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的不建议女生带男朋友去电影院看《芭比》

云宇say 云宇的异想国 2024-03-29

大家好,我是云宇。

最近《芭比》真的火了,上映首周末北美票房收割1.55亿美元,碾压票房4900万美元的《奥本海默》。北美黄金时间段一票难求,电影院甚至成了粉色秀场。而上一次出现这样的盛况,还是在《复仇者联盟4》。

至于国内,虽然《奥本海默》还未上映,还有本土大片《封神榜》和《长安三万里》占据天时地利,但《芭比》的上座率依然能打。

有网友开玩笑说:“《芭比》最大的彩蛋,是中途离场的男观众们。”

确实,相比剧情,《芭比》内核所引起的争论早已超越了电影本身,甚至引发了一部分男女对立情绪。还有人说,《芭比》是测试男友的试金石。

前几天,我也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片。说实话,真的不建议女生带着测试的目的,拉男友去看《芭比》。

1

先来聊聊观感。(以下内容可能涉及一点点请剧透)

作为女性观众,看这部片的整个过程绝对快乐舒适,很多片段都令人拍案叫绝。

最出圈的要数亚美莉卡饰演的人类那场精彩演讲,在芭比们被肯洗脑,从总统、作家、医生变成无脑捧男的傻白甜时,她用一顿输出让女孩瞬间清醒:

电影里,强力输出让被洗脑的芭比们清醒;影厅里,女生们纷纷点头如捣蒜,每一句都直戳心脏。

更令人细思恐极的,是肯与另一位人类男性的对话:

-现在已经抛弃父权制度了吗?

-当然在坚持贯彻,只是以更隐蔽的方式。

你品,你细品。

但最让男性感觉膈应的,应该要数剧情后半段,清醒过来的女性用声东击西的策略从肯手里救出恋爱脑芭比们。

怎么吸引男性关注,每一招都是熟悉的配方:

1、装作软弱无助的样子,向他们求助。你得让他们觉得你很听话,觉得他们掌控了一切;

2、跟他们说,你没看过《教父》,想让他们向你讲解;

3、假装完全不懂理财/运动小白,向他们请教;

……

是不是觉得每一点都很眼熟?

反正看到这段剧情时,我真的忍不住拍案叫绝:典,太典了!

但是身边的男性观众,却能明显感受到他的沉默。

2

其实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照顾了大部分观众的感受。

除了女性困境,也有男性困境,以及艾伦这样无法融入某个群体的边缘人士困境。

影片中,肯带着现实社会的父权制度来到芭比世界,将之变成由男性主导的世界。

但事实上,肯并没有因此获得长久的快乐。他喜欢的是小马和芭比,当社会将他推向某个位置,他不得不强装开心,并偷偷隐藏真正的自己。

这其实也是父权制度下不少男性面临的现实。

什么“男儿有泪不轻弹”、“男人就要成家立业”,甚至社会对成功男性的评判标准,以及男人就要有阳刚之气的社会眼光,都在一定程度上禁锢着不同的灵魂。

但肯不仅仅是肯,他也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独立个体。他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喜恶、自己的性格和个性。他不该被“肯”的身份所束缚,成为父权制度下随波逐流的一缕烟尘。

其实每个人都是芭比与肯,被社会的教条和标准所禁锢,但每个人都不该仅仅是芭比和肯,谁都不该依附于谁、压制着谁,关键在于,你得知道自己是谁。

3

观影当天,我的左右两边都坐着男性观众。左边的男性是同行伙伴,右边则是陪女友来看片的陌生人。

而夹在两位男观众中间的我,能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明显的不同。

因为是临时组的观影团,我对边上的男性伙伴其实并不熟。当得知他来自山东时,甚至有着隐隐的担忧。

但事实上,我感受到了他对这部电影的喜爱,全程跟着剧情大笑不说,一结束就积极和我探讨剧情,甚至当我提出这是一部探讨“平权”的电影时,他表示无限认同。

这也打破了我对山东男人的刻板印象(向沙东男人说声对不起)。

而另一边的男观众,却是越看越沉默,当电影来到尾声,他便带着女友匆匆离开。

很多女生说,想带男朋友去看《芭比》以测试对方的人品。但在我看来,男朋友到底什么样,难道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与其自欺欺人地自找没趣,倒不如拉上志同道合的好友,好好享受这难得的光影时光。

有些道理,懂得人不必多说,不懂的人多说无益。

所谓的破防和高潮,本就是一场毫无意义的闹剧。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与其妄想改变他人,不如选择换个圈子。

想看《芭比》的去看《芭比》,想看《奥本海默》的去看《奥本海默》,想看《封神》的去看《封神》,尊重他人选择,不将自我意志强加于人,我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以上。

往期精彩内容:

当社恐和100个数字游民一起生活,会发生什么?

25句让人心动的夏日多巴胺文案,挑一句发朋友圈

从gap day到citywalk,有些cityworker别太离谱

作者介绍:

云宇,努力靠码字养活自己的自媒体人,用文字分享成长与经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