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沙利文不是袁崇焕

叶立华 求实处 2023-07-17

战争的第一步是花钱。四百年前的明末,我国辽东大地上进行着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辽东的后金政权强势崛起,拥有随时能拉出数万骑兵的能力。用星际争霸这个游戏玩家的话说,能爆兵,非常的能爆兵。


后金军队政权能在短时间爆兵,表面上看,是因为驻扎地高度集中,大约有6万精锐具装骑兵,集中部署在几个基地。这些骑兵能够日行百里,两三天集结完毕。


随便拿一张地图算一下,就能发现军队能在十天内抵达辽东任一地点,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辽东的明王朝边防军虽然有11万人,但是到处驻防,集结不起来。


能够短时间内集结起来的军队,大概只有4万人,这就导致一旦后金军队集结起来,准备对辽东漫长战线上的军队进行军事行动,不管在哪里和明军相遇,都会立马获得局部优势。


就算和明军机动主力相遇,后金军队也有数量优势。明朝军队除非多花一点时间,让更多人集中起来,否则打不过后金。


但是,后金军队的指挥只要不是傻子,在发现明军大规模集结后,必然会选择后撤。这时候明军限于辎重和粮草的困局,便无法实施深入追击。


于是后金军队获得了战场的主动。


辎重和粮草的意义,两千年前有个军事家叫做孙武讲过,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生存意志讲得再好,抵不过人要吃饭,战斗精神天花乱坠,武器还是能打死人。所以讲战争的第一步,是讲讲最现实的食品。


食品的生产、统筹、仓储、运输、分配环节是战斗力的第一保障,全副武装不一定能打赢,饿着肚子一定打不赢。就算是指挥才能如拿破仑,面对库图佐夫的焦土政策,也要失败。


上千公里的补给线,换在我国就意味着前线在西安,后方是沧州,战士吃的每一口饭都是从沧州运过来的,就不可能打的赢仗。


食品能保障的时候,就要谈谈辎重。有了吃的,只能保证人能开打,但是只有辎重,才能保障打出水平,打出战斗力。人是可以只靠步枪和刺刀打仗。


可是全靠双腿,要么只能龟缩据点防守,要么一昼夜也行军不了百公里。战争的战略战术,需要机动性去实现,所以,要战斗力的第一步,便是要机动性,便是要辎重。

美帝国主义也面临着一样的问题,虽然美国海军的总吨位庞大,但是能够短时间在亚太集结起来的舰队数量,完全和我无法相比。


毕竟美帝国主义者全球驻军,航母舰队部署的分散程度,甚至比辽东的堡垒都分散。


这就导致亚太地区的海面形成了辽东之势,我虽然总吨位少,总火力小,但是我短时间内集中庞大力量,实现局部优势的能力强。


如果美帝国主义者选择集中全球舰队和我决战,在我发现其意图后,便可以很快撤回母港,这时候只要不是头铁如秤砣,都能明白舰队的火力永远打不过陆地,攻击我母港的唯一后果就是被岸基火力全部击沉。


于是,崇祯派出了袁崇焕,袁崇焕的思路很简单,先龟缩,再攒骑兵,扩充辎重,最后断绝贸易,逼后金决战。


皇太极没有办法,只好选择决战,决定打一把大的。直接越过长城向大兴出击,这时候袁崇焕的骑兵队伍还没有攒起来,唯有孤注一掷。


但是皇太极失败了,袁崇焕的军队展现出了比后金更强的机动能力,后发先至,依托北京的城墙大炮为后盾,开始了操作,关宁军的铁骑经过两个时辰的冲击,冲垮了后金的阵型,围困豪格,射死了阿济格的战马,打的皇太极落荒而逃。


皇太极的军事冒险失败了,却获得了政治的成功,崇祯朝廷的衮衮诸公心里根本没有大明,只有大运河一战影响了他们的家族赚钱。于是袁崇焕被弹劾了下来。


美帝国主义者也是如此,沙利文所执行的希拉里路线无疑是正确的,科技竞赛,制造业回流,为的是用几年时间,攒出能断我水运的舰队,做最终的地缘遏制。


然后逼我进行决战。


但是沙利文不是袁崇焕,沙利文和袁崇焕的区别有两点,第一点是袁崇焕没有崇祯的信任,说杀就杀,沙利文是希拉里的自己人,不会不保。


如果没有第二点区别,克林顿的计策便一定要成功。


可是沙利文还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就是袁崇焕是孤臣,没有自己的利益。沙利文的家族,已然是华盛顿的豪族。

沙利文兄弟二人,都在美国任高官,沙利文兄弟的配偶,一个是最高法大法官的秘书,一个是卫生部的首席副部长。


换句话说,袁崇焕的家族,也是衮衮诸公的一员。


那他还平个什么辽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