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识别陷阱的目的是避免落入陷阱”——格雷厄姆·艾利森

CCG 全球化智库CCG 2024-05-02



王辉耀 编著 

全球化智库(CCG) 译

定价:69.00元

ISBN:978-7-5217-6039-2

出版时间:2024.1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内容简介





为何中美“注定要共存”?如何看待中美双边竞争状态?哪些因素会影响发生战争的概率?跨越陷阱的方法隐匿在何处?“修昔底德陷阱”对21世纪的世界有哪些现实意义?

…………


作为海内外决策层和广大公众理解中美关系时广泛引用的框架,“修昔底德陷阱”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对全球秩序有决定性影响的问题。在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的对话中,格雷厄姆·艾利森就中美关系和中美地缘政治竞争、中国崛起、美国外交政策、美苏关系、全球地缘政治、核武器、朝鲜问题、新冠疫情及影响等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全面、系统性地展示了艾利森对“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美经济、金融、科技、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竞争的看法;深入而透彻地分析了中美双方实力的变化,以及发生战争的风险;坦诚而直率地提出了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方法和建议。


艾利森认为“识别陷阱的目的是避免落入陷阱”。对中美两国来说,只有保持克制、理性的态度,规避战略误判,管控竞争,加强协调、对话与合作,才能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进而促进竞合关系。




编辑推荐





1. “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作者全新判断


从中美关系到中美地缘政治竞争、中国崛起、美国外交政策、美苏关系,再到全球地缘政治、核武器、朝鲜问题、新冠疫情及影响等议题,格雷厄姆·艾利森在这本书中进行了深入阐述讨论;全面、系统性地展示了其对“修昔底德陷阱”、中美经济、金融、科技、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竞争的看法;深入而透彻地分析了中美双方实力的变化,以及发生战争的风险;坦诚而直率地提出了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方法和建议。


2.从“陷入”到“跨越”,新时代呼唤新方案


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认为“识别陷阱的目的是避免落入陷阱”。中美两个大国要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就需要避免战略误判,以阻止滑向战争,促进竞合关系。艾利森呼吁发挥“想象力、常识和勇气”来寻找解决方案,中美两国需要加强各种层次上的沟通,进行充分了解以避免误判。同时,艾利森也告诫美国,单极世界已经结束,其他国家只能在美国领导的国际秩序中被动安排角色的幻想也结束了,美国需要承认其他大国具有影响力。这种理性的声音有助于提醒两国决策者保持克制、理性的态度,促进竞和关系发展,避免冲动地导向战争。


3.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力荐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时殷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勇、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常务院长潘庆中、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朱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李晨联袂推荐。国际政治领域的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对大国关系、中美关系等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都将从中受益。




 



目录






前言 VII引言 XV
第一章 再论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如何理解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原因? /修昔底德如何指导我们区分近因和结构性原因? /什么是“修昔底德陷阱”? / 关于修昔底德陷阱的危险,历史经验告诉了我们什么? / 修昔底德陷阱对21 世纪的美中关系有什么意义?
第二章 结构性变化中国“崛起”了吗? / 中国成功减贫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 你如何描述美中关系的整体结构性发展趋势? / 自美国赢得冷战以来,美中相对实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 崛起的中国如何影响到美国?/华盛顿对你的研究反应如何?你认为他们是愿意接受中国的崛起,还是不愿接受这种变化?
经济竞争在理解美中竞争上,为何我们要关注经济指标如GDP ?经济实力和权力之间有什么关系? / 近几十年,美国和中国的相对经济实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 中国的经济实力将在何时超过美国? / 衡量美中两国相对经济实力的最佳指标是什么? / 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美国和中国的相对经济实力如何? / 谁在贸易上占上风?美国退出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和中国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新贸易协定有什么影响? / 中国的贸易规模可能超过美国,但美国跨国公司在实力上不是保有更大优势吗? / 哪个国家吸引的外国投资最多? / 中国经济的持续崛起是必然的吗?什么因素会导致中国偏离当前的增长轨道? / 中国面临这些挑战,为何我们还认为中国经济能保持稳健的增长势头?
金融竞争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稳固吗?人民币国际化进展如何? / 中国在数字货币和金融科技方面的进步对美元的主导地位意味着什么? / 美元的主导地位为美国带来了什么优势,其可以成为对抗中国的筹码吗? / 两国在股市、银行和风险投资等其他金融领域相比如何? / 中国的经济崛起对亚洲和其他地区意味着什么?
技术竞争你如何比较如今美国和中国的整体科技实力? / 未来10 年,科技竞争将如何塑造两国关系和影响两国经济? / 美中科技竞争一定是坏事吗? / 为何人工智能如此重要?它对军事有什么意义? / 美中当前的人工智能竞赛形势如何?/ 美国在人工智能竞赛中的优势如何? / 美国在发展人工智能上面临何种挑战? / 中国在人工智能竞赛中具有哪些优势?/ 哪个国家拥有人工智能人才优势? / 未来10 年,人工智能竞赛将如何展开? / 在5G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两国进展如何?/美国在5G 方面是否有优势?/ 领先的芯片公司英特尔、英伟达和高通等都是美国企业,这难道不能说明美国在半导体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吗? / 中国在半导体行业有哪些进展?中国能赶上美国吗? / 美国阻止中国获得半导体的政策有何影响? / 中国能否在半导体行业迎头赶上甚至领先?/2022 年《芯片法案》将给予美国芯片制造商超过500 亿美元补贴,这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 美中两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相对优势是什么? / 中国在绿色科技供应链的哪个环节拥有优势? / 美国在绿色科技领域拥有哪些优势?/ 两国在人才培养方面情况如何? / 中国拥有14 亿的庞大人口,难道不是在人才上占了上风? / 美国能否保持其吸引全球人才的能力? / 美国和中国的研发支出相较如何?/ 哪个国家拥有更多专利、科技论文和创新企业?
军事竞争美国的国防支出难道不是比中国的国防支出多得多吗? / 如果以购买力平价来衡量,那么两国国防支出对比将发生什么变化? / 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将如何影响军事力量的平衡? / 中国在太空探索和太空科技方面的进步有什么意义?
外交竞争你如何定义外交? / 外交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当前美国和中国的外交网络能否分出高下? / 两国在高级官员访外方面情况如何? / 中美在国际组织中的存在和行为如何变化?/你如何评价美国和中国外交实力平衡的变化? / 目前其他发达国家如何看待两国? / 美中两国软实力相较如何?
国际秩序的未来如果单极秩序结束,取代它的将是什么秩序?这将如何影响美国在世界上的角色? /“势力范围”是什么意思?/ 进入21 世纪后,“势力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新的多极世界中,全球化的未来将如何演进? / 尽管竞争激烈,但为何美国和中国“注定要共存”?
第三章 中美真的“注定要有一战”吗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今天的美中关系,那么它与“修昔底德陷阱”模式有相似之处吗? / 中美会梦游般地走向战争、跌跌撞撞地走上20 世纪初德国和英国的老路吗?/ 中美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吗? / 哪些因素可以引发导致战争的修昔底德动态? / 美中领导人将如何防止修昔底德陷阱发生和降低导致战争的可能性? / 中美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能否得到控制?还是更有可能加剧? / 美中在哪些方面相似?在哪些方面根本不相容? / 中国想要什么?中国想取代美国在亚洲的地位吗? / 中美正在“冷战”吗?/ 中美会脱钩吗?/如果双方都明白战争没有意义,那么修昔底德动态还会导致战争吗? / 面临共同威胁能降低战争发生的可能性吗?/新冠疫情如何改变了美中关系的进程? / 乌克兰战争对美中关系意味着什么?
通向战争之路历史告诉我们,一旦修昔底德陷阱的条件形成,战争是如何开始的? / 美中冲突的潜在导火索是什么?/ 是什么使台湾成为潜在的危险因素?如何降低这种风险? / 第三方因素真的会导致美国和中国开战吗? / 经济冲突会导致热战吗?
第四章 跨越陷阱的方法认识和接受结构性现实要避免战争,美中应从何处着手? / 要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我们需要什么心态?
应用历史学的价值什么是“应用历史学”?它如何帮我们避免战争? / 美国总统如何利用应用历史学来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 在利用应用历史学方面,我们可以从亨利·基辛格那里学到什么?
重新定义中美关系在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上,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案例可供借鉴? /美国历史上有哪些可供借鉴的模式? / 肯尼迪所说的一个“安全的多元化世界”是什么意思? / 肯尼迪最初是一个坚定的“冷战战士”,为什么会彻底转变立场? / 肯尼迪的见解对于今天的美中关系有什么借鉴意义? / 中国的“新型大国关系理论”能够找到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方法吗? / 美中两国如何借助共同利益来重新定义双边关系? / 可以采取哪些具体行动来重新定义双边关系? / 美中两国真的有可能在竞争的同时合作吗?
冷战中可供借鉴的经验如何避免高层倦怠导致的危险?
后记——超越修昔底德陷阱在中美关系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陷阱修昔底德滥觞?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案例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关于CCG 157关于《CCG 对话全球》 159注释 165


-相关链接-



《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王辉耀对话格雷厄姆·艾利森论中国与世界》全球首发式今天在CCG举办






CCG 图书



● 出版 |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大国智库2.0》对全球各国智库进行了系统与全面的介绍和分析。第一,结合国内外智库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环境,对全球智库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度分析;第二,全面介绍了国外一流智库的最新情况,从最近几年表现活跃的美国、欧洲、亚洲等全球智库中精选了近五十家代表性智库进行了详尽剖析,对国际知名智库新的发展经验做了总结提炼;第三,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新情况、面临的新挑战等进行系统梳理,并针对新形势提出了推动智库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第四,增添了全球化智库近年的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经验,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参考。




● 更多……

《大国智库2.0》图书发布会暨CCG15周年中国智库发展研讨会举办

视频 | 20余位中国智库领军人物出席CCG15周年新书发布会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首先梳理了全球化的变迁与理论发展,从技术与人本等新的视角观察全球化,并做出全球化的界定,总结了后疫情时代新型全球化具备的特征,然后对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全面总结,用数据与事实说明,中国正在从全球化的受益者发展为反哺者,正在通过自身发展推动全球化进程,并尝试承担起更多国际责任,为全球治理创新贡献方案。作者对全球化发展的理论和文献做了梳理,回顾了全球化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历程,指出全球化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本书从第四章开始,两位作者对中国推动全球化实现包容性和公平性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通过发挥中国的优势和特点,让中国为全球化发展注入新动力。作者基于长期的研究以及与国内国际、官产学各界有影响力重要人士的对话交流等,对中国的全球化发展路径及全球治理创新等形成了新的思考,提出中国推动全球化发展的三大支柱与七大路径。




● 更多……

《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发布 中国与全球化发展的新视角

中国全球化三十人圆桌举办 30位重磅专家谈中国与全球化发展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我向世界说中国》是由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和秘书长苗绿基于“世界新格局下的中国对外叙事及话语权重塑”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据悉,该书讲述了全球化智库近年来立足芒克辩论会、慕尼黑安全会议、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论坛等知名国际舞台,与各国政商学界知名人士畅谈国际时局与未来趋势,回应各方对于中国的关切和质疑,诠释中国的发展模式,降低外界对中国的误解,通过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多渠道国际交流及传播,以全球视野讲述时代中国,积极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生动故事。同时,本书立足国际形势变化和全球传播新格局,针对中国应当如何开展对外交流和传播工作、如何创新外宣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




● 更多……

多位专家点评《我向世界说中国》: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不再失语





CCG 纵览



⊙ CCG2023年度回忆 | 在世界发出中国智库强音


⊙ CCG隆重举办系列活动欢庆龙年新春


⊙ CCG年度精彩回顾-论坛研讨篇:数场大型会议定格精彩一年


⊙ CCG年度精彩回顾-民间外交篇:6次出访行万里路,这里有一份亮眼成绩单


⊙ CCG年度精彩回顾-图书篇:国际智库界大咖在思考什么?


⊙ CCG年度精彩回顾-报告建言篇:汇聚智库群策资源 实践咨政建言使命


⊙ CCG年度精彩回顾-国际青年交往篇:2023我们与未来对话,与青春同行


⊙ CCG 2023出版书单 |透过全球视野 理解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


⊙ 中国疫情后最大线下全球智库论坛在京举办

⊙ CCG第九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如何加强中美欧与全球合作


⊙  第十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


⊙ CCG与联合国驻华系统成功举办“加快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主题研讨会


⊙ CCG新书《欧洲人眼中的中国:绵延八百年的文化与知识交流》中文版发布


⊙ CCG新书发布:“亚洲的缪斯”马凯硕谈中国和平崛起与亚洲复兴

⊙ 
“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最新力作《软实力与中美竞合》在CCG发布


⊙ 巴西农牧业部部长率团出席“中国—巴西可持续发展对话会”,中巴政商学人士在CCG热议两国合作


⊙ 展望国际人才发展的新时代机遇——2023全球人才培养和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 巴黎和平论坛总干事陪同马克龙访华在CCG演讲并对话


⊙ CCG与联合国妇女署联合举办国际妇女节特别研讨|性别平等应对科技创新挑战


⊙ CCG举办中国西部国际交流与合作论坛-西班牙国别专场


⊙ 第七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举办 国际知名智库探讨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合作和人文交流


⊙ “回访欧亚 聚意发声”:CCG二十大后再启二轨外交人文往来之旅


北京“两区”建设与企业全球化论坛举办 聚焦制度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三十天三大洲七十场活动 CCG环球二轨外交重启面对面人文交流


⊙研判世界发展变局,应对全球危机——2022第八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


⊙中国全球化三十人圆桌举办 30位重磅专家谈中国与全球化发展


⊙习近平主席回信寄语CCG发起的“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


⊙ 【CCG报告合集


⊙【CCG全球名家对话合集】 


⊙【CCG新书发布合集】


⊙【CCG品牌论坛合集】


⊙已正式申请!看看这家智库如何持续推动中国加入CPTPP


⊙CCG新年贺信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


⊙CCG名家对话视频年度精选(一)


⊙CCG名家对话视频年度精选(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