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津大学&山东大学[AEM]:锂氧电池正极催化剂的最新研究

科学10分钟 2023-03-02


第一作者:李德元;

通讯作者:杨春鹏*,王俊*;

单位:天津大学,山东大学;


主要研究内容

锂氧电池(lob)具有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但缓慢的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反应(OER)动力学,导致锂氧电池存在循环寿命短,初始充放电比容量有限,倍率性能较差等问题。因此,开发可提高ORR/OER动力学过程的正极催化剂对提高锂氧电池的电性能尤为重要。

研究表明,催化剂表面对中间体的吸附能力至关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ORR/OER催化活性。本文通过引入d带中心模型来研究反应物与过渡金属及其合金之间的内在亲和力,为过渡金属硫化物基正极催化剂提供了深入的见解。


本文研究要点

一、证明了以钴/镍黄铁矿复合材料为概念性验证,证明同构结构可以有效地调整催化剂的d带中心,从而优化中间体在LOB中的吸附能力。

二、同构钴/镍黄铁矿复合材料作为LOB的正极催化剂,可以有效地加速Li2O2的生成和分解,较高了初始放电/充电比容量、循环寿命和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

三、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通过调节吸附容量,可提高ORR/OER动力学,降低反应过电位,进而提升锂氧电池的电性能。


图1. a) NiS2-CoS2的电荷密度差图(俯视图);b)功函数曲线和c)态密度; d)计算得到的NiS2-CoS2的d带中心与中间产物的吸附能图。

 图2. a) NiS2-CoS2@NC的合成示意图; b) XRD图; c, d) SEM图; e) AFM图; f) HRTEM与对应的g)晶格测量曲线。

 图3. 不同催化剂的a) CV曲线; b) 倍率性能; c) 初始放电/充电曲线; d-g) 不同电流下的放电/充电曲线与循环性能。 

 图4. a) 不同阶段XRD图; b, c) 放电和充电下的DEMS结果; d-f) 不同阶段的SEM图像; g, h) 不同阶段对应的XPS谱; i) 不同阶段的EIS图。 

 图5. a) 反应相图; b) NiS2-CoS2; c, d) CoS2和NiS2计算能量图; e) ORR/OER过程的过电位; f) 中间体与催化剂相互作用示意图。



参考文献:

Adv. Energy Mater. 2023, 2204057

DOI: 10.1002/aenm.202204057


 

往期推荐


Nature发文:全球知名数据库中超34万篇论文涉嫌造假

2023-02-21

ACS Nano:COFs氧还原新进展

2023-02-21

清华大学Nano Energy: MoO2/Mo异质结构的制备及其HER和自发电氨气传感功能最新进展

2023-02-20

港大全面封杀ChatGPT,AI作弊丑闻震惊全世界!

2023-02-2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