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纪要 | 【浙大近现代史前沿论坛第9讲】高晞:医匾——19世纪的中国医院空间与新式医患关系

2023年6月9日下午1点30分,浙大近现代史前沿论坛第9讲成功举办。复旦大学历史系高晞教授受邀作了题为《医匾:19世纪的中国医院空间与新式医患关系》的精彩讲座。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特聘研究员姬凌辉担任主持人,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赵晓红担任与谈人。本院杨雨蕾、叶君剑等老师以及来自各院系的数十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高晞教授对国内医史学科具有重要的前驱先路之功,自上世纪80年便开始耕耘医学史,所撰写与编纂的诸多专著和史料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晞指出,作为一种“物化史料”,医匾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信息,可以作为观察近代中国医疗空间与医患关系的绝佳切片。可以说,一部医匾史便是一部别样的近代中国医学史。

医匾文化是传统中国医疗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医匾既是中国传统表彰医生的重要手段,也是医生宣扬自身医术医德,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工具。在近代“西医东渐”的大潮下,医匾在近代医疗空间中呈现出诸多新形态,但也保有许多传统的特征。就所用语辞而言,医匾的颂词融入了许多基督教用语,许多中医会模仿西医悬置毕业证书的传统,将自己“科班出身”的证明刻于医匾上。此外,晚清民国数十年间大量的医匾颂词将外国医生比拟为中国古代的名医,并运用“中医西传”的叙事模式。二者以巧妙的方式将西医嵌入中国传统文化,由此,外国医生得以栖身于中国人的文化网络与生活圈,国人可以像信赖老中医般相信外国医生与西方医学。就评价体系而言,中国人评判医生素来并重医术与医德,甚至对于后者更为推崇。因此,近代医匾也呈现出很明显的医德与医术的“双轨评价”取向。

送匾与收匾的行为本身同样意涵丰富。许多患者并非出于感激医生的治疗而送匾,而是为了避免再次染疫而“还愿”。西医也在逐渐接纳医匾文化,由于西方并无悬挂医匾的传统,外国医生在初入中国时对医匾文化表现出相当的疏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外国医生开始理解并接纳了医匾文化,并很快发现了医匾的“妙用”:由于许多医匾的题写者为当时的名流,因此,作为名人墨宝的医匾溢价极高。医生将医匾售卖后获得的丰厚资金用于扩建医院与购买医疗设备,从而促进了医疗体系的自我生产。

概而言之,医匾书写的体例与规范反映了社会大众对医生的价值取向,近代医匾文化的嬗变体现时代风气的转变。相较于技术、科学与知识而言,医匾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与谈环节,赵晓红表示受益匪浅,她指出,传统史学研究更专注于解读文本类史料,对“实物”存在一定的忽视,而高晞教授以医匾为史料的研究方法和对近代医匾文化的解析视角都对后续研究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从近代医匾文化的迭变中可以看出,近代中西文化间的关系绝非单向的冲击与反应,而是“双向奔赴”与相互交融。

问答环节,高晞教授耐心细致地对大家的疑问一一解答,并补充说明道,近代医患关系仍有很多复杂多姿的面相有待发掘,同时,医史研究不可单纯地“从文本到文本”,一定要关注经济问题,可以发现许多问题的本质。大家均表示受益匪浅,感谢高晞教授倾囊相授。

最后,主持人姬凌辉对整场讲座进行了总结。姬凌辉认为,高晞教授的讲座生动凝练,视角非常新颖,以既往为史学研究所忽视的医匾作为分析对象,很好地透视出近代医患关系发展演变的实态,并匡正了医患关系史研究中存在的诸多“倒放电影”的倾向。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积极参与,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浙大近现代史前沿论坛的系列讲座。


文:关傲    

图:闫文元

编辑:赵晶

审核:瞿萧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