫苗对死亡的保护效率应该远远低于上文图中巴西的相应数据。

至于这个冬季会有多少人在这场疫情海啸中提前告别亲人,有兴趣的读者我相信完全可以估算出来。如果是1亿人感染,那么会有多少人提前离世呢?

1亿×0.46%=46W

这个冬季究竟会有多少人感染奥密克戎?请稍微动动脑筋,我只能说这么多。


 六

真实世界的感受与数据

(一)在现实生活中,我走访调查了大量人群。每个人感受不尽相同。农村有些一两千人的村庄,可能村民还未感觉到有老人已经提前走了,而有些数百人的村子,12月至今已经走掉了好几个老人。我还走访了一些医院,情况差别大,大医院严重告急。

(二)工程院院士去世:

截止2023年1月4日,已故工程院院士一共296人,其中2022年12月15日~2023年1月4日逝世20人,2022年的12月15日之前一共才逝世19人。

(数据来源,工程院网站:https://www.cae.cn/cae/html/main/col56/column_56_1.html)

有著名大V为此辩解说,那是因为12月份是高死亡月份。

实际情况呢?北半球有明显冬季和夏季区分的国家,1月份死亡人数最多,约占全年的9%;8月份死亡人数最少,约占全年的7.7%;所以每个月死亡人数相差其实不是太大,基本上是比较均衡的。

再看看往年12月份的工程院院士死亡人数吧:
2021年:1;
2020年:3;
2019年:2;
2018年:2;
2017年:2;
2016年:1;
2015年:2;
2014年:1;
2012~13年:0;
2011年:2;
2010年:0;
2009年:1;
2008年:2;
2007年:5;
2002~06年:0;
2001年:3;
1994~2000年:0。

(三)中科院院士去世:
中科院官网(网址:http://casad.cas.cn/ysxx2017/ygysmd/)显示,2022年12月25日数据,已故中科院院士658人,而2023年1月5日数据升至667人,即11天内有9位中科院院士逝世。
12月23日,著名的"双黄连院士"蒋华良去世,才57岁。
(四)大量教授等提前去世
北大清华校内网大量讣告是不争的事实。
大连理工教师讣告数据:

读者诸君自己看吧。

有人说,知识分子身体娇贵,抵抗能力不如农村老人。

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说法。无论中外,知识分子的身体状况都要好于同龄的普通人群。否则还有什么资格称知识分子呢?知识分子群体不能让本身这个群体变得更健康,那么知识还有什么用处呢?

(五)都是老人?

有人说,这些人年龄大了,本来也活不了多久?

请看:

很多是四五十岁年富力强的的中青年,当然也许有个别去世与新冠感染无关。

再看看美国2022年新冠死亡(奥密克戎占95%以上),年龄分布情况:

0-49岁占比5.4% ,
50-64岁占比15.64%,其中50~59岁与60~64岁两个年龄段约各占一半,即各约占7.82%。
有研究表明,新冠死亡者平均比正常寿命少了13年!
考虑到这些人90%以上有基础疾病,我估计新冠感染使得这些逝者大约减少了80个月的平均寿命。

(六)医护工作者从未如此辛苦而无媒体关注
医护人员成片感染,很多还必须坚持上班。媒体报道大量医学专家去世。
120、急诊、ICU工作量暴增,大量三甲医院所有科室都要收治新冠病人。

蓝莓医生:不需要任何夸张的宣传和表扬,但终究还是医护用疼痛着的血肉之躯堵在了通往地狱的最后一道门前。

(七)特殊行业业务暴增

一些特殊行业从12月中旬开始业务量比往年同期暴增3~10倍以上。对数据敏感者立马明白这是什么概念。我手头有大量的素材,这里就略过。


 七

奥密克戎对人体攻击是全方位的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以在几天内从气道传播到心脏、大脑和身体的几乎每个器官系统,病毒在心脏和大脑中可能会持续数月。(所以在严格清零的情况下,也会有各种莫名其妙的感染?)


很多网友还在说,现在的毒株不像奥密克戎,因为奥密克戎只感染上呼吸道,不会造成肺炎。这是对奥密克戎的极端轻视和误解。

实际情况是,新冠病毒对人体是全方位攻击,奥密克戎也一样。

美国2022年新冠死亡238,333人,其中107,757人出现肺炎症状,占比45%。

2022年7月,《疫苗》杂志上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分析了北京2022年1~4月间新冠感染者中肺炎发病率的真实世界数据

图中的普通型就是指有肺炎的普通病例,在全部感染者中占比16%,在60岁以上人群中占比45%。注意:无症状感染占比6%,同这次疫情海啸非常吻合。
如果16% 的感染者出现肺炎症状,那么假如10亿人感染,则有1.6亿人有肺炎,所以大量的白肺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有的中外检测机构一致认定:这次疫情海啸就是奥密克戎发威。
  


 八

这一波疫情海啸正在慢慢收尾,但第二波、第三波...一定会来。

面对疫情海啸,五位大咖做出了研判。

钟南山:2023年2月底或3月初,长达3年的新冠疫情将结束,人们将回归正常的生活!

评:钟院士这三年研判过疫情结束时间有几十次吧。

张文宏:第二波新冠疫情必然存在,将在2023年春节到来,并且感染人数可能达到80%左右。

评:应该是指累计感染人数80%左右。

曹云龙: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经历了四波重大感染高峰,平均三个月一次,我们也无法躲避。

评:大致如此。没有特殊人种。

蒙国宇:新冠疫情不至于三个月就来一次,半年一次是有可能的。第二波高峰可能在五六月份,且第二波疫情规模远小于现在,仅为现在的25%-50%左右。

评:感染几个月后,体内抗体下降,再次感染是大概率事件。欧美国家二次感染超过50%很普遍。

曾光:新冠可能没有第二波了,根据传播的经验,首波感染大概是30%,然后还会再来第二波,甚至是第三波。而现在绝大部分地区感染率都超过了80%,所以可能没有第二波了。

评:小瞧了奥密克戎威力,高估了抗体保护作用

总体上,对健康人来说,二次感染的危害低于初次感染,但也不排除少数可能性。


下面是我通过分析美国62万新冠死亡者的数据计算出的各个年龄的人口的感染死亡率,同奥密克戎的天然毒性(无既往感染和疫苗接种情况下的感染死亡率)基本吻合,可以帮助读者和医生朋友评估各年龄人口感染奥密克戎的风险,作为风险基数使用。成年男性,对照表上年龄加一岁;成年女性,对照表上年龄减一岁;0~4岁比照11~18岁。

下面以美国总统拜登为例,计算其再次感染奥密克戎的风险(即死亡率):
拜登80岁,男加1岁为81岁,既往奥密克戎感染+mRNA二阶加强针,风险已经降了95%,
即风险为4.5%✖️5%=0.225%(相当于50岁人的风险基数值),再加上拜登体检数据远远好于同龄人,加上新冠特效药和良好的医疗条件。所以风险极低。


新冠特效药和高效疫苗

获得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新冠特效药,只有唯一的一种: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拜登总统和福奇博士感染新冠后,都是用了paxlovid,很快就完全康复。这波疫情中,高级离退休老干部为何基本安全?paxlovid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上图可以看出:美国奥密克戎(Omicron)带来了第二高的病死高峰,而这还是在高效疫苗接种+高比例既往感染下的结果。 另外:2021年初的第一高峰,疫苗来晚了一步,绝大部分死者没能等到疫苗。2021年眼看疫情见底,半途杀来传染性更强的德尔塔毒株,导致拒绝疫苗者大量死亡。2022年初的第二高峰,可惜药物来晚了一步,大部分死者没能等到Paxlovid。Paxlovid推广使用后,美国的新冠死亡已经变得很少。

大家看到,Paxlovid有被人疯抢到几万元。

家里有65岁以上老人或高危人群,一定要想办法提前准备Paxlovid,出现症状后5天内服用可以降低八九成的死亡率!比如男84岁,基础风险率为6.6%(见上文 ),如果没有接种过疫苗,按规定服用Paxlovid口服药,有望把风险降到0.66%。

祝福全国人民和读者朋友平平安安!
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2023年,恢复经济发展!

——地球村公民占全喜

2023年1月6日

往期文章:
奥密克戎的威力超乎想象! 
破解世纪之谜!大考才刚刚开始!
评饶毅大战金冬雁(下)
科学抗疫必须揭露各路骗子 (现实无情打脸骗子)
科学量化认证放开的必要性
上海日记首篇:新冠疫情简史
钟南山院士,你又错了
读者可加个人微信防失联:dqcm68,请注明“读者”或“防失联”字样。
全文7000余字,花了我半个月的积累。请老铁点赞转发并打赏一元,让良心道义文章可以在朋友圈火起来。
有些读者问我为什么不更新俄乌战争的文章。由于发生了更大的事情,无从言说。而关于疫情,原来一群骗子突然消失,现在又来了一群新骗子,所以暂时把目光放回到国内。
全家五人在去年12月18日前后感染,我第一个出现症状,也是最后一个症状完全消失,我和夫人大约花了10天时间完全康复。儿子、女儿和小外孙都在24小时~48小时康复。
我、儿子、小外孙没有打疫苗。夫人接种了3针灭活疫苗,女儿接种了2针灭活疫苗,她两人都是被学校要求强制接种的。

我还要强调的是:对高危人群来讲,接种高效疫苗(mRNA)是最佳的保护方法,对大多数普通人亦然。有条件的很多去泰国或港澳接种辉瑞疫苗(复必泰)。没条件的只好盼星星盼月亮或接种国产二阶疫苗?

很多读者误会我的意思,他们不知道我一直主张放开,科学抗疫但不是躺平,疫情爆发以来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文明国家躺平过一天!
我们面临的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疫情海啸。当然,毕竟90%以上的感染者很快就恢复健康,长新冠可能在5%左右,会有家人不幸提前逝去的约占1%。

读者的鼓励,给了我信心和力量,必须对各路骗子说不!
科学无国界,人命关天,必须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科学理性抗疫。
(我国生物医学水平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