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上6年级后才明白,在小学阶段,抓好这3方面很重要

佑子爸爸育儿 佑子爸爸育儿 2024-04-25
朋友家女儿上6年级,马上升初中,她发愁不已。
女儿做作业墨迹,两个小时的作业,她可以磨一天。看书也无法专心,看完书去问她,她支支吾吾答不上来看了些什么。
朋友怀疑,女儿听课也不认真,因为一要用到笔记,啥也找不到,还要问同学。
就这样,以后初中怎么过?高中怎么考?朋友一提到这,就急的不行。
另一位当老师的朋友,听完这情况,皱着眉头说,6年级才发现这些问题,有些晚了。孩子从进小学开始,很多东西,父母就要着手抓。
老师朋友细讲了很多,我总结一下,分享给大家。别等孩子上6年级后才明白,在小学阶段,抓好以下这3方面很重要。
一:抓学习程序
“习惯”这个词,我们听得很多,也都知道,孩子要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可具体是什么样的学习习惯呢?
老师朋友说,孩子从进入一年级开始,就遵从“预习-听课-笔记-复习-作业-周总结”的习惯,那他以后整个读书生涯,不会差,也不会难到哪去。
很多时候,我们家长对于学习习惯,也是懵懂不知,觉得学习是孩子的事,交给他就行了。
孩子也没经验,要他学习,他可能就学一下玩一下,看会电视再学一下,然后还要去上厕所、吃东西等等。学习对于他来说,可能只有作业,没有别的。
孩子一旦形成了这样的习惯,越到后面,父母越着急。因为低年级任务不重,拖拉还没啥大问题,等到了高年级还这样,父母得又急又气,又无可奈何。
但如果孩子从一开始,就踏踏实实执行这样的学习程序,走完一个学习闭环,那他不仅成绩好,还会形成好的学习态度,效率大大提高。
二:听课和复盘
讲完学习顺序,我们再来具体说说,怎么做好听课和复盘。
上课前有一个习惯很重要,就是准备好课堂必备的东西,书本、练习本、文具等。别等老师开始讲了,你还在那东找西找,一着急,人就焦虑,一焦虑整堂课可能就不在状态了。
另外,注意老师的提示语,比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里很重要”等等,老师提到这些时,往往很关键。
那孩子如何复盘?
老师朋友建议,孩子每天回家后,先复盘再做作业。
把当天课程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不懂的可以向父母求助,把思路理清晰。
有复盘这样一个动作,孩子不仅能加深记忆,还能将知识“吃透”。再做作业时,效率不知道要高多少倍。
三:阅读
如果在“看电视玩手机”和“阅读”中选一个,你会希望让孩子做哪一件?
肯定是阅读对不对?
阅读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但是,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没有目的、方向的读,可能会收获很小。孩子不仅觉得没意思,还可能失去阅读的兴趣。
那小学阶段的孩子,要读什么?
①童话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童话有什么好读的,都是骗人的。
不不不!小学阶段的孩子,就应该从童话开始读起。
孩子在童年时期,爱幻想、天马行空。童话故事就很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为他们打开阅读之门。
我们在带孩子读童话时,可以有意识地问问他,这个故事开头是什么?结尾是什么?
这样能锻炼孩子提取信息、概括总结的能力。
②神话
等孩子稍微大一点,就可以从童话过渡到神话了。
因为神话是对文化现象的理解和想象编写而成,它不仅直接影响文学创作的思维,还能为孩子将来学习文学作品打基础。
而且,这个时期的孩子,对力量、虚幻就有一定的崇拜感,让他们读神话,能从小培养阅读兴趣。
③小说、名著、科普等
等孩子再大一点,就可以引入小说、名著、科普类的书籍。
小说如历史小说,增加孩子对历史的兴趣和认知;冒险小说,让孩子跟随主人公在度过一个个难关中发现、获得、成长;
名著有国内的四大名著,以及国外的经典名著。科普书籍,满足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拓展知识面。
孩子到了高年级,读的内容要有深度、有品位、种类丰富,这样,才能使他终身受益,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一个爱阅读、有见地的孩子,他才不会满足于浅薄的东西,轻易使自己陷入短视频、网络中。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往期精彩推荐:
最幸福的“二胎年龄差”,两个孩子不争宠不拖累,这个数不错
孩子如果有这3种表现,说明对妈妈爱到极致,妈妈幸福感爆棚
早生孩子和很晚才生孩子的女性,到了中年,过的是不同的人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