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又来了一部游戏改的电影,这次是赛车|游戏与泛娱乐

东西游戏 东西游戏 2024-02-05



《奥本海默》《芭比》等电影的包围下,最近上映的《GT赛车:极速狂飙》必然面临票房压力。不过,作为索尼今年第三部开画登顶的电影,《GT赛车:极速狂飙》在游戏玩家和赛车爱好者中,收获了不少好评。

这部电影依据《GT赛车》(Gran Turismo)系列游戏IP进行改编,讲述了普通游戏少年成为职业赛车手的励志故事。

在赛车游戏出现之前,赛车就已经作为经典文化符号,成为大众娱乐文化的重要一环。赛车的“速度与激情”无疑能带来极大的感官刺激,但亲身参与的门槛较高,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无法令普通人体验到“飚速”的快感。

因而,自上世纪上半叶起,勒芒24小时拉力赛、F1等赛事吸引了诸多汽车厂商和忠实观众;风火轮、多美卡等赛车模型玩具的诞生,则为粉丝提供了收藏与把玩“爱车”的途径;随着影视技术的发达,也出现了诸如《极速狂飙》(Le Mans,1971)等赛车电影。

而更多游戏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满足了赛车体验大众化的诉求,赛车游戏(RAC)也应运而生。并且,伴随技术不断迭代,赛车文化多年积累的内容深度,也成为赛车游戏不断汲取创意灵感的沃土,久而久之,成为与“枪、球”齐名的三大经典游戏题材。

从FC红白机上的《F1 Race》《R.C. Pro-Am》等尽力还原仪表盘的赛车游戏,到街机框体下还原真实转弯的阻力感的《VR赛车》,再到次世代主机发展后诞生的《GT赛车》系列、《Forza》系列等,赛车游戏还在竞速的刺激与开车兜风的休闲娱乐中找到了更好的平衡。

如今,游戏泛娱乐与IP化趋势,又在重塑着赛车文化泛娱乐发展模式。虚拟的游戏,也正通过更多新方式影响着现实中赛车文化的构建。

正如《头文字D》的知名片尾曲《Rage your Dream》歌词,赛车游戏时至今日的发展,越来越多钟爱赛车的粉丝们,正让自己的热爱成为现实。


  

赛车文化的
游戏化发展

赛车是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游戏领域的。随着技术发展,人们能够接触到更多媒介,电视、网络的普及为娱乐活动提供了更多传播载体,使得内容被爱好者们熟知,激发着受众的消费追求。赛车游戏的产生就有了必然性。

过去,人们的娱乐和社交手段没有现在这么多元,“赛车”这一词汇还与“多金”、“高成本”等词汇相绑定,相对比较圈层。但当人们的社会生活进入细分化的时代,每个人的休闲生活开始被不同垂类占据,赛车游戏的诞生满足了这种细分的爱好。

同时,游戏技术推动了赛车的游戏化,赛车游戏的产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游戏开发业界追求“次世代”的缩影。

这其中最为经典的例子,便是赛车赛事的游戏。

比如闻名世界的F1赛事,在F1发展至今70年的历史中,参加比赛的车队数不胜数,有些车队昙花一现,有些车队则一以贯之。如今F1赛车已经作为四大体育赛车之一存在,2021年末,中国赛车手周冠宇宣布加盟阿尔法·罗密欧车队,成为中国历史首位F1正式车手,还在国内掀起了一阵F1赛车观赛潮。


同《NBA 2K》系列、《FIFA》系列相同,F1赛事也衍生出了自身IP的类型化游戏《F1》游戏。《F1》忠实重现了F1赛年中的各类车辆,同时将比赛中的明星选手置入游戏之中,提供了“我的车队”模式,供玩家进行组建车队,为玩家带来定制F1赛事的体验,定义了全新的模拟赛车游戏类型。


这与在FC红白机上的《F1 Race》给人带来的体验截然不同,每一位爱好者们都能够体验到独属于自己的F1赛事,也因此使赛车文化变得更为立体。

此外,赛车文化的现实性改编与消费品的诞生也是赛车游戏产生的源因之一。

赛车游戏的诞生与赛车文化的传播息息相关,而赛车文化的发展又是多种产业实体相结合的结果。除去赛事,玩具、动画等娱乐产业也开始变得更加成熟,并影响着赛车游戏的发展。尤其玩具产业一直火热至今。

比如由美泰公司设计的小型模型车风火轮(Hot Wheels),一经推出就打破了原有市场的格局,驱使其他厂家如火柴盒等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设计与工艺。风火轮经过50年发展,期间同诸多汽车厂商联动推出了风火轮版的小型玩具模型,同时也设计了自己的原创车型,更有和《马里奥赛车》等游戏联动制造的游戏车型等。


风火轮作为赛车文化衍生的玩具产业,也在尝试自身的IP化发展,2021年发售的《风火轮:爆发》游戏正体现这一点。风火轮虽然具备收藏价值,但主要还是面向孩童的玩具,《风火轮:爆发》提供了一个供成年人再次体验风火轮玩具乐趣的途径。并且,风火轮这款游戏并不注重拟真体验,而是塑造玩家的“玩乐”体验,玩家甚至可以在游戏里亲自设计独属于自己的赛道。




现代赛车游戏的
格局与演变

RAC(Race Game)一般是指竞速游戏,狭义来说是赛车游戏。建立在现实赛车运动的基础上,RAC玩家们逐渐形成自己的交流圈。游戏作为赛车体验中门槛最低的体验项目之一,逐渐成为赛车体验的主流选择。

并且,对于赛车游戏而言,无论是玩法还是题材,都与游戏诞生年代或某一时期的汽车发展有着相当强的关联,体现着当时的流行与商业元素。

如同现实比赛,赛车游戏不光追求“快”的体验,更要求玩家的耐力与技巧。竞速体验成为了RAC玩家共同的追求,这种追求在真实与娱乐两个方向上,伴随着现代赛车游戏的发展不断演变。

赛车游戏自Atari2600和FC红白机开始,一直到街机框体才拥有了现代赛车游戏的拟真模式。这种模式跟随Play Station与Xbox等游戏主机的更新换代,变得更为逼真与多元。赛车赛事包含的比赛类型和条件十分丰富,也让现代游戏的玩法内容也变得更为多样,许多游戏都拥有与现实中赛制非常相似的部分。

在街机时代,街机厅成为了玩赛车游戏重要场所,投币消费的非买断游戏方式,则成了玩赛车游戏的主流文化。从《VR赛车》到《头文字D8》所营造的现代赛车街机游戏,一直是日本市场最受欢迎的街机游戏类型。其中,《头文字D8》所模拟的方向盘与刹车、油门的框体,也让许多玩家得以真实感受赛车的魅力。


家用主机的出现,让现代RAC进入到家庭场景:一类是娱乐为主的体验游戏,如《极品飞车》系列、《山脊赛车》系列、《Forza Horizon》系列等;一类是以拟真赛车为主的竞速游戏,如《GT》系列、《神力科莎》系列,《尘埃拉力2.0》等。

这两类游戏的发展相得益彰,并随着时间模糊着彼此的界限。

比如《极品飞车》系列,从初代至今,其有着以娱乐为导向的跑车风格的《极品飞车5:保时捷之旅》、社区文化相关的《极品飞车8:热力狂飙》;也有过严肃的场地赛车《极品飞车15:变速》,并随着时间推移变得与《Forza Horizon》愈发相似。而后者的第五代(俗称“地平线5”),则采用了“赛车嘉年华”+开放世界的游戏风格,使得玩家在真实与娱乐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沉浸到地平线的世界之中。


极品飞车系列与地平线系列体现着赛车游戏娱乐与拟真的交融,发展成为了一种更被大众所容易接受的游戏形式。这种大众化的发展也让赛车文化更容易被广泛接受,为赛车游戏IP的泛娱乐化奠定基础。

而在这种结合之外,赛车游戏本身的竞技性并没有丧失,《GT》系列与《神力科莎》系列依旧为发烧友们提供了家庭拟真赛车的可能性。

《GT》系列作为经典之作,至今仍坚持主机独占。游戏为了能够给玩家带来足够拟真的赛车体验,甚至于《GT赛车5》中提供了一本有关游戏赛车的说明书《Apex》,这本说明书不仅将GT游戏介绍完全,还为玩家提供了足够丰富的现代赛车知识。从地图、赛道、改装等方面详细介绍着整个游戏的系统,力求为玩家带来绝对真实的可玩性。


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赛车游戏又走入了一个新的阶段。《GT赛车7》通过开发VR版本,让玩家彻底融入游戏之中。VR下逼真的车内场景与物理特效,加之每小时300英里的时速,足以让每个玩家肾上腺素飙升。

时至今日,赛车游戏通过对拟真的执着与对娱乐体验的探索和结合,使得自己的受众面变得越来越广泛,RAC也得以在新世纪的游戏类型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伴随着《Forza》《极品飞车》《GT》等游戏系列的发展,赛车游戏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IP文化,脱离了依附现代赛事与娱乐实体,开启了新时代的泛娱乐模式。


赛车游戏IP的
新一轮泛娱乐化

于是随着赛车游戏的发展,赛车游戏IP逐渐独立出来,形成了自己的IP文化。

纵观赛车游戏IP的影视改编,同枪类、球类游戏IP一样,由于玩法体验比重往往大于叙事,通常不是首选,何况“车枪球”都拥有更为详实的现实故事可以改编。

但由于IP影响力与受众群体基数庞大,赛车游戏IP开始反向影响影视、动画等其他泛娱乐产业,也因此有了影片、动画的改编。而位于赛车文化中的主体如传奇人物、传奇赛道、传奇赛事等一直是改编创作的主流选择。

比如《GT赛车:极速狂飙》,剧本并不华丽,以取悦大众的娱乐套路为主导,但这种保守的剧本创作给了影片融入电子游戏文化的空隙。同时,影片真实改编了现实中自普通人走向职业赛车手的故事,这种令人振奋人心的梦想实现桥段,更便于爱好者代入。


同时,《GT赛车:极速狂飙》为了拉进现实、游戏与粉丝之间的联系,参考了过往的许多经典赛车电影。如影片最后一幕借鉴的《极速车王》、勒芒24h拉力赛片段参考的《极速狂飙(Le Mans)》等。《GT》利用独属于赛车的音效与节奏,较好地呈现了赛车文化的真实感,同时也将自身的赛车游戏IP较好展现出来,吸引更多玩家去了解这一游戏。

无独有偶,《GT赛车:极速狂飙》并非第一次将游戏IP搬上荧幕,在此之前还有《极品飞车》游戏系列对自身IP的影视化改编。

赛车游戏和影视、动画还有更深的连接。比如《头文字D》这样的赛车游戏IP就脱胎于动画影视。诸多游戏也开始引入赛车元素,如《GTA》《蝙蝠侠》等,赛车元素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游戏符号,并逐渐形成如“蝙蝠车”等物品的独立车型IP。


此外,相较于同“枪”和“球”,赛车文化的娱乐化也更有弹性,在可选择的元素和空间更多。比如《风火轮:爆发》游戏与《速度与激情》两者的联动,美泰公司将《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中男主角驾驶的道奇跑车做进了游戏中,同时在电影中也有着主角儿女游玩《风火轮:爆发》的情节。

并且这种联动,也不仅限于赛车相关的游戏之间。比如,F1车手兰多·诺里斯就曾宣布其品牌Quadrant与《光环》进行联动,推出了“士官长”主题头盔,并且本人也佩戴该头盔进行了比赛。


事实上,赛车游戏就是娱乐产业随着科技进步发展的一个缩影——将IP与人与车(科技)紧密联系。宽泛地说,这是人类与技术间不断变化的关系;从产业层面看,也是技术引领的IP泛娱乐化发展。

Hello!
我们在为更加闭环、更加高效的服务模式做准备
欢迎加入限定白名单
与我们一起探索

点击图片,了解上期内容



东西游戏近期相关内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又来了一部游戏改的电影,这次是赛车|游戏与泛娱乐

东西游戏 东西游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