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家反向而行的基金,踏在时代的脉搏上丨入局

暗涌 暗涌Waves 2024-01-24


 | 陈之琰



一夕之间,很多人反复提到一个名字:朝希资本。
这几乎是过去一年才横空出世的明星。人们关于它是的说法诸如“朝希背后有电池巨头撑腰”、“创始人的背景不得了”。尽管说这些话的人大多不知道、也不认识创始人刘杰,甚至连朝(zhao)希(xi)的发音都是错的。
正如任何一代的明星VC一样,伴随着它声名鹊起的是朝希投资的公司们。比如,新能源领域的最大“黑马”海辰储能,从成立到估值近300亿不过短短三年;正在推进IPO的麦田能源,四年就完成了从0到独角兽的跨越;正泰新能只用了半年就实现估值翻倍,如今已是130亿元的独角兽了。
投资中人好奇朝希,但这家机构与人们刻板印象中的大名基金却不同。比如,经典VC热衷于谈投资组合(portfolio)的策略,而朝希却擅于以专项基金形式投资。又比如在这个强调关系的行业里,朝希的投资人极少出现同行聚集的场合,连官方网站也是最近才上线的;还有一种超越行业一般标准的务实:“追求DPI结果导向”被鲜明的写在朝希的投资策略之中。
在成立的第八年,朝希大跨步地走到一级市场眼前。
11月6日,朝希资本宣布第一期市场化盲池基金超募完成,共历时7个月,总规模超9亿元人民币,主投新能源、电子及半导体两大领域,具体包括光伏、储能、氢能、汽车电子、新能源电力电子等。
“7个月、9亿人民币”,若是在朝希诞生的2015年可能根本算不得什么新闻,而在当下,却是一级市场中一则由首期基金带来的难得好消息。与此同时,朝希还紧锣密鼓启动了二期人民币基金与一期美元基金的募集。
此次募资的主要LP包括:晶泰福(晶澳科技控股股东)、领略投资、迈为股份、利元亨、天奇股份、大洋电机等产业集团,多位企业家,苏州基金、建发新兴投资、上海科创基金、苏州高新阳光汇利母基金、新尚资本、四川璞信等多家市场化母基金及国资投资平台。其中,所有首关资金来源自产业方,且都为朝希既有LP。
对朝希而言,这是一个向投资行业主流挺进的里程碑。
截止目前,朝希该期基金已布局项目中,约2/3为中早期项目,约1/3为中晚期项目。其中,7家企业已经启动下一轮融资,5家已经开始上市进程。而在近两年里,朝希陆续出手了海辰储能、麦田能源、精控能源、奇点能源、正泰新能、拉普拉斯、锦源晟、双元科技、上海联风等多家企业。其30余家被投中,4家已达百亿元估值规模,13家已经启动上市进程。目前朝希已有项目实现退出,且IRR均在200%左右,回报倍数平均在5-6倍。
“朝希资本”这个名字也成为新能源和半导体领域中一个活跃的新锐“狙击手”,而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
“做盲池不是我们闭门自己思考出来的,而是市场里很多LP找到我们。”朝希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刘杰在接受「暗涌Waves」专访时说,“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们吸收了很多新思想。拉长了时间看,开募盲池是朝希对机构长期性的一种回答。”
朝希或许能够代表一种崭新的投资机构发展范式:一条在人们视域之外的路径是如何诞生的。其中透露的时代与个人的选择,也会令我们更加理解,作为一个古老行业的“投资”还能有哪些可能性。
在产业投资时代,朝希、或者说如它一般“离经叛道”的基金们,将不会是孤案。

和时代逆着来
回看朝希发展的过程,能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这家“恰逢其时”的投资机构前进的脚步是与大多数同行反着来的——
2015年的“双创”、“VC2.0”大潮下,朝希以一家“并购基金”的样态诞生;2021年,一级市场的“一九效应”趋于极致的时候,朝希决定入局少数股权投资;2023年,不少投资机构还在用专项基金撬动LP的时候,朝希募完了第一支盲池主基金。
相比主流投资机构发展路径,朝希像是从另一头相向走来。两者在2023年交汇在产业投资时代的时间点上。对朝希来说,最重要的变化发生在2020年。
2020年2月23日晚间,隆基股份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拟以现金收购宁波江北宜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经历了2018年“531新政”和2020年新冠疫情,在整个光伏行业的困难时期,“宁波宜则”——朝希资本并购越南光伏后的主体——先后仍得到多家企业的收购邀约。2020年6月30日,双方正式签订协议,隆基股份将这个“光伏圈备受追捧的标的资产”100%收入囊中。
对朝希而言,把“一手带大”的越南光伏卖掉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
刘杰曾在投行行业任职多年。在那里,他长期专注于两个赛道:新能源和电子半导体。2015年,由于判断“新能源成为主流能源的日子即将到来”,带着过往在投行积累的产业资源和视角,抱着“通过并购投资做产业”的想法,他一手创办朝希资本。
由于在投行时期的深度合作经验,朝希的诞生有一部分原因是刘杰得到了很多的光伏和半导体产业大佬的支持。用这位创始人自己的话说,朝希不属于艰苦创业,“创立的第一天账上就躺着五个亿”。
所谓“朝希”,意味着迎着朝阳与希望,也暗含团队此前深耕光伏领域的意思。
从2016年起并购、管理、运营越南光伏正是朝希成立后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经过朝希的下场运营,直至隆基收购之前,越南光伏在当地拥有1.8GW电池片产能和5.3GW组件产能,其客户基本为全球知名光伏企业,如晶科、天合、晶澳、隆基、东方日升、协鑫、英利、尚德等。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56亿元,净利润2.48亿元,是越南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光伏电池和光伏组件的生产企业。
原本,刘杰是希望能将宁波宜则在国内IPO上市的。但2020年一到,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叠加国际形势,让他不得不在“还差临门一脚”时卖掉这家运营了四年的企业。
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更关键的问题,还要不要继续做并购基金?
朝希团队当时的判断是:一方面,2020年下半年开始,企业IPO的速度在加快;另一方面,国内并购基金所需要的政策、服务仍在初级阶段。加上疫情所带来境外并购的难度加大,从而得出了“系统性的并购机会急剧减少”的结论。很快,2021年,朝希决定转型为一家以产业纵深的少数股权投资为主的机构。
彼时,美元基金正在消费、to B、医疗等赛道上演着最后一场资本狂欢。硬科技投资被越来越多的提起,重点还是围绕着与芯片制造相关的国产替代。刘杰与团队在那个节点上完成了一系列在日后看来精准而重要的产业投资落子:
战略投资海辰储能A轮,并成为当时后者唯一的机构股东(当下最耀眼的明星企业之一,成立三年便顺利跻身行业前十);投资斯威克新材料(目前母公司深圳燃气已有将其分拆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计划);作为第二大机构股东投资精控能源,并为其匹配合适的合作伙伴(这家公司刚官宣超3亿D轮融资,估值已超33亿元);还有已于今年6月登陆科创板的在线自动化测控系统研发商双元科技。
变化的时代给刘杰提出了问题,而他以朝希的转型作出了回答。
如果将投资与产业视为一条路的两端,在2021年之前,刘杰希望朝希站在更产业的那端,“亲历迭代与进步”,进而也隐秘在一级市场的角落里。而在2021年之后,在综合了自身能力与大环境之后,朝希走到了这条路的中间位置。而从2023年开始,在产业+投资这件事上,朝希显然希望自己能成为最重要的玩家之一。
“原来,我们希望通过控股型投资来做产业,但后来不现实了,那就到一个平衡状态,做少数股权投资。”刘杰告诉「暗涌Waves」,“但我们不希望做那种在岸边看着的投资,朝希要做的仍是对产业有影响力的投资。”

产业投资的算法

2021年3月,朝希准备投资海辰储能时,带了3位产业方的实控人到厦门调研。其中的一位在调研后立即做出了决策,成为朝希投资海辰储能专项基金的LP。他对朝希资本管理合伙人惠亨玉说,“这笔投资是千年一遇的机会,一定要抓住。”
这位产业方实控人达成快速决断的基础之一是,此前朝希已早于大多数同行对于储能赛道进行了长达五年的详细研究,之后也对海辰储能进行了严苛、详细的尽调。
特斯拉于2015年5月推出的家用电池Powerwall,从那时起,刘杰就带领朝希团队开始思考储能这件事:北美家庭为什么会接受这款产品?需求及背后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一开始,朝希团队认为Powerwall背后是用电安全的问题,慢慢通过研究和思考发现,这背后是新能源的核心逻辑与传统能源不同。
刘杰向「暗涌Waves」分享了团队当时总结下来的关键认知:一次能源(即发电侧)在新能源占比逐渐提升时,会影响整个能源的结构,因为与传统的火电、天然气等不同,它是完全随机、不可预测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二次能源的提升去打配合。
“只是一次能源提升新能源在总能源使用上的占比,而没有二次能源的发展,在后期会遇到越来越多的瓶颈。”
在确定了储能未来将有大发展的判断后,朝希团队跟踪了海外同类场景的发展过程,在发现国内开始有储能需求的信号后,于2020年在内部“点亮”了储能赛道。
“点亮”是朝希内部对一个产业领域展开系统性投资的起点。刘杰说,基于产业生态,朝希会从需求侧出发,自下而上拆解产业链,再结合新技术的迭代拐点提前锁定赛道,提前锁定、长期跟踪后,再结合一定变化时点选择在什么时间开始投资这个赛道。
若对朝希投资过程的算法逻辑做一个总结,即在其聚焦的两个垂直赛道中挖掘产业链中的细分机会,然后筛选其中较有机会实现业绩和估值的双击增长的企业,再在企业迎来增长前的时间拐点投进去。
作为本期基金出资方之一的苏州基金是在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间交流时主动发掘了朝希。
其负责人向「暗涌Waves」表示:通过与朝希的交流,充分感受到其在新能源产业的积淀。作为一家产业投资机构,朝希对行业趋势与拐点的判断、早期项目价值的识别以及产业生态资源的整合等方面,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苏州基金也因此成为朝希首个市场化母基金LP。
以麦田能源为例,朝希认为上游产能释放将带来下游各类应用场景的进一步打开,加之基于对欧洲及其他海外市场“减碳“强共识的理解,很早便预判海外市场将是储能市场化和需求弹性最好的应用场景之一。经过精控能源等来自产业的多轮验证,朝希便锁定了当时正处于行业拐点上的麦田能源。
那是一家为海外用户提供户储等新能源解决方案的企业。“当时调研之后,我们发现,麦田能源的产品设计理念超前,对海外不同家庭用户的需求认知到位,更重要的是具备稳定的供货能力与渠道资源。”朝希自2022年参投麦田能源A轮,并于今年领投了其超10亿元的Pre-IPO轮。
回到投资海辰储能的案例。按产业链拆分,储能投资可以按照“电芯—BMS—PCS—系统”的脉络进行。站在2020年前后,朝希判断这条产业链上价值量最大的是电芯环节。于是就有了在海辰储能刚成立两年,甚至公司都快发不出工资的情况下,朝希仍坚定投资的故事。


真东西,真回报

尽管身处产业许久,刘杰仍会蹦出不少有趣的表达。比如在谈及朝希的投资方法论时,他说“要投在独角兽爆发前夜的拐点上”,“要投资‘残缺’的美”。这些表达背后有一层同样的深意——投出钱仅仅是一笔投资的开始。
由于基因里并购基金的底色,对于投资比例高的重点被投,朝希团队仍然沿用了“当年做大股东”时的“投入模式”。
比如,朝希生态圈中有一家光储行业龙头企业阿特斯。在阿特斯大步发展储能业务时,缺乏比较好的电芯配套,朝希团队就向阿特斯引荐了海辰储能。之后很快,两家达成了合作。
又比如,在海辰储能后,朝希投资精控能源的核心因素之一是“有空间为其提供更多的支持,助力其转型”。朝希投资人在投前与精控能源的沟通中,双方达成共识:作为一家做车用BMS的企业,一定要做强储能业务。事后,朝希也向精控能源提供了一系列的参考做法与资源引荐。
“对于第一次拿朝希投资的企业来说,他们最想要的,也最有价值的是我们的资源与认知。”刘杰定义朝希为“产业资源的整合者”。
很多时候,基金自称的“钱之外的东西”,似乎是一个黑箱。一家宣称先进于财务基金的产业机构,到底能够给公司带来什么?
尽管访谈中刘杰说能透露的具体细节不多,但从其表述中也能得出朝希对于资源的理解包括但不限于:深入讨论企业战略,为创新企业与资深产业方组局,协助搭建供应链,直接或间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间的订单与合作。
“从朝希资本的产业并购时期开始,我们便和其团队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并一直持续到现在。”与朝希有过多次合作的晶澳科技向「暗涌Waves」表示,“朝希团队亲身经历过产业周期、下场管理过企业,因此在许多产业难题上更容易建立同频认知。”
“资源”是在与朝希的沟通中被提及最多的关键词,而这也是产业投资时代被普遍认为的决胜关键。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在投资行业,与各方资源构建关系、发展关系、利用关系本就是一种投资人的基本操作。随着强调资源合作的产业投资在一级市场愈发受到重视,朝希的资源优势究竟还有多大?能持续多久?
“朝希和很多产业集团都是很早通过资本合作、并购投资等多种方式建立了信任的开端。直到现在,还在通过多种方式保持长期和高频的合作。”惠亨玉说,朝希的产业网络直达很多产业集团,在每个产业集团里又能直接接触到从实控人、到核心高管再到各个部门的负责人。
“既有广度,也有深度。他们对产业的理解更全面、立体,很多教训也更深刻,也愿意跟我们说真话。”在朝希面向LP们的路演材料中,“顶级产业圈层”也被放在其优势展现的显眼位置。
可见“资源”这件事的最大价值并不止面对企业作为投资机构增加了PK能力,而具有更长远的战略意义。一个例子是,在电池路线的选择上,有TOPCon、异质结、BC、钙钛矿等。投资这个赛道的机构都要做出选择。惠亨玉发现,靠传统的投资方法,简单从行业mapping到专家访谈、高管访谈,与朝希式产业沟通得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资源优势导向了认知差异,而这或许才是资源的真正意义,也是当下及未来一家投资机构能否长久屹立的关键因素。
随着首期盲池主基金募集完成,朝希预计在年底前完成该期基金的全部投资。
刘杰告诉「暗涌Waves」,目前朝希仍在一个“加速机构化”的发展阶段。“但规模不是我所热衷的。我们希望赚得真实的carry,看到产业得到真正的发展。”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排版|郭雪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家反向而行的基金,踏在时代的脉搏上丨入局

暗涌 暗涌Waves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