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待一批百年老厂

阿基米德君 阿基米德Biotech 2023-04-16

相比创新药的弹性和刺激,医疗器械更为慢热和内敛。

商业模式完全不一样。医疗器械各赛道龙头地位稳固,竞争格局相对固化,产品生命周期较长,认知门槛、投资难度也更低,不过代价是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

相比基础研究的长期薄弱,国内更擅长改良式创新、组合式创新,这在工程抗体(双抗、ADC)上得到验证,也正在医疗器械上得到验证。

近20年来,美股市值超过50亿美元的医疗健康股票中,涨幅前20名有9家医疗器械,4家创新药,3家生命科学服务,2家医疗保险,1家CRO,1家医疗服务。

医疗器械具备长跑的耐力,大部分细分龙头终局已定,是有希望诞生百年老厂的。

内外逻辑(国产替代、出海)合力推动,器械龙头可望长期保持稳定增长,穿越未来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年代。

与创新药情绪同步回暖,资金面已在起势,行业标杆医疗器械ETF(159883)过去5日连续申购资金达2.9亿元,近10日净申购3.5亿元。在数字经济虹吸效应下,这种流入速度和体量在全市场较为显眼,侧面说明资金对器械板块的态度。


 01 

读懂这个信号不再悲观

人们对冠脉支架集采至今心有余悸,从均价1.3万元左右降至700元左右,失控的重要原因在于国产替代率已达到80%,内卷使得囚徒困境更加突出。

不过,除冠脉支架、人工瓣膜外,国内大部分高端器械领域仍由外资主导,替代进口处于初期,这意味着国产器械龙头还有漫长的高景气爬坡期。

控费和产业政策转向温和。

河北及三明联盟OK镜集采细则值得细品。

约定采购量仅1.4342万片(欧普康视2022年销售量为69万片);最高申报价不高于去年以来全国最低有效采购价,无明确降幅要求;最低价中标者仅保证20%约定采购量。

这仿佛是说,推进集采提速扩面,这项工作我们已经落实了,其中传递的信号再明显不过,如果你读懂了,没有理由再对医药行业悲观。

不要继续拿老套的集采来说事了。3月29日,海南陵水县,全国第八批药品集采正式开标,分外安静,已不再是热点。

产业政策没有明说,实质上也是有利于国产替代的。2023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甲类由4个调减为2个,乙类由6个调减为4个,64排及以上CT和1.5T及以上MR设备被调出目录,并将甲、乙类目录兜底条款的价格限额均进行上调。

配置证限制超预期放开,有利于医院此前受限需求及增量采购需求迅速释放,利好国产医疗设备龙头公司。


数据来源:CDE,公司公告,西南证券整理

 02 

国产崛起红利

国产替代是医疗器械主线逻辑。

今年3月,外企捷迈邦美ZimVie宣布,受国采影响,计划将脊柱业务完全撤出中国市场。这是败给国产器械的性价比优势,威高骨科在关节、脊柱、河南12省创伤联采中报量相比2021年市占率(规模)均大幅提升(8.6%vs3.9%、13.2%vs8.7%、8.9%vs5.1%),2022Q4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48.0%,但环比已有改善,逐步消化集采影响。

人工关节在骨科中最早集采,利润端率先复苏,国产龙头产品进入多家核心三甲医院,提高中高端市场占有率。爱康医疗2022年营收10.52亿元,同比增长38.2%,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121.1%。春立医疗2022年关节类假体产品销售量为109.59万件,同比增长63.06%,脊柱类产品销售量为62.03万件,同比增长101.16%。

惠泰医药三大业务线都处于国产替代初期。冠脉通路耗材在集采中越战越勇,加速国产替代,2022年收入5.69亿元,同比增长49%;外周介入类2022年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53%;电生理2022年收入2.93亿元,同比增长26%),福建联盟集采全线中标,在全国头部大中心的准入渗透率从27%提升至70%,放量后劲充足。用于房颤的射频组套和PFA系统研发稳步推进,有望于2024年上市并全面启动电生理领域国产替代。

回顾2022年创新医疗器械审批情况,共有55个获批上市,同比增长57.1%,其中血管内超声/造影成像是获批数量最多的方向。IVUS(血管内超声)有望实现国产弯道超车,这也是开立医疗正式跨入心血管领域的种子业务,在国内属于较为创新的产品,全球范围内只有极少数厂家可以提供,在PCI 手术中的渗透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头部医院化学发光国产替代持续推进。新产业2022年服务的三级医院数量较上年末增加171 家,其中三甲医院客户数量增加91 家。

剃须刀+刀片商业模式开始兑现。新产业2022年国内市场完成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装机1510 台,大型机装机占比63.38%,同比提升11.98个百分点。随着中大型终端客户数量不断增加,带动国内试剂收入及单机产出的快速提升。2022年国内试剂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02%,高于国内整体业务收入增速。

国产替代逻辑,足以支持各赛道龙头发展至中等规模,而且依靠通用技术能力,可实现横向扩张。惠泰医疗的冠脉通路技术迁移至其它血管介入领域,可能拓展新业务线,已启动血管治疗类产品布局(腔静脉滤器、胸主动脉支架均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国际化领先器械企业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截至20230214


 03 

成为巨头还得靠出海

器械国际化走在创新药前面,并且开始渗透中高端市场。

据西南证券统计,2021年美敦力、强生、丹纳赫国际化平均水平为54%,而国内龙头器械公司海外收入平均占比为28%,提升空间巨大。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超过3.2万人民币,如果国内企业出海成功,可及空间将扩容3-9倍。

海外创新药械价格体系相对稳定,甚至随着更新迭代还要提价,除控费压力小外,龙头之间自觉错位竞争是重要因素。TVAR是国内医疗器械的内卷之王,各家参与者活得苦不堪言,但爱德华的Sapien系列从2011年上市以来,基本维持3.25万美元的单价。在医疗设备领域,直觉外科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出厂平均单价,初期80万美元左右,随着产品迭代,2015年以来基本稳定在150万美元左右。

凭借技术水平提升、性价比优势,加上新冠疫情催化,A股主要器械企业近三年海外收入复合增速平均在50%左右。

剔除三类新冠相关产品,迈瑞医疗2022年前三季度国际常规业务营收增长超过35%,其中,国际IVD产线实现超过40%快速增长。化学发光引领,海外IVD增速超国内。今年海外高端客户突破仍在持续。得益于海外 IVD 平台化的能力建设,以第三方实验室为首的海外IVD高端突破将显著加速。

新产业2022年海外收入占比突破30%,实现业务收入9.69亿元,同比增长26.41%,高于国内业务增速。在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巴基斯坦、秘鲁完成设立共 5 家海外子公司。2022年,海外市场共计销售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 4357 台,同比增长 51.07%,中大型发光仪器销量占比提升至 36.54%,较上年同期增长17.23个百分点。

全行业发力创新器械全球化销售。心脉医疗2022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超过74.90%,销售覆盖 22 个国家。联影医疗2022年前三季度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近150%,38款产品FDA拿证,在美国销售。去年,华大智造与illumina就美国境内所有未决诉讼达成和解,获赔3.25亿美金,验证其拥有独特技术优势,有能力加速拓展海外市场,今年1月DNBSEQ-T7进入美国市场,2月DNBSEQ-T20面向全球发售。

一季报披露在即,疫后医疗复苏逻辑将逐步得到验证,在2022年同期低基数上,多数医疗器械子板块有望延续高增长趋势。同时,板块估值性价比仍较高,目前医疗器械ETF标的指数最新PE值20.14倍,处历史5.56%百分位,历史低位可关注估值和业绩双升机会。

借道指数基金分享行业贝塔红利已成主流选择,跟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 (H30217)的医疗器械ETF(159883),是医疗器械细分行业规模最大、交投活跃度较高的代表性ETF,场外也有相应联接基金013416可供长期定投。

感谢各位点在看,今天仅需集满50个,在阿基米德Biotech公众号对话框里回复159883,即可收到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样本权重完整名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