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3届寒假复试带读企划/我们会将书籍和宇宙一起/随身携带

班女士和花总! 秃头研究所Monsters 2023-08-06

◼️ 嗨/2023届的老婆们/好久不见/过去这段时间躺平了吗/阳康了吗/有没有想念和秃头所一起每天忙碌又充实的日子/在将将2022年/我们一同度过了很多个深夜与清晨/一起聊天到零点/聚在一块谈论对未来的憧憬和想象/那时候我们说/等这场应试的/实用的考试结束后/要去读很多很多自己喜欢的书/要看无数因为考试而错过的电影/要和三五好友窝在温暖的沙发上谈天说地/喝上融合了肉桂与苹果香气的热红酒/微醺/然后与身边的人尽情地拥抱/享受快乐

◼️ 我能够想象出无数期待中的场景/和原本陌生的你们逐渐变得熟络/逐渐可以谈谈心事/一年又一年/与成千上万的人交谈过/分离过/却仍然对与他人的思想与观点碰撞充满欲望/获得更多不一样的思考/去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保持好奇/善良/与初心/很高兴在去年能够与你们相遇/在秃头所这一隅小小的赛博空间里/我们拥有足够慰藉彼此的关心/如此就令我们非常感恩和满足了

◼️ 分离是在所难免/但无论如何/还是想要陪伴你们一起走过最后的这段旅途/2023年/秃头所与老婆们一起/为这段艰辛/难以忘怀的日子/画上圆满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
01/04/Wed.
Reading&Book.

2023复试带读企划
将书籍/宙/随身携带
@TuTouSuo™️ 
*请保持灵魂对自由的渴望

2022年4月末的时候,我曾经写过一篇名为《纯粹软弱批判》的文章,在其中有谈到些对于当前很多舆论事件、社会热点事件中个人参与的观点,一个很重要的逻辑是——也是借用了葛兰西的文化霸权与领导权理论得出——当我们不具有自我思想独立性之时,就很难形成长久的、针对某一诉求的共同体,所有的声浪只能是骤然开始又陡然消失,即使它在数天时间里如何发酵,最后也只会成为历史中都难以留下任何痕迹的无名之辈。

因此,我在那篇文章中写道:

“没有理论价值的支撑、没有思想的沉淀、没有对现实的直击后的痛感,情绪将带动民粹,变成一场只有形式,没有内容的空壳……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简单的转发、呼喊上——这是第一步,这要做,不是不做——我们还要一起动起来,去主动了解、去实际地学习、去丰富、去武装自己的头脑。以此,才不会是软弱的、只凭着情绪和站队的支撑行动下去的对象。”

没有理论,没有更多的知识底蕴的支撑,所有的思考只能简单地依托于经验、惯习、道德和理所当然的想象。这样的社会参与是单薄的,自然也只能流于表面、诉诸情绪。这也是为什么目前舆论场中很多将「新传人」列为与不讨喜的社会公知在同一阵线的原因——很多时候,我们有一腔热血,期待能够推动公共事件的发展进程,解决实际的矛盾和问题,但涉及到倡导、诉求、理解时,又往往匮乏于具体的逻辑和知识积累。

由此,不论是出于自我提升与对社会的进一步思考的需求,还是面对未来可能的复试笔试与面试的需要,借由春假多进行更多的阅读都拥有重要的意义。

开年的第一天,秃头所也像老婆们推荐了新年书单「新年快乐老婆们/寒假阅读分享来啦」「冬日书单/烛火/橘子酒与木头屑」,其中就包括了《文本盗猎者》和《媒介仪式》两本书目,分别从文化研究与大众媒介、社会存在的视角,对我们生活中始终与之发生关系的粉丝行为、文本解构与媒介控制、共同体的生成等问题作出讨论。除此之外,本次寒假复试带读中也添加了约翰·彼得斯近两年来十分出彩的《齐云:媒介即存有》,为媒介哲学、媒介技术提供丰富的研究观点——也因为这本书本身比较复杂,所以选为第三本带读书目也能够更贴合层层递进的学习和阅读过程。

将宇宙随身携带,佩索阿说。

我想,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宇宙中、在冬日的烟花浪漫中游走、感受,汲取来自于其他个体对于世界的敏锐洞察,再将其与自己的思考与感悟相互融合,最终促成独属于你自己的理解的火花与思想的灵韵。

所以去阅读吧/
保持敏锐的头脑/
与对自由的渴望。






⛄️

*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

「2024/TuTouSuo」

追逐自我/畅意自由
保持灵魂对Freedom的渴望


常驻广子-No.01」
˗ˋˏ♡ˎˊ˗

一本既浪漫又实用的书
更新版名词解释小册子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