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媒体:“屁股不干净”的官员才会反对财产公开!
        近日,山西省医疗保障局、省财政厅联合制定印发了山西省《违法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举报奖励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山西省医疗保障领域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社会监督行为,发挥社会共治作用,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看病钱”“救命钱”。

        实施细节中提到,从今年8月1日起,举报奖金由上限十万元提升至20万元,最低奖金金额提高至200元。
       《实施细则》将既往的骗保行为举报扩展为将所有违法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行为的举报纳入奖励范围,并规定违法违规使用居民大病保险、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公务员医疗补助等医疗保障资金的举报奖励参照执行。
       细则规定,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对符合奖励条件的举报人按照案值的一定比例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奖励标准,案值金额在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部分,按3%给予奖励;不足200元的,按200元奖励;案值金额在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部分,按2%给予奖励;案值金额在100万元以上部分,按1%给予奖励;举报人为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内部人员或原内部人员的,在举报奖励金额基础上增加20%;最高奖励金额不超过20万元。
       我看这个奖励,医疗界以外的人很难拿到,因为医疗界的腐败不像官场,官场腐败都是直接从项目或者行贿受贿中拿钱,医疗界隐蔽性深,医院外部的老百姓也没有机会获取他们的腐败证据,只有那些能够参与到腐败中,或者他们身边的人才能发现。在没有把腐败分子带走调查之前,医院的工作人员很难对他们进行举报,一旦扳不倒腐败分子,就给自己造成很多麻烦。

        以前在官场反腐败中,只要腐败官员没有在原单位被调离,或者未被相关部门调查,身边的人不会举报。
        案例,早在今年六月初,有人在网上发布视频举报,陕西汉中宁强县委常委、高寨子街道党工委书记付某与一女同事张某存在不正当关系,其作风存在严重问题,并曝光大量不雅聊天记录。
       涉事官员和小三的聊天记录中还提到另外两个人,“杨丽雯和宋书记住在一起 ”。事发后,当地曾发布通报,6月10日网上反映宁强县委常委、高寨子街道党工委书记付某有关生活作风问题,市纪委监委立即组织核查。经上级研究,对付某予以免职处理。目前,市纪委监委对付某立案调查。
        直到目前为止,未听说付某在聊天记录中提到的“杨丽雯和宋书记住在一起 ”有任何官方回应,这不就是获取的有力证据吗?有证据的事还不去调查,搞那些举报有奖意义不大,只会让老百姓理解成医疗反腐仅是收缴赃款,不是根治。
        凡是腐败官员,他们身边的人都知道他们的违法犯罪事实,没有不透风的墙,只是腐败普遍存在,腐败官员身边的人也大小存在腐败现象,都不愿意因别人被查殃及自身。因聊天记录被曝光牵扯到其他官员的同类事件很多,都是把直接当事人处理,并没有顺藤摸瓜一查到底。所说的零容忍,其实在很多有证据的情况下,还是忍了下去。
        官员不公示财产,信息就不透明,社会上的人很难有机会掌握他们的违法犯罪证据。从这次医疗反腐败看,仍然像是守着厕所打苍蝇,尽管一些部门做出了很多努力,抓获了一些腐败分子,难以起到根治。只要有滋生腐败的机会,苍蝇是打不完的,缺乏有力的反腐败机制,腐败成本太低,腐败资金拿的太容易,而且还不用公示个人财产。只要不查到眼前,腐败分子就认为自己是安全的。
        另一个案例,今年5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就曝光一起腐败窝案: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文俊和原党委委员、副院长杨文红,与供应商称兄道弟,肆意吃请玩乐、收受礼品礼金。医院在讨论购买一台进口价1500万元的医疗器械直线加速器时,院领导班子其他成员都明确反对,但杨文俊执意购买并最终达成。最终,医院以3520万元买入,杨文俊吃掉了1600万元的回扣。

       在杨文俊影响下,该医院中层干部上行下效、各自盘算,纷纷利用手中权力非法牟利。最终,该院财务部原主任刘某文、后勤服务部原主任张某生、医学装备部原主任叶某光等科室长均被立案审查调查,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
        通过这些官方披露的反腐案例,所有人都能看清,腐败也是上行下效。如科室主任已经知道了院长腐败,他们自己也开始腐败,因为院长不敢管他们,造成你贪我也贪,大家都贪,谁都别说谁。
        有的地方卫健委公开表示,只要医疗界腐败分子将贪腐的金钱转入卫健委公开的账号,可以免于处罚。如果执迷不悟,被查出来后严加处理。这就给出了一种信号,腐败在医疗界是普遍存在的,如果不这样做,把那些腐败分子都抓起来,医院就系统就瘫痪了。说到底还不是零容忍,腐败成为普遍现象后,零容忍只是说法。
        腐败越来越严重,其原因就是官员至今没有公示个人财产,从外表看这好像没有什么。其实,否定公示财产的那部分人就是纵容腐败存在,他们也知道公开化,透明化将无孔可入,才不同意那样去做。
       虽然这场医疗反腐风暴力度很大,但不可能会一直这样下去,政府和社会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在这方面持久下去,风暴过去未被查处的腐败分子依旧,他们会认为是侥幸者,自己的手段高明可以继续腐败。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想要的结果是杜绝腐败,彻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历史上杀贪官最多的是朱元璋,在位31年杀掉贪官15万,贪官仍然割一茬发一茬,最终也没有清除腐败。没有健全的反腐体制,贪官是抓不完的,如今世界上有两种治理贪官的有效办法,朝鲜模式和西方模式。朝鲜虽然说不上是法治社会,但没有赌命的胆量绝对不敢贪污受贿,最高司令官金正恩不会看腐败分子的忏悔书,更不会有其他官员和司法人员敢包庇腐败分子,被查处后不是一句警告了事,会和腐败分子同罪处罚。
        另一种根治腐败的办法,就是一些人高调喊出不能学的西方反腐败模式,官员公示个人财产很吓人,一公示就露馅了,以后也没有机会表演正能量了。所以,有人认为绝不能学。

        2012年人民日报曾发布一篇海外版文章,内容如下:
        官员财产公开,是一条国际通用、行之有效的“阳光法案”。在吏治清明的国家,官员的隐私空间比普通公众要小一些,就连其家庭成员的信息也并非单纯的个人隐私,而是一种公共资源,而公众有权知晓这种公共资源信息。
  就目前来看,……从已查实的一些贪腐案件来看,以往的这些“报告”似乎也没有起到实质性的监督作用,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官员财产公开是民心所向。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11)》显示,在被调查的公众中,高达81.4%的人认为公职人员应当公开其财产状况。
        从学历和就业状况来看,从小学学历到博士学历者、从学生到离退休者,均普遍认同公开公职人员的财产。即便是被调查的公职人员,亦普遍认可财产公开。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公职人员中,有70%认为应当公开公职人员的财产。在不同行政级别的认同者中,省部级和司局级公职人员比例最高,超过80%认为应当公开财产。
  俗话说,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1800多年前的诸葛亮在《自表后主》中就曾公开过自己的家产:“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封建重臣尚能如此,以“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的共产党干部更应无所畏惧。在最近召开的中共十八大上,新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就毫不讳言:“财产早就申报了,大家可去中纪委查一查。”
        由此可见,廉洁奉公、洁身自爱的领导干部无不对财产公开持积极的支持态度。相反,只有那些“屁股不干净”的官员才会反对财产公开。
  财产公开是基本制度也是基础制度。很多国家的经验证明,越公开、收入透明度越高的地方,越稳定。财产公开不是技术问题,立法更不是难点,而是决心问题。
        既然所有人都知道官员财产公开是根治腐败的良药,那就公开呗!我们经常说应早不应晚,还有什么犹豫不决?关注下方号,分享民生故事,谢谢!
腐败令人发指,为啥还不免费医疗和公示官员财产?
医疗反腐雷声刚响,害人精们如热锅上的蚂蚁!
闹大了,“跪下就能摆摊”事件,城管领导和公安工作的妻子合作威胁女商贩!
媒体报道美媒消息翻译不对,到底学过英语没有?
媒体报道澳大利亚,评论区网民都不信,就我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