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12月2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科技

史上最严游戏新规,为啥冲击这么大?

关不羽 关胖本胖 2023-12-22

12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就《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消息一出,多家相关行业的互联网公司股价出大跌。港股上市的网易大跌超20%,腾讯跌超13%,连游戏周边视频业务的B站也跌超10%。游戏新规还处于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市场的反应如此激烈,可能出乎新闻出版署的意料。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国家新闻出版署有权制定出台新的行业规定,这一行为本身无可厚非。
新规涉及了游戏行业的方方面面,从国家安全的宏观层面,到账户充值、抽奖活动等等细节,都做出了非常具体的规定。可以说是事无巨细都管了个遍,称之为“史上最严”不为过。
新规的具体条款是否合理,可以留待公开征求意见阶段讨论。引发市场剧烈反响的是“史上最严”出台的时机。

最近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向国内外市场人士释放了很多重要信号,有力地促进市场信心的复苏。“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让国内外市场人士看到了相关行业、相关企业的乐观前景。
这些扩大内需消费、保障企业经营的原则如果能在行业政策层面充分落实,无疑会有力地促进中国经济稳中求进、加速复苏。

尤其是“先立后破”、“有效防范政策叠加导致非预期风险”的提法,更让一些存有争议的行业看到了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空间。游戏行业就是其中之一。“史上最严”游戏新规在这样一个市场“松口气”时机出台,对刚刚稳定的政策预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先立后破”的政策定调,在具体政策设计落实过程中,“立”和“破”的边界是如何设定的?“有效防范政策叠加导致非预期风险”如何防范,怎样才算有效?此次出台新规的游戏行业,是政策风险远远大于市场风险的敏感行业,具有“风向标”属性。

近些年来,中国行政部门对游戏产业的监管力度密集加码,陡然成为“全球最严”监管体系。当然,对游戏行业这样社会舆论有较大争议的行业,主管部门有所作为是其职责所在,无可厚非。
但是,政策密集出台、监管大幅收紧,客观上对市场信心产生了冲击。每次新规出台,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市场反应。而且,作为互联网产业的重要分支,游戏产业的政策环境,一定程度上也被视为互联网产业宏观政策导向的依据。

此番出台的新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第一部出台的行业管理新规。

“史上最严”让“全球最严”再上一层楼。而且,对游戏产业的监管,提升到了国家安全层面,可谓前所未有、全球独有的新高度。还对消费机制进行了大幅限制——根据新规,中国可能会成为全球第一个以法规形式限制成年人电子消费的国家。
这些都大大超出了市场刚刚形成的新预期,“剧情反转”的冲击力可想而知。

政策定调的宏观宣示,需要在具体政策设计、执行中充分体现,才能充分发挥正面引导市场预期的效应。

因为经济运行是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很多牵一发动全身的“意料之外”。现阶段,中国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市场信心还没有稳定恢复,出台行业管理政策应该慎而又慎。

风物长宜放眼量,很多新兴产业部门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各式各样的争议,需要长时间的市场磨合才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
即便是必要的行政引导,也不必急于一时。更何况“全球最严”没有解决的尾部问题,再加一道“史上最严”就能解决吗?行政手段或许是必要的,但不是万能的。
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不能急于一时一事,总是先有充分发展的空间,才能有高质量的转型。
关胖再出发,敬请新老朋友们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