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啥孩子越长大,越不喜欢去姥姥家?并非娃不孝顺,答案有些心酸

佑子爸爸育儿 佑子爸爸育儿 2024-04-25
我们总说,孩子是谁带大的,他就会跟谁亲。
这话不假,我家小侄子,从小是姥姥带,一直带到上幼儿园。每次放假,小家伙就迫不及待嚷嚷着要去姥姥家。
每次去,还要从自己玩具、零食里精心选几样,说是给姥姥的礼物。后来上了小学,也常念叨姥姥有多好,饭菜有多好吃。
但随着慢慢长大,他就不怎么念姥姥了,也不急着催爸爸妈妈去了,甚至去了后待不了多久就问:“什么时候回?”
他妈妈打趣说:“小时候跟姥姥多亲呢,怎么一长大,待都待不住了?”
很多家长说,孩子小时候跟姥姥亲,可随着越长大,似乎就越不喜欢去姥姥家了,这是为啥?
答案有些心酸。
一:有距离感
小时候姥姥全身心带娃时,孩子会觉得:“姥姥是我的。”可能是我的家人,也可能是我最亲近的人。
当他去到姥姥家,就跟在自己家一样,这里翻一下、那里弄一下。再加上小一点的孩子还不懂得不好意思,即便被说了,他也嘻嘻哈哈跟你闹一下。
但长大一点,尤其是姥姥家有了小孩子后,他就会发现:“姥姥不是我的,而是他们的。”
因为姥姥家孩子的东西,他不能再像在自家一样随意翻动了。拿一个玩具,表弟妹们可能就会说:“这是我的。”
想看电视,遥控器在表弟妹手里,一换台,他们就会说:“这是我家!”
最糟糕的是,如果孩子们闹了矛盾,童言无忌,人家可能直接就说:“这又不是你家,你回去!”
孩子也有自尊心,一听到这话,只想扭头就走。他慢慢也明白,姥姥家不是自己家,姥姥也不属于他一个人。
于是,这种距离感让他慢慢不喜欢去姥姥家,而更愿意待在自己家里了。
二:共同话题少了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他随口说一句话,都能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小孩子天生就让人喜欢,大家跟孩子聊天,也不会觉得尴尬。
但孩子长大懂事后,我们就会觉得,能聊的话题很少了。再加上平时见面少,姥姥也不知道跟孩子聊什么。
聊学习吧,姥姥也不知道孩子学了啥,再说很多孩子不喜欢大人总问他学习上的事;聊生活吧,小孩子的社交咱也不懂,大人的社交圈孩子也不感兴趣。
聊来聊去,最多的话题就是“你又长高了”、“想吃什么”、“放几天假”聊完就不知道说什么了。
没有共同话题,大家都觉得拘谨,孩子也觉得无聊。
如果姥姥家的其他亲戚邻居再问几句:在哪上学?考试考多少分?拿了奖没有?背首诗来听听......
孩子就更加不想待了,只想走个过场就回家。
三:有自己的社交圈
孩子小的时候,对什么都好奇,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要不呆在家里,他哪里都愿意跟着你去。
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有自己的社交圈和朋友,也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这时候,他会觉得,跟熟知的朋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起去到姥姥家或者亲戚家更有趣。
于是,孩子越长大越“懒”,越长大越“不想动”。他们会觉得,与其去姥姥家无聊得不知道要干什么,还不如在家躺着呢。
四:不喜欢被比较
去姥姥家时,家里又不止姥姥一人。尤其是过年,姥姥家里人可能更多,平日里少见的各种姨、叔、舅等都可能在。
而亲戚们一在,难免就会无意识作比较:
我家比你还小几个月,但比你高一点点呀;
拿了奖呀?不错不错,我们家考得也还行;
你会什么呀?表演一个给我们看看吧;
这样的比较和调侃,会让孩子觉得不适应和尴尬,慢慢的,他们就不愿意走亲戚了,哪怕是去姥姥家。
孩子不想去姥姥家,不是因为他们“白眼狼”、不孝顺、不记得姥姥的好。而是他们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也有一定的自尊懂得要面子了。
听完这些,你是不是能理解孩子不愿意走亲戚了呢?
你家孩子长大后,还愿意常去姥姥家吗?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