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M1下行,有意思的花边

Jason不跪 不跪的世界 2023-12-27

11月的金融数据,M1-M2差很难看,但如果我们拉长了看就“好”很多了——

 

因为次贷危机后,只有4万亿基建和X万亿棚改才把这个差值掰正过。

你可以把M1想成活钱,把M2想成死钱,M1-M2差长期负值就是大家都不想折腾。一是确定的利润小,二是不确定的风险大。

利润这块可参考PPI-CPI差——

 

次贷危机后有三段时期为正,但第二段工业企业利润没有呼应(更多是让给了房产商);疫情后是靠管控优势获得了一段时间的订单红利,但随着反复......也回归了。

如果把这两张图放在一起看,会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次贷危机后,随着外需走弱,除了基建+房地产,似乎找不到什么抓手让经济翻过来。

基建常用,副作用是地方债务+地方银行风险高企;

房地产常用,副作用是居民债务高企+生育率降低。

所以现在为什么沉得住气?——

 

是因为只能沉住气。

我们知道经济,靠的是交易,你口袋里100元,小明口袋里100元,大家互相买来买去,随着货币流动,才会产生税收。如果都捂着不动,则经济就如一潭死水。

宏观没有税收增量会怎么样?要么体制内降薪,要么增发债务。或者兼而有之。

经济像死水会怎么样?人们要么很卷(往资源控制方向),要么躺平(实际为抗税),预防性储蓄率高增。

所以宏观会尽量让大家交易起来,比如前两年有个地摊经济,或者汽车家电搞个下乡,或者节假日高速路免费等等,人动起来、钱动起来,税收也能水涨船高。

另外就是循着日本的老路,开拓海外市场。一带一路是基建带上游的拓展,现在新三样+电商是产业的拓展,拓展本身是一件好事,但也不能过于放大它对经济的作用。举个例子,丰田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三汽车产商,广场协议后去美国成立全资工厂,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08年成为了全球销量龙头。然而日本经济的问题,并不会因为丰田们的努力而有本质的改变。就像三星也不会让韩国普通人生活得更轻松(搞不好还更辛苦)。

有人这个时候会反驳道:那是因为日本、韩国没有我们那么大的国内市场。

所以,我们不是一直在说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对应中银报告的上策)——

 

大家要是都敞开买买买,那还有美联储什么事?美债还定价什么资产之锚?买的人决定刷卡还是现金。那是什么制约了敞开呢?

还是现金流呗(居民部门的资金看起来是向企业补贴的,然而企业部门一看也少了,都流向GOV了)——

所以要调增居民部门的现金流,就要调减GOV的现金流,但我们又一看宏观债务/GDP过140%了,调起来难度不小,得有杠杆。

什么是杠杆?

在于钱在哪里。

已知: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的债务率过140%了,宏观债务/GDP的债务率也过140%了,除了几家风生水起的之外,很多企业都还需要发“稳就业岗位补贴”,那么...

就只能继续反F了。

所以这两天有花边说,和那些地产、金融、互联网、资源大佬后的神仙们摊牌,把口袋里的钱拿一点出来做这个“杠杆”,盘活死钱嘛。

这个小故事明显有抄普老板之嫌,听听罢了。

M1只是人口vs房价的一个中间串接。


2023年星球分享了哪些书

谁在洗?

有没有可能韩国化?

欢迎加入星球(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让你快速了解全球经济和金融的背后逻辑)

最终建立自己的魔镜体系

每天不到1块2-扫下图二维码(4000人后,星球1即不再加入,只能加入新星球)

入星球如有技术问题,参考下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