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媒体开文化倒车,被我投诉,平台已受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伟大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文化自信。但近期发现,有一些主流媒体在写作时出现了异常,不按我们的文化套路出牌,发表的帖文中连标点符号都不采用,写的烂渣渣的不成句。

        我在网上讲故事都是有证可查,从不造谣和胡编乱造,有截图为证,大家看这是不是我们的文化?用的是诗歌的格式,发表的是新闻,就连诗歌也应该有标点符号,我们看到的那些外语也都有标点符号。媒体这么写对我们的文化非常不利,更重要的是,对在校的学生更不利。学生会认为,现在开始流行不用标点符号,万一在高考时写作文不用标点符号可就麻烦了,写的再好最多也只能给10分,连改卷子的人都能读晕。

       现在是网络时代,买书籍看的人越来越少,网络已经普及到了校园里,学生会利用互联网辅助学习。他们如果看到媒体写的这些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会产生一些影响,甚至搞不明白现在该不该用标点符号?
        我就想不明白媒体怎么会这样做,平时报道一些不靠谱的消息,我们当成笑话看,不影响我们的文化进步,在写文章时违背我们的汉文化,相关部门必须要求他们进行整改并公开道歉。
        标点符号是上世纪20年代被引用,并列入相关法律。历史资料显示,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从此诞生。

        在中国古代,没有现在这么多标点符号,只有“句读”“圈点”辅助阅读,并没有形成通用的标点符号系统。各地方采用的辅助阅读方式不统一,造成读者对文章字句的误解非常严重,增加阅读困难,甚至因误读法令产生严重后果。
        洋务运动时期,有学者首次从国外引进了标点符号,第一本用标点符号的刊物出现在1904年,作者严复在他的著作《英文汉诂》一书中使用了新式标点符号。因此,也就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使用新式标点符号著书的人。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发起了以反对文言、提倡白话为主要内容的书面语革新运动,我国正式对使用新式标点进行论证。在一些进步人士不断努力下,标点符号在社会上逐渐成为普遍,对知识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训令批准了由胡适、周作人、钱玄同等六位教授联名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提交的《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标志着新式标点开始从民间被国家认可。此后,北洋政府将新式标点符号在全国推行,并列入法治,成为了我们文化的一部分。
        媒体不用标点符号写文章,并不是刚出现的,在过去一段时间,我就发现多家媒体写作时违背了我中华文化。我发现问题后及时向平台投诉,以此捍卫我们的文化,平台只受理没有处理。当时我发现有4家主流媒体在一周内犯下了同样的错误,对此非常震惊,这样会对我们的文化构成不良影响。

       看上方这个标题,如果不看后边,很难看懂到底是谁删除了证据?我都想不明白,这些高文凭的人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成吗?不要认为是我个人看不懂,我承认我的水平不高,但还不至于看不懂个标题。是我的认识差还是媒体的标题写的差?我把这个标题截图让网友们看了一下,大家都能看出标题有问题,很难认清是谁删除了证据。
        我认为这个标题应该这样写“女子出轨离婚在法院现场删除证据被拘。法院:严重扰乱法庭秩序!”或“女子出轨离婚,在法庭现场删除证据被拘”。比前面多用一个标点符号,这样就不会产生误导了。
        媒体的乱写作方式是对我们的文化不负责任,也是开文化历史倒车。1920年2月就已经全国推行标点符号,并在法律上被认可。他们的这种写法又退回到了北洋政府之前,与我们现代文化不符,希望相关部门对媒体的此做法进行调查,并责令他们进行整改,公开向社会道歉,捍卫我们的文化自信!关注下方号,分享更多有标点符号的文章,谢谢各位的关注和支持!
写好脱贫文章就脱贫了吗?人民网观点不敢苟同!
媒体少为外国操心,多为国内办实事!
想钱想疯了,人过要钱,雁过拔毛!
胡锡进接住活了,又一次发挥他的专业!
感谢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河北省灾情的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