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式审美还有救吗?看看这门给小学生的“最美课程”

蓝晋 外滩教育 2022-11-24

 看点   食物,对于孩子而言既是美味,也代表关爱,更是一种教育。在不少国家,许多学校已经开设有关食物的课程,重在教导学生懂得营养与健康。而在上海筑桥小学,关于食物的课程不仅蕴含这些,更是一门跨学科的美学教育。作为该校美学课程指导,蓝晋老师在下文中分享了自己开展食育课程的理念和方法,别具一格。

 

文丨 蓝晋    编辑丨黄晔


中国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给孩子的食物,更要用心。食物不仅仅给予孩子们营养和美味,给予他们关怀和熨帖,更给予他们对于世界,对于美的感受和理解。


无论是作为妈妈,还是筑桥小学美学课程总负责人,我一直相信,食物即教育。



既要做食物的教育,

也要通过食物来做教育


食物教育,听起来有些陌生。这个概念在国内还不够普遍,在这方面做尝试的学校和机构也算不上多,但在国外,已经有许多国家开始在食物教育课程上下功夫了。

 

去年的《日本的学校午餐》纪录片刷屏了好一阵子,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热烈讨论。日本是全球第一个将食育立法的国家。2005年推出的《食育基本法》,将食育与智育、德育、体育共同列为基础教育的构成部分,力求通过推广有关“食”的知识来培养人们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

 

除了这些日本、巴西等食育立法的国家,还有很多国家在积极地推动食育进入校园。比如,美国的校园菜地、意大利的慢食运动、法国的饮食感知、芬兰的厨房教养等等。

 

相比于国外注重让孩子吃得更好和更健康,深受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影响的我们,关于饮食的教育,想要给孩子更多的内容。


 

食育课程怎么教?教什么?


如何从0到1搭建出一套成体系的学校课程?我们课程组的思路是:一、以节气为线索串联的主题式学习;二、跨学科的实践运用;三、美学潜移默化的浸润


食育是一门生活美学课程。在中国,关于饮食的课程,有一个天然优势,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二十四节气。食育以二十四节气贯穿,食物为载体,融合各学科知识,用艺术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饮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从认识食物与人、食物与生态、食物与环境的关系,到了解食物背后的食材产地、烹调技术、饮食体验、食品科学、文化历史、消费行为,以美学为先导,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的能力。



  • 以节气为线索串联的主题式学习


食育课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课程,因此内容设计的第一原则就是符合时节,不时不食。从‘地暖江南燕宜家’的春,到‘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的夏,从‘何处几叶萧萧雨’的秋,到‘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冬,孩子们首先在自然中感受四季美好。


食育课程从教室的布置到内容的设计,都渗透着教学的思考。在专门的食育课教室里,按照季节变化的装饰各有特色,鲜花和枯枝、蔬菜和瓜果,还有根据季节设计的各色茶席。这种教室氛围的营造,虽然孩子们不一定能马上明白用意所在,但美感的影响就有可能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发生。


元宵节,在一个星期的课程里,从古诗欣赏、风俗赏析、谜面创造、到手工设计、数学换算、动作编排、美食制作,把关于元宵的一切,统统翻出来让孩子们玩了个遍。也许,今后当这些孩子们回想起元宵,不再只有糯米团子的回忆了。



小满的“爱物惜食”课,我找来未脱壳的谷粒,在一节课时间内,让孩子们用最快的速度手工去壳。孩子们认认真真剥了一节,最后所有的总和也没超过一碗的量。孩子们自发的感叹:“要得到一碗饭太不容易了。”情感教育的融入,是要让孩子们在午餐扔掉米饭的那五秒钟,能回想起课堂上获得的艰辛。


霜降以后,我们会带着孩子们一起去菜地拔萝卜。大声唱着萝卜的歌谣,踩着节奏绕着菜地走,像是一个采收的仪式,感谢自然的馈赠。课程中,我们会要求孩子们用身体组合成萝卜的形状,越像越好。


这样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不断去提取儿歌文字中萝卜的特点,上大下小,有长有圆……三遍之后,一组组小萝卜就都活灵活现出现在菜地里了。好一阵忙活才拿到拔萝卜的资格,每人只能拔一根,挑得仔仔细细。



  • 跨学科的实践运用


食育课程主要根据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来设置课程主题。项目式的学习(PBL)是这样展开的。在课程设计之初,一方面结合各科学年段的能力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将内容相近的主题做融合,然后确定课程的核心问题。食育课程既保持课程的独立性,同时也是其他学科课程的持续和延伸。


在饮食礼仪课程中,结合科学的消化系统知识,用戏剧的形式让孩子们切身体会了坐姿端正和细嚼慢咽背后的科学原理。孩子先是详细学习了人体的各个消化器官及功能,然后四个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认领不同的食物,一个人扮演食物,其余几人扮演消化器官。


食物可能是一块坚硬的石头,一块很烫的豆腐,一碗香喷喷的米饭或者一根刺激的辣椒。孩子们会用身体表演器官在消化这些食物时的反应。如果是米饭,三个孩子就手牵手柔和地挪动,如果是很烫的豆腐,他们就会颤抖,表示被烫到了。这样的表演比说教来的有用得多,孩子们自然懂得细嚼慢咽,不要吃得太冷太烫。



食育课与PBL式教学结合,还可以通过设计各种场景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需要训练的。孩子们拥有超乎想象的内存信息。老师们需要做的,是引导孩子如何将内存输出,或是更准确地输出。在每一堂饮食的艺术课程里,都需要老师很注重引导和培养孩子将无感体验转化成语言的能力。提供简单的句式范例,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比如在学习“甜”这个单元中,需要布置一个带有“甜味”的茶席。我扮演茶巾卖货郎的角色,孩子们要用美好的语言讲出所选颜色和甜之间的关系来打动老师,这样就可以买走想要的茶巾。


选择白色的学生会说,“我选择白色作为我茶席的颜色,因为它让我想到了棉花糖,它给我一种柔软的感觉。”选择黑色的同学会说:“我选择黑色作为茶席的颜色,因为它让我联想到黑色甜甜的巧克力,给我幸福的感觉。“


 

食育课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激发孩子的人文情感。


在9月“荷塘月色”为主题的学习中,我带着孩子们品味“诗画中的月亮”。我希望这样打开孩子对月亮的新认知,认识中国人寄情于景的表达方式。


孩子们从月亮的形状“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读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豁达、潇洒;再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念之情读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翘首期盼。

 

孩子们还穿上传统服饰,做起了中秋手作,自己设计包装图案、创造月饼造型、寄托寓意。传统文化的浸润不是一味的复古,而是沉浸在古人的情怀中,去体会独有的中国思想。



  • 美学潜移默化的浸润


在我们的饮食生活里,美,是很琐碎和平常的。我们会因为东西外形改变,而从不喜欢变成喜欢。为什么同样的食材,孩子们更喜欢再餐厅吃?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当代的孩子,对美有更加敏锐的感知度和要求。


有一则大家都很熟悉的小故事,孔子有一次问他的学生们各自的人生追求是什么?有一个人回答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我们对与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美育的目标。

 

环境对孩子造成的美学营养早就已经在生活中发生了。在饮食的艺术课程中,老师会引导孩子先从食材呈现的外形、大小、色泽、质地、味道、温度、季节、甚至盛装容器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探索。当孩子掌握色彩、比例、造型、序列、搭配这些基本技能之后,美,这件事情就会呈现出像游戏一样有趣的状态。


如何评估食育课程的效果?


和常规课程不同,食育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建立在一系列难以量化的标准之上,没有试卷,没有标准答案,但是也渐渐形成了筑桥特色的评估模式。评估以公开展示的方式进行。有时候用的是茶会的形式,让“茶客”们(老师们)与学生谈天说地,再结合表现性评估的评估方式,来进行课程评价。


在茶会上,学生可以邀请他们喜欢的老师来教室里喝茶。聊天的内容就是关于课程内容的回顾和梳理,但是不同的是,主导内容梳理的人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课程组会提前给前来喝茶的老师讲解本次课程的内容和目标,邀请老师们有目的和范围的进行沟通、多提问、多质疑,以保证孩子能够在聊天过程中覆盖所有学习过的内容。


老师们的提问,就是一次模拟现实场景的机会。比如老师问,菜场里买藕做汤,有一种是胖胖的圆圆的,一种是细细瘦瘦的,应该买哪种?为什么呢?孩子们会告诉老师关于藕的品种之分、淀粉含量和营养价值的信息。很多老师也的确不知道藕的区分,这时候孩子们就成了老师,以教为学,兴致盎然。


◆ ◆ ◆  ◆ ◆

在生活的背后,是对美的感知、喜爱以及追求。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对美的需求和自我实现是最高的两个级别。这一代的孩子,已经站在这样的时代和世界的门口,审美将成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一段文艺复兴时期的爱情,如何教会我们阅读?

    大热的探究教学有4重境界,你在哪一重?

▶    我是怎么用《捕蛇者说》带学生重新思考历史的?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 3000+篇优质文章


外滩教育携手

国际奥林匹克哲学竞赛

中国队领队教练

李彦老师  开设了

一门青少年哲学思维课

从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现象入手

结合好玩的电影、纪录片、文学作品 等

手把手带孩子深入哲学世界

帮孩子构造一个基本的认知框架


【点击下图,享受早鸟价福利】

👇


↓↓↓点击阅读原文,进外滩教育微店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