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文学

花木蘭出版敦煌文獻||敦煌寫卷《老子》綜合研究

宗教研究 2023-06-20


作者簡介

杜冰梅 漢族,1976年10月出生於安徽蕭縣。2003年獲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碩士學位;2007年獲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博士學位。2007年畢業至今在中國藏學出版社工作。曾發表《李燾本〈說文解字〉考評》(《古籍研究》2001年第4期),《〈孟子〉「仁」與「義」互文考察》(《修辭學習》2006年第6期),《敦煌寫卷〈老子〉研究綜述》(第一作者,《蘭州學刊》2006年第9期),《「有恥且格」之「格」新釋》(《宿州學院學報》2007年第2期 ),《淺析〈左傳〉之「唯」「惟」「維」》(《語言科學》2007年第3期),《〈孟子〉正文中的訓詁與當代詞語釋義》(《瀋陽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5月增刊)等論文。

提要

1900年6月22日(清光緒二十六年庚子五月二十六)在甘肅省敦煌縣鳴沙山千佛洞第288號石窟中發現5萬餘件完成於公元5世紀至11世紀的文獻,給科學文化研究提供了極為豐富的古代文化典籍和歷史資料,被稱為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的四大發現之一。在5萬餘件敦煌卷子中有千餘件、百餘種中國傳統典籍,《老子》即其中一種。今存較早、較完整的《老子》多為宋、明刻本,而敦煌寫卷《老子》多抄寫於南北朝、唐代。其中既有出自平民之手的抄本,同時也有出自一般文人及上層文人之手的抄本,能夠真實地顯示當時文字使用的實際情況,為我們揭示六朝至唐代文字的真實面貌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本書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1)對目前國內外已公佈的78件敦煌寫卷《老子》版本進行全面整理,並對分散異處的各寫卷進行綴合。(2)以法藏敦煌寫卷《老子》P.2329第一章至第九章、S.6453第十章至第八十一章經文為底本,與其他76件敦煌寫卷、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郭店楚簡《老子》甲本、郭店楚簡《老子》乙本、郭店楚簡《老子》丙本、唐景龍二年《易州龍興觀道德經碑》、王弼本《老子》及河上公本《老子》經文進行比較,並對敦煌寫卷《老子》異文用字進行分析。(3)敦煌寫卷《老子》用字分析。參考前人研究成果,通過對這一共時階段的文字進行全面測查、整理以及系統的分析與描寫,揭示敦煌寫卷《老子》抄寫時期的漢字實際使用狀況。

目次

  • 書名頁1

    • 1. 緒論7

      • 1-1. 引言7

      • 1-2. 敦煌寫卷《老子》研究概述8

      • 1-3. 本書主要內容18

    • 2. 敦煌寫卷《老子》版本整理與研究21

      • 2-1. 敦煌寫卷《老子》著錄情況21

      • 2-2. 敦煌寫卷《老子》各卷綴合情況47

    • 3. 敦煌寫卷《老子》異文研究51

      • 3-1. 敦煌寫卷《老子》異文比較51

      • 3-2. 敦煌寫卷《老子》異文用字分析179

    • 4. 敦煌寫卷《老子》字樣整理229

      • 4-1. 字樣的整理229

      • 4-2. 主用體與變體的確定233

    • 參考文獻、附錄與後記241


    花木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之《法藏知津》一至八編目錄


    温馨提示


    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宗教研究)。


    转载仅供思考,不代表【宗教研究】立场。


    今日文章就到这~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宗教研究”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进入“宗教研究”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菜单」→ 选择「设为星标」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