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11月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心酸!一医生辞职了,医院2000名职工,临床一线医生只有129人!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从医二十多年,如今辞职了......


广东一医院医生离职后,在网上发布了一个帖子,引发同行的共鸣。


医生在帖子中写道:从医二十多年辞职了,再也没有写不完的病历,值不完的夜班,看不完的病人......身心疲惫,下夜班觉得自己会比病人先倒下,保命要紧。医院2000多名职工,临床一线的医生却只有129人......


此外,医生还在帖子下方附上了解聘合同的证明书。



在看到这篇文章后,许多人都表示了同情、感到心疼,并对文章进行了点赞,点赞数已经超过了三千。


然而,也有不少人对文章中提到的医院员工数量和临床一线医生数量表达了疑惑。一个拥有两千多名员工的医院,怎么只有一百二十九名临床一线医生?这个数字未免太少了些。难道医院里的医生数量不是最多的吗?


在评论区,这名医生回答道:“这是真的,只有129名值班一线医生,如果不是因为三甲复审,我可能也不会公开这个数据。”随后,其他医生也开始纷纷发声,晒出了自家医院的医生数量。


一位来自四川的肾脏内科医生表示:医院虽然看起来有很多员工,但真正临床一线治病救人的医生却不多,我们医院1550名职工,只有不到500名医生,我曾经想要撂挑子走人,但没有勇气。


我们医院确实缺少医生,但宁愿让我们承受更多的工作压力,也不愿意多招。几年后,经济好转了,我打算离开医院和同学一起开个诊所。


一位来自浙江的三甲医院医生也表示:“公立医院普遍都是这样,行政后勤人数实在太多。如果能有一半医护人员,一半行政后勤人员,那还算好的。但实际情况是医护人员占比非常少,这位医生之所以要离职,就是因为工作量太大。


100多个医生要拼尽全力为医院创收,养活全院2000多个职工,压力确实很大。另外,如果医生的收入还比不上行政后勤人员,那真是让人伤心。


任何人遇到这种情况,心里都不会好受。因此,医生离职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


看着行政后勤人员数量众多,而临床一线的医生却捉襟见肘,许多网友都表达了对医生减负的渴望。难道非要把他们逼得精疲力尽,甚至离职才能解决问题吗?


根据相关调查,77.8%的医生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左右,20%的医生工作时间甚至达到15~18小时。令人惊讶的是,49.2%的医生每周至少要值两个夜班,所有的医生都有过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的经历。


此外,80%的医生在工作时间所摄入的水不超过一杯,83%的医生不能按点吃饭。


为了给医生减负,专家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例如,应将医生体检作为医院考核指标,对于体检不达标的单位,应对领导进行问责;严格落实每天8小时工作制;医疗机构不应鼓励医生带病坚持工作,应严格控制医务人员连续工作时间,强制执行带薪休假制度;简化病历书写,让医生从繁重的医疗文书书写中解脱出来等等。


然而,这些好主意虽好,但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


有人提议,既然医生工作压力大,人数远远少于行政后勤人员,为什么不多招一些医生来分担压力呢?实际上,这并非易事。


首先,领导层并不愿意增加员工数量,这是由于医院的编制是固定的,与床位数有极大的关联。也就是说,医院的规模越大,床位数也就越多,相应的编制数量也有限。


再者,医疗行业的工资普遍偏低,这是不争的事实。即使有规培生和实习生帮忙,他们也无法与正式员工一样享受同工同酬的待遇。因此,即使医院有更多的行政后勤编制可供转化,也没有医生愿意前往。毕竟在企业或药厂工作更加稳定和有吸引力。


综上所述,为了给医生减负,必须进行多方面的统筹安排。这既需要医院在医疗服务与工作压力之间寻找平衡,避免过度劳累的工作状态,也需要避免无效的加班。


如果实在需要增加人手,不妨考虑将部分行政后勤的编制转化为医生招聘。这样才能真正地将尊重医务人员落到实处。临床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取决于医生的专业素养和经验积累,还与工作压力密切相关。因此,给医生减负、减轻他们的压力是至关重要的。


来源:爱爱医整理自医学生、梅斯医学,侵联删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