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隋唐,寒门兴于科举;今朝,屌丝逆袭何处?

小白学点位 小白学点位VIP 2023-03-20

认知梦想与现实的落差

互联网平台,比如抖音、视频号、小红书上到处是“富得流油”就怕你看不见的土豪,让你产生人均年薪100W的错觉。

然而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忍的。你低头看了看自己那双操劳的小手,每天苦逼上班,月入还不过W,然后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前阵子网传中金公司出具的调查报告当中,一共将中国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分为11个档次,分别为0元,0~500元、500~800元、800~1000元、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3000元、3000~5000元、5000~1万元、1万~2万元、大于两万元。

每一个档次所对应的人数是:546万人、2.15亿人、2.02亿人、1.24亿人、2.43亿人、1.72亿人、2.07亿人、1.56亿人、6328万人、784万人,而月收入大于两万以上,仅仅只有70万人。

对于中金公司的这个数据,我是非常质疑的,月入1W以上的只有784万人吗?月收入大于2W以上的仅仅只有70万吗?
因为我自己多年前就已经是月入2W以上了,对收入2W已经没有什么感触了,或者说已经习以为常了。圈子内的大厂毕业生混的最差的也有6K-9K,前几年一些从事人工智能的稀缺毕业生也有月入2W-3W的水平,做外卖的月入7K-10K以上的也是不少,区块大陆的修仙者月入2W+的也比比皆是,中金的数据确实让我不能苟同。
最后核实了一下,网传所谓的中金数据来源是北师大CHIP2013调查数据,是2013年的收入情况!
虽然这个网传的这个数据只是鬼扯,但也不能不否认,月入1W以上的人真的不算太多,大家应该也是深有感触吧!大家还是要认知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深圳人均月薪为12592元。但事实上,相对于上千万深圳职场人来说,月薪过W的比例没有相象的那么高,有数据显示,深圳工资中位数在5000-6000元,少数高薪职位确实拉高了许多人的平均水平:
  • 超市,保安一个月3500-5000;

  • 公司前台、文员5000-6000;

  • 工厂5000-6000;

  • 一般客车货车司机7000-8000;

  • 一般白领8000-10000;

  • 一般开发工程师的10000-30000

  • 一般的金融人员20000以上

  • 编制内幼师,教师10000到20000;

  • 公务员科级干部15000-30000;

  • 高级白领,公司高管,工程师,总裁就是人生赢家了!



深圳2000多万人,只有30%的人月入过W,70%的人月入1W以下,高学历的普遍高收入,这就是深圳打工人的真实水平!

学历还是敲开高收入的敲门砖啊,只怪你自己当时没有好好读书!


知识、信息、资源不对称是抑制寒门的三大诱因

(1)世家之于寒门的知识不对称

知识不对称指知识在知识主体之间分布不均衡,而知识主体系指掌握和应用知识的个人、组织或国家。

知识在知识主体间分布不对称是因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拥有一定的知识量和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世界上不存在两个在知识量和知识结构上完全相同的知识主体,所以知识在知识主体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在隋唐以前,只有世家大族才能掌握知识,寒门接触不到知识,形成了事实上的知识垄断,当然也就只有世家大族才能当官,这就是『知识不对称』

但是随着印刷术的普及,寒门子弟也能掌握知识,世家大族就不再可以垄断官僚阶层了。这就是为什么说『学历是敲开高收入的敲门砖,读书是改变寒门命运的必要条件』

(2)世家之于寒门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信息不对称,举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比如前阵子ChatGPT很火,引发了人工智能的门派崛起浪潮,产生了500%潜力鱼蟹虾和1000%潜力鱼蟹虾;假如你第一时间参与其中,起码也能分得一杯羹,300%的修为上升妥妥的;但如果你后知后觉,等到孙哥蹭饭的时候才参与,就只有站山顶吃西北风的份儿了!

信息不对称,交易如此,延伸到职场和官场也是如此。如果在职场和官场中不以“能力”为尊,缺少才华的管理者想要巩固自己的地位,或管理层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利用信息不对称形成的“信息垄断”,就是最常见手段、最有效工具!

早在东汉末年,曹操就曾提出“惟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曹丕称帝后,于公元220年采用属下陈群的建议,正式制定了九品中正制。所谓“九品”,是将察举的对象分为九等,由政府按等录用。“中正”是各州郡所设的品评人物高低的官员,中正官一般是以孝廉、秀才两种名义向朝廷推荐人才的。

九品中正制度最初实行时,基本贯彻了曹操“惟才是举”的方针,品评也比较客观,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到了曹魏后期,特别是晋代,各级中正官多由豪门大族任命或直接担任,人物品评全被豪门贵族所操纵,其品评的标准也以门第出身(即家世谱牒)为惟一的条件,个人的德才表现(即“行状”评语)根本不被考虑,于是九品中正制便成为巩固门阀特权的工具。

因为寒门得不到中正官的推荐,人物品评也得不到客观的评判,寒门入仕难上加难!

(3)世家之于寒门的资源不对称

资源不对称,指投资、消费、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资源不同。

每次经济寒冬都是富人更富,穷人更穷。富人可以低息借dai大量资金批量抄底廉价优质资产。穷人借不到钱,更加买不起优质资产,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手中的资产因为通货膨胀而不断贬值。

世家掌握了人力、物力、财力,兼并了大量宝贵的土地和人口资源,进而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寒门手上要人脉没人脉,要土地没土地,要资金没资金,怎么世家斗?


科举,隋炀帝的寒门之憧憬与世家之哀殇

寒门通过知识成为官僚改变命运的前提是,国家要有一套行之有效范围广泛的文官考试体系去打开知识垄断和信息垄断的缺口。

隋朝自隋炀帝开始的科举制,中国出现了开科取士的科举制度,为广大寒门子弟步入仕途,打开了曙光之路:使中国社会低下层的知识分子有了成为上层官僚的信息途径。

唐朝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后因唐太宗励精图志,不断对唐朝的各项政策、制度进行改革,科举制度也逐渐成熟完善起来。延续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科举制度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炀帝为什么要兴寒门(为什么我们现在要推广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甚至因为兴寒门不惜赌上国运,最后连王朝都轰然崩塌了?说到底就是皇权与世家门阀的权力之争。隋文帝和唐高祖之所以能坐上王位,还不是得到了世家的支持?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几个皇帝能容忍自己寄人篱下,成为世家的傀儡?

于是乎皇权与世家就开始了千年博弈,个隋唐可以说都是皇权对门阀刻意压制的时代,个人以为主要是科举制度的出现完全替代了过去从魏晋以降的九品中正(门阀崛起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及至唐末五代十国的军阀割据,以军阀替代门阀荫护百姓,兼有军阀不仁肆意屠杀对门阀肉身上的消灭,才是门阀真正退出历史舞台的标志。尔后宋元明清一千年才是真正的寒族政治时代。



人人皆笑『孔乙己』,人人皆是『孔乙己』

学历是敲开高收入的敲门砖,读书是改变寒门命运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决定性条件。

前阵子有个段子又火起来了:


学历是敲门砖,是我下不来的高台,也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如果我没有读过书,我可以找别的活做,可我偏偏又读过书。
小时候常听语文在台上讲《孔乙己》,那时候,懵懵懂懂不知书中何意。直到有一天你大学毕业,走向社会,才猛然发现,孔乙己就是自己。

孔乙己是谁?孔乙己是酒馆里唯一一个站着喝酒,且穿着长衫的人:穷困潦倒、读过书、死要面子。

正是因为读了书,有了读书人的清高,才放不下面子和自尊,去从事其他的工作,考公又考不上,做生意又缺了些圆滑,最后高不成低不就得过且过地混着日子……

有人认为:人从出生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阶层,读书就可以跳出任何圈层的限制,活出真正的自由。但下面的这段话一针见血戳穿这个世界的现实和残酷:

中国送走了廉价的农民工,却迎来了廉价的大学生,现在月薪3000招不到农民工,却可以招到一批大学生。


而更扎心的是,这些廉价的大学生,正是这些农民工用廉价的收入供的,农民工好不容易供养出来的大学生,到头来却发现还不如当年的自己……

家长们心痛,更是不甘,大学把大学生们的思想抬到了一定的高度,而现实却没有给他们与之匹配的地位

这是百年前,孔乙己的悲剧;也是百年后,我们自己的悲剧,乃至整个时代与社会的悲剧。

怎么样才能避免孔乙己的悲剧不断上演?你准备好了吗?



逆天改命之一: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最近我临摹的一幅『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各行各业有所成就、有真功夫的人,多是从下苦功夫走过来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下苦功夫的过程,是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提升素养的过程,通过积累、升华,从而获得真功夫。修炼的路上没有任何捷径,不要幻想投机取巧!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神速”、“速成”成了热门词,甚至潜移默化影响到人们的心性。以时髦为宗,以速成为要,坐不得“冷板凳”的人多了;不讲积累,不论抱负,满心思走捷径、赚快钱的人多了;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找靠山、开后门的人多了,肯沉下心、静下气,心无旁骛增才干、长本事的人少了。然而,这些人却忽略了,“神速”未必能造就“神话”,下苦功夫方能学到真功夫。



逆天改命之二:职高分流,不要输在起跑线!

前面多次提到,『学历是敲开高收入的敲门砖,读书是改变寒门命运的必要条件』。但因为种种原因,不同的人学习成绩是不一样的,这就形成了教育的分流,也就是国家最近越来越推崇的职高分流!

职高分流说白了就是要走德国的老路,实现『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通道发展。再说直白一点:

高等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术人才,初中学习能力好的学生考上高中、读大学、读研究生、读博士,毕业之后拼学历、进办公室、为老板奉献脑力劳动,当白领。

职业教育的重点是训练实操能力,初中学习能力差的靠职中、职高,毕业之后进工厂搬砖拧螺丝,为老板奉献体力劳动,当蓝领。

为什么要搞职高分流呢?人人都想舒舒服服躺办公室当白领,谁愿意满头大汗进工厂当蓝领?国家也是没有办法,白领越来越多,蓝领越来越少,工厂都招不到工人了,只能强制分流了!

虽然说『行行出状元』,白领和蓝领并没有贵贱之分,而且某些非常专业的蓝领也有着很高薪。但是两者的风险压根不同:比起白领族,蓝领族所面对的职业伤害和风险是非常高的,而且并不一定享有医疗保险福利,可以说很多蓝领都是拿生命去赚钱,一个操作失误可能分分钟见阎罗王。

说鸡娃也好,说内卷也好,现实就是残酷的!你这一代不行,你的下一代就不要再输在起跑线了!好好抓孩子教育吧!



逆天改命之三:优质专业优先于优质名校

读书也是一种投资,只不过投资的是自己!读书是穷人改变自身命运的投资手段之一!

既然是投资,那么投资的方向就很重要,是优先专业,还是优先院校?

事实证明:好的专业选择优先好的院校,未来相对长时间的稀缺赚钱专业方向更重要。专业不好, 名牌大学硕士生、博士生工作几年一个月工资也就几千块,只是打肿脸充胖子的底层白领,远远不如辛苦劳动的很多中高端蓝领!

前一阵子,你是不是经常看到什么清华北大的硕士生、博士生争破头皮应聘中小学教师和街道办?

表面上看,名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无可厚非,国家的建设需要多元的人才。可是仔细研究一下,却觉得哪里不对劲——这似乎是资源的双重浪费:大材小用,杀鸡是否需要用牛刀?

当年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谈到不少清华海归回国后的去处时说:“多半用非所学,甚至学而不用的,这是多么浪费人才的一件事。”,试问如今挤着进中小学校和街道办的这些清北高材生们,是否也是同样情形?

事实上这些清北高材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味追求名校,但所研修的专业不被社会大量需要,毕业之后只能改行某出路。学不致用,高校里学的知识,不能用在工作中,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悲乎哀哉!

假如你现在所研修的专业不好,为了进名校,读什么环境学、考古专业、博物馆学专业,真的是上了贼路!

很多人专业无所谓,大不了到时转专业不就行了?事实上等你进了大学,就会发觉转专业很难、很难、很难。转专业要求你的学习成绩位列全级名列前茅,你当初为了进名校,以刚刚比录取分数线高一点点的成绩,能竞争得过年级的佼佼者吗?大笑话!

如果转不了专业,只有一条路:自学成才,自学有发展前景的专业,越早越好,再进一些培训班包装包装,总比一条路上堵死好!因为刚毕业的时候,企业对专业匹配有很高要求;当你毕业几年后,专业匹配度就没有那么高了,能力比专业更看重!



逆天改命之四:物以稀为贵,人以稀为才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人以稀为才』,在经济学上,稀,不是指物品数量稀少,而是指供小于求,有需求的稀才有价值。同样是碳组成的,石墨远不及砖石珍贵;同样是金属,破铜烂铁就没有稀土珍贵!

你或者你身边的人一定会有这样一个疑问:环卫工人的工作十分辛苦,对城市来说又极其重要,为什么他们的收入每个月只有一千多呢?

更加夸张的,工资为什么会倒挂? 前几年从事人工智能的毕业生,刚毕业就能有30W年薪;而你毕业多年,辛辛苦苦365天也就挣5W不到?

普通的人找工作,稀缺的人被工作找。我们的报酬,不是按劳动的辛苦程度来算,也不是按工作的重要程度来算的。单位时间的劳动价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我们是按能力的稀缺程度来拿报酬的

提升核心价值,增强不可替代性,力争做时代所稀缺的人才!想找到高报酬的工作一定要修炼稀缺的能力。在能力发育的过程中,永远问自己:我是否有核心的竞争力?我是否掌握了一般人不会的技能?

“竞争力是什么?就是:别人不会的,你会;别人会的,你能做的更好;别人做得更好,你能完成时间更短;别人做得更快,你能做得更完美。”

灵魂拷问:中国有14亿人才,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现在烂大街都是大学生,你的『稀』又体现在哪里呢?



逆天改命之五:圈子决定格局,层次决定高度

智者的圈子谈论的是怎样让自己的格局合乎大道,代表的是强势文化;

生意人的圈子谈论的是生意项目,心中想的是如何赚钱,以及未来的生意走向;

交易员的圈子讲的是叙事,关心的是结交哪个鱼蟹虾,心心念念的10000%潜力之王。

圈子决定一个人的格局,思维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这个道理你圈子的质量决定了你的格局和你能获取的价值,而你自己的思维能力,是你对应层次的圈子的进场券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生活的圈子会影响你的命运和未来。你想赚大钱,就不要花太多时间跟早上7-8点赶着上班的人打交道,打工人跟打工人还能擦出什么火花?

请多花点时间跟晚上10点之后外出应酬的打交道,他们掌握的知识、信息、人脉都是很灵通的,可以帮你打破知识、信息、资源不对称的枷锁,带给你更多逆袭的机会,让你山鸡变凤凰! 

圈子决定格局,层次决定高度。你想继续当穷人,就呆在穷人圈;你想往上爬,就得挤破脑袋触摸富人圈。



逆天改命之六:劳动只产生价值,交换才能产生财富

财富的获取,根本只有两种途径,即交换和掠夺。

(1)交换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劳动创造价值。很多时候,这句话会被传颂成劳动创造财富。事实上,劳动只能能创造价值,但是只有交换才能获取财富。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农民种土豆,或者一名作家一个劲的写文章,他们都在创造价值。但无论他们种出多少土豆,或者写出多少文章,都不能产生财富。理由很简单,因为他们没有像社会输送他们的价值,换而言之,也就是没有交换的环节。

劳动经过交换后,产生的财富是不是都是一样呢?你想一想,同样是酒,二锅头就卖几块钱,茅台卖多少钱?

我们每天上班,通过脑力或者体力劳动与公司交换,获得财富。公司把把每个人的交换而来的价值,通过放大杠杆拟合成更大的价值,向社会进行交换,继而创造更大的财富。

要想最大限度获取财富,这里有个公式:财富=劳动+放大杠杆+交换。要想实现财富快速增值,最好的办法就是低价批量购买或者复制别人的劳动成果,再加杠杆进行交换。

大家不妨再脑补一下,如何借鉴茅台,包装一个故事,优雅地把二锅头卖贵?

前阵时间,市面上出现了人参水,宣传能让经常熬夜的人缓解疲劳,延年益寿。噱头之下,硬是把2块钱的饮料卖成了20块,还被大家抢着买。大家评评理,人参水到底是智商税,还是熬夜神器?

(2)掠夺

掠夺相对交换,是最快的财富积累方式,我们说的qiang、赌|博、偷盗都算掠夺。

在当下文明社会里面,我们所谓合法掠夺,我认为就是一个方式,即投资。

举个例子,你投资一个公司,你买了这家公司的股票,你享受这家公司每年带来的收益,是因为这家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在不断的于社会交换价值,公司获得的财富当中,有一部分是你的。你掠夺的是,这个公司100个人创造的一部分价值而转移成的财富。

一支股票,我们用50块钱买,肯定是有个人用50块钱卖给你。那过了一天,这个股票市面价格变成了40块钱,我们认为自己亏了10块钱。亏得钱去哪儿了呢?

其实亏的钱,早在你买这种股票的时候已经被人赚走了。例如用50钱卖给我们这只股票的人,它是用30块钱买的,所以早在你付出这50块钱的时候,他已经赚取了50-30=20块钱

换句话说,我们现在是浮亏10元。这10元,其实亏的是市值,也就是你手上的这只股票,只值30块钱了。它只能说明,你现在还能用你手里的股票,换回30块钱而已。

这其实是个击鼓传花的零和博弈游戏,决定你是否能在股市里盈利的,就是能不能找到下一个人,把你手里的股票,变成钱。你获得的财富,并非是交换产生的,而是通过掠夺,只是这个掠夺的方式是智力的掠夺。



逆天改命之七:CHATGPT和机器人取代重复劳动者,创造性劳动才能赢得未来

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这几年抢了蓝领的饭碗,CHATGPT今年又要干掉不少白领,未来我们真的要失业了吗?

未来一天,会不会出现一个这样子的画面:想搬砖,机器人搬不成;想扫大街,也有无人清洁车也扫不成了;想当厨师,有不知疲惫的炒菜机器人,你竞争不过下岗了;最后你睡天桥活活饿死!

还真别说,在印度的穷人窟,为了养活穷人,他们洗衣服都从不用洗衣机,而是雇佣廉价到极点的穷人手洗衣服!这是历史的倒退还是人类的悲哀?

当AI都能画画、写文章、写程序,还需要设计师、作家、程序员干嘛?人的出路在哪里?

事实上,工业机器人也好,服务机器人也好,CHATGPT也罢,它们都是对重复性知识和劳动的降维打击。我们很容易忽略一个事实,AI和机器人不会替代人类,只是对人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类所有的技术,最后都是推动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所谓替代人类,只是替代了重复性的工作而已。

未来的社会,是人与机器合作的社会。以前人是用笔写文章画图纸;后来,用计算机;现在,用AI,生产效率变得更高效。

因此我们所做的,就是顺应时代潮流,把重复性的劳动用AI和机器人等更高效的工具代劳,腾出更多精力实现我们的创造性劳动,仅此而已!



逆天改命之八:区块大陆是屌丝逆袭的最佳圆梦去处

为什么说区块大陆是屌丝逆袭的最佳圆梦去处?原因有三:

1. 区块大陆人人都能结交得起优质鱼蟹虾!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穷人越穷,富人越富。打个比方,在传统的大陆,穷人买不起优质地段的天价房产,只能看着自己口袋中的份子钱不断贬值。

但是在区块大陆,人人都能结交得起优质鱼蟹虾,只要你有10个漂亮刀,你就可以结交市面上所有的鱼蟹虾,分子钱多的修仙者可以结交10个牛魔王,份子钱少的也能结交0.001个牛魔王,各大庙宇都不会给你做限制!

2. 修勾勾的共识也是共识

李先生曾经说过,区块大陆的本质就是修勾勾的共识也是共识。区块大陆发展如今欣欣向荣也是基于所谓的共识。

只要你抓住了10000%潜力之王的共识(也就是所谓的叙事逻辑),2025年修为上升10000%也只是合格线

3. 明年二进宫躺着也能赚份子钱

明年二进宫,牛魔王和姨太太的修为下降到了谷底,这个时候躺着也能通过结交鱼蟹虾获取不少于300%-500%的份子钱!

假如你掌握了本公众号价值文章提到的三进三出,10000%通天神功是怎么炼成的?』、『移形换影, 可使斗转星移;固步自封, 只能望其项背』、『可持续盈利技巧』、『李信兵败城父,王翦倾巢灭楚等等内功心法,势必会让你的修为更进一步,二进宫1000%才是合格线!



逆天改命之九:气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财要配位

懂得复盘,懂得反思,懂得改变,懂得进步,懂得逆天改命,才能在区块大陆走得更远,练就10000%通天神功!

其实我心里一直有个痛,2012年,还在学生年代,我曾经丢过某个老师悄悄送的3块披萨,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大腿都拍断好几根筋

但现在想来,我一点都不后悔。气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财要配位!世上没有早知道,认知不到位,天上掉馅饼你都接不住!11年前我还是一个懵懂少女,也没有什么经济能力,只知道区块大陆是欢乐豆,哪知道当年的3块披萨,2017年值41.5W,2021年最高值150W!

财不配位,凭运气賺来的,总归凭运气赔光!在区块大陆,凭运气赚来的修仙者不在少数,比如大名鼎鼎的凉兮,从1000块到0.1个小目标,成了人们心中的战神。但更加想不到的是,凉兮最后竟变成负zhai 零点好几个小目标的赌徒和老赖?

所幸的是,历经3次轮回,我也开始成长了,认知到区块大陆不是pian局,学习了不少有用的知识,从一个小修勾勾变成了一个大修勾勾,在知识和信息、资源上全面压制着绝大部分的小修勾勾们。

上一轮牛市,我重点结交桑德S|A|N|D收获超过1.21个小目标,不是光靠运气;重点抓住曼娜M|A|N|A、露娜L|U|N|A、马蹄M|A|T|I|C、T|H|T|E|A等等优质10000%潜力之王靠的还是实力!

雷军说过,梦想总要有,万一实现了呢?其实,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别:无非就是你的100W变1小目标,  我的6个小目标变100个小目标的《我的新年梦想, 2025深圳湾1号》 ,也是你的梦想,最终都能实现!



2025,我们再来一个约定!

隋唐,寒门兴于科举;今朝,屌丝逆袭何处?如果说『知识、信息、资源不对称』是抑制寒门的三大诱因,区块大陆则是屌丝逆袭的最佳圆梦去处!

曾经,2021年我给大家唱过一首《约定》『超级牛魔王,不见不散』!但是很遗憾,超级牛魔王没有等来,等来的却是熊妹妹,我们食言了!想当年我们是那么的悲伤,《【重要必看】熊来了,牛魔王一路走好,愿彩虹天堂上没有痛苦》。

而今,经过2022年血的洗礼,新的牛魔王又快要诞生了!这里我们再做一次《约定》『历经一进宫、二进宫、三进宫,2025我们不见不散,一起圆梦』!

接下来我要将现有的6个小目标,变成2025年的100个小目标,我的新年梦想,2025深圳湾1号房子自由,这是我的梦想,也是大家的梦想!


行动一:阅读本微信公众号『小白学点位VIP』价值文章


关注本微信公众号『小白学点位VIP』,查看导航菜单的『价值文章』栏目的价值文章,给你坚定努力的方向和必胜的信心!


同时欢迎关注 备用微信公众号『小白学点位铁粉』,微博『小白学点位VIP』,推T『@xiaobaixuedw』,微信xiaobaixuedw 和 xiaobaixdwei, QQ 1369715460 和 1604930548 ,防止失联。




行动二:加入『小白学点位的朋友们』 钉钉群

如果你还是很迷茫, 可以加入 『小白学点位的朋友们』 钉钉群(下载钉钉, 钉钉扫码进群), 每月免费发放1-2个福利, 价值超过600/月, 助大家圆梦!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