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观点| 政治,还是诗学?——李国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英译研究

翻译学者都关注了 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 2022-09-11


摘要:《冬天里的春天》是我国当代作家李国文198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 一年之后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2018年, 英国ACA出版有限公司推出了刘全福教授翻译的这部小说的英译本。小说原文发表于改革开放之初, 时隔36年之后, 在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今天, 小说中的某些政治词汇和话语, 即使汉语读者看来也有政治口号之嫌, 显得有些时过境迁, 这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那么译者是如何翻译这部小说中的政治词汇和政治话语的?译者的译文风格如何?在对原文和译文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笔者发现译文中有两个明显的个性化变通策略, 即去政治化倾向和诗学取向。笔者尝试借用批评译学的研究思路,结合出版社选材倾向、译者的文学翻译认知、审美取向、翻译理念和翻译目的等因素,尝试从意识形态角度对翻译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关键词:《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去政治化;诗学;意识形态; 批评译学;


作者简介:孙会军,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学。                                                          

           

0.引言


当代作家李国文1981年发表的67.5万字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是1982年我国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小说的主人公于而龙是某大型军工动力厂党委书记兼厂长,小说围绕他回到阔别三十多年家乡之后的三天经历展开。三十年前,他的家乡是他和妻子芦花并肩作战的游击根据地, 现在回到家乡, 一方面要去祭奠三十年前惨遭毒手的芦花, 一方面也希望可以趁此机会查找线索, 查明当年暗杀芦花的凶手。返乡时间只有三天, 但是小说通过对于这三天的经历、联想、回忆的叙述,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十七年写到粉碎“四人帮”,对四十年的社会生活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小说情节曲折、细节生动,内涵深刻, 加上蒙太奇、意识流、象征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读来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唯一的缺憾是,小说原文完成于粉碎“四人帮”之后不久, 里面的政治话语表述带有政治口号的色彩, 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时代的变迁、政治语境的变化、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意识形态的冲突都会给译者的翻译过程带来一些挑战。本文尝试沿着批评译学的研究思路, 对这部小说的英译本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着重考察译者对小说中的政治词汇、政治话语的处理,探寻译者的翻译模式(patterned behavior) , 并对译者翻译模式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


笔者之所以会选择小说中的政治词汇和政治话语作为本文的关注点, 主要是因为原文和译文的阅读体验有很大不同。原文给读者一个突出的印象是, 行文中有不少在当今读者看来口号式的词汇和话语表达, 显得有些过时;而英语译文读起来却几乎没有这样的感觉。下面笔者就结合具体的例证进行讨论。


1. 去政治化倾向


何谓“去政治化”?在本文中, “去政治化”特指在翻译过程中删去原文中政治词汇、政治话语, 或是用普通的词汇、话语表达来替代原文中具有特定政治内涵的词汇、政治话语的现象。下面笔者审视《冬天里的春天》英译本中译者对政治词汇和政治话语的处理。


1.1 政治词汇的翻译


在本文中, 所谓政治词汇特指我党和我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生活中频繁使用的词汇。笔者首先关注小说中的政治词汇, 然后考察英译本对于这些词汇的翻译。下面是一些政治词汇的译例:


[1a]她明白, 只要游击队长落到敌人手里, 决无生还之理, 而且那也表明, 石湖支队这一下可就真的垮了。所以, 她不得不咬了咬牙, 从怀里掏出那珍藏的五块银元, 放在老晚脸前的船舱板上, 几乎是央告地对他说:“你不会白给革命1尽力的, 求求你, 老晚哥, 帮帮我们游击队的忙吧!” (李国文2001:3)


[1b]She knew for sure that he would never have a chance to survive should the guerrilla leader be arrested by the enemy, and that the Stone lake detachment would immediately fall apart once and for all.Then, having made up her mind with a great effort, she pulled out the treasured five silver dollars from her bosom and placing them on the deck in front of Wan, said to him, almost pleadingly:“You’ll not go to all this trouble in vain.Brother Wan, please do us a favour!” (Li Guowen 2018:5-6)


“革命”和“游击队”是两个政治词汇, 这里译者分别用all this trouble和us两个非常普通的词汇来翻译原文中这两个政治词汇, 小说的政治色彩被减弱、淡化。再看下面的例子:

[2a]“别让老于瞎折腾了。这十年, 三灾九难, 好不容易熬过来, 让他安安生生多活几年吧。你是医生, 若萍, 得过心肌梗死的人, 那就等于在马克思那儿备过案的, 随传随到……” (李国文2001:10)


[2b]“Tell him to quit bustling about.You know he really has had a hard time.I’d think he should take his time and stay healthy into a ripe old age.You’re a doctor yourself and must know that anyone who suffers a heart attack lives on borrowed time.” (Li Guowen 2018:16)

在这里, 原文中的“马克思”是一个具有政治色彩的词汇, 对于追随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员来说, “去见马克思”是一个常用的词汇, 表示死亡, 到已经去世的马克思那里去报到。“到马克思那儿备过案”含义略有不同, 表示曾经九死一生、差点送命。看一下译文就会发现, “马克思”这个政治词汇在译文中被消解掉了, 变成了日常、普通的词汇表达。


[3a].如今, 他喜欢沉默, 喜欢枯坐, 喜欢冥思苦索———一个共产党员, 历经九死一生, 要是不回过头去, 看看自己走过来的道路, 总结一下成败得失, 也实在是太可惋惜了。(李国文2001:11)


[3b].These days, he had been taking to reticence, sedentariness and contemplation.A party member and one-time warrior who had survived untold narrow escapes, he would surely think of it as a shame if he could not look back at the road he had travelled so that he could sort out his lifelong gains and losses. (Li Guowen 2018:17-18)


上面这个例子出现在小说第一章第一部分, 译者没有将原文中第一次出现的“共产党员”照直翻译成a member of Communist Party, 而是简化为a party member, 然后在a party member后面添加了one-time warrior (曾经的战士) , 显示叙述者心目中a party member积极、正面的内涵所指, 然后在第一章第三部分再将“共产党员”直译为a member of Communist Party。


[4a]何况担当过石湖支队的卫生员, 目睹他和芦花深沉真挚、生死与共的爱;直到今天, 深知那个牺牲的女指导员, 还一直在牵系着他的灵魂。这固然使她产生一种女性本能的嫉妒, 但也引起她对于而龙忠诚的敬重。这种对于同志至死不渝的感情, 是多么值得宝贵啊! (李国文2001:12)


[4b]Moreover, she had at one time worked as an assistant nurse of the Stone lake detachment and witnessed the profound affection between him and Luhua.Till this day, she still remembered how he and the martyred female political instructor had bonded with each other, heart and soul.It was only natural that all this would provoke a touch of jealousy,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valued love that had never changed between them also helped him win her loyalty and respect. (Li Guowen 2018:19)


上文中的“她”指的是谢若萍, 她曾经作为游击队的卫生员目睹过游击队长于而龙与游击队指导员芦花之间“深沉真挚、生死与共的爱”。作为于而龙现在的妻子, 看到丈夫心里对前妻芦花仍然念念不忘, 心里自然有些嫉妒, 但是也因此对丈夫更加敬重。为什么呢?下面的一句话是“她”发自内心的感慨:这种对于同志至死不渝的感情, 是多么值得宝贵啊!对照英语译文, 我们会发现译者将“同志”去掉了, 将“对于同志至死不渝的感情”翻译变成了love that had never changed between them———于而龙与已经牺牲的妻子芦花之间的恒久不渝的爱。这样的改动表面看来偏离了原文, 但在笔者看来比原文更加真实自然, 更加符合人之常情, 因而更容易为英语读者所接受。


下面也是一个关于“同志”的例子:


[5a].但万万没想到那位夫人, 竟然一反那类似宣判书的严峻笔调, 而以富于情感的声音对他说:“周浩同志回到部里来了!” (李国文2001:13)


[5b].To his enormous surprise, however, Lady Xia, having dropped her normal, serious tone, tantamount to pronouncing a verdict, said to him, in an impressively gentle voice:“Mr.Zhou Hao has been back to the ministry!” (Li Guowen 2018:21-22)


“同志”一词本来指志同道合的人, 受苏联的影响, 党内大家互称同志。直到现在, 这一称谓仍然时有使用, 政府部门同事之间进行较为正式的沟通, 或是在正式场合提到同事名字的时候, 往往会在名字的后面加上同志两字以示尊重, 同时也显得更有仪式感、庄重感。“同志”这一称谓曾经扩大到党员和非党员之间, 一度成为中国人见面打交道最常用的方式, 甚至一度被广泛用作陌生人之间打招呼用的称谓, 只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作为陌生人之间的称谓逐渐为其他称谓所取代。在上面的第五个例子当中, 说话人称呼即将到任的部长为“周浩同志”, 译者按照英语文化的习惯, 将其翻译为Mr.Zhou Hao, 淡化了政治氛围。

下面的例子中, 译者的改动是比较大的:


[6a]于而龙去见“将军”。刚回到部里来, 忙得不亦乐乎的周浩说:“怎么?又要心血来潮!”


“不———”于而龙说, “电话讲不清楚, 登门求见!”

“坐下来, 讲讲吧!为什么?”

“也许是为了芦花, ‘将军’, 我觉得也可以说是为了!” (李国文2001:14)


[6b]He went immediately for an interview with the general.Zhou, fresh back at the ministry, and as busy as a bee, said:“Well, carried by a whim again?”


“No...”was his reply.“I couldn’t spell it out on the phone.I have to come to seek advice!”

“Sit down and spell it out.How come?”

“For the sake of Luhua, General, and for the sake of the nation!” (Li Guowen 2018:22-23)


原文中的“为了党”一句, 中国读者理解和接受起来一点没有问题, 可是到了英文版中, 读者群体完全变了, 因而译者将其相应地变成for the sake of the nation (为了国家) , 这样处理, 对于英语读者来说会显得比较自然, 也较容易引起共鸣, 照直翻译成for the sake of the party, 跟英语文化的意识形态相互矛盾, 可能会影响读者的接受。


1.2 政治话语的翻译


所谓政治话语是社会政治生活的语言表达, 这里笔者用来特指历史上我党和我国政府在政治生活中一些惯用的话语表述。笔者首先在小说的原文中标记出一些政治话语, 然后在译文中找到其对应的英语译文:


[7a]不过有言在先, 你不要搞很多人, 尤其是骑兵们, 免得头头们说三道四, 又在进行什么反革命串联, 正在催命似的逼着我去什么转弯子学习班呢。(李国文2001:23)


[7b]He would not of course give a damn about those injunctions, but he still enjoined a frugal ceremony so as to avoid unnecessary troubles. (Li Guowen 2018:34)


[8a]“嗬, 自留地又搞起来啦?”

他红着脸承认:“还是老地方。”

“试验场?”

络腮胡子惭愧地地点点头, 心痛地说:“这还是去年二次给你贴大字报时种的, ……” (李国文2001:23)


[8b]“But where do you grow it?”

“Square one, of course.Wherever else do you think?”

“You mean the test site?”

Nodding his head with shame, he said, vexed, “All this was harvested last year...” (Li Guowen 2018:34)


不难看出, 在这个例子里, 原文中的政治话语“进行什么反革命串联”“转弯子学习班”“搞自留地”和“贴大字报”都没有被翻译出来。再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9a]“如果你多少还有点中国人的味儿, 你就该去制止, 那些新贵们的愚蠢行动……” (李国文2001:24)


[9b]“Should you have had even a shred of human decency, you would have flung yourself into the breach to suppress the stupidity of those upstarts...” (Li Guowen2018:35)


[10a]你得说话呀, 老王, 你去对那些少爷们讲, 我们中华民族不能活了今天, 不顾明天。对一个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来讲, 试验场决不是太大。(李国文2001:25)


[10b]Go and tell them that we, as a nation, shall have to think of the days to come.Tell them that, for a big country like ours, this test site is not so large that it has to be demolished. (Li Guowen 2018:37)


在上面的两个例子中,“如果你多少还有点中国人的味儿”“我们中华民族”以及“一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家”这几个话语都被译者分别替换为更加具有普遍意义的话语表达———“Should you have had even a shred of human decency”“we, as a nation”以及“a big country like ours”, “去政治化”“去国别化”的特点比较突出。


[11a]于而龙诚挚地唤了一声:“同志, 你听我说———”

“谁是你的同志?”他弹了一眼。

于而龙苦笑着, 正如当年高歌用一双穿草鞋的脚表示革命一样, 这位干部得把嘴上的阵线分清, 就好像被来历不明的人喊一声同志, 就有成为对方同伙的危险, 这种革命的纯净是多么形式主义啊!殊不知有些“同志”比敌人更坏……(李国文2001:422 -423)


[11b]“Listen to me, comrade, ”he said with profound emotion.

“Who’s your comrade?”the man whipped a spiky glance at him. (Li Guowen 2018:507)


在上面的例子中, 前面的对话被翻译出来了, 而后面于而龙的心理活动———人物对于政治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观察都没有翻译, 而是直接删掉了。


上面两节的译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译者模式化的翻译行为 (patterned behavior) ———对于原文的政治词汇和政治话语, 译者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削减、淡化处理, 用普通词汇代替具有特定政治内涵的政治词汇和政治话语, 尽量用英语读者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反映人类共性的表达去取代原文中口号式的政治表达, 表现出“去政治化”“去国别化”的倾向, 或者说是对“普遍性”的追求。


2. 译者的诗学取向


本文中所谓“诗学”, 具体而言, 指的是以雅各布逊为代表的俄国形式主义学派所倡导的“文学性”, 换句话说, 就是文学作品中使其成为文学的陌生化表达 (Jakobson 1996) 。笔者在阅读英译本的过程中发现, 英语译文地道、生动, 有很多诗性的英文表达, 译者的诗学取向比较明显。下面的一段是小说开头对于石湖上空大雾的描写, 原文采用了重复、拟声、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段, 对于大雾的描写生动可感:


[12a]沉沉的大雾, 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 笼罩在石湖上空。迷迷蒙蒙, 混混沌沌, 任什么都看不出来, 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 船头逆浪的水声, 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 真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那劈脸而来的浓雾, 有时凝聚成团, 有时飘洒如雨, 有时稠得使人感到窒息难受, 有时丝丝缕缕地游动着, 似乎松散开了, 眼前留出一点可以回旋的空际。但是, 未容喘息工夫, 顷刻间, 更浓更密的雾团又将人紧紧裹住。(李国文2001:1)


[12b]The fog, thick and heavy, had been hanging there persistently, like a canopy enshrouding Stone lake, as if it would never abate.Everywhere was turbid and topsy-turvy, with nothing being discernible.If it had not been for the muffled groans of the oars, the splashes from the boat against blustering billows, and the indistinct, sporadic pops and bangs of exploding firecrackers from the hamlet at the far end of the lake, one would have thought that one was living in a world that had long expired.The relentless assault of the fog, now congealed in condensed clumps, now drifting away like drab drizzles, now sticky and suffocating, now floating around in warps and wefts, seemed to relax to spare enough leeway for one to move about.In an instant, however, before one could hardly have time to take a breath, one would find oneself swamped in even murkier lumps of mist. (Li Guowen 2018:1)


对照译文可以看出, 译者不仅传递了原文的信息, 还着力再现原文语言的诗性表达。上面段落第一句话, 译者在翻译“笼罩”一词的时候, 除了使用enshrouding对应原文之外, 还增加了like a canopy这个明喻, 使译文更加生动形象。为了传递原文中反复修辞格的效果, 译者多处使用头韵法进行变通, 头韵构成了这段译文一个非常鲜明的语言特点。原文中的排比结构———四个“有时……”在译文中相应地被翻译为四个由now引领的结构, 再现了排比的效果。对于原文中的拟声词“咿咿呀呀”, 作者使用了splash和拟人手法groans of the oars来处理, 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亲闻其声的感觉。


[13a]石湖分手以后, 天南地北, 不谋一面, 只是断断续续地保持着联系, 但每年夏季都能品尝到金线荔枝的于而龙全家, 只是到剥着吃的时候, 才能想起托人捎来礼物的王纬宇。……在于莲、于菱心目中, 却认为他是个和金线荔枝同样甜蜜多汁的人物, 总惦念着这位和他们爸爸一起打过游击的英雄。(李国文2001:537-538)


[13b]After their separation, they had been kept poles apart and only communicated off and on by means of correspondence.Usually, Yu would not have thought of him had it not been for the fresh and juicy litchis he had been sending over from the south every year...In the hearts of his son and daughter on the other hand, Wang was really someone as sweet and succulent as a litchi, and they were always hopeful that they could have a chance to feast their eyes on the graceful demeanour of the hero no less reputed than their father in those years. (Li Guowen 2018:557)


在上面的例子里面, 如同前面两节讨论过的例子一样, 译者对“打过游击”这一概念进行了淡化处理, 将“和他们爸爸一起打过游击的英雄”翻译为“和他们的父亲差不多同样出名的英雄”。此外, 上面英文译文中下划线的部分, 都是译者添加了内容的地方:原文中的“金线荔枝”在对应的译文中添加了fresh和juicy两个形容词;同时译者还添加了from the south这一背景知识来说明中国的荔枝产地在南方。改动最大的是最后一个句子, 译者不仅照直翻译出了作者对于王纬宇比喻性质的描写:像荔枝一样甜蜜多汁, 而且用英文诠释了“甜蜜多汁”的内涵:举止优雅。最值得一提的是, 原文中一个普普通通的词汇“惦记着”, 被处理为一个暗喻:feast their eyes on, 使译文既风趣贴切又很有文采。译文中有很多非常地道生动的译法, 出色的译笔俯拾皆是, 下面就是几个典型的例子:


[14a]老团长, 你烟瘾大, 尝尝自家种的, 看看味道醇不醇? (李国文2001:23)


[14b]Colonel, I know you smoke like a chimney.Igrew these.Have a taste to see if it’s to your liking. (Li Guowen 2018:34)


[15a]新娘说:“老厂长, 对付那些四肢发达, 头脑简单的家伙, 鞭子比说话更有效果, 信不信?” (李国文2001:32)


[15b]“Lousy morons!”the bride said.“They are more brawn than brains.Uncle Yu, don’t you think whip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for them?” (Li Guowen2018:45)


上面的第三个例子中, 译者将“你烟瘾大”翻译为you smoke like a chimney;而在第四个例子中, 译者没有拘泥于原文, 将称呼语“老厂长”照直翻译出来, 而是换成了Uncle Yu, 因为在英语中“老厂长”对应的表达不太适合做称呼语。同时, 在英语译文中, 新娘给“那些四肢发达, 头脑简单的家伙”增加了一个称呼语“Lousy morons!” (讨厌的蠢货!) , 读起来非常自然、生动。此外, 译者对于“四肢发达, 头脑简单”和“鞭子比说话更有效果”的处理———“They are more brawn than brains.”和“whip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都让人拍案叫绝, 显示出译者出色的英语功底。再看下面的例子:


[16a]飞翔吧!老家伙, 你欢畅地朝前游吧!你一定会游得更好的…… (李国文2001:115)


[16b]Away thou fly, my old friend!And swim briskly to the depths of freedom!Methinks you would make an unrivalled swimmer, never to be vanquished by anything under the sun... (Li Guowen 2018:148)


上面这个例子中的“老家伙”指的是一条身负重伤、但有着强烈的求生意志, 通过激烈搏斗终于逃生的红荷包鲤鱼。目睹这条大鱼不屈拼搏的过程, 于而龙联想到了自己曲折起伏的命运, 他忍不住流下了眼泪。“飞翔吧!老家伙, 你欢畅地朝前游吧!你一定会游得更好的……”是于而龙的肺腑之言, 流露出主人公对于这条大鱼的同情、欣赏和期望。对比一下, 我们从作者的诗性用词thou、Methinks以及添加的the depths of freedom和never to be vanquished by anything under the sun可以看出译文明显的诗学取向, 比原文更好地展现出人物的浪漫主义情怀及其对于未来的信心和憧憬。


3. 原因探析:批评译学的角度


下面, 笔者尝试从批评译学的角度出发, 对上述的翻译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批评译学是描写性译学与批评话语分析之间有机融合的结果。根据批评译学的观点,“翻译文本的选择与接受, 译者翻译策略与方法的应用以及翻译文本中具体词汇或结构的选用均渗透着意识形态无形的支配作用。” (胡开宝, 孟令子2017:61) 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 也不是文字之间的机械转换, 翻译从头到尾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 是出版社、编辑、译者、原文作者、译文读者、编辑等各种力量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之间相互角力、协商的结果。


3.1 出版社与翻译选材


在众多当代中国小说中, 为什么这部小说被出版社选中、获得翻译出版的机会?如前文所述, 这部小说的出版商是英国ACA (Alain Charles Asia) 出版有限公司。该公司原名“Alain Charles Asia北京办公室”, 1989年10月在北京成立, 是第一家获准在大陆设立办事处的国外出版社。中国政府前副总理陈慕华和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出席了1989年10月“Alain Charles Asia北京办公室”的成立仪式, 并为该成立仪式剪彩。随着业务在整个亚太地区的拓展, “Alain Charles Asia北京办公室”更名为“Alain Charles Asia出版社”, 在沟通中英乃至中西经济贸易合作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1998年开始, 该出版社开始出版中英两个版本的《中国商旅手册》, 为西方了解中国经济提供年度指南, 主要提供中国企业的介绍和相关统计数据。该出版社网站http://www.alaincharlesasia.com/publications的浏览者可以发现, 其出版选材主要围绕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展开。在出版社的网站上可以看到其出版过的书籍, 从书籍的题目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出版社这一选材倾向。除了《中国商旅手册》之外, 出版书籍涉及“清华大学科学园区”、中国的法治进程、中国新的治国方略、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先行者的上海、中国领导干部的选拔与任命、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发展、中国领导干部的教育与培训、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开发区建设、中国城镇化、中国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国的经济外交、过去十年中国科技创新概览等等。此外, 这个出版社还出版了一些对中国政治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领导人的传记, 比如周恩来、万里、习仲勋、古牧、项南、任重毅。近年来, 该出版社推出了一些介绍中国社会文化的作品, 文学作品相对较少, 为数不多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是反映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作品, 比如《大宋提刑官》2。

《冬天里的春天》之所以被选中, 在笔者看来, 主要是因为小说的内容跟出版社一贯的选材倾向———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相吻合, 《冬天里的春天》主要是以革命干部于而龙重返故乡石湖的三天两夜经历, 回溯、对照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17年一直到粉碎“四人帮”长达40年的社会斗争生活, 是很好的中国社会历史文献, 以小说的面目呈现给读者, 形式上比社会历史文献更加生动有趣一些。另外值得一提的一个重要信息是, 这本书是ACA和中国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合作推出的一部译作。ACA想为西方读者提供了解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窗口, 而人民文学出版社想把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推介给英语读者, 《冬天里的春天》作为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成为其最终的选择, 看似偶然, 也有其必然。这部作品同时符合两家出版社的选材取向, 是合作双方一拍即合的结果3。


3.2 译者与翻译取向


小说的译者是一位在翻译研究界有一定学术影响的翻译研究学者, 发表过60余篇翻译研究论文, 在从事翻译研究的同时, 还从事过大量的翻译实践, 曾翻译或参与翻译的作品包括《无由之灾》《地球使命》《我是浙江人》《冬天里的春天》《中国超越》《中国城镇化》《上海百科全书》《新文明简史》《文明大趋势》《互联网+背景下国家级文化产权交易所的文化金融创新实践》《习近平用典》等, 所译字数近200万。从已经发表和即将发表译作的题目看, 译者的翻译实践以汉译英为主, 而且发表的译作大多是以信息为主的社会历史文献。但是, 译者作为常年在大学英语系和翻译系从事翻译教学的教授, 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讲授文学翻译课程, 学术的兴趣却是文学翻译, 学术研究也以文学翻译为主。《冬天里的春天》与他以往的翻译有所不同的是, 这是他的第一部重要的汉英文学翻译作品。他2017年6月份开始接手这部小说的翻译, 在整整一年多的时间里, 除了每周有一天需要到学校给学生上课之外, 其余6天都在翻译这部小说, 每天至少工作10个小时, 这部译作可以说是他的心血之作, 也体现了他的文学翻译理念。


那么他的文学翻译理念是什么呢?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译者对比研究过多部当代中国小说及其美国翻译家葛浩文的英文译本, 比如《狼图腾》《丰乳肥臀》《红高粱家族》等, 摘录了在他看来比较精彩的片断用于翻译教学。他发现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删节了一些内容, “尤其是《红高粱家族》, 其中两处一次删除竟多达1200字左右, 另外也有去政治化、误译等现象。”4偶尔的误译在所难免, 总的来说译者认同葛浩文的翻译, 认为翻译是给读者看的, 好的译文应该具有可读性, 译者应该充分考虑到目标语读者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期待。为了加强译文的可读性, 译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采取变通的策略。为了避免译文的啰嗦冗长, 一定程度的删节也是可以接受的变通手段。


在《冬天里的春天》的翻译过程中, 到底是要突出原文的政治信息还是诗学效果?对于这一问题, 译者显然更倾向于后者, 前面随机选取的例子也说明了译者的这一取向。在笔者向其讨教的时候, 他提到有些英语读者对于中国当代政治小说的特别偏好, 并且说编辑也跟他提起过这一问题。小说翻译中打政治牌或许是赢得市场的一个捷径, 因为这样可以迎合一些英语读者在冷战思维影响下形成的关于中国的刻板印象。其实企鹅出版社出版的张贤亮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英译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美国翻译家艾梅霞 (Martha Avery) 在翻译的时候, 首先在译者序中用奥威尔的《1984》来比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孙会军, 郑庆珠2015:113) , 然后对小说中的政治内容刻意进行了凸显和强化 (同上:110-111) , 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意识形态这只看不见的手操控了译者的翻译过程。经过这样加工处理过的英译本肯定可以迎合一些英语读者, 但也一定会进一步强化英语读者对于中国社会的偏见和误解。

具体到《冬天里的春天》, 是否可以通过强化和凸显原文中的政治元素来吸引特定的英语读者呢?译者个性耿直、做事低调, 绝不愿意为了哗众取宠而刻意在翻译中打政治牌。更重要的是, 译者的民族身份、政治立场也决定了他不会去为了迎合英语市场上特定人群的心理偏好而刻意凸显小说的政治色彩。相反, 他对小说中的政治色彩和国别特色进行了淡化处理。


那么为什么不能面面俱到地翻译出原文中的政治词汇和政治话语呢?在笔者看来, 这恐怕主要是因为小说在1981年完成, 受此前“政治第一、艺术第二”文艺路线的影响, 小说中有些话语表达显得太“左”了、甚至太假了, 大大冲淡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况且几十年过去了, 这些表达即使对中国读者来说都已经时过境迁了, 照直翻译出版, 或许可以使译作走出国门, 但很难走进英语读者的内心, 只会引起英语读者的反感, 加深英语读者对中国的误解;再说译者并没有完全删掉小说中的政治术语, 只是在译文中淡化了原文的政治气氛、删掉了重复的表达, 原作的内容和情节乃至当时的社会现实还是被传递出来了。

刘全福与艾梅霞对于小说中政治元素的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跟他们不同的民族身份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同的文化文化背景使两位译者成为不同意识形态的代表, 而不同的意识形态导致了二人不同的翻译取向。van Dijk关于意识形态的论述对于我们理解两位译者的不同取向或许会有所帮助。


3.3 翻译与意识形态


van Dijk 1943年5月出生于荷兰, 是篇章语言学、话语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领域的著名学者。他在1998年发表的专著Ideology: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多学科视角下的意识形态》) 中提到, 意识形态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 (1) 认知 (产生思想的想法和信念) ; (2) 社会 (团体利益、权力和控制) ; (3) 话语 (表达某一社会的意识形态的语言应用, 常与掩盖和操控相关) (van Dijk 1998:36;胡开宝, 李晓倩2015:91) 。同样在这部专著中, 他指出在他的意识形态理论中, “不存在纯粹个体的、私人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至关重要, 为团体中的成员共同秉持……” (van Dijk 1998:36) 然后他又提出, “意识形态是社会团体的一个特点, 个体作为一个团体的成员, 秉持或分享一种意识形态。也就是说, 他们作为团体的一员, 私下里支持、接受或参与某一种意识形态。” (ibid.) 根据van Dijk关于意识形态的阐发, 我们这样解读两位译者的不同翻译取向:两位译者因为分属不同的文化背景,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生活, 各自持有其所属的社会团体的意识形态, 从其所属的各自社会文化背景的角度看待世界、认知世界;他们处理问题的出发点都很难脱离其所属的社会团体利益方面的考虑。刘全福是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翻译这部小说的, 为了帮助这部译作顺利跨出国门, 进入英语世界, 甚至走进英语读者的内心世界, 译者根据自己对于目的语文化意识形态的了解和认知, 对于可能引起冲突的地方进行了淡化的处理。而艾梅霞则是从审视他者的角度出发来翻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 服从于其所属社会批判中国现实的政治需要和市场需要;在话语表达上, 艾梅霞的译文反映出其所属社会的意识形态话语, 而刘全福的译文则尽量淡化意识形态话语, 在跨文化沟通过程中表现出个性化的变通———去政治化和诗学取向以及对普遍性的追求。这就引出另外一个问题:是否存在独立于社会团体意识形态之外的个体意识形态?


van Dijk还曾提出过如下的观点:“每当我们说起意识形态, 我们其实是在谈论一种总括性的、抽象性的意识形态, 这并不意味着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 其意识形态的版本都完全相同。相反, 虽然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共享其所属社会团体的意识形态, 但是每一个个人版本的意识形态都可能有所不同。……这种对于个人版本意识形态的认识可以解释, 为什么在实证研究中, 在对意识形态的表达上会存在差异、甚至存在冲突。” (ibid:37) 本质上人是意识形态的动物。就译者而言, 其“个人意识形态主要包括译者的审美观、价值观、翻译思想、翻译理念和翻译目的等” (胡开宝, 李晓倩2015:94) 。


首先, 基于笔者对于《冬天里的春天》原文和译文的比较研究, 笔者发现译者跳出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的窠臼, 更多地站在跨文化沟通的高度来决定小说的翻译策略。他特别关注小说英文版的可读性, 在译文中着力展现小说的普遍性和文学性特征。在征得原作者李国文同意的情况下, 为了方便英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在翻译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个性化变通, 对于啰嗦重复的地方进行了删节, 积极尝试用小说中反映普遍人性的内容和诗性的语言表达来传递这部中国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在笔者看来, 这就是译者的翻译目的和翻译理念在这部译作中的反映。看看企鹅出版社经典系列作品的翻译选材, 我们就会发现, 英语世界的出版社在考察作品的时候, 越来越关注作品对于民族性的超越、对于现代性的追求以及对于超验的普遍性的展示 (Qian 2017:303) 。这与《冬天里的春天》译者的取向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其次, 从译者已经发表的译作来看, 在众多的发表译作中, 《冬天里的春天》是译者为数不多的文学译作之一, 他是将其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来翻译的, 而文学翻译不同于社会历史文献翻译的特点就是, 不能仅仅传递出原文的信息, 还要传达出原文的文学性。为了将这部中国茅盾文学奖作品呈现给英语读者, 译者殚精竭虑, 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很多的心血。为了展示这部作品的文学魅力, 译者甚至对原文表达不够到位的地方进行了文学化的处理。长久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一直被看成是西方了解社会主义现实的窗口, 往往并没有被当作文学作品来翻译, 但是当前被翻译到英语世界的中国当代文学还是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其艺术特质。译者在这个译本中的诗学取向反映出中国译者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所付出的积极努力,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其所秉持的审美观以及对于文学翻译的认知。


最后, 在中国文学“走出去”背景下, 译者个性化的翻译取向还基于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现实的深入观察。事实证明, 鉴于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界的边缘地位, 翻译作品要想获得英语读者的接受和认可, 从翻译的选材, 到翻译的生产和译作在海外市场的流通, 都不能不考虑目的语文化中的价值观、信仰、意识形态及文学传统, 不能跟对方有太大的冲突。但是, 有一点值得引起大家的注意, 译者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 如果为了追求作品在目的语中的接受为而一味迎合目的语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误解、偏见, 重复冷战思维背景下形成的对于中国社会的刻板印象, 虽然一时可以赢得一些读者, 但是总的来说背离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初衷, 违背了沟通中西文化和文学的宗旨, 那就不免有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之嫌了。


4. 结语


从《冬天里的春天》的这个英译本可以看出, 翻译从来都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从翻译选材, 到翻译策略的选择和翻译结果的呈现都绕不开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中的意识形态的影响。意识形态分为团体意识形态和个人意识形态。在译者身上, 既有其所属民族、国家这个社会文化群体的意识形态留下的印记, 也有译者个人在一定时期内或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整套社会文化信念和价值观等。换句话说, 译者是意识形态中的人。一方面, 受其所处社会、团体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等的影响, 刘教授的翻译肯定不同于艾梅霞的翻译, 这是由不同的民族身份和立场决定的;另一方面, 译者有其与他人不同的个人意识形态。具体而言, 刘教授对于文学翻译的认知、他的审美取向、价值观念以及他的翻译目的都决定了他在这部译作中对于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个性化变通。


参考文献省略,全文见:外语研究2019年第3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